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学第一课,马云发出“灵魂三问”,戳中了无数孩子

多鼓励,少比较,多肯定,少打击,我们便能收获一个自信开朗、独一无二的孩子。

——鹿妈

作者 | 女儿派·简小曲

来源 | 女儿派(洞见旗下账号)

前几天,听了马云在云谷学校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时长接近一个小时,让我最有感触的,还是他提出的“马云三问”:

今天有没有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作比较?今天是不是因为分数而着急了?有没有不倾听,不尊重你的孩子?

三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戳中了无数孩子。

“自己家的孩子,永远都是烂泥,别人家的孩子,永远都是宝。”“我没考100分,我父母就拿学习好的比,我考了100分,父母又会说,不要骄傲,我只想你们夸我下,鼓励一下,就这么难吗?”

有调查显示:83.4%的受访家长,都曾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过比较。

小时候,比谁才艺多,谁嘴巴甜,谁胆子大;

进了学校,比谁分数高,谁是班干部,谁考的大学更好。

工作之后,比谁收入多,谁先买房,谁先结婚。

但正如作家刘墉说的:

“那些生活在被父母比来比去阴影里的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体会不到父母的肯定和欣赏。他们的内心就像一片贫瘠荒凉的土地,缺乏原本属于一个孩子的生机和活力。”

父母的比较,给孩子的并不是奋发超越的动力,而是让他们丧失了成为自己的可能,压抑了本该怒放的生命。

有一种魔咒,叫“别人家的孩子”

前几天,在抖音上看到一个扎心的小视频。

一个女孩站在四层窗外,脚下是防盗窗网,又细又窄。

一脚滑落,就是生死未卜。

女孩一边哭,一边声嘶力竭地吼着:

“走开,我讨厌你们!他就是比我好,他就是比我有资格!”

嗓子已经喊破了音,瘦小的身子不停地颤抖,手心里还攥着一把水果刀。

她在用生命抗议父母的比较。

隔着画面都能感受到女孩心里,压抑了多少愤怒和委屈。

不知道女孩口中的他,具体是谁。

但大概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出现过他的影子。

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好像一个魔咒,父母就是那个念着咒语的人。

最近看《以家人之名》,女二号齐明月的妈妈,让很多人惊呼“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乖乖女齐明月一直以来成绩优异,还担任班长。

但是妈妈不满意,因为她只是班里第二,前面总有个第一名王雅婕。

而和“学渣”李尖尖比,妈妈依然觉得女儿太差,因为李尖尖艺术天赋比女儿高。

毕业工作之后,齐明月选择了自己热爱的电视传媒行业,经济独立,还自己买了车。

但在妈妈眼里,只是个没有编制的合同工,还不如李尖尖的木雕师,至少有一门手艺。

无论齐明月做什么,在妈妈的眼里,她总是做得不够,总有地方不如别人。

有人总结,这就是中国式父母的拧巴:一边希望你比谁都好,一边觉得你比谁都差。

满心都是爱,但说出口的,却只剩伤害。

用质疑、否定、嫌弃、侮辱,编织一只细密的巨网,压得孩子喘不过气。

把他的自信心、尊严感,一点点磨损掉,最后在崩溃中,接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比不上别人的命运。

想起董卿说的一句话,“我就像轮子上的仓鼠,总是忙于满足父亲的各种决定,也总是无法达成父亲的各种期待。”

在别人家小孩的阴影下长大的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

他们付出所有努力,渴望的不过是一句“你在我眼中是最棒的”,却只得到了一句,“为什么别人可以,你不行?”

生活在比较中的孩子,没有未来

为什么父母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

海蓝博士曾经问过很多家长这个问题。

得到的回答大多是:为了给孩子树立榜样,激励孩子奋发努力。

她又问:“如果你爱人对你说,你看看隔壁老张家的媳妇,长得漂亮,还能干,又贤惠,还孝顺公婆。

你看看你长这样也就算了,贤惠和能干和人家也差得太远了。

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受到激励,从此奋发图强以老张的媳妇为榜样,好好努力做个好老婆吗?”

一般得到的回答是:“她好,你找她过去呀!”

放到孩子身上也是一样。

父母对别人家孩子的赞美,不但不能激发起孩子的上进心,反而让亲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

《爱幼星球》中有一期节目讲到,长期生活在父母否定下的孩子,容易形成三种负面反馈模式:

叛逆、拖延,以及最可怕的一种,破罐子破摔:

“你说我不行,那我就不行给你看!”

本意想让孩子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反而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走向相反的极端。

而那些选择顺从、努力变成别人家孩子的小孩,又何尝不是一样可悲?

