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照片:抗战全面爆发前的大上海

上海街头一景

本组照片是由著名的红色摄影家福尔曼拍摄,反映了抗战全面爆发前的上海。这幅照片很有代表性。路边大的广告墙上写有“经售泰康公司……北货海味……”这里的泰康公司不是今天我们司空见惯的泰康保险公司,而是泰康食品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入侵青岛。为躲避战火,经营“华德泰百货食物号”的店主徐泳春与“万康南北货号”店主庄宝康从青岛逃到济南,并结识了一个朋友乐汝成。三人在济南商埠二马路上成立了泰康罐头食品公司,这就是泰康食品的前身。1928年,总公司管理处从山东济南搬到上海的黄金地段——南京路766-768号,这里也就是今天南京东路上泰康食品商店的所在地。

这是上一幅照片的另一个侧面,一个印度巡警在值勤

1932年3月31日,泰康罐头食品有限总公司新楼落成开业,整洁宽敞的大堂中分别开设饼干糖果部、西点面包部、欧美食物部、罐头食品部等柜台。公司的二楼,在“企业救国”的牌匾下,整齐地陈列着公司近期研制开发的各类新产品,供人们边品尝、边交流。 两年后,泰康罐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厂在枫林桥小木桥路250号正式投产。工厂购置了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饼干和罐头生产机器设备,还聘请了英国知名饼干技师担任技术指导,使得泰康出品的饼干造型多样、口感松脆且易于保存,其中尤以苏打、万年青、威化最受欢迎。上海解放后,泰康食品总公司曾一度改名为“三八妇女商店”,1966年以后又改为“益民食品商店”,直到1976年前后才恢复原名——“上海泰康食品公司”。虽然经历波折,但“泰康”老字号招牌的魅力没有变。

成排停放的汽车

当时的上海是远东金融和经济中心,欧美各主要国家在上海都有投资和产业,有着巨大的利益。同时,上海也成为远东最为时尚的城市,可以被称为“世界汽车的博物馆”,各种汽车广告见诸街道,如福特汽车、通用汽车等。其实早在1901年,一个匈牙利人将两辆美国轿车带进上海,第二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才批准这两辆外国车上路。而在30年代,中国人也曾制造出自己的汽车,命名为“民生牌75型”,但是由于抗战爆发,大规模的汽车生产并未成功。

上海街道

当然,行走在上海街头的车辆主要还是来自日本的“洋车”。人力车又称为黄包车,据传是美国牧师在日本发明的,后来在1874年被一个法国人传入中国,首先是在法租界开始使用,后来在各个租界被大面积推广。直到解放后1956年,黄包车才结束它的历史使命,进入上海博物馆,人力车在上海一共渡过了八十二年的历史。

工人们在修理电车

除了黄包车,上海百姓常乘坐的还有有轨电车。1908年,3月25日英商筑成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通车。从静安寺至上海总会(广东路外滩)全长6.04公里。到1922年底。市区有有轨电车线路22条,其中,英商11条,法商7条,华商4条。

一个中国保姆和外国幼儿

上海开埠后,到抗战全面爆发前,已接近百年。欧美列强在上海设立了大量政治经济机构乃至军事机构,随之大批公司也进驻上海,自然大量欧美的工作人员也会常驻上海。那么,他们的衣食住行免不了依赖中国人,聘用中国人做保姆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而这些在中国成长起来的或者有中国生活经历的乃至家族有中国经历的外国人,对中国的帮助是很大的,比如司徒雷登、罗斯福等。

上海街头的外国人夫妇和孩子

平心而论,相对日本和俄国,英国和美国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是巨大,迄今我们都无法抹杀它们对中国的现代化教育、医疗,乃至现代化的生活习惯,等等。比如,几乎所有的著名医院和大部分的名校都是由它们建立的。在它们的眼里,一个现代化的中国比一个愚昧落后的中国更有利。

俯瞰上海

经过百年的建设,上海已成为当时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10年左右的上海马路上,除独轮小车外,还有黄包车和有轨电车。
世纪汇1192弄掠影
上海辣酱油(作者:李北宏)
老照片:100多年前的上海,清末的这里是这番景象
【70多年前上海是这样子的】——1945年上海老照片
外国人拍摄的1945年上海老照片:没想到解放前的上海是这样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