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唐王朝的建国之路(一):唐军攻占长安,李世民出关东征

导语:

公元618年四月十一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宫变,一代枭雄隋炀帝杨广就此走完了他起起落落的悲剧人生。在他身躯缓缓倒下的同时,风雨飘摇的大隋王朝也在转瞬间土崩瓦解。隋炀帝的死讯就如同一颗划破长空的信号弹,至此天下不再姓杨。一时间各路反隋力量纷纷称王称帝,建立割据政权,在这个群雄逐鹿的历史时刻,谁才是大隋王朝的最后终结者,谁才有能力引领历史步入新的篇章?暗流涌动的神州大地上,一场争夺最高权力的战争即将拉开序幕。

隋末群雄并起

在2007年4月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河南省新安县文物局工作人员在素有该县第一观之称的宝真观内发现一块石碑,碑上清楚记载道:此盖唐太宗之遗迹,何可废也。

观中老君殿东厢前有一棵千年古柏,民间传说该柏树正是建观时,唐太宗李世民亲手栽植,只不过由于年代太过久远,又无明确的史料记载,如今已无从考证。

但是宝真观与唐太宗之间,也许就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只不过当时李世民的身份还不是唐太宗,天下也还并不姓李。

宝真观石碑

那是一个动乱纷争,硝烟四起的年代,而这一切的导火索皆因一个人的残虐不仁、荒淫无道而起,这个人就是隋炀帝杨广。

他三征高句丽害死无数将士,营建东都累死众多壮丁,他弑父杀兄只为满足自己那颗被权力所吞噬的野心。

然而历史毕竟是公正的,一场宫变结束了他荒唐的一生。

就在隋炀帝死后的第二个月,一个新的政权悄然崛起,就是李渊建立的大唐王朝。

这一天是公元618年五月二十日,李渊在长安太极殿正式登基,国号为唐,改元武德。

这个时刻,距离李渊起兵正好一年的时间。

李渊画像

由于隋炀帝的统治腐朽残暴,使得黎民百姓怨声载道,早在几年前隋朝境内就时有农民起义爆发,且战火愈烧愈烈。

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形势下,一些贵族和地方官吏也抱着各种政治目的,纷纷起兵反隋,李渊父子也在公元617年五月份于太原起兵。

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他们即攻下隋都长安,占据了关中和河东广大地区,并迅速拓地到秦、晋、蜀等地,成为当时反隋队伍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然而纵观天下,从陇西、代北到关东中原,再至江南地区,各地军事集团数不胜数。

李渊的目标绝非是仅仅占有关中一隅,它要的是天下一统,万世江山。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扫除掉大一统路上的一切障碍。

在这场统一战中,有一位年轻将领所做出的贡献没有人可与之相比,他就是李渊的二公子,后来的唐太宗,如今的秦王李世民。

为统一天下,李渊父子制定出全盘战略计划,大体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巩固关中,二是出关东征天下。

为巩固关中根据地,李唐大军先平定西秦,消灭了薛举、薛仁杲等人,消除了来自陇西地区的严重威胁,并得到了陇西牧场的大量马匹,这为后来李世民组建玄甲骑兵提供了足够的物质基础。

在不到两年时间里,秦王李世民又为唐王朝立下另一项汗马功劳,那便是山西大捷,大败刘武周。

这一次的胜利,不仅仅是从刘武周手中夺回山西,更是彻底消除了李唐王朝争夺天下的北顾之忧。

公元620年七月,李世民又要再次披挂上阵,此时离他从山西凯旋归来不过两个月。

在东方战场上,一个更重要的使命在等待他前去完成,至此,李唐大军的东征之旅正式吹响号角。

原本关东、中原地区有李密、王世充、宇文化及、窦建德四支强大军事集团。

现如今李密、宇文化及都已失败,只剩下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集团,王世充在河南,窦建德在河北。

李唐王朝要想向东发展,首先洛阳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

其次洛阳是隋朝的东都,在隋炀帝时期,洛阳所发挥的政治功能要超越长安,隋炀帝在位十四年在长安只有十一个月,大多数时间是在东都洛阳,或者其他地区巡游,所以对于李渊父子来说,需要尽快地夺下洛阳。

