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叙事医学


循证医学教育是医学继续教育的最重要课题,也是制药企业争先恐后资助的一项营销活动。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循证医学的观念在医生中已经深深扎根。然而却带来“去人性化”的隐忧,医生往往表现为理性沉默的强者形象。医学术语如此专业,病历上只见反复的记述,却遍寻不着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看待。医生们扛着专业主义的大旗踽踽独行,而患者面对艰难的生命常无所是从,医疗纠纷层出不穷。


加拿大医生和学者威廉·奥斯勒说过:“行医,是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艺术。它是一种专业,而非一种交易;它是一种使命,而非一种行业;从本质来讲,是一种使命,一种社会使命,一种善良人性和友爱情感的表达。”


因此,国外医学教育逐渐重视人文性灵的培养,超过70%的医学院校开设此类课程。例如:特别注重聆听患者诉说病情;鉴赏名画以助辨认病情的微妙细节;借助角色扮演模拟生病,体验住院过夜来亲尝患者的感受等。其中一种培养能够认知、吸收、阐释“疾病故事”并能为之感动的技能——“叙事医学”也应运而生。


2000年,哥伦比亚大学医生丽塔·卡蓉(Rita Charon)首先提出了“叙事医学”(Narrative medicine)这个概念。所谓叙事医学,是指:具备叙事能力以及拥有对医生、患者、同事和公众高度复杂叙事情境理解力的医学实践活动。简言之,它训练医生如何见证患者的苦难,能将疾病的全貌娓娓道来。


然而,叙事医学教育和继续教育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对其实质和操作知之甚少,但却是政府部门大力提倡的一项活动,难道不是制药企业营销活动的一片蓝海吗?



如何实施叙事医学的CME?


1. 培养医生的叙事情境理解力——精细的阅读(close reading)的能力


所谓叙事情境理解力,就是医生倾听、解释、回应故事的能力。专业主义者只能使用冷冰冰的科学世界(Science World)的语言,而患者只习惯于生活世界(Life World)的语言。叙事医学能让医生克服专业主义,培养医生的同理心。


著名作家汪曾祺晚年闹牙病,常常要去医院就诊。在很多患者眼里,牙科诊所如同“五金作坊”,患者进去难免战战兢兢。一次汪曾祺去就诊,被唤进牙科诊疗室。他有些紧张地四下打量,突然在医生的“兵器”旁边发现了一本折了角的《都德短篇小说选》。这一发现让他“未及交谈,心情便坦然了”,心想“把我这口牙交给一位懂都德的医生去处置是放心的”。果然,他有了一次愉快的诊疗经历。


说起都德,大家会想起他的著名小说《最后一课》。在汪曾祺看来,懂“都德”的医生也会懂病人,内心里会有一份对职业的虔敬,对生命的悲悯。 可见汪曾祺将文学作品阅读与医生人文情怀划上了等号。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郎景和是公认的妇产科领域的大家。从医五十年,他获得了多项荣誉: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奖、何梁何利奖……。2011年,郎景和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从小喜欢阅读,通过文学作品对人、人性有很多感悟,从医之后,他始终用这种人文关怀指导医疗实践,“病人到医院,不该躺在冰冷的流水线上来接受各种各样的检查,而应该得到温暖与友善的关怀,仪器只是帮助认识疾病的手段”。可见阅读能力能造就一个好医生。


如何提高医生的阅读能力呢?国外有很系统的训练方法,可以根据以下训练项目提供医生相应的帮助:


1

疾病故事——倾听与理解

通过指导如何倾听故事、如何开展叙事对话、如何发现故事中的积极因素、如何透过故事理解患者。

2

医学影视作品—观摩与探讨

通过影视作品中不同的叙事形式和叙事角度,探讨医疗与社会、医疗与医者(全体医务人员)、医疗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关系。

3

医疗叙事书籍—阅读与共情

共情、理解医疗实务中的人文方向。就选定的书籍篇目撰写读后感并进行讨论。



2. 培养医生的叙事能力——反思性写作(reflective writing)能力


所谓叙事能力,就是医生通过故事建构产生的反思能力。医生可以用生活世界(Life World)的语言写出对科学世界(Science World)的反思。


医生作家们曾用深刻的观察、文学的笔调,创造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疾病书写”。他们精于摹写医患互动间奇特的片刻场景,然后依其时序脉络,串结为血泪交织的故事情节。借助内省的写作、反复浸淫,竟得以自在的与患者共舞,找回尘封已久的感动。俄罗斯医生作家契诃夫在《出诊》的故事里,用生活世界的语言:“压榨工人的‘魔鬼’,折磨着工厂主公主丽萨的良心,她感到生活没有意义,因而深深感到抑郁不安”,来深刻反思主人公“心律失常”这个科学世界里的意义。


郎景和在《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的作品中写道:月经——子宫对每月所期盼的,但又未能达成受孕而留下的眼泪;剖宫产——医生给人的第一刀。自然的让他:要敬畏生命——因为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敬畏病人——因为他们把生命交给我们,他们是我们的老师;敬畏医学——因为医学是“未知”最多的瀚海,是庄严的事业;敬畏自然——因为它不是神灵,是规律和法则。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看来真善美是反思出来的。


如何提高医生的叙事能力,国外也有成熟的反思性写作工作坊流程。产品经理可以定义特定的写作题目,让医生谱写更多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1

临床上,你第一次经历的……

内容包括:时间,情节,想象,感觉/情感,意义

2

一个临床遭遇让你觉得后悔的行为

内容包括:时间,情节,想象,感觉/情感,意义

3

一个你临床犯错或你临床上获得胜利的情节

内容包括:时间,情节,想象,感觉/情感,意义


结束语


叙事医学不是将医生变成“作者”,而是变成更好的医生。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叙事医学继续教育来说,制药企业大有可为!


作者:刘晓牧

来源:砝码昂迪微信


看完了?别走,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帮着做个微信习惯调查,多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生的“叙事能力”:科学与人文共情
当医生被患者的故事所打动 10
韩启德院士建议:门诊医生应先让患者自述一分钟
叙事医学(1)
社区康复医学的故事
落地10年,医生聊天儿咋还成门学问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