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汉著名人物一览表

汉朝公元前202年~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中间的玄汉和新朝,后代史学家不承认其合法性,所以合并为汉朝。共经历29帝,享国407年。

刘邦登基后,采用叔孙通的建议,恢复礼法,设三公和九卿,任萧何为丞相,采取与民休息、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黄老政策。鼓励生产,轻徭薄赋。在政治上,则先分封功臣韩信彭越英布等为王,等到政权稳固,为了防止反叛和巩固皇权稳定则又以种种罪名取消他们的王爵,或贬或杀,改封刘氏宗亲为王,订立了“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的誓言。刘邦死后,刘盈继位,即汉惠帝,但是在此期间,实际是吕后称制。吕后尊刘邦遗嘱用曹参为丞相,萧规曹随,沿用汉高祖刘邦的黄老政治的政策,达到了“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的效果,为史家所称道,但吕后同时又任用外戚,压制功臣,酿成“诸吕之乱”。吕后死后,诸吕之乱被以周勃为领袖的大臣铲除,众臣迎立汉文帝。 在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的影响下文帝和儿子汉景帝即位期间,继续采取黄老无为而治的手段,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恩威并施,恢复了多年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使人民负担得到减轻; 虽然汉景帝时期发生了此时期唯一的动乱—“七国之乱”,但是仅经历三个月便为周亚夫栾布所平定,并未对汉朝带来实质影响。汉景帝死后,其子刘彻即位,即为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锐意进取,开疆拓土。

例如废除了汉朝以“黄老学说、无为而治”治国的思想,积极治国;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开始重用儒术。尽管刘彻时期兼用儒、法、道、阴阳、纵横等各家人才,汉朝也一直采取集合霸道、王道的治国方针,但汉武帝对儒家的推崇,使儒家思想得到重视,并在以后逐渐成为中国历经二千年的主流思想。

军事上,积极对付汉朝的最大外患—匈奴。这期间汉朝先后出现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优秀将领,击溃匈奴。外交上,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刘彻死后,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汉昭帝登基之初,由上官桀金日磾田千秋桑弘羊霍光5人共同辅政。但是在元凤元年(前80年),爆发元凤政变,汉昭帝清醒地诛杀了上官桀等一批阴谋权臣,避免了霍光被冤杀。霍光得以继续辅佐汉昭帝治国,史称霍光辅政。霍光遵循汉武帝晚年的国策,对内继续休养生息,得以让百姓安居乐业,四海清平。汉昭帝死后,汉武帝孙昌邑王刘贺即位,史称汉废帝,因行为放纵,被霍光所废 ,后霍光又迎立汉宣帝刘询即位 。汉宣帝治国摒弃不实际的儒学,采取道法结合的治国方针 ,经汉宣帝治理,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国势达到西汉极盛,使汉朝再度迎来了盛世。

汉宣帝死后,由于后继元帝的柔软,成帝的好色,哀帝的不理朝政导致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直接导致西汉开始走向衰败和灭亡。公元前1年汉平帝继位,但是已经沦为王莽的傀儡。公元8年,王莽废除孺子婴的皇太子之位,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光武帝定关中,降铜马,灭赤眉,后又消灭隗嚣、公孙述等割据势力,实现了全国统一。刘秀以“柔道治国”为主理念,退功臣、进文吏,使得大多数开国将帅皆以列侯归乡享受优厚待遇,而不参与政治。当时功臣能够参议大政的仅云台二十八将之中的邓禹李通贾复三人。继光武中兴后东汉相继出现了明章之治和永元之隆,但到了东汉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年继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败,而豪强势力已成,造成地主庄园势力的土地兼并。桓灵在位时期,荒淫无道、横征暴敛、买官鬻爵,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荷,于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190年,董卓之乱又起,自此汉朝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东汉政府名存实亡。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040 刘邦建立西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二百一十年历史,就这么简单
连续7代皇帝都是明君, 5000年历史只有这一个朝代做到了
大汉王朝400年共29位皇帝,看看家谱刘备到底是谁的后代
西汉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西汉人物关系图
第八期: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西汉帝王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