如果平定薛举是稳定唐朝的后方,平定刘武周是为了收复山西,那么洛阳一战将是李唐王朝能否最终统一天下的关键一战。

鉴于此战的重要性,李渊特命李世民率领七大行军总管、二十五位得力干将,共计十余万人东出潼关,直奔洛阳。

中原地区为天下中心,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而洛阳又是中原的中心地带。

作为隋后期的首都,洛阳的政治色彩不亚于当时的长安城,如若可以同时拥有这两座城,便真可傲视群雄君临天下了。

其实早在李渊称帝以前就有意攻下东都洛阳,公元618年四月,李世民就曾率十余万大军抵达东都洛阳,驻在芳华苑。

然而,鉴于当时李密所领号的瓦岗军拥有几十万的兵力,兵强马壮,又一直想做中原的盟主。

而李家才占据关中不久,根基尚不稳固,即便攻下东都也守不住,便选择放弃那次的东征计划。

如今整整两年时间过去了,李唐王朝的实力足以傲视群雄,东都洛阳也成了王世充一个人的地盘。

在隋末诸雄中,王世充既不同于李渊从隋末内部分化出来的政权,也不同于窦建等自发的农民武装,更不同于宇文化及用政变方式营建的集团,他是在忠于隋朝与背叛隋朝的边缘上走出的军事力量。

王世充本姓支,是西域胡人,因母亲改嫁王氏,才改姓王。

论才学,王世充不仅懂得儒家经典,也精通历史,还擅长兵法,甚至明了龟策、推步之术,而他最拿手的还要数溜须拍马。

隋炀帝在江都行宫之时,王世充献媚奉承,为炀帝选送珍宝投其所好,想尽办法让其高兴,被隋炀帝封为江都通守兼知宫监事。

王世充画像

王世充其实是一个非常富于心机的人,早在隋炀帝雁门关被围的时候,王世充听说了这件事情以后立即带兵赶去营救隋炀帝。

虽然王世充在解决雁门之围的过程中,并没有发挥什么实际的作用,但他在奔往雁门关的过程当中衣不卸甲、马不离鞍,昼夜兼程,表现出一种非常忧心如焚的样子,甚至是泪如雨下。

而且他的这些表现后来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边,结果隋炀帝大为感动,认为王世充是一个少有的忠臣,此后隋炀帝对王世充十分的信任。

在江都期间,王世充为隋朝镇压叛乱立下了赫赫战功,更深得隋炀帝信任。

当东都洛阳遭到李密多次重创后,隋炀帝便命王世充率主力从江都前往增援,却不曾料想洛阳局势刚得以稳定,就传来了隋炀帝已死的消息。

王世充与其他大臣随即在洛阳拥越王杨侗为帝,史称皇泰主。

然而王世充却再也不是当年的江都通守,如今的他军政大权在握,皇泰主杨侗也不过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任其摆布。

在这个历史的风口浪尖,年幼的皇泰主定然无法扭转乾坤,他只能忍辱偷生,只为求得一时平安。

不过杨侗终究还是没能逃脱王世充的毒手,公元619年,他被王世充之侄王行本所杀,时年十六岁。

皇泰主死后,王世充于洛阳称帝,改国号为郑。

而洛阳这个兵家必争之地,注定要成为一个生死场,这是一场王者与枭雄之间的战争。

公元620年,这一年的夏天天气异常的燥热,东都洛阳城内王世充的属下匆匆来报,这一报给王世充带来一条重要的消息,让他原本就燥热的心变得更加烦闷,似乎喘气都有些困难,这一消息事关自己郑国的生死存亡。

原来李世民率领的唐军主力已经消灭刘武周,正在挥师南下,兵出函谷关,目标直指洛阳。

想当日,自己与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同朝为官时,就知道他的二公子李世民非一般人,李渊太原起兵反隋就是他动员的结果。

王世充心里明自迟早会有这一天,只是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的如此之快,既然躲不掉,就只能做好抵抗的准备。

王世充立即下诏,选拔各个州镇的骁勇集聚洛阳,紧接着又派遣魏王弘烈镇守襄阳(今湖北襄阳),荆王行本镇守虎牢(今河南泗水镇),宋王泰镇守怀州(今河南沁阳),而他本人则在洛阳城外围布置重兵把守,等待唐军到来。

