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装配式建筑助推绿色医院建设

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兴起,医院作为维系人民健康的前沿阵地,理应走在前列。只有确立绿色计划,引入绿色建筑技术,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绿色医院的建设才能取得理想成效。

| 王斐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基建办公室主任
编辑| 李留锁
 
绿色建筑不仅是城市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院建设的必然趋势。在2015年12月,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GB/T51153-2015),其中将预制装配率作为工业化建造程度的评价指标,鼓励在绿色医院的建造过程中使用工业化建造方式,以减少人工作业、降低环境影响,实现节能降耗。
 

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急需变革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日益重视,全国各地都在相继启动建设一些规模较大的医院,还有许多老旧医院面临着改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的倡导,可以帮助医院建设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所谓绿色医院,是指在医院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以及保证医疗流程的前提下,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医院建筑。
 

PC(混凝土预制件)构件检验入库


绿色医院建设,离不开绿色建筑技术。目前,我国医院建筑依然采用以现场施工为主的传统生产方式,普遍存在着资源能耗高、生产效率低、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这就要求医院必须改变传统建筑的生产方式,满足未来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破解建设难题


“像造汽车一样盖房子”,这是很多建筑从业者对行业未来的憧憬。但随着能源紧缺、空气污染、劳动力短缺等问题的凸显,我国建筑业发展遇到了很大挑战。作为延续生命、保护健康的重要场所,医院需要洁净无污染的就医和治疗环境,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各种新型材料,可以确保建筑物安全无毒,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符合绿色医院建设的理念,也能够满足国家对建筑业推广绿色施工的要求。
 
装配式技术指的是将加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制的构件,通过机械吊装和一定的连接手段,把零散的预制构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而建筑房屋的方法,具有“标准化、工业化、集成化和社会化”的特点,符合绿色建筑提倡的“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是绿色建筑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
 
PC 构件现场装配示意图

装配式技术构件由于是集中预制生产,不仅人工消耗少、资源浪费少,而且对于环境的污
染也比较小。其工业化的建造方式,可以有效解决我国近年来突显的建筑劳动力短缺问题。
从国外的应用情况来看,装配式建筑在保温、隔音、防水性能等方面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

装配式建筑应用优势


由于医院往往选址于城市节点区域或者邻近居民生活区,传统的建筑生产方式势必会给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城市交通带来不便,也会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而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则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社会效益  医院在建设过程中,大量构件可以采用工厂预制,减少了现场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作业。同时预制的梁板柱可以兼作模板使用,能够大量减少现场对模板和钢管支撑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现场的粉刷噪声、建筑垃圾以及废弃物的排放,降低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及场地周边交通的不良影响。
 

工地 PC 楼板构件吊装


经济效益  构件工厂化加工后在现场进行装配的施工形式,可以将天气和气温对施工造成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特别是可以提升建设速度,缩短建设工期,也缩短了资金投入的时间成本。
 
质量效益  构件预制时,可以将保温、隔热、水电安装、外观装饰等多方面的建筑功能要求结合起来一次性完成生产,能够缩短不同工种交叉施工的工期。再加上工厂流水线的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程度高,既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又可以更好地控制构件的质量和精度。

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瓶颈


装配式建筑是由成百上千个构件组成的,这些构件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按照统一的尺寸和要求生产出来,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
 

PC 构件厂布料生产线 

由于我国装配技术起步晚,装配式结构的设计标准化概念不强、通用性差、预制模具成本高、市场规模较小,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因此生产成本难以降低。而且,医院建筑不同于一般的民用建筑,医院建筑单体空间的功能需求与规模差异性很大,现阶段通过标准化设计来达到全面的工业化预制与施工确有难度。非标准化的构件预制,不仅加大了装配式医院建筑的设计难度与建设成本,也拖慢了医院建筑在装配式建设中的实践脚步。
 

“BIM+ 装配式”融合发展


若要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普及应用,保证建筑设计、生产、装配的全流程管理,避免预制构件在现场安装不上,造成返工与资源浪费的问题,BIM应用是技术核心。
 
标准化设计是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核心,更是降低建设成本的关键。由于装配式结构设计方法,从整体分析到构件拆分的思路导致预制构件的种类繁多, 不利于预制构件厂的生产,更不利于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而医院在建设时,通过引入BIM技术建立装配式建筑的BIM构件库,就可以实现模拟工厂加工,以“预制构件模型”的方式来进行系统集成和表达。
 

绿色建筑生产方式关系图


医院利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时,在设计初期应以目标单体为对象,统筹特殊空间与选型,重视专业间的协作,结合BIM模型采取“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选择合理的装配式构件设计方案。在建造阶段,医院可以利用BIM模型模拟施工进度,并以此合理规划构件的生产、运输以及现场的装配施工,降低构件运输及施工场内短驳费用,提高吊装施工效率,最终达到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统一。
 

未来医院建筑发展前景


在医院类建筑上应用预制装配技术,不仅有利于建筑微环境的营造,更有助于全社会节能环保事业的推进。虽然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进程较为缓慢,但随着国家政策推行力度的加大,结合国内外医院的建设经验,以及循证设计的实证积累,装配式建筑技术必将在未来的医疗建设领域大显身手。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现状和发展展望
【干货分享】来自一线资深结构师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优化心得
【教材连载】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一)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知多少
绿色校园示范工程——装配式+BIM应用+绿色建筑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初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