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老北京的馄饨挑子(专辑)
目录
(1)话说老北京的馄饨挑子
(2)馄饨挑子旁--杜永道
(3)馄饨挑子
(1)话说老北京的馄饨挑子
西南小镇,见有以担设摊、售卖“抄手”者,初不解“抄手”为何,近视之,乃北京馄饨是也。地区不同,名色两异,然而见其前锅灶、后方柜,一担肩之,即京师所谓“馄饨挑子”,似久违的故人,倍觉亲切。遥忆在汇文中学上学时,校门口的馄饨挑子,摊主为中年夫妇二人,男的一手掐一沓子馄饨皮儿,另手用一根筷子沾抹肉馅,一抹一卷,馄饨即入锅内;女的端碗撒香菜(芫荽yán·sui),捏点虾米皮,盛上馄饨,递与学生;我辈则坐在扁担上,掏出烙饼或窝头,吸溜一阵,午餐告成。倘有背后驰来的大卡车,扬起尘沙,则赶紧双手捂碗,闭嘴不言。这种情景,如今老士子们聚会,还津津乐道。有的说,锅沿儿上摆的那块棒骨,永不见换,而小盆儿里的“肉馅儿”,也从不见底儿。
平民食品的馄饨,据说唐代就有,1200多年了,绵延至今,若考其源流,可作一篇大文章。据我所知,北京的馄饨,早在七八十年前或百十年前,售卖的担子,还带“卧果儿”,即在馄饨碗里卧鸡蛋。京师人讳言“蛋”,如摊鸡蛋为“摊黄菜”,鸡蛋汤为“木樨汤”,卧鸡蛋为“卧鸡子儿”“卧果儿”。向之馄饨挑子代客卧果儿,有客至,必问:“要果儿否?”彼时尚嫩食,即今谓“溏心儿”者,如若卧老了,则恒生口角,客必说:“我吃的是卧果儿,你这样,不是成了煮鸡蛋了吗?”
--写到这儿,我想到了一句京师俗谚:“老了不打卖馄饨的”,即在《开玩笑的“俚戏”》一文中,所说的那个“小傲怄儿”。例举清代道、咸年间的评话小说《儿女英雄传》,舅太太和弟媳安太太比年岁,言称自己老了,这时安太太说:“不害臊!你通共比我大不上整两岁,就老了?'老了么?不打--’”说到这儿,不肯再往下说了。这时舅太太接过话茬儿:“'不打’什么?我替你说罢:'老了么?不打卖馄饨的!’是不是呀?”--这就和“馄饨挑子”接上了:以“卧果儿”卧老了,譬喻年岁之老了,调侃语也。所以前文便道二人有个“小傲怄儿”,开个小玩笑。
馄饨卧果儿,老舍先生作品里有:“十六七年前……我记得:一份肉丝炒三个油撕火烧,一碗馄饨带卧两个鸡子儿,不过是十一二个铜子就可以开复;要是预备好十五枚作饭费,那就颇可以弄一壶白干儿喝喝了。”(《小型的复活(自传之一章)》)此文写于1938年,“十六七年前”,当在上世纪20年代初,那时的馄饨还有卧鸡子儿的,可见鄙言之不诬。
京师文化“博大精深”,即便如馄饨一味,也可以扯上天地宇宙,“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故此,余啖馄饨,不论手包还是速冻,必卧鸡子儿,嫩而食之。或谓思古幽情耶?胶柱鼓瑟耶?读者幸识之。
【声明】:此文为本站所属原作者提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自北京国学网!
