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带着一群青年设计师,为西安街头的10个小摊做了一次梦想改造

对中国人来说,过年是温暖的事情,不管你在此地,还是在异乡,不管你是路上的归人,还是即将踏上故乡的归途。

我们希望尽自己所能,让西安的这个春节更多一些暖意,多一点不一样的东西。我们希望让周遭平凡的人们——从小吃摊、裁缝店、修理铺、水果摊,到城墙脚下的理发摊子——拥有更多一点生活的体面、美感和尊严。

这就是接下来要呈现的,我们用专业的设计改变了10家小摊贩。他们散布在大西安的寻常小巷、普通角落,无数的他们就是大西安的市井烟火,我们为他们送上设计和祝福。

这些设计(包括设施的改造和增加)全都是无偿的。

文化创意可以改变城市,可以温暖城市角落,让城市更有情味,更有质感。

大约三个月前,『贞观』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在沟通之后,这个想法得到西咸新区相关领导的深度认同和支持,有情怀、懂文创的西咸国际文化教育园成为了“文化创意温暖城市角落”行动的坚定合作伙伴。

『贞观』招募了10个设计师团队完成这项行动,并邀请了IF设计奖获得者李望观先生担任艺术总负责人。大量设计思路的讨论和形成,是在西咸国际文化教育园完成的,这里的文化和氛围让设计师们感受到一个有意于发展文化创意的园区所应有的环境和温度。

01

兴华笔庄

书院门步行街,一家自产自销的笔摊——兴华笔庄,“庄主”邹节华是一位腼腆江西老哥。12岁学艺,42年制笔经验,10年前他来到书院门,让自己的“兴华笔庄”旗号逐渐站稳了脚跟,也成为了一名“新西安人”。

晚上制笔白天出摊,露天摊位顶风冒雨。卷闸门后的过道,就是收摊时的库房,每天收摊出摊他需要3个小时。

改造首先让出摊收拾变得快捷。

卖笔需要试笔,挡风遮雨成为需要满足的功能。

整体表现形式以文字设计为主,结合了传统书画中留白的意境方式,用去图形化的现代极简设计语言进行解读。

创意还原了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分解,巧妙的将其转化成辅助图形使设计风格不失行业特性。

