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厌食的中医药治方法

针对小儿厌食的中医药治方法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通过中药外敷、内服、针灸、推拿、耳针、割治穴位注射等方法,能调整内脏的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1. 针灸

    运用点刺四缝穴的方法。四缝穴位于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 为经外奇穴, 有解热除烦、调整三焦和理脾生津之功效。用一次性采血针, 点刺四缝, 并用双手挤压出淡黄色液体为度, 疗效理想。经临床观察,一般连续针刺二至三次即可起到较好的效果,如能配合中药健胃消食片等,则效果更佳。


2. 推拿

    推拿疗法尤适宜于小儿的治疗。其方法主要为捏脊疗法, 其机理在于: 捏拿督脉及旁侧的膀胱经可振奋患儿全身阳气, 气行则血行, 从而推动全身气血的运行;膀胱经上分布着人体内部脏腑相关联的腧穴, 通过捏拿小儿的背部, 使得这些脏腑腧穴得到刺激, 从而调整脏腑的功能达到治疗小儿脏腑疾病。


3. 中药敷脐治疗

    敷脐疗法是从患儿脐部给药,保留一定时间,通过皮肤吸收使药力作用于人体,产生治疗效果。它具有疗效可靠、方法简便、廉价安全等特点。选取不同的方药,贴敷在特定的穴位。敷贴所选穴位主要是神阙穴(脐部)或以神阙为主, 配合中脘、气海、足三里、涌泉等, 所用药物多自行研制。

    可将苍术、吴茱萸、丁香、五倍子、胡椒等按一定比例打成粉末, 加入藿香正气水或温开水,调后制成饼状,置于自粘性无菌敷料上敷脐, 每晚睡前贴上, 次日清晨撕去。


4. 耳穴贴压

    耳穴贴压因为无痛, 操作简便, 易为患儿和家长所接受。一般选取胃、脾为主穴, 配穴可以辨证或根据个人经验。一般选用王不留行籽, 用脱敏医用胶布固定, 左右耳交替, 5 天1 次。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耳穴可以有效调理脾胃的腐熟运化功能。


5、内服促消化的中药

可以给孩子服用健脾胃促消化的中药,如含党参、茯苓、白术、鸡内金等药材成份的中成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才能让孩子再长高些 .σ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小儿推拿结合中药贴敷治疗咳嗽的临床心得》
中医儿科适宜技术让您的孩子身体棒棒的
春天想让宝宝长高,如果只选3个穴位推拿
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优选方案研究_张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