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南人为何说铁打的宝庆、银铸的益阳、纸糊的长沙

从清朝晚期以来,湖南人中就流传着一句话:“铁打的宝庆、银铸的益阳、纸糊的长沙。”这是什么意思呢?

先来看“铁打的宝庆”。

宝庆,指的是今天的湖南邵阳。邵阳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又兼民风剽悍,为湖南极难治理之地,素有“湘省已治宝末治,湘省未乱宝先乱,镇得住宝庆的官必镇得住全湘”和“论霸蛮国人畏湖南人,湖南畏宝庆人”的说法。

清朝晚期,太平天国运动波及湖南。1859年,太平军名将石达开率部进攻邵宝庆,号称20万人,“所过人马连行6日夜,湖南震恐”。

当时,湖南巡抚骆秉章,放手让左宗棠掌握军政大权。左宗棠调兵遣将,扼守各个战场,又派精兵断绝石达开后路补给,骚扰石达开偏部。与此同时,左宗棠下令城外居民移居城内,将城外建筑焚之一炬,不以房屋蔽敌,不以粮草资敌。

在左宗棠的严防死守下,石达开围攻3个月有余,仍然没有攻下宝庆,反而被湘军骚扰得身心疲惫。湘军各路援军纷纷从四面八方赶到后,石达开不得不率余部往郴州、永安方向溃退。

于是,“铁打的宝庆”之说流传开来。

再看“银铸的益阳”。

益阳地处资江下游,河网密布,水资源非常丰富,自古是江南富饶的“鱼米之乡”。从鸦片战争后的道光年间开始,益阳逐步成为湖南水路运输的枢纽之一。由于制造的毛板船超过200吨位,被汉口的工人称为“大码头的大船”,益阳因此被称为“大码头”。

由于水陆交通的便利,益阳成为商贸繁荣的地方,银子就像流水一样滚滚而来,因此被人们称为“银城”,“银铸的益阳”的说法就不胫而走。发了财的商人,修成了益阳15里路长的麻石街,和3个象征益阳面貌的大码头,分别是大码头、石码头、向家码头。沿着3个大码头,形成了3 个较大规模的生活居住群落,这就是头堡、二褒和三堡。

益阳的繁华景象,触动了上游的商贾和能人志士。宝庆、新化、安化等地的商人,纷纷来到益阳学习取经,并模仿益阳的建筑风格修建城镇。于是,宝庆、新化、安化成了“缩小版”的益阳。

那时候,益阳在湖南人的眼里,简直就是现代文明的代名词。

最后看“纸糊的长沙”。

众所周知,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是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在国内外具有十分高的知名度。不过,在清朝时期,长沙的名头并不响,甚至还比不上益阳。

从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开始,朝廷设置了湖南巡抚,驻地在长沙。于是,长沙就成了湖南的省会城市。长沙地处平原地带,无险可守,发生战争后,敌人只要掌握了湘江上游,溯流而下,长沙就会一攻就破。

这就是“纸糊的长沙”的来历。

【参考资料:《宝庆》《益阳》《长沙》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纸糊的长沙,铁打的宝庆”背后的血性邵阳人
石达开拥兵30万,为何还打不过只有2万人的左宗棠?原来称号真不是白来的
1935年湖南益阳寄长沙印刷品封
太平天国系列(11)改道进湘
湘军幕后英雄骆秉章——大器晚成而又具有极高人望的廉政之人
狂的资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