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司马迁是个段子手?来看《史记》里有哪些不合逻辑的段子

作者:学思知行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部伟大的史书,鲁迅先生曾经说这部书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在写作《史记》的时候,记述了很多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仔细分析起来,还有不合逻辑的地方,拿现在的话说那就是一些段子。

那么这些段子是真是假呢?

我们现在就来举例进行一下说明。

一、秦始皇伐湘山树是真的吗?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记载秦始皇到南方去,到了湖南的湘山,忽然遇到了大风,秦始皇就问旁边的人:“湘山上的神仙是谁呢?”

大臣对他说:“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

于是,秦始皇非常愤怒,让3000人把山上的树都砍干净了。

在以前,我们都认为这件事是真的,因为它符合秦始皇残暴的性格。但是近年来出土于湖南的一批竹简内容颠覆了《史记》的记载,竹简记述了秦始皇到湘山的时候,因为看到了山上的树木很多,景色很好,因此就下了一道命令禁止砍伐山上的树木。

这和《史记》的记载正好是相反。

司马迁记载的这个事,由此看来是假的。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把秦始皇保护树木改成他伐净树木呢?可能是司马迁为了突出秦始皇的残暴吧。

二、司马迁的记载还有考证不细的地方

在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羽曾经攻打如今河南地区的外黄,打了好几天没有打下来,在城内粮食吃光了的情况下只好投降了。在这种情况下,项羽非常愤怒,就准备把城内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活埋。

这个时候,外黄的县令一个门客的儿子只有13岁,他去找到了项羽,对他说:“彭越采用武力。打开了外黄,外黄的人非常恐惧,所以都投降了。目的是为了等待大王你。大王你来了,又都把他们这些人都活埋了,百姓岂能有归顺的思想。从此以后,你要攻打的城池都会非常恐惧,都不会投降了。”

项羽听了以后非常赞同,于是,就赦免了外黄的男子。

这件事以后,项羽攻打其他的县城,县城里的人都争着投降项羽。

我们来看,13岁的小孩是否有这个能力分析这样大的事情,而且还很有胆子去见项羽。如果用常理来推断的话,这并不是说这个13岁的小孩有多高的智慧,而是他的背后有人指使。

那么指使的人是谁呢?指使的人就是外黄的县令。

但是司马迁却没有去叙说这背后的故事,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记载,所以我们读到的就是这个13岁的小孩有这样大的胆子,而且思维清晰。现在的人们有的常常拿这个例子用来教育孩子,其实,按常理来说,这肯定是有人教给他这样说的。但司马迁却没有考证孩子背后的故事,现在来看,这是不符合常理的。

三、平原君的逻辑有毛病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叫做赵胜,他最喜欢养宾客。有时候宾客数千人都在他家吃饭。这也使他成为了善养士的代表。从司马迁的记载来看,这个人头脑是不大清醒的。

史记中说,平原君的家有一个高楼,旁边是一个农民家,主人是一个瘸子。有一天这个瘸子出门打水被平原君的一个美貌的小妾在楼上看见了,小妾就笑话这个瘸子。

到了第二天,这个瘸子到了平原君的门口,对他说,我听说你很喜欢养士,有很多人不远千里来投奔你,认为你能够看重他们,而不看重自己的小妾。如今我有一个瘸腿的毛病,你的后宫小妾看到了就笑话我,请你把你的小妾杀掉。

平原君听后说了声,是。等瘸子走了,平原君说,看这个人还想用被人笑话的缘故杀掉我的美人,这也太过分了吧?终于也没有杀他自己的小妾。

过了一年多,他的宾客走了一半。平原君非常奇怪,说,我对大家没有失礼的地方,为什么大家都走了?有一个人对他说,这是因为你没有杀掉那个笑话瘸子的小妾,大家认为你非常重色轻友,所以宾客都走了。于是,平原君就杀了那个笑话瘸子的小妾,而且亲自到了那个瘸子的家里去给他道歉。于是,宾客们才都慢慢地回来了。

从司马迁记载的这个段子我们看到,这个平原君的头脑是有点不清醒的。隔壁的那个瘸子又不是非常有本事的人,也不是他所认为的“士”,就因为他的小妾笑话了他是个瘸子,他就到平原君家里去告状。

但是因为这个瘸子并不是平原君门下的宾客,也不是平原君所看重的人,他的小妾笑话他,为什么能够推断出他不重视宾客呢?而且平原君也说了,我对大家没有失礼的地方。但为什么他门下的宾客会因为这件事推导出来他重色轻友呢?

司马迁记载这件事,这个事大概率是真的,那么,为什么却又不符合我们现在的逻辑呢?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就是平原君门下的宾客除了后来的毛遂以外,也只不过是一帮游手好闲地吃白相的帮闲;二就是平原君的头脑没有逻辑性,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大家把他当猴耍罢了。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狂有雨,人狂生祸”:人再有本事,也别说这三句话
《史记》五大体例之一——本纪
考古队挖了5年秦国遗址,得出结论:项羽被司马迁冤枉了两千年
史记:王翦蒙恬,罪有应得!司马迁为何讥讽他俩?
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秦始皇陵墓的奥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