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解放战争中,国军22个兵团中有8个兵团起义,他们都是谁?

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在各条战线上遭遇连败,先是蒋介石针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相继泡汤,紧接着在1948年9月到1949年初,我军发动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总共历时142天,彻底歼灭了国民党军有生力量154万余人,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赖以维持的军事力量基本被我军消灭,蒋介石的独裁集团也到了最后时刻。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国民党22个带有数字番号的正规兵团里有不少国民党将领弃暗投明,不愿继续打内战,选择站在人民的一边,率领部队发动了战场起义,极大地推动了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在解放战争时期8个发动起义的国民党兵团司令都是谁?他们后来又都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第一位:第19兵团司令张轸

率先起义的兵团司令官是国民党第19兵团的张轸,1949年5月,我军在武汉的东面强行渡过长江,突破了蒋介石在中部地区精心布置的长江防线,准备拿下湖北省最大城市武昌。而此时驻守在武昌的第19兵团司令张轸决定率部2.5万余人在武汉金口镇临阵起义。张轸起义的这一举措让国民党高层大吃一惊,迫使国军指挥官白崇禧放弃坚守守卫武汉的想法,继续向南撤退,让解放军没有花费太多伤亡就解放了武汉地区。起义后的张轸受到了四野第12兵团司令肖劲光将军的热烈欢迎,后来被我军任命为第51军军长。建国后改任张轸为湖北军区副司令员。1953年后,张轸转入了地方工作,在国家体委任职,之后回到老家河南担任过副省长。到了晚年时的张轸,曾题写"中华文明五千秋,炎黄子孙遍全球,台湾儿女思祖国,国共风雨宜同舟"的诗句寄赠给台湾地区领导人蒋经国,表达了两岸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望。1981年,张轸病逝于郑州。

国军时期的张轸

第二位:第1兵团司令官陈明仁

张轸在武昌的起义,深深刺激了此时正在长沙布防的第一兵团司令官陈明仁。陈明仁是黄埔一期生,蒋介石的得意弟子,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的虎将,早在大革命时期陈明仁就亲率敢死队攻入惠州城内,蒋介石十分欣赏他,命令全体官兵向他举枪致敬。抗日时期的陈明仁率领远征军攻克了号称坚不可摧的松山要塞,立下大功。到了解放战争后期,陈明仁渐渐与倾向和平的湖南省主席程潜接触密切,不愿再打内战。1949年8月,陈明仁率部7万7千余人宣布起义,长沙也得到和平解放。

毛主席接见陈明仁,同陈明仁握手

和平起义后的陈明仁被任命为我军第50军军长,受邀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在北京陈明仁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并被选举为全国政协委员。毛主席还请他到家中做客,谈到陈明仁起义时,毛主席笑着讲到:“两军相战,各为其主嘛,别人起义有条件,有条件我们好办,你没有讲条件,反倒让我们难办”,毛主席的这番话也间接证明了陈明仁的深明大义。建国后,陈明仁被我军委任为湖南军区副司令员,到了1955年授衔时,被授予上将军衔。1974年,陈明仁病逝于北京。

1955年授衔,陈明仁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三位:第九(十一)兵团司令孙兰峰

和陈明仁一样,孙兰峰也加入过黄埔军校,不过他并非蒋介石的嫡系将领,而是北平傅作义的嫡系,1928年就在傅作义手下担任团长。孙兰峰在傅作义军中地位很高,被称作傅作义手下的“两虎”其中之一。解放战争时期,孙兰峰被傅作义任命带领第十一兵团镇守绥远,后来,孙兰峰同我军作战失利,第十一兵团部队被打散,孙兰峰侥幸逃了出来。收拢残兵败将后,孙兰峰部被改编成第九兵团继续同解放军抵抗。1949年1月,北平守将傅作义和平起义,让我军兵不血刃的顺利进入北平。同年9月,傅作义亲自来到老部下孙兰峰的绥远驻地,劝说孙兰峰别做抵抗,率部起义,这时的国民党对孙兰峰仍不死心,仍许诺给孙兰峰重金待遇和西北军政副长官之职。孙兰峰也看透了国民党许诺的越多,越证明无法兑现,在傅作义的劝说之下,孙兰峰答应老首长,决定率部起义。建国后,孙兰峰离开部队,转到地方工作,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1987年因病去世,享年92岁。

第九兵团司令孙兰峰

第四位:第七兵团司令裴昌会

裴昌会是山东潍坊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先是在北洋军阀孙传芳手下任职,后来转投国民党。在抗战时期,裴昌会曾和八路军并肩战斗,多次抗击日军北进,两支部队关系相处得也非常好。在抗战结束后,裴昌会极其反感国民党发动内战的行为,在1948年,裴昌会曾对参加过共产党的朋友李希三表达过不满,在朋友的劝说下,裴昌会也表达了想要率领将士起义的决心。1949年7月,到达川陕公路的裴昌会曾动过起义的念头,但由于胡宗南封锁太严,裴昌会并没有太大把握。一直到了11月份,频频战败的胡宗南自身难保,裴昌会终于迎来起义的时机。

