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子柒、薇娅当选后,评论区爆了:认知水平越低,越见不得别人好

“认为自己一无所知,正是继续求知的本源。”

作者:每晚·安娜贝苏

来源:每晚一卷书(洞见旗下账号)

1

8月15日,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名单揭晓。

与往日不同,今年的委员名单出现了很多新青年,如网红销售、主播、电子竞技员、涂鸦师等。

李子柒和薇娅一同入选。

薇娅,淘宝知名主播、带货女王,坐拥千万粉丝。

多次为山区进行带货直播,连续两年被阿里巴巴授予“脱贫攻坚公益主播”。

李子柒,短视频创作的“超级网红”,全球粉丝估计过亿。

她自强不息与务实的精神激励了无数人,对外输出中国文化,在国外也是赞誉一片。

大多网友表示,他们实至名归。

然而评论区却出现了这样的声音:“网红当道,社会的悲哀。”

“全国青联委员会,真是啥人都能当啊。”

“一个做直播的都可以的话,我们读书还有什么用?”

“感觉她们不配。”

时代在更迭,社会在发展,国家奖励有在某一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本无可厚非。

但生活中总有那么些人,带着偏见和恶意去妄自评价。

心理学上有个“达克效应”,指的是那些能力较认知水平越低的人,反而更喜欢自以为是。

就像哲学家罗素所说:

“我们这个时代令人不快的事之一,那些确信无疑的人总是很蠢。”

人们往往会带着偏见看世界,但太大、太多的偏见,却是认知水平低下的表现。

2

认知水平越低,越见不得别人好

记得前段时间,李佳琦也被骂上过热搜。

3月15日,李佳琦被曝出在上海买下豪宅,占地总面积超过1000平,总价值1.3亿。

多年打拼,靠着自己的本事乔迁新居,本是好事,却引来骂声一片。

“现在钱可真好赚啊。”

“他一个网红,凭什么买这么好的房子?”

“你们买的每一支口红,都成了李佳琦的砖下之魂。”

言语之间,冷嘲热讽,极尽刻薄。

说到底不过是眼红罢了。

培根在《论嫉妒》里说:

“当一个人自身缺乏某种美德的时候,他就一定要贬低别人的这种美德,以求实现两者的平衡。”

人之所以会嫉妒他人,源于攀比心理和对自身无能的愤怒。

当自己的能力配不上野心时,就会害怕别人展露才华超越自己。

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很多时候,越亲近的人反而越不希望你过得比他好。

去年高考结束后,浙江一位高考学生陈某,恼怒老师将他与三位好友进行比较,又羞愧自己的考试成绩。

一气之下拿着好友的身份证号码和志愿填报密码,先后将三人的高考志愿篡改了。

幸亏好友及时发现报了警,恢复了志愿。

陈某最终被警方依法拘留十日,为自己的人生抹上不光彩的一笔。

柳宗元曾在《骂尸虫文》中写到:“妒人之能,幸人之失”。

见不得人好,说大了是人性的恶,往小了说,就是一个人认知水平低下、格局小的表现。

就像那个最著名的螃蟹定律,那些互相踩拉、嫉恨别人的人,最终也会落得失败与平庸的结局。

3

认知水平越低,人越固执

自媒体作者冯尘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家老张招聘了一个下属,小伙子专业能力过硬,口才也不错,老张便留下来准备日后委以重任。

然而时间久了,老张发现这位下属有个很大的硬伤:

他从不听任何人的建议。

只要有人对他的工作有任何意见,他就扯着嗓子辩论:

“我这个就是最好的方案,为什要把好东西改成不好的?

我之前的上司说,就应该这样做!他可是最专业的!”

老张苦口婆心地劝过他,公司定位不同,要求也不尽相同。

小伙子却始终坚持自己做的东西是最专业的,任何改变,都是在亵渎“专业”。

老张无奈之下,只能让这位下属走人。

生活当中,很多人容易将固执当成“有个性”。

优秀的人会保持独特的个性,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磨平棱角使自身圆融。

而固执的人在面对不同意见时,异常敏感,拒绝反省,拒绝倾听和学习。

久而久之,这种固执会演变为偏见、执拗,阻碍一个人的进步和成长。

心理学家佛拉维尔提出过“元认知”的概念,即在个人学习、思维活动中,要具有自我反省、自我完善的能力。

越是优秀的人,越是敢于打破思维固化不断突破,带着终身成长的心态不断精进自己。

2015年,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当年从央视离职曾轰动一时。

之后她加入紫牛基金,基金获得一致好评,她也在2016年获得“年度最佳跨界投资人”的奖项。

她在微博长文《生命的后半段》里写:

“我要跳出去的鱼缸,不是央视,不是体制,而是我已经慢慢固化的思维模式。”

除了自身的能力,这种敢于及时转变观念拥抱新时代变化的精神,才是强大一个人的根本。

就像《三体》里那句无情的话:“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破局的最好方式,是打破常规和固化思维,升级认知。

一个人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改变,不断扩充知识边界,心智才能更加成熟。

自以为是、不求改变,时间一长,自然会被日新月异的时代淘汰。

4

认知水平越高,越懂得自己“一无所知”

如果用数学集合来表示认知程度,认知低的个人构念是A,认知高的个人构念是B。

B包含了A,也包含了其他集合(比如C、D、E……)

认知低下的人,秉持单一的价值观,爱用自身有限的经验去盲目解读他人,思维狭隘、行事欠妥。

而真正有学识的人,往往虚怀若谷,对世界充满敬畏,并且一直在精进自己。

人越成熟,越知道自己的“无知”。

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学识渊博,却经常怀疑自己的解答。

一位学生问他:

“老师,您的知识比我多许多倍,你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惑呢?”

芝诺笑而不语,在地上画出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然后说:

“大圆的面积代表我的知识,小圆的面积代表你们的知识。这两个圆的外面,分别代表了你我的无知部分。”

认为自己一无所知,正是继续求知的本源。

罗振宇曾说过:

“影响一个人认知水平的因素有教育背景、父母、社交圈,所以不但断学习、不放弃成长。

随时更新知识,交一些比你层次高的朋友,是升级认知最好的渠道。”

多读书,多见识,保持独立思考。

接近更有优秀的人,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

当你经历得越多,认识得越多,自然提升了认知层次,比较容易过上更好的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
长期的自卑会让大脑变迟钝,4个方法让你超越自卑
认知水平越高,看不惯的东西越少
越优秀的人,越懂得承认自己的无知
你敢不敢告诉孩子:其实我们学的80%的知识都是没用的
深度解析:利用信息差和认知差赚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