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DRG付费下,公立医院需面对哪些挑战?

医保部门作为医疗服务的超级“购买方”,医保DRG支付将一统天下,大势所趋势不可挡,各地DRG付费推进加力,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如何提高医保补偿率?

1、DRG预付费制度改革

现行的后付费医保结算制度,一般采取总额预算控制和次均费用考核控制,基础前提取决于医疗项目发生的多少。对于医保部门来说,管理起来比较简单,也非常有效,反正医保基金就这么多钱,外转的患者越多,区域内医院的剩下的就少,外转的患者次均费用,地方医保部门“鞭长莫及”管不了,只是采取降低报销比例调控而已。

对于医院来说,出现了“两难的窘境”:

第一难,按照项目后付费,不做项目医保是不付费,是按照实际发生的医疗项目付费,不做的项目医保也不奖励,被逼能做的项目尽可能都要做,才能提高医保的支付率;

第二难,项目做得越多,有可能超过次均费用控制标准,一个大病患者会大幅度增加次均费用,为了控制不超标准博弈方法,少接诊或不看大病、花费高的病,或通过收住比较轻的的患者对冲。

医保 DRG 付费目标医保应用 DRG 付费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是实现医-保-患三方共赢。通过 DRG 付费,医保基金不超支,使用效率更加高效,对医疗机构和医保患者的管理更加精准;医院方面诊疗行为更加规范,医疗支出得到合理补偿,医疗技术得到充分发展;患者方面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减轻疾病经济负担,同时结算方式也更加便捷。

DRG不完全按照项目发生的多少付费,是基于预付费,不再取决于医疗项目发生的多少。医保部门,运用相对权重确认病种组成本做为确认医保支付的基础,按照年度医保预算支出除以总权重的基础费率,基于区域内每个病种组支付价格基本相同,即“同病同质同价”,赋予不同级别医院的系数,医院节省费用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界定。

2、DRG付费对医院的影响

DRG预付费模式,引入了“内部人竞争控制原理”,对于医院传统的运营管理模式带来重大的冲击和挑战,医院需要研究预付费与后付费的不同,从刺激多做项目、多收入的粗放式增收的绩效考核模式,转型到加强成本管控“增效”的绩效考核模式转型,结合医院功能定位,大医院从大小病“通吃”的发展模式转型看“大病”,确立医院“学科建设”发展方向,中小医院需要加快“质量管控、技术服务能力提升”,才能在DRG预付费竞争中取胜。

冲击一:对绩效考核模式的冲击

原来绩效考核,激励追求粗放式规模增长,科室要多得绩效,需要多收才能拿到;DRG付费,需要激励追求内涵质量效益增长,更加关注精细化运营,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加强成本管控为主导,否则,会造成刺激增收,医保不买单,导致增收不增效。

冲击二:对病案首页质量的冲击

DRG付费重要依据,是病案首页,向每份病历要效益,对于原来不关注病案首页质量,如果不熟悉DRG规则,主要诊断、次要诊断,以及并发症等,病案首页缺陷等,都直接影响到医保支付,对医院病案首页质量管理带来较大的冲击。

冲击三:对功能定位病种结构的冲击

现在医保按照总额预算与均次费用考核相结合的支付,对于中小基层医院来说,本来可以诊疗的疾病不敢接诊,担心费用超编,导致转诊上级医院,造成大医院虹吸效应越来越强,DRG收付费基于医院 “同病同价”,按照医院功能定位确定不同的支付系数,需要医院确立学科建设和重点病种,对于医疗服务能不足,学科建设及病种与功能定位不匹配的医院冲击最大。

冲击四: 对成本控制的冲击

医院为了防范药占比超标,防范医疗纠纷,需要做不必要的“防御性”医技检查,同时由于医疗技术服务收费价格不合理,通过医技检查获得收益,被称为“以技补医”。DRG付费,按照病种预算包干,多开检查、多用药、多用耗材,都成为医院的成本。医保有了病种的“买价”,作为医疗服务提供方医院需要了解DRG病种到底“卖价”多少才合理,急需清楚看病的病种成本是多少,才能“讨价还价”,所以最大的冲击是算清病种成本。

冲击五:对信息化建设的冲击

DRG付费来了,需要关注DRG分组情况、需要加强病案质控、需要对病种成本效益分析,是横跨业务、质控、财务等部门,是典型的的业财融合范围,传统部门管理及手工模式无法实现,对DRG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较大的冲击。

3、如何进行DRG质控绩效评价

(1)病案首页质量决定入组率

病案首页从传统的医疗文书资料,已经上升到医保DRG支付的重要凭据,因此充分认识病案首页质量,决定入组率,进而影响医保支付率。

(2)病案首页终末质控如何质控

DRG入组是采集入档病例首页数据,进行DRG相关指标数据计算的,病案首首页数据质量直接影响到入组率,以及医保基金支付结算。为此需要对每份病案首页规范要求的内容进行终末质控,按照要求实行打分。

(3)病案环节质控如何实施

病案终末质量是结果指标,环节质量直接决定终末质量,因此医院需要电子病例环节过程进行质控,没有好的过程管理,很难获得好的结果。

(4) 向每份病案首页要医疗服务能力

病案首页作为医疗服务能力的记录凭据,也是学科能力评价的依据,也是医院获得支付补偿的结算凭据,医院需关注病案首页质控,向病案首页要医疗服务能力, 向每份病案要效益。

(5) 向病种成本控制要效益

加强医疗服务行为正确引导,强化药占比、耗材比管控,通过认真分析DRG病种医保预付费、病种医疗收费、DRG实际结算费用、病种成本费用的比较平价分析,加绩效考核向成本管控要效益。

总之,医保DRG付费,重要的支付结算依据是病案首页,病案首页从传统的医疗文书资料,已经上升到医保DRG支付的重要凭据,也是国家考核医院指标中7项指标的重要来源,病案首页已经影响到医院的“票子”和“面子”,进而影响到医院管理者“帽子”,规范病案首页管理,加强病案首页质控绩效评价成为重要的新课题。

来源:秦永方医疗卫生财务会计经济研究,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dip付费
DRG,学点爬出坑的本事
绩效国考下的病案首页:不仅仅是两页纸
如何提高医院病案管理水平?专家给出4点建议
喊话病案编码员:你是合格的医院数据守门员吗?
DRG/DIP付费以后,临床医生“迷茫”在哪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