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通讯发展史(三)寻呼机

传呼机在市场上曾有众多称谓:传呼机、呼叫机、寻呼机、BP机和BB机,专业名词是无线电叫人业务,此外还有更广为人知,并且泛着港台腔的昵称——Call机,Call机这个词在香港电影中出现的频率很高,“Call我”的意思就是“用传呼机呼叫我”。

在中国的通讯历史中,有两种通讯形式,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都曾风靡一时,然后没入历史,一个是寻呼机,一个是小灵通。

传呼机有单向(仅接收)和双向(收发)两种类型,但单向仅能接收的机型是最为常见的,分成四种机型:

音乐机(没有屏幕,只有铃声提示有人呼叫)

数字机(可显示数字及空白)

文字机(可显示文字及数字)

语音机(可收语音讯息,直接播出人声)

1.世界第一台寻呼机

关于寻呼机的发明,找遍国内外找到三个说法,但都是些片段描述,逻辑不明确,并没有发现三种说法之间的某种联系,所以罗列出来:

1948年,贝尔实验室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传呼机——Bell Boy。

1949年,曾在美国军方做通讯的阿尔·格罗斯发明了第一部无线寻呼机。

1956年,摩托罗拉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无线寻呼机机(BP机)。

2.中国第一台寻呼机

1983年9月,上海开通国内第一家模拟寻呼系统,第一个寻呼信号来自上海华侨商店的一间盥洗室。当时是为第五届全运会在上海举行而开通寻呼服务,那只有一个寻呼座席,30多个用户,即工作人员。1984年1月,寻呼台搬到了锦江饭店地下室一间狭小的房间内,座席也只有两个。

最早的寻呼服务是寻呼台发送呼叫信息给用户,用户再打电话到寻呼台查询回电号码,以后的数字寻呼,姓氏都是用代码表示,那时寻呼小姐的基本功是背姓氏代码和一些常用短语,如早点回家、老地方见等。80、90年代末寻呼机风靡大街小巷,走进千家万户,华旅、万声、国信、亚太、新华、远望这些寻呼台先后成立。

那么问题来了,当时有线电话和移动电话已经面世了,传呼机为何会拥有一段辉煌的时光呢?

(1)有线座机电话安装要排队,费用也要数千元。

(2)BP机比两三万元的大哥大便宜不少,只需数千元,90年代,价格降到了500元左右。

(3)BP机可以随身携带。

但寻呼机产品都来自国外,尤其来自摩托罗拉,开始只能显示英文字符或只显示一部分汉字,国内使用者收到信息后,需要打电话回寻呼,才能知道通讯内容。

传呼机的发展经历了模拟机、数字机阶段,模拟机的呼叫方式相对低端,接收者要查看呼叫信息需要回拨到寻呼台查询。数字机阶段,传呼机开始加入了电话号码和英文信息显示的支持。当时,很多用户习惯性的在传呼机背后贴上传呼代码,进行自助解码,很多人对传呼代码倒背如流。

1984年5月1日,广州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寻呼系统,1985年11月25日首次开办无线寻呼业务。

3.国内寻呼机飞速发展

1991年7月19日,山东浪潮公司成功研发出全球第一台汉字传呼机,并编制了“传呼通信用汉字信息表示及其编码字符集”,随后摩托罗拉、松下等企业均采用该标准生产汉显传呼机。11月15日,上海首先在150MHz频段上开通汉字寻呼系统。

“手拿大哥大,腰间BP机”在上世纪90年代被当作是身份的象征。除了大哥大和BB机,当一个寻呼台转接员也是羡煞旁人,一位联通国脉传呼公司的老员工回忆:当时在国脉做一名寻呼小姐,年薪近3万,最高峰时国脉有700多个寻呼座席,2000多寻呼小姐三班倒,每天的寻呼量超过百万次,每年大年夜,报社、电视台记者在机房里等着统计拜年寻呼量。

1993年5月,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文寻呼机研发成功,这家厂商随后在手机市场也大放异彩,几乎人人都听过他的宣传口号,没错,它就是——波导,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

1995年,波导又自行研发成功中国第一台股票信息机,1998年一年就波导就生产销售寻呼机102.4万台,也为波导走上手机之路积累了原始资本。

1998年,全国寻呼机用户突破6546万,名列世界第一。物极必反,传呼机业务从这一年开始走下坡,并且迅速的在几年之内从市场上销声匿迹,仅偏居在特殊行业如医院和酒店。韩寒执导的电影《乘风破浪》就讲述了这一现象,徐太浪的父亲徐正太(彭于晏饰)在入狱前囤积BB机等升值,指望给有孕在身的小花(赵丽颖饰)母子一个保障,结果等来的却是BB机的淘汰。

1999年信产部拆分中国电信开始,寻呼业务开始由中国联通负责,当时中国联通寻呼在全国拥有近4500万用户,市场占有率超过60%,联通也是中国寻呼业上最后一个大佬。

2002年,生产中国市场上第一台BP机的世界最大寻呼机生产厂商摩托罗拉公司停止生产和销售传统寻呼机,年底中国呼机只剩2500万用户。

2005年,远望寻呼的一名负责人说:“7月份卖了13台寻呼机,10月份4台,11月份5台”,到2005年9月底,中国传呼机用户只剩下109.7万。

2007年3月,信息产业部发表公示称:中国联通公司已经申请停止经营北京等三十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98/199、126/127、128/129无线寻呼服务,彻底退出传呼市场,中国的部分偏远地区这一年也逐渐关闭寻呼业务。从开通到退市,传呼机在中国存在了24年。

2018年,日本最后一家寻呼机服务商宣布,将在2019年9月份终止寻呼机服务,这意味着寻呼机正式成为历史,一些仍在使用传呼机里小范围特殊行业,也在慢慢更换为新的通讯设备。

《国产手机发展史》系列文章持续更新!

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号:1973手机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怀旧】有事体“拷”我
寻呼机: 别在腰间的温情记忆
BP机时代—逝去的经典
“大哥大” “Bp 机” “电话亭” 谁用谁知道 用了忘不掉
还记得BP机吗?
上海记忆│腰间的时尚:BP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