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0年前,难得一见,山海关内外的老照片,太珍贵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的老照片,这组照片也是来自《亚东印刷》,日本侵华之前,派出了大量人员深入到中国拍摄了大量照片,其中东北、蒙古、华北地区的、照片比较多。有的是风景名胜,交通要道,有的就是当地的风俗民情,市井生活。记录了100年前中国的模样,记录下了那时的人们生活的场面。对于后世来说都是十分的珍贵。

山海关被称作天下第一关,东起大海,西连内陆的一座关城,修建于明朝洪武年间。

山海关在明朝中前期的历史地位,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它的重要性不如居庸关和紫荆关等西北部的重要关隘。明朝中前期的外患主要的来自西北地区的蒙古人,他们总想跨过长城,进攻中原的大明王朝。他们会选择位于西北的长城关隘作为突破口,而不会千里奔袭,来到大海边上的山海关,所以对于九边重镇来说,山海关地位并不是很重要。

可是明代后期,位于东北的女真人崛起,他们要想进攻中原,山海关是最近一道关城,所以一直试图从山海关进入中原。这样山海关的地位就立马重要了起来,于是对山海关及其周边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建设,构筑了一条宁锦防线,虽然那时满清八旗很厉害,但是除了吴三桂叛国投敌,引清兵入关,从山海关进来以外,其他次进入进入中原,都没有能够攻破山海关。

后来的大清朝内外一统,山海关成为连接东北与华北的重要关隘,交通地理位置越发的显得重要。进出关外,连接南北。自然山海关要纳入日本人拍摄的视野,于是就拍摄了下面这些山海关内外的照片,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声明:照片所有权属于照片所有人,本人只是搬运工,只对照片进行了简单的修整。

下图山是海关的东城门,城门两侧都是铺面,人们穿行于大街之上。牲口驮着大框,一派生活的场面。

下图说是南门城外,南门的城楼没有东门城楼高大,城楼后面还有两座小亭子。两侧同样都是临街商铺,人们穿行在街道上,清晰的看到一块招牌——茶庄。

山海关关城之外,一个人小步从桥上跑下。

山海关关城之内,从房屋顶子可以看出起脊的泥瓦房比较少,很多都是类似于平顶的房子,这应该关外的特色吧!

本人在东北一些地区也看到过类似屋顶的房子。

山海关关城之外的长城,文字介绍中提到了老龙头,不知道是不是。

山海关之外的海神庙。出海的人们,祈求平安,求神保佑。那时候保存的不错,不知道今天是否还在。

下图是一幅生活场景,小毛驴驮着两个木桶,进出城门。

下图是给牲口钉掌,这样牲口的蹄子就好比穿上铁鞋,耐磨了。要把牲口固定住,再往蹄子上钉铁掌。

这种场景如今已经不多了,本人在东北的时候,曾经看到过这一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穿越时空,与古人交流。

老照片中的景物,也不知道如今发生了多大的变化,有些地方也不知道介绍的是否正确。还希望知道的朋友,留言给予指正。

希望在这里,成为一处大家沟通交流的平台,如果您知道老照片背后更多的故事,希望您积极留言,建讲给大家听。

探寻深藏于民间的文物古迹,

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遗存

100篇精彩美文,必定有你喜欢的,就请持续关注吧!

你的关注和转发,就是对作者的最大的支持。

你的转发,你的朋友会感谢你。

文中广告,动动手指,点击一下。谢谢!

作者:大槐树,70后,北京人,民间古迹的记录者。 热爱文物古迹,喜欢老祖宗留下的这些老东西,用手中的相机,记录古迹的美丽;四海漫游路上的探路者,喜欢把旅游中的景物,推介给大家;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记录更多的历史,更多的传统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长城十三关
如果吴三桂不打开山海关,清朝能不能进入关内取得天下?
中国十大名关
【河北:秦皇岛.山海关】踏遍青山人未老(108)专列之旅华北东北五省区(二)--飞越山海关...
转载:中国十大名关
【知识】长城是为抵御凶兽饕餮所建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