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栅栏地区怎样融合了皇家文化、士子文化与市井文化?

要点:大栅栏地区大体范围是:东到前门大街、西到南新华街、北至前门西大街、南至珠市口西大街。广泛一点,还可以连带上菜市口和天桥一带。从清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地区是北京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区之一,融合了皇家文化、士子文化和市井文化,汇聚了众多的银号(后为银行)、珠宝店、书店、文具店、古玩店、字画店、绸布店、鞋帽店、食品店、药店、饭店(旅馆)、饭庄(馆)、小吃店、茶庄、浴池、戏园、戏班、电影院、寺庙、青楼。老北京各服务行业最有名的字号,诸如廊房玉器、来熏阁、胡开文、荣宝斋、“八大祥”、内联升、步瀛斋、马聚源、六必居、正明斋、通三益、稻香村、王致和、同仁堂、连升店、“八大堂”、“八大楼”、都一处、便宜坊、全聚德、门框胡同小吃、张一元、东升平、广和楼、广德楼、富连成、荣春社、大观楼等等都一直,或曾经,或大部开设在这一地区。可以说,这一地区是老北京五行八作、达官贵人、士农工商、贩夫走卒、三教九流等社会各阶层大汇集、大交流、大融合的地方。

大栅栏地区繁华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点:

元代忽必烈弃中都城,以太液池(今北、中海)为中心另行建设元大都。但尚有不少居民仍住在中都废城,他们进丽正门(在今天安门略南一些地方)办事,必经现大栅栏一带,就走出了这一带众多的斜街。

明代中央机构集中在正阳门里。永乐时在包括正阳门的四门外建廊房以招商。这一带商业逐渐集中。明嘉靖皇帝修建北京外城,迁移部分居民至外城居住,这一带是与内城联系最近的地区,各地举子和商贾多在此居停。同时,皇帝每年要出正阳门到天坛、先农坛祭祀,必经过这一带。

清顺治皇帝定都北京,以内城为八旗分驻地,中央机构仍集中在正阳门里。原住内城的汉民一律迁到外城,内城只留为皇帝服务的机构(衙门、宫监、仓库)和八旗贵族及属下。商业和娱乐业更是全部迁到外城。而在现大栅栏一带经营商业、服务业、娱乐业,还是与内城联系最为方便。各地举子从卢沟桥旱路或运河水路到京后,这一带也是最邻近会试和殿试的候考之地。

清末民初铁路修成,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和京汉铁路正阳门西车站就在大栅栏地区,各地客人在此下车寻找旅居之所,更造成这一带畸形的繁荣。

可见,皇家的京城布局、安置政策直接影响了大栅栏地区的发展,而此地东侧即皇帝每年必经的“天街”---前门大街,是最汇聚人气的因素。紧邻中央机构,便利作为皇家附属的大批官僚在此享乐,若非皇家都城也就没有这一阶层。是为皇家文化的体现。

已经做官的文人当然属于“士”,而大批应试的举子也是士子的更大组成。他们在此居停,当然使得这一地区,特别是琉璃厂的文化产业兴旺发达。士子阶层更是这一地区的消费主体。象“八大胡同”这样京城唯一的青楼区也在此应运而生。就连宗教也是如此,三大宗教---佛教有观音寺、道教有真武庙、伊斯兰教有笤帚胡同清真寺。宗教人员本身也可以算有文化的“士”,并为士子、市民服务。是为士子文化的体现。

这一地区的各行各业都有一大批下层劳动者或自由职业者。他们既服务他人又服务于他人,形成了市井文化。而天桥更是独特的市井文化区。

文化就是不断融合的,但又要保持独立以延续。这是关注传统文化时必须注意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古论今】 正阳门的尴尬
北京人带您走进帝都的皇家园林与市井胡同
石景山人转宣武
老炮务必看过来:50年代正阳门下 人来人往的大栅栏
正阳门 大栅栏 和同仁堂
北京天桥,北京的市井文化符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