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北两大城市群,和2条经济走廊,将促进中部6省战略崛起

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国际关系的改善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推出了一项重要的、影响深远的国策,那就是改革开放。既然要改革开放,那应该从哪里开始搞呢?鉴于东部沿海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最终我国把改革开放的第一仗放在了东部沿海地区,于是从1978年开始,到1995这17年的时间内,我国发展的重心一直都在向沿海地区倾斜!而沿海地区也不负厚望,在国家政策、经济等生产要素大量的堆砌下,进入了高速发展,沿海许多城市纷纷趁势崛起;到了1995年,我国发现:虽然沿海地区发展起来了,但是中西部地区却不进反退,与东部地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感觉不能再这样搞下去了。于是开始搞调查研究,下一步应该开发哪里?中部地区吧,虽然和东部差距不小,但是比较基础好于西部;东北是老工业基地,经济基础比中部还要好,于是决定要优先发展西部地区。就这样,在1999年国家起草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文件,并于2000年开始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希望借此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

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以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迅速,但是这时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始出现颓势,传统制造业疲态尽显,经济开始滑坡。于是国家在2003年开始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问题,并在2004年推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至此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都陆续进入了国家规划。而此时的中部地区,由于缺乏战略支撑,经济严重滑坡,有些方面甚至还不如西部,一直都是排名全国前几的武汉市,经济一度跌到了全国15名以外,当时中部地区经济下滑的情况可见一斑。鉴于这种情况,于是2004年国家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但是直到2005年才正式推动。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个对外开放开发的战略,最初的含金量是最高的,越到后面它的效果越差;因为你有的别人早已都有了,你没有的别人也有了,所以中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始终处于劣势。

中部地区,连南接北、承东启西,地理位置优越性,为什么却往往成为国家战略的盲点呢?其实还是和地理位置有关系,中部地区位于我国中心,在历史上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因此经济基础比较好,虽然过去远远不如东部地区,但是比西部一些省市区还是要好不少,正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正是这种不上不下的状况,让中部地区深受其害。我们知道,一个班级中,老师往往都比较关注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其次则是那些调皮捣蛋且成绩比较差的学生,那些处于中游水平的学生往往容易被老师所忽视。而中部地区正是如此,处于我国经济的中游水平,国家在布局经济发展战略时,首先注重的东部沿海地区,其次是大西部,中部地区往往容易被忽视,很难进入战略核心。鉴于目前这样尴尬的处境,中部地区未来该如何发展呢?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部地区始终难以进入国家战略核心,坐等靠是没有出路的,所以中部地区要想发展只有自力更生、自谋出路!目前东部地区的江浙沪、京津冀以及西部地区的川渝都在抱团取暖,所以区域协调发展才是未来中部振兴的唯一出路。目前中部六省中,南部的湖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四省彼此邻近(是中部地区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区域),都处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之内,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大省会城市作为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应该加强区域分工和协调,加速城市群内部一体化发展,最终将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而北部的河南、山西两省与其他四省相距比较远,目前还不具备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这其中特别是山西省会太原,自身经济实力偏弱,辐射引领力减弱,因此可以联合郑州、西安两大国家中心城市抱团取暖,共同打造黄河中游城市群,促进河南、山西、陕西三省经济快速发展!

中部地区的要想发展,光城市群还不行,那只是一个空壳子;还必须在产业层面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合作,加强中部地区主要城市之间的产业融合发展,因此还需要打造两条经济走廊,下面我们来看看到底是哪两条经济走廊?这第一条经济走廊就是长江中下游绿色科创走廊。长江中下游绿色科创走廊始于湖南省省会长沙,经过湖南岳阳,湖北咸宁、武汉、麻城,安徽六安、合肥、滁州,江苏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终点止于上海,共经过5省市14个城市,以长沙、武汉、合肥、南京和上海等城市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培育沿线城市逐渐形成创新型科技产业走廊,打造东中部高质量发展产业集群。

中部地区的第二条经济走廊就是中部高端智能智造走廊。中部地区高端智能智造走廊起于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南昌,经过江西省赣江新区和九江,湖北黄石、鄂州、武汉和孝感,河南省信阳、驻马店、漯河、许昌、郑州、焦作,以及山西省的晋城、长治和晋中,终于山西省会城市太原,整个高端智能智造经济走廊共经过江西、湖北、河南、山西等4省16县市,而武汉将在整个中部高端智能制造业走廊中承担发动机的功能和职责,为沿线城市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加速沿线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使它们逐步由传统制造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型智能智造业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中部地区的发展水平,还可以加速沿线城市交流合作以及产业融合发展,为中部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中部地区的崛起,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坚持不懈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首先要练好内功,第一就是打造好长江中下游绿色科创走廊和中部高端智能智造走廊,第二是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黄河中游城市群的建设,逐步实现中部地区产业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其次,要加强和周边城市群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南部的长江中游城市群要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的交流和合作,促进长江中下游一体化发展,同时要加强与成渝城市群的互动与合作,加快长江经济带区域均衡发展。而北部的黄河中游城市群则需要加强与京津冀城市群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部和周边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中部崛起的宏伟战略目标。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三角”浮现:长江中游城市群瞄准国家战略
长三角城市经济圈一呼百应,中部地区为什么不携手共创城市经济圈?
江西代表团提交建议: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凤凰网江西
湖南:支持长沙实施“强省会”战略
专家建言湖北打造“一主三副” 破武汉独大局面
我国将构建一纵两横发展格局,三条经济带联通全国主要城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