(2)馄饨挑子旁……
杜永道
有一本回忆北京往事的书里讲了这么个趣事:
上世纪40年代,有位先生在沙滩的北大读书。他在一家小饭铺就餐。有时没钱,就婉商赊账。老板是个古朴厚道的“老北京”,爽快应承。家里钱一到,他立马还账。如此日久天长。临近解放,这位学子奉地下党指示紧急出城,没来得及还欠款。随大军入城后,头件事儿就是赶往沙滩。不料,到地方一瞧,门面更换,小餐馆早已易手……
这个令人遗憾的轶闻我相信是真的。父亲曾跟我说过,解放前他在北大读书时,晚上饿得不行了,曾到门口的热食挑子旁,跟老汉说说,赊碗馄饨吃。
的确,古都多有助人排忧解难的热心肠,特别是长者。
上初中时,曾有这样的奇遇:
春节前夕,母亲让我给房山的大姐家送些东西。那时,极少乘火车,很兴奋,买好票就上了车。车徐徐启动,忽然瞅见对面乘客手里的票跟我的不同,细瞧,不是一趟车,再瞅旁人的,顿时大吃一惊——坐错火车了!急忙找列车员。答复:“到站下车吧。”我万分沮丧:返回车啥时有?回去怎么跟母亲交代啊?正胡思乱想,来了位上岁数的列车员,领我到车厢门口,说:“马上临时停车,我跟回站的车头司机说一下。”果然,很快停了车,他打开门下去,我跟着,踩着石子儿,上了火车头,他跟司机谈好,走了。我站在蒸汽机车里,很快返回站里,所幸,该乘的那趟还没开,一溜小跑,上了车。多亏那位“老北京”啊。
几年前,母亲忽然生病,慌忙蹬小三轮去附近医院。到急诊楼才发现,没带链儿锁。特着急,发现不远处是一家单位的传达室,就厚着脸跟屋里老大爷商量,在门口放一会儿。鬓发斑白的师傅说:“行,搁这儿吧。”看完病出来,已满天星斗。传达室门口不见车影儿,正茫然失措,老师傅推门出来:“怕给您丢了,搁后边了。”说着把车推出来,我连连称谢。他跟屋里招呼了一句,走了——原来,这位“老北京”下班没走,一直候着呢!
兴许,在饱经忧患、历经巨变的古城,阅尽沧桑的“老北京”更能体谅别人的难处。在老舍先生笔下,拉洋车的祥子跑遍街巷也找不着心爱的小福子,最终,也是在一位“老北京”的指点下,方觅得踪迹。
相声大师侯宝林有个耐人寻味的真实故事:
隆冬时节,侯先生在中南海说完相声后出席晚宴。他挺高兴,多喝了几杯。谢绝派车后,徒步回家。时已子夜,路人稀少。行至西单,忽然发现马路的雪地上“犁”出一道“沟”——有个人拖着大麻袋,在雪地上缓缓地艰难迈步。显然,是个捡破烂儿的。大师望了望那人背影,掏出钱递给拉三轮儿的,嘱咐:“劳驾,把那人送回家。”直到瞅见连人带包上了三轮儿,先生才悄然离去。
或许他从盛宴跟窘困挣扎者的反差中体悟到什么,或许他从“拾荒者”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昔年艰辛生活的影子……不管怎么说吧,这位地地道道的“老北京”身为社会名流,仍能体察到偶遇的街头弱者的疾苦。
困厄中受人襄助,自然心怀感激,思结草衔环。不过时间长了,往往容易淡忘。
一次,在工作中偶生歧见,我坚持主张,不觉高声嚷了几句。晚上写东西,查阅资料。翻出一本书,刚好适用。正高兴呢,不幸掀到扉页,看见自己写的一行字,笑容旋即收敛。
原来此书就是我刚“怒对”的那位先生十几年前寄我的。那时人家是首都某权威学术机构的,我是外地某师专的老师。虽然仅在会议上有一面之缘,他得知我需此书,就千里迢迢给我寄去,对我帮助甚大。想到这儿,万分愧悔白天的争执,心下思谋:往后,得记住别人的好儿,平时少争执,多助人。
此后不久,碰到一桩事,令我仰天而嘘:
下班路上,为健身推自行车“疾走”。常碰着问路的,外地人、外国人都有。热心相告,自己也欣悦。
一天,几个外国学生打听道儿,汉语实在蹩脚,好不容易听懂是去景山。反正绕不了多远,把他们带到公园门口。
转身回来,当我拐进沙滩后街的时候,忽然想起胡同东口当年那座小小的马神庙,想起庙西路北的北京大学校门。立刻,一副图景跃入我的脑海:
寒冷冬天的夜晚,北大门口石条铺就的斜坡下,父亲蹲在一副馄饨挑子旁,借着玻璃罩里昏暗的油灯,狼吞虎咽地啜食着一碗热乎乎的馄饨……
这个世界,需要互助。互助,才有美好的世界。
(3)馄饨挑子
馄饨,广东人称“云吞”,四川人称“抄手”,山东人又有称“馉饳”的
-----馄饨之名,最早见文字者,是汉扬雄的《方言》:“饼谓之饦,或谓之饨。”早时的肫,就是饼中夹馅,入汤煮之,所以也称“煮饼”与“汤饼”。唐宋时,都市内多馄饨店,馄饨作为一种面点,已成为重要食品。当时的馄饨,讲究汤清馅细。
唐宋以后,冬至日有吃馄饨之俗。冬至之日阴极而阳始,古人称为冬节。所谓“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物照苏”。
冬至,周代起就有祭神仪式,至唐宋,有过小年之称。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馎饦’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陆游的《剑南诗稿·岁首书事》中说:“乡俗以夜分毕祭享,长幼共饭其余。又岁日必用汤饼,谓之'冬馄饨年馎饦’。”以馄饨祭祖,一直沿袭到清代。-----
自唐宋起,除有馄饨铺子专营外,就有沿街串巷担馄饨挑子卖馄饨者。
其挑子,前面是小煤炉,上边有一块晾盘,中间圆洞处坐锅,下面是小炉。盘四周可放碗、酱油壶等。
后面方柜上层放肉馅,可随时包馄饨,中间有抽屉,可放皮子、汤匙和京冬菜末、虾皮等各种作料,下层放一桶水,随时加汤,可边包、边煮、边卖
旧时的北京,有不少走街串巷叫卖的馄饨挑子,一般在每天下午走街叫卖,夜里、晚上则在固定的地点设摊。他们那“馄饨开锅哟……”
老北京最出名的,是历经半个世纪的东安门“馄饨侯”老店,他们生产馄饨要按店训说的,即“用料务求精心细选,制作更需屏气凝神”。
“馄饨侯”的一碗馄饨里,包括面皮、肉馅、骨汤、作料,其中包含量化数据上百个。
馄饨皮,用的是廊雪面粉,所以馄饨皮薄如蝉翼,将馄饨皮放在报纸上能清晰地显现出字迹来。
“馄饨侯”的馄饨馅,制作更加认真,三分肥七分瘦,自己绞馅,肉质细腻鲜香。
“馄饨侯”的汤更是一绝,要花费6个小时的时间熬成,汤口讲究味浓不油腻,由于棒骨汤含有钙质,许多老人也是冲着这个来的。
“馄饨侯”的作料讲个“全”字,有紫菜、香菜、冬菜、虾皮、蛋皮丝儿等
用特制小篓(一篓10个)单煮,且分菜肉、虾肉、鲜肉、红油和酸汤若干种口味儿。
---------------------------------
小学时曾经有一次,在冬季的傍晚,同妈妈经过十字路口,品尝过一次街头挑子馄饨。
一个瘦小的南方中年男子,挑着一前一后两个木桶,在叫卖馄饨。
本身爱吃馄饨,又是吃晚饭的时刻,看着这男子在北方逐渐入寒的傍晚仍要叫卖,妈妈便领着我一人要了一碗白菜猪肉馅的馄饨。
这男子从为我们准备折凳,到烧水,包,下馄饨,煮好之后调汤,一气呵成,让我觉得一碗热乎乎的馄饨汤仿佛是魔术变出来的。
以后无论在家吃, 还是去小吃店品尝,甚至到王府井那家店吃半秒钟包出的超速馄饨,都不能像那次街头给我着迷的感受了。
毕竟这样的挑子在北方城市少见,而且在现代化的城市中越发罕有了。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北京风景:馄饨挑子
曾经喜欢吃的鸡汤馄饨,如今只能成为回忆
金瓶梅札记—舌尖上的金瓶梅—馄饨暖心窝
一碗好的馄饨肉馅和汤底都很重要,让你吃了一碗还想三碗,哈哈!
肉馅如果这样调,馄饨会很好吃,这个窍门要学好收藏好!
馄钝还可以这样包我又学会了一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