国民党第七兵团司令裴昌会

在起义后,裴昌会先后担任民革中央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后来一直在重庆工作,任重庆市委副主任委员等职,于1992年去世,享年96岁。

第五位:第十五兵团司令官罗广文

罗广文是重庆忠县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后来在黄埔军校担任少校兵器教官。在解放战争时期,罗广文担任过国民党第十五兵团司令。1949年10月,蒋介石不甘心失败,为了保住西南一隅之地作垂死挣扎,亲自从台湾飞到重庆指挥,并做出"确保重庆、保卫四川"的部署。这时罗广文的弟弟罗广斌已经成为了共产党员,暗中几次向哥哥传达了共产党的政策,劝说罗广文尽早起义。这时的罗广文自己也对蒋介石独裁专政十分不满,反内战情绪高昂,于是在12月率部起义。在建国后,罗广文前往济南工作,不过可惜的是他在1956年因病逝世,年仅51岁。

第十五兵团司令官罗广文

第六位:第二十兵团司令官陈克非

陈克非1903年出生于浙江天台,自幼好学的他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政治科,次年毕业。陈克非抗战爆发后,参加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诸多战役,还在1944年参加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作战。在解放战争时期,陈克非曾担任过国民党第二十兵团司令,在四川郫县率部起义,后来担任过解放军第五十军副军长,1955年转业后的陈克非担任湖北省民革常委等职务。1966年9月,陈克非投江自杀,终年六十三岁。

第二十兵团司令官陈克非军装像

第七位:第十八兵团司令官李振

李振是广东梅州兴宁人,早年在广东地方部队粤军中任职,后加入国民革命军。解放战争后期,李振先后被胡宗南派往西北和西南战场,到了1949年冬天,李振的部队被解放军层层围困在成都。由于李振与叶剑英私交甚笃,叶剑英曾派自己的弟弟找到李振的妻子,劝李振不要再跟胡宗南一起打内战了李振听后对叶剑英十分信任,也决意率部起义,保全成都和绵阳地区重要物资不受战乱破坏。1949年12月,李振孤身一人前往刘伯承驻地,和刘伯承面对起义事宜,李振的赤诚之心也深受刘伯承称赞。

起义后的李振在川东军区任职,晚年的李振主要在家写回忆录和自传,1988年1月20日,李振在成都病逝。

第八位:第二十二兵团司令官郭汝瑰

郭汝瑰的一生堪称传奇,是我党插入国民党内部最大的红色间谍。人称“郭小鬼”的郭汝瑰出生在重庆,是黄埔五期生,1928年加入共产党后与组织失去联系后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在抗战时期的武汉会战中,郭汝瑰敢于直言献策,指正了蒋介石布防的不足之处,并说出了自己的见解,陈诚听了颇为赞叹。凭借出色的谋略,郭汝瑰得到了陈诚的特别青睐,提升他为第20集团军的参谋长、暂五师师长。渐渐地,郭汝瑰受到了薛岳、陈诚等各路长官的认可,后来成为了陈诚的“土木系13太保之一”。在解放战争期间,郭汝瑰一年之内三次升官,担任国防部作战厅长,这时的他重新与我党建立起联系,为我军提供了大量绝密情报,从而为我军在解放战争中获胜立下了汗马功劳

郭汝瑰

到了1949年,郭汝瑰被蒋介石任命为第22兵团司令官,守卫四川重镇宜宾,老蒋本寄希望于郭汝瑰这个奇才,让他为守卫西南出力,可谁也不知道他居然是我党的特工。为了率部起义,郭汝瑰提前就开始积极准备,他早就把自己的亲信调入第22兵团,只委任自己信得过的人担任师长、旅长。同时,以各种理由剪除了所部72军的顽固分子和特务,做好了官兵的思想工作。

按照和地下党组织商议的计划,1949年12月在解放军刚刚入川的时候,郭汝瑰在宜宾地区通电起义,起义十分顺利,破坏了蒋介石固守大西南的计划。全国解放后的郭汝瑰先后担任过南京军事学院教员、江苏省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出于国家需要,郭汝瑰的身份一直没有公开解密,他也一直从事文史工作。最令人肃然起敬的是,郭汝瑰在古稀之年,还亲自主编了六百多万字的《中国军事史》和厚厚两大本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填补了中国军事科学研究的空白。

建国后,出于国家安全保密的需要,一直到80年代,郭汝瑰的真实身份和成就才被公布出来,“郭汝瑰是我党在国民党内部最大的红色间谍”,这个消息一出来就震惊了世界。1997年,郭汝瑰因车祸去世,中央军委在他的追悼会上,肯定了他的贡献,给予了他很高评价,赞颂他的一生是“惊险曲折、丰富深刻的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22个兵团9个起义!司令官都是谁?结局如何
1955年,三个国军起义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他们都是谁?
解放战争:国民党共22个兵团,10个选择起义,占据了快一半
国民党多次组建的第一兵团,哪家实力更强|74师|司令|司令官
郭汝瑰在起义前,为何拒绝了罗广文的见面邀请?彼此不了解底细
在国军中当过兵团司令员,建国后仍然是兵团司令员,只有他一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