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北京旧时的杂耍馆子
老北京旧时的杂耍馆子

中国北部的北京、天津两地流行大鼓说唱艺术,只要一谈到鼓曲,人们必然与“杂耍”联系起来。这是民国(公元1912~1949年)以后的鼓曲书馆为了使演出的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以吸引不同爱好的观众,将中国北方各种不同的曲种加上相声、双簧、戏法(魔术)、杂技(如抖空竹、耍坛子、踢毡子等)一起演出,称为“十样杂耍”,将吹、打、拉 、弹、说、学、逗、唱、变、练十门技艺集于一堂。

老北京的杂耍馆子为适应各种不同层次观众的要求,又开辟了不同的专场。以十样杂耍为主的场子,称为“普场”。演杂耍最讲究演员“配套”,最好要名角、红角,曲种及表演的形式要多样、精练。务使之珠联璧合才能叫座。

当时著名的节目有“快手刘”的文明戏法,王葵的抖空竹,常连安、小蘑菇父子合说的对口相声。最后以众角色反串演出小闹剧《打面缸》结束。

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流行歌曲专场,观众可根据《大地新歌选》的本子进行点唱。这是一种“追时髦”的场次。北京天桥的“新华园”于20世纪50年代前后,还将鼓曲、魔术、杂技与流行歌曲一起演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鼓曲专场演出向建党百年献礼
诈粘子,拴马桩,开杵门子,我用天桥杂耍人的行话,讲里面的门道
【帖耀辉的“帖”】观德云鼓曲社招生一时有感
李增瑞
史无前例!九大曲种集中亮相北京电视台
讲述北京|老天桥艺人的那些绝活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