一次次放弃自己的天性,压抑自己的喜好,去换来父母短暂的满意和称赞。

最后发现,真实的自己,早已面目全非。

抖音上看到一个短视频。

小男孩脚下,本是正方形,那是他的天赋,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可妈妈偏偏觉得别人家孩子脚下的球形更棒。

爸爸锤敲钻凿,正方形被削除边角,变成了圆球。

妈妈本来喜上眉梢,准备拥抱孩子,却发现别人家孩子变成了六边形,又指着大喊:“人家多棒!”

爸爸再次把孩子打磨成了六边形。

接着妈妈又发现了更多别人家的孩子,小男孩脚下也在不断变换着形状:三角形、正方形……

小男孩从一开始的活泼,变得阴郁,直到爸爸企图把他打造成正方形时,小男孩突然崩溃,只剩一地碎片。

讽刺的是,他脚下本来就是正方形。

如果顺从天赋,他本该也是个“别人家的孩子”啊。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过一句话,要求孩子按照你的想法来,对孩子是一种侵略甚至毁灭。

因为每个孩子的创造力,都来自于我选择。

个性是孩子生命的色彩,父母要做的,是保护,而不是将他们统一成同一种颜色。

孩子最好的榜样,是20年后的自己

81岁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芭芭拉·麦克林托克说:“我是一朵秋天里的雏菊,我相信,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里开放。”

的确,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盛开的季节,每个孩子的成长也各有节奏。

与其苛责孩子去跟上别人的脚步,不如帮孩子找到他自己的节奏:

1. 横比,不如竖比

徐州一位爸爸的做法,值得借鉴。

他的儿子学习成绩很差,第一次考试得了0分,第二次只得了7分。

如果横向和别人家孩子比较,儿子显然是一个标准的学渣,但这位父亲却从纵向的角度看到儿子每一次的进步。

为此,他还专门通过放烟花的方式来表达对儿子进步的肯定。

果不其然,得到鼓励的孩子,在下一次考试中,得了57分。

海明威说过: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时区,在属于自己的时刻绽放。

别让“别人家孩子”的速度,扰乱自己孩子的成长节奏。

2. 用逆向思维,重新看待孩子的不足

通用电气公司前董事长杰克·韦尔奇讲过一个故事。

他小时候口吃,经常被嘲笑。

但妈妈却告诉他, “这是因为你太聪明了,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舌头可以跟得上你这样聪明的脑袋瓜”。

韦尔奇说,“这么多年来我没有为口吃有过丝毫的忧虑,我相信母亲的话,我的大脑比我的嘴转得快。”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弱项,与其紧盯短板,不如逆向思维,发现它背后隐藏的优势。

内向的另一面,是严谨和敏锐;

固执的另一面,是坚韧和毅力;

淘气的另一面,是精力充沛和敢于冒险。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带着各自的缺憾。

父母要做的,是重新赋予那个缺口以意义。

就像李亚鹏写给李嫣的那句话:“上帝给了你这伤痕,我要让这伤痕,成为你的荣耀。”

一个相信自己价值的孩子,可以超越所有的不完美。

3. 从孩子的优势出发,培养长板

重温《家有儿女》,夏东海对刘星的教育让人心中一暖。

在刘星的亲妈刘梅眼中,刘星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孩子:

淘气、爱撒谎,学习成绩垫底,隔三差五闯祸请家长。

可夏东海总能在刘星身上发现闪光点:

他的化学和语文成绩很差,但是数学和物理成绩不错;

他虽然让老师头疼,但是操行评语同学评议那栏,得的却是优秀;

除了成绩之外,他还看到了刘星的沟通能力和变通能力。

很认同网友的总结,其实,刘星才是隐藏最深的别人家的孩子!

开学第一课中,马云罗列了一组数据:中国每年出生一千三四百万孩子,其中只有5%的孩子,天赋就是读书。

剩下的孩子,他们不是差生,只是他们的优势,并不是读书。

找准位置,他们同样也可以熠熠生辉。

就像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中那段暖心的台词:

“你不需要把所有事都做的跟别人一样好,只需要发现自己最闪光的一面,你就是这个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一颗星星。”

有一天,你可能会发现:

我家这个小男孩,虽然学习成绩差,但是人缘好。

我家女儿,虽然肢体不协调,但想象力丰富,能把枯燥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没有比较、没有否定,有的只是对一个生命的欣赏与因势利导。

那时候,我想说祝贺你,祝贺你家孩子。

因为你的欣赏,孩子也得以机会充分舒展,释放自己的天性,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就像马云说的,每个父母,都该为自己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而骄傲。

孩子最好的榜样,不是别人家的孩子。

而是,二十年以后的他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废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让他用喜欢的方式上网课
“别人家的孩子”到底有多好?
育儿观点丨歌星妈妈将三个儿子送进斯坦福:培养孩子,我从不这样做。
拿“别人家孩子”来对比,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远比你想象中更严重
家庭教育中家长宜多用正向表达
家长必看!有效的亲子沟通技巧与方法,壹心大哥家庭教育感悟:亲子沟通7大策略之榜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