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光是照明设计师手中的画笔

森秀人

日本照明设计师


1959年生,多摩美术大学美术学系立体设计专业毕业。
2006年成立了 LightingM灯光设计事务所,以“感受光” 为设计理念,承接了大量的照明设计工作。

建筑与光


这里有一张照片,描绘的是光芒穿透云层注入大海的景色。这一幕如此动人,是因为光束在明暗的对比中显现出其存在。
 

光穿透云层

然而,即使是同一空间,不同的设计手法也会使光给人不同的印象。可以说,建筑空间是被 光所描绘的领域,光是照明设计师手中的画笔。
 

光需要与建筑互相协调

光的设计中,自然光是基础。白天,自然光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化,大量地捕捉自然光, 并辅以人工光进行协调是一种有效的设计手法。利用自然光能够节省能源,并且在只有人工光的空间里引入自然光,能让空间更加深邃,并使人感觉到一种节奏感。
 
日落后,照明设计不仅可以创造出夜晚独有的景色,还可以再现白天自然光下的空间。美国著名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曾指出:“白天要尽量维持自然的状态,夜晚也要尽量模拟白天的状态,人工照明要尽量像自然光一样。”这种思考方式至今仍然有其生命力。
 
模拟自然光、唤醒自然光正是照明的存在方式。

再现自然光
 

光的设计工序


光是建筑设计的要素之一,需要在与建筑相互融合协调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要在充分把握建筑设计的理念以及建筑构造、素材的前提下,考虑与之相应的光。而在建筑图纸中的断面图、平面图,以及三次元空间中捕捉空间只是第一步。
 
在进行光的设计时,描绘意向图的工作非常重要。明确理念、确定焦点,利用这一过程来探索设计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手的动作来思考光的过程被我称为“描述光的故事”。同时,要在意向图的基础上通过测算发光强度选择照明器具并确定好照明器具与建筑的交节点。
 

用手来思考光的过程可称作是描绘光的故事

下面是几则光的故事:
 

01

促进交流的光●时光的流动:共用式集合住宅

 
这栋楼曾是一家企业的员工进修场所,翻修后成为大规模的share house(共用式集合住宅)。通过使用环境照明和阅读灯作为基本的组合,这样营造出的光照气氛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促进交流的光

照射在装饰背板上的LED天窗的光与装饰墙背面的间接照明制造了一种整体的明亮感,在沙发的左右两侧配上落地灯作为读书照明。天窗里的灯光会根据定时器的设置变换颜色。早上和白天是中性白色,傍晚是暖白色,夜晚是暖白色和蓝色的调和色,深夜则变为蓝色。这种设计让人即使在室内也能感觉到时光的流动。
 

天窗里的灯光会根据定时器的设置变换颜色

02

照进树叶空隙的光●时光的流动:办公大楼前厅


这栋办公大楼被四季的树木和绿色的庭院围绕着。一楼公用的空间中,人们可以透过玻璃墙壁看到庭院。白天的庭院,阳光透过树叶洒落下来。
 

照进树叶空隙的光

这种光在大楼内部同样被再现岀来,制造出了内部与外部的一体感。
 
入口大厅和房顶的天花板上有一些缝隙,通过在其内部装上筒灯,可以模拟出从高高的树梢 间随机洒落下的光照。按照每个区域的场景设定,光照以每小时1照度的速度改变强度和位 置,从而让人感觉到时光的流动。

模拟树梢间洒落的光照

03

感受水:中庭的二次开发


二次开发的中庭核心位置设置了吹拔空间,以“绿洲的水”为主题,用光来表现水的摇曳起伏。同时也安排了配合圣诞节等节日的灯光,并与外面的天气相呼应,能够在室内用光模拟下雨等效果。

感受水的光

自动扶梯的扶手中安置了可变色的LED,当部分变为红色时,可呈现出向上的动态效果,使得建筑外立面上岀现仿佛巨龙升空的画面。

部分变为红色的LED,使得建筑外立面上呈现出仿佛巨龙升空的画面

04

包容的光●留在孩童记忆中的光:集合住宅


在这栋面向家庭用户的集合住宅的中心庭院里,点缀配置了直径700毫米的球体照明。从日落到晚上19点,走廊里的灯带全开,以确保孩童在中心庭院里游玩时的亮度。可以说这个设计创造出了守护孩童成长、能够长存记忆的光空间。
 


另外,从入口处到中心庭院的94米长的通道设置了间接照明,让人能够尽情地享受这部分 奢侈的公共空间。


创造阴影空间


在日本,可以看到光与影渐变融合在一起的景色。日本纸制作的纸窗采光造就了一种欣赏“微光”、在柔和的亮光中寻求美的文化。
 
与之相对的,在地中海区域的欧洲,其地方特色是在强烈的对比中昭显光与影的存在,因为他们的文化传统就是坦率直接地享受这种充满戏剧性的光与影。就像这样,根据风土文化的不同,光与影的呈现方式也有所不同。
 


描绘出那种经过打磨所呈现出的澄澈的光度与感受性是日本人才会做出的设计,这也是我设计的原点。建筑创作超越了文化与风土人情的不同,根据建筑本身来设计光与影的强弱,才能在空间中创造出种种不同的氛围、紧张感和美感。


过去,明亮象征着繁荣,这样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而整体明暗度都一样的照明空间太过单调无聊。只有光与影优美地协调在一起的空间才能打动人心。
 


因此,我们要做的不是仅仅把空间照亮,而是追求创造品质更高的光空间。
 
文章来源:《医养环境设计》杂志2017年第11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意大利Iperceramica新办公总部
浅谈室内光环境与空间性格
【Green Day】天空之眼|9位建筑大师的博物馆天窗设计
这位低调的灯光艺术家,照亮了我们的双眼与世界
西安幼儿园设计中光环境的营造
日式极简住宅 House for Installation / jam. architecture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