王世充之所以做出让他的兄弟子侄分守各地,自己坚守洛阳城的部署,是因为第一、王世充对于洛阳的地势很有信心,他认为洛阳易守难攻。

第二、王世充认为自己在外围设置的几个据点,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网络,这些据点以及整个布局可以有效地拖住唐军,使唐军陷入到战争的泥潭当中,自己可以趁机反攻,从而转危为安。

李唐大军的脚步离洛阳城越来越近了,但是令李世民和王世充万万没想到的是,双方的首次见面居然不是在洛阳,而是在一个很小的地方——慈涧(今洛阳市西)。

慈涧虽是一个小地方,但却是东都洛阳西部的一个重要据点,直到今天慈涧还依然享有洛阳西大门之称。

李世民与王世充在这里碰面,还要得益于王世充的冲冠一怒,早在李世民出征以前双方就已经开始出现一些摩擦冲突,这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罗士信攻占慈涧。

罗士信原本是王世充的手下,因深受王世充相保制度之害而投降李唐

王世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实行严刑酷法导致民不聊生,致使一部分官吏和百姓被迫出逃。

为防止叛逃事件进一步恶化,王世充便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很绝妙的主意——五家相保制度

所谓的五家相保制度就是一家叛逃四家株连。

王世充逼走了罗士信,却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罗士信投降李唐王朝以后,李渊父子对罗士信委以重任,罗士信也不负所望,潜入洛阳城来到了清化街,一把火把王世充的辎重烧了个干净。

紧接着罗士信又出城,夺取了王世充防御体系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堡垒—青城堡。

夺取青城堡之后罗士信又带领部队把洛阳城的西大门—慈涧,包围的围水泄不通。

王世充派太子王玄应前去救援,没想到被罗士信一通猛打,铩羽而归。

王玄应的大败令王世充很是气愤,他没有想到罗士信竟如此猖狂,于是他决定亲自率领三万精兵去会一会自己这个曾经的老部下。

而此刻,李世民的大军也即将到达慈涧。

大军正在行进中,忽然有探子来报,洛阳方面有一股部队正向慈涧赶来。

直觉告诉李世民,这股部队来者不善,如果冒进的话很可能遭遇伏击,出于安全起见,他命令大军暂时停止前进,原地驻扎。

史书中记载,当时李世民的军队驻扎在谷州,也就是今天的新安县境内,很有可能就是如今的宝真观附近。

更令人惊讶的是,据说宝真观内至今还留有当年李世民军队驻扎时所使用过的石磨、石碾等物品。

时光飞逝,不管这些石磨、石碾是否真的已历经千年,我们依旧可以想象到那场战争的风起云涌。

宝真观石磨

这一天是公元620年七月二十八日,李世民将部队驻扎在谷州后,自己在几个随从的陪同下,率轻骑前去察看军情,他要弄清楚这支部队究竟是何来头。

秦王亲自去探虚实却迟迟未归,直到傍晚时分,营帐外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此人却浑身浴血、尘埃满面,守营的士兵不明情况,以为有人袭营将其拦下,当来人卸下甲胄时士兵才看清楚,这个狼狈不堪的人正是他们的主帅李世民。

原来李世民与几个随从刚离开大军不久,就遇上王世充的部队。

王世充见李世民一行就几个人,便派骑兵迅速围攻,由于寡不敌众再加上道路艰险,若不是身边随从拼死保护,李世民恐怕早已命丧当场成了一缕孤魂,历史恐怕也要就此改写。

慈涧一遇,李世民差点惨遭王世充毒手,血气方刚的他如何会忘记今日之耻。

此时此刻,李世民心中的怒火正愈演愈烈,却不曾想小小的慈涧最终成了这场大战的催化剂。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神李世民是如何练成的?
李世民对打天下的贡献到底有多大?
李渊逐鹿天下的时候,最不该杀了一个人,结果害得天下动荡不堪
窦建德之死:大唐三百年乱局之源
他是反隋领袖之一,虽然最终失败,也称得上是一代豪杰
洛阳应天门,见证了隋唐最辉煌的五百年王朝岁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