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张“年度最佳摄影”图片刷爆朋友圈:对不起,我差点毁了我女儿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老师,我家孩子就交给你了!”

教育这件事,只有老师的教,加上父母的育,才算真正完整。

——鹿妈

作者 | 佳雨

来源 | 女儿派(洞见旗下账号)

前不久,有一幅叫《开学》的图片被热传,

图中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在送孩子上学,她左手拿着手机,右手拉着孩子,笑的阳光灿烂,而要上学的孩子却嚎哭不止。

这位妈妈之所以笑的这么开心,是因为“神兽归笼”了,孩子有了托付,自己心中仿佛搬开了一块“顽石”。

现在正是开学季,有多少父母有这种托付的心态呢?

我女儿小雨,今年10岁。

为了不让她“输在起跑线上”,我曾为她报了不少培训班。

舞蹈、唱歌、书法、戏曲等,尽管孩子辛苦,我们也操心,但想到能让孩子有个特长,再累也算值了。

然而,一晃几年过去了,却发现孩子啥兴趣都没了,所谓的特长也不比别人家孩子突出。

特长没培养出来,连学校正常的学习也受到不少影响。

这让我陷入无限的烦恼,而此时女儿同学小丁的经历让我幡然醒悟。

小丁从小学一年级就喜欢滑冰,于是她妈妈就给自己和女儿都报了滑冰的兴趣班。

每到周末,小丁就在妈妈的陪同下到滑冰场练习。

尽管教练认真负责,示意不用全程陪同。

可小丁的妈妈依然次次到场,除了换衣、拿水、按摩、给孩子做好后勤,自己也会跟着教练一起学习。

有了妈妈的陪伴,小丁越练越带劲,经常待在滑冰场一天都不肯回来。

空闲的时候,小丁和妈妈还会在网上观看别人滑冰的视频,学习别人滑冰的技巧。

两人这样一坚持就是三年,小丁的滑冰技术提高很快,还在市里的滑冰比赛中夺得了金奖。

滑冰真正变成了小丁的热爱,小丁也因此更加自信。

想想女儿上了几年兴趣班却一事无成,我作为母亲竟没有一样认认真真地帮助她、支持她,与她一起探索和成长。

总觉得想上的班报了,一次不落地学了,自然就会得到想要的结果。

把孩子托付给培训机构,把教育责任转嫁给他人,只会耽误了孩子。

托付心态,是父母在孩子身上犯过的最大错误。

教育孩子如育花,唯有精心浇水、施肥、呵护,才能成功。

父母甩手的“放养模式”,养不出优秀孩子。

鹤壁市周女士将两个孩子送到该市远大培训学校,该校承诺经过培训,可以考上市高中或者市外国语中学。

“只要'粮草’充足,成绩的事不用担心。”

在培训机构的拳拳承诺下,周女士花了22.76万元,然后就放心地当起了甩手掌柜。

既不关注培训机构的教学情况,也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效果。

结果,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小孩中考成绩总分只考了220分,物理只考了2分。

在孩子考试失败的众多原因中,家长最应该反思的是“拿钱换分”的托付心态。

还有一件事也令人深思。

今年广东雷州一名高考生曹某,高考结束后,发现自己的成绩只有235分,却谎称自己考上了清华大学,并伪造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而父亲却信以为真,还拉起了横幅,摆起了宴席。

东窗事发后,很多人指责考生曹某,其实他的父母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自己的孩子几斤几两都不知道吗?”

“但凡父母去过一次家长会,打过一次电话给老师,也不会被孩子骗的团团转。”

他把孩子的未来和希望都托付给了学校,自己却没尽到父亲的责任。

孩子的成长成才,离不开父母的尽心尽责。

没有父母参与的成长,是不完整的,也是危险的。

任何的托付,都是一种豪赌孩子未来的侥幸,都代替不了父母的责任。

苏格拉底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开发你的内心。

父母的责任应该是唤醒,是引导,是陪伴。

在今年的高考中,浙江考生赵启琛是一匹分外惹人眼球的“大黑马”。

高一时数度全班倒数第一,而最后竟以705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

谈到成绩时,他最想感谢的就是他的妈妈。

在他屡屡垫底,几度自暴自弃的时刻,是他的妈妈一直安慰和鼓励,才有了他后来的精彩逆袭。

“考砸了,他就找我发发牢骚,我就安慰他、给他拥抱,我也没有别的办法,一直宽慰一直宽慰,一天天的就过去了。”

母亲的陪伴和付出,点亮了赵启琛漆黑前行的路。

湖南有这样一位母亲,每天骑着摩托车陪12岁的女儿跑步。

女儿现在6年级,一次偶然的机会,校长发现她有跑步天赋。

于是女孩开始了训练和比赛,她每天都要坚持跑步两小时。

女儿热爱跑步,她希望能够获得冠军,为国争光。

妈妈没有简单地将孩子丢给学校、丢给老师去训练,而是每天陪着女儿练习。

由于跟不上女儿的速度,妈妈只能骑车陪练。

其实,孩子的成长的每一步,都需要父母的引导和陪伴。

被称为“国民好媳妇”的刘涛,曾笑称自己一直是孩子的“陪练”。

原来,为了全面培养孩子,刘涛自己报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小孩子有时候毅力不足、没长性,她就当起了“陪练”。

“我当陪练,陪着陪着,孩子也就坚持下来了。”

在刘涛的“陪练”和引导下,她的一对儿女紫嫣和子京,可称得上是“十项全能”,芭蕾、钢琴、跆拳道、游泳、书法等,样样不凡。

“对孩子来说,母亲这个角色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正因为有了孩子,有了家庭,你才会更有一种冲劲,更有一种责任心。”

好的教育,好的家庭,父母与孩子之间,是互相陪伴,彼此成长,而不是甩手掌柜,成果验收。

有人说,教育孩子,最后拼的就是父母。

深以为然。

拼父母,不仅仅拼的是你给孩子多少资源,拼的更多的是你对孩子的责任和付出。

父母有丰富的资源当然是好的,可以为孩子教育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

而我们更多的父母,大都是普通家庭,没有更多的财富,没有更多的资源,也没有更多的人脉,我们能给予孩子的,更多的是对孩子教育的责任。

在我给女儿盲目地报了几个培训班后,很庆幸地克服了自己的托付心态。

那段时间,结合实际,我引导女儿把重点放在了英语学习上。

尽管我还为她报了课外的英语辅导班,但我并没有象往常那样一报了之,当她学习的“局外人”。

针对她英语单词记不住、阅读能力差的问题,我和她如实分析原因,一块制定学习计划。

我在网络上找了很多方法,早上陪她一块读课文,晚上利用思维导图帮她记单词,遇到疑难问题一块商量解决。

经过半年的陪伴和学习,她的英语成绩顺利进入了班里的前十名,在学习上也更加自信了。

更重要的是,在陪伴孩子成长中,我完成了作为父母的担当蜕变。

莫言说,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现在,学校各年级都已经开学了,很多父母眼中的“神兽”终于“归笼”了。

但作为父母,教育责任千万不能“归笼”,更不能抱有侥幸的托付心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7岁的我被女儿“教育”了,原来我们这些大人什么都不懂
为什么高学历夫妻也会养学渣孩子?教育,真的不是使蛮力
只有7位爸爸参加的家长会,撕开了多少家庭的“和谐面具”
爸爸陪儿子练琴6年,自己考过10级:言传身教比什么都重要!
教育孩子很难吗?看看这位妈妈吧,她教女儿的方式值得所有父母学习!!
清华学霸道破残酷真相: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