设计团队:是西安+马尧

坐标:书院门老碑林区政府门口

02

无声时光菜夹馍

这是一家聋哑人,在西工大院内经营一家菜夹馍、麻辣烫的档口。

在这一家三口中,店主勉强能听到一些声音外,妻子和儿子都只能靠手语与人交流。

这个的改造从务实出发,档口多是夜间营业,首先是亮化照明。

设计用了红白主色,漫画风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

设计师做了餐牌,支持二维码支付。还有一个荧光手写板,更方便与顾客沟通。

设计团队:蓝岸科技+涂志强

坐标:西工大院内

03

冯姐理发

冯姐,四十岁,在城墙根摆摊理发,家中小儿中学在读。

一张凳子,一个装着理发工具的斜挎包,就是她摊位的所有。常来理发的都是城墙公园的老人、来往的农民工,冯姐都熟识。

这次设计,希望突出冯姐形象,能被更多顾客记住,因此以她的形象作为LOGO,突出个人品牌。

为冯姐设计了名片、工作服、围裙、罩衣、行李箱等;让她更方便出摊收摊,夏天凉快冬天暖和,生意更好一些。

设计团队:西安理工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团队+俞瑾华、王子路、杨洁、刘嘉慧

坐标:环城南路含光门口

04

常姐涮牛肚

土门市场门前的常姐涮牛肚,是西郊著名的小吃摊,20多年老店远近闻名、食客众多。

这次改造的90后设计师韩灰也是从小吃到大的,经常带朋友去吃。

从整套外观开始改造,具体包括:工作围裙,签子桶,遮阳伞,老旧台面的优化方案,全新的桌椅,成套的餐具等。

新的logo标识以pop形式,配以招牌体,突出老字号感觉。

“常涮常新”为标语,配以“我们涮的不是牛肚,是情怀”、“时间改变的是青春,不变的是味道”等文案,让80、90后怀念味道,让新顾客记住味道。

设计团队:乐创bang+韩灰

坐标:西郊土门市场门口

05

有范

“有范”是民间班子,汇聚了一群热爱音乐的人。

对于婚丧的仪式感,多源自上代的口口相传,它们练的是童子功,为了有饭,也为了有范。

范胜利,73岁,17岁练琴,师从易俗社著名板胡演奏家杨余良。

门口的灯箱兼招牌,设计要突出手艺人的专业和生活情趣,大红大黑让环境更有设计感和腔调。主要运用传统剪纸风格。

仪式感是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设计团队:风神互娱+贾琪、李曼

坐标: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高桥街道

06

飞你莫薯

西安高新区,写字楼鳞次栉比,在科技六路的橡树街区楼下,有一个卖烤红薯、炒板栗的小摊。

刘磊飞是位90后,来自甘肃,是家中独子。只有初中文化的他,2015年来到西安,白手起家,如今谈了个来自河北的女朋友,也把父母接了过来。

卖红薯的小哥为人和善,热爱生活,红薯好吃、板栗香甜,回头客很多。

本次改造采用涂鸦的设计,用亮丽的色彩点亮城市角落,打造不一样的城市风貌。

设计团队:艾力芬特+罗雯羽

坐标:高新区橡树街区

07

沃力蜜汁杏肉

回民街西羊市口的“沃力密汁杏肉”是西安著名的小吃。“沃力”是摊主小儿子的名字。

摊主大哥的祖辈从1862年做果脯,1986年被他重拾手艺。

“继承与新生”是我们本次改造的理念,同时它也是我们对这次改造的价值认知和创作手法。

以明清风格作为基调,辅以传统阿拉伯装饰花纹,以牌匾和传统典籍为呈现方式,用现代的设计语言进行表达。

设计团队:如见原创艺术+陈瑶、陈欣洁

坐标:回民街西羊市

08

陶籽奶奶

“陶籽奶奶”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三桥万象城附近摆摊三十余年,风雨无阻,主营修鞋和缝补衣物。

摊主十分疼爱自己的小孙子——陶籽,故起名“陶籽奶奶修鞋修衣店”。

她需要一个可以遮阳遮雨的地方,且现有的三轮车比较破旧了。于是,设计便从她的车子入手,帮助她解决实际需求,我们造了一个“变形金刚”。

考虑到老人的身体,三轮车换成了电动的。

设计团队:尚图广告+郭云超、杜弘毅

坐标: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三桥万象城

09

许师傅修鞋

兴庆坊位于皇后大酒店后面,街角借着屋檐下搭建的两平米地方,就是徐师傅的小店。

许大爷,来自四川广元,现在西安租房生活,无论寒冬酷暑刮风下雨,他都会照常开门。

一间小铺面,漏雨钻风,首要是解决他的漏雨问题。

为他重新订制了全套家具,换掉了岌岌可危的货架搁板,还有晃晃悠悠的工作台。

设计团队:月夜兔+张家玮、陈曦

坐标:兴庆路兴庆坊路口

10

宗亮修

1998年,宗亮离开了甘肃正宁老家。

22岁的他有着自认为用不完的力气,带着新婚妻子,来到西安。

靠着在技校学到的修理技术,宗亮在经九路边上维修电器,妻子则做一些简单的服装修补工作。

要建立属于宗亮自己的品牌,挖掘出本来属于宗亮的东西,加以提炼,用适当的、符合他气质的方式表达出来。

首先从日常经营和工作的流程入手,对现有的7平米空间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和布局规划。

其次通过名片、服务卡、承诺印章等一些小的设计细节在日常工作中强化宗亮的品牌形象。

再次完善外部沟通工具,如借助宣传海报、微信等第三方平台,加强品牌宣传。

设计团队:这礼文化+王梅、杨琳、王雯

坐标:经九路化工六院门口

本次活动的艺术总负责人是李望观老师。

从招牌到物料小件,用设计语言去更好地推广小店,并收获了一个个微笑和一段段生活故事。

设计,可以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用设计,为西安做一点点改变。

美好而有趣的事情,正在我们身边发生。

如果这些摊位刚好在您生活周边,那也请多多惠顾。

主办方:西咸国际文化教育园 & 贞观

策划执行:梁恩(贞观)、李望观

影像支持:智讯影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试乘西安地铁5号线:一百张美图,打卡大西安
沣东新城(西安西站)
在西安选家用中央空调到底哪个牌子好?【胡胡说家电】
西安有哪些地区,分成哪几个区?
设计廊019 | 与城市对望的美术馆,持续生长的艺术容器
​首发 | YuQiang & Partners · 持续生长的艺术容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