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三角城市群26城人口对比:南京城镇化率仅次于上海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位于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6市。

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2018年年末,长三角26市的人口达1.54亿人,平均城镇化率为67.38%。从城市规模来看,既有上海这样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型城市,也有南京、杭州等城区人口在500万以上的特大型城市以及苏州、合肥、宁波这样的区域中心都市。

杭州常住人口2019年有望破千万大关

具体来看,在这26个城市中,各市的常住人口差别较大,其中上海、苏州和杭州位居前三,2018年的常住人口分别为2423.78万人、1072万人和980.6万人。

杭州常住人口2019年有望突破千万大关,数据显示,2015~2018年,杭州年新增常住人口分别为12.6万人、17万人、28万人和33.8万人,目前杭州人口距离千万大关的差距不足20万。

(杭州)

南京、宁波和合肥分列常住人口第四到六位,均属于800万梯队。从目前来看,上述6个城市包含了1个直辖市(上海)、3个省会城市(杭州、南京、合肥)、1个计划单列市(宁波)以及全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地级市(苏州)。

(南京)

(宁波)

(合肥)

26城中有5个城市2018年的常住人口总量低于300万人,分别是宣城、马鞍山、铜陵、池州和舟山,除了浙江海岛城市舟山,主要来自安徽皖江沿岸。其中,舟山的常住人口最少,仅为117.3万人。

南京的城镇化率仅次于上海

从城镇化水平来看,有9个城市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了70%,其中,上海和南京都超过了80%;杭州、无锡、苏州、合肥、宁波、常州和镇江在70%~80%之间。

苏南5市的城镇化率均超过79%,浙江的县域经济、镇域经济十分发达,实际城镇化率也很高,只不过很多人虽然实际上已经住在城市,但户籍还在农村。

(苏南5市)

26城中有5个城市的城镇化率低于59.58%的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是铜陵、宣城、池州、滁州和安庆,其中安庆尚不足50%。这也说明,安徽皖江城市群的城镇化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未来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都将大幅提高。

长三角城市群“一超二特三大”的格局

城区人口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一座城市集聚和辐射周边地区的能力。这里的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根据《2017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26城中,有17个城市城区人口超过了100万人大关。

其中,上海的城区人口超过了2000万人,位列第一位。上海也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一座超大城市(1000万以上)。南京和杭州人口均超过了600万人,处于特大城市行列(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未来这两大城市将向超大城市进军。合肥、苏州和宁波的城区人口超过300万,处于I型大城市(300万以上500万以下)行列。

(上海)

也就是说,长三角城市群呈现出“一超二特三大”的格局,也是我国城市层级结构最为合理的城市群,体现了“龙头城市-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这一层次合理、结构清晰的城市体系。

7城人口净流入超100万

2018年,26城中共有16个城市人口实现了净流入,其中7个城市的人口净流入量超过100万,分别是上海、苏州、宁波、杭州、无锡、南京和嘉兴,除上海外,主要分布在苏南和杭州湾沿岸。

(苏州)

其中,上海的人口净流入最多,达到了976.21万人,也是我国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城市。此外,制造业大市苏州的人口净流入达到了368.62万人,宁波和杭州的人口净流入也都超过了200万人。

在榜尾端,有10个城市的人口呈现净流出状态,其中安徽6个、江苏4个。值得注意的是,同处长三角发达省份的江浙,在人口流动方面有较大差异。浙江划入长三角城市群的8个城市全部属于人口净流入,而江苏的9个城市则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苏南5市全部属于人口净流入,但苏中的南通、泰州和扬州3市和苏北的盐城都属于人口净流出,其中盐城净流出最多,达到了104.7万人。

长三角最新规划纲要发布在即 一体化将提速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获准修建城市轨道交通最多的城市群,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宁波、无锡、常州、南通、绍兴和芜湖这11个城市,这恰恰是长三角城市群城区人口规模前11位的城市,可见城区人口规模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

26城中还有12个城市城区人口低于100万人,处于中小城市行列,其中江苏2个、浙江4个、安徽6个。

江苏的城市规模比浙江大,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自然条件,浙江山区多、平地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的空间布局和人口分布。

(芜湖)

安徽的城市规模也相对较小,除了合肥和芜湖,其他几个城市的城区人口都少于100万人,铜陵、宣城、池州、滁州和安庆的城镇化率也较低,安徽皖江城市群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一体化加速,未来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速度将大幅提高。

总的来说,在长三角26个城市中,一些经济发达、城镇化率高的城市对于人口的吸引力较强,而周边经济稍弱、城镇化率较低的许多城市成了人口流出型城市。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预计近期将发布具体的规划纲要,今年长三角一体化将迎来突破性的进展。

回顾长三角城市群的一体化进程不难发现,从2000年前后上海与苏州、无锡与常州、南通与周边小城市的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从零敲碎打的创新实践到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中国对于探索城市群建设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在未来一体化的进程中,强者将更强,一些区域中心城市,如南京、杭州、合肥等将更有区域优势,而一些小型的城市在一体化的过程中,也会迎来来自于大城市的“反哺”,包括各城市之间轨道交通的全覆盖、产业转移、资源互补等,随着一体化的深入,长三角向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稳步迈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新国家定位:合肥为Ⅰ型大城市,2030年人口达1000万!
长三角城市群26城人口对比:7城人口净流入超100万
江浙皖进入群龙竞逐时代,八大都市区露峥嵘,未来谁主沉浮?
国家确定长三角10大城市:上海第1,杭州超南京,安庆镇江遗憾未入选
城市群系列研究三: “一核多中心”的长三角形成多梯队、互补发展市场格局
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印发 2030年合肥常住人口超千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