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海琼岛从哪儿来?

琼岛是北海的主要景观,琼岛春荫是当年燕京八景之一。今天,当我们在北海琼岛上游玩时,可能不会想到有一种传说,它是在700多年前从遥远的塞外搬运过来的,还承担着风水与国运的寓意。

  元代的琼岛叫作万岁山,元人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记载,1262年,即忽必烈定国号为元的9年前,万岁山修缮完工,皆以玲珑石迭垒,峰峦隐映,松桧隆郁,秀若天成。又引金水河至其后,转机汲水至山顶。山石有龙口,水注入方池,流水至仁智殿后,有石刻蟠龙,昂首喷水仰出,然后东西流入于太液池。山上有广寒殿七间,仁智殿则在半山腰,有屋三间。山前有白玉石桥,长二百尺。由此可见,当时万岁山上有宫殿,用机械原理把水抽到山上,在宫殿处形成喷水池,无疑具有防暑降温的效果。除此之外,万岁山还是饲养奇珍异兽的地方,甚至有虎、豹、熊、象、狮子之类的猛兽。元代皇帝每巡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先宴百官于此。

  万岁山在元代是皇帝享乐之地,其实它在金代就已经有了,而且是从蒙古移来的。

  蒙古兴起于朔漠时,塞外有一山,形势雄伟。金国有善望气者,谓此山有王气,于金国不利。金人欲压制此山。时蒙古时运多艰,请求通好入贡,金人说:他无所冀,愿得某山以镇奈我土耳。我别的什么都不要,只要这座山。实诚的蒙古人答应了。于是金国发大军来挖山,运到幽州城北,积累成山,又开挖海子,栽植花木,营构宫殿,作为游幸之所。

  讽刺的是,金人不但没有挖断蒙古的王气,反而把王气带到北京来了。不久蒙古灭金,忽必烈迁都北京。至元四年(1267年)兴筑宫城,忽必烈是认为这座山保佑了大元,遂把此山纳入大内之中,赐名万岁山。

  但这山只保佑了大元不到百年。1368年,元朝的末代君主被大明的军队赶出北京。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兴建紫禁城。明朝不可能再用元朝的镇山,只能另寻镇山,于是用人工开挖紫禁城筒子河的泥土在北海琼岛以东累筑万岁山(今景山),一方面作为皇宫的镇山,另一方面以示镇压蒙元之意。

中国古建筑讲究前有照、后有靠,背山临水,皇宫也不例外,皇宫的镇山一般称作万岁山或万寿山。今天看来,景山位于紫禁城的正北,比北海琼岛高大得多,正符合当年设计者的初衷  

                     (来源:北京日报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初春,北海琼岛山桃花开
北海(琼岛长廊)
游北海琼华岛
微言杂语5——北海琼岛的笔墨官司
古都-北京(7)万佛楼
原来,它曾是北京的一座“风水山”!︱多图预警,民国时期原汁原味老照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