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边关古堡—沿河城

城,大都在山外。

  门头沟崇山峻岭的幽深狭谷之中却隐藏着一座古朴雄浑的边塞古城--沿河城。这座建于明万历年间,被称为“山城”的古城堡,亦村亦城,村在城里,城在山中,既有村的风情又有城的壮美,在京西众多的古村落中独树一帜。几百年来,历经岁月风雨的沿河古城矗立永定河畔,雄风依然。

  依山而立,傍水而居的沿河古城,清新如诗,婉约如画,他古朴沧桑的气质,清雅别致的丰韵,非身临其境不能体会。

  这样一座风光旖旎的边塞古城,让人很难想象与战火硝烟有关。而事实上他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的命运,也同时见证了历史的进程。

  沿河城因扼守几道山口水口古称“三岔(汊)村”、“沿河口”,万历六年(公元1578)建城后,始称“沿河城”。他隶属明代长城内三关之一的紫荆关所辖,是塞外通往北京的要冲之一。据碑石记载:“沿河以山为城,以河为池,乃京师咽喉之地”。

  早在公元1235年,蒙古数十万铁骑绕过外长城的雄关险隘,从沿河城西黄草梁、天津岭、经十里坪一线南下,一举灭金。而影响中国历史的几次战役都发生在这里,金灭辽,元灭金,均假道于此而攻居庸关,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金已成村的沿河城,长年身处军事要冲,百姓饱经战乱不堪其苦。据碑载:“虏阑入塞,民闻警溃散去,保匿山谷间,百姓未贴席而卧也。”明永乐四年(1406)沿河口设守御千户所驻防。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沿河口设守备官员驻守。西部地区军事防御的加强,并没有遏制蒙古部族入侵中原的野心。嘉靖二十九年(1550)蒙古鞍鞑部骑兵故伎重演,绕过长城,经紫荆关,突破沿河口,顺着山间峡谷,突然迂回到北京城下,前锋700骑占领安定门外教场,大举进犯京畿。明廷大为震惊恐慌。鉴于血的教训和历代史实,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沿河口修建守备公署。此时从居庸关过黄草梁至紫荆关一线的内长城也已完成。隆庆五年至万历三年(1571-1575)又增建从居庸关过沿河口以西空心敌台二百余座。沿河口守备府辖下八十里防线有关口要隘17个,敌台17座,附墙台五座,烽火台六座,边墙五百八十丈。每座敌台设50军兵把守。内长城沿线驻守官兵达数千名,盔甲、兵器、火器逾万件,战马嘶鸣战鼓声声,旌旗猎猎号角长鸣,好一派铁锁铜关兵强马壮的边关景象。

  沿河口战略地位的凸显,成就了今天的沿河城。立于万历十九年(1591)的《沿河口修城记》碑,详尽记述了沿河口建城的意义和作用:“国家以宣(宣化)云(大同)为门户,以蓟为屏,而沿河口当两镇之交,东望都邑,西走塞上而通大漠,浑河(永定河)汤汤,襟带其左,盖腹心要害处也”。修城之时军令严明:“命将校督吏卒分工而作,期期而不就罪之”,“凡数月告成事”。朝廷官员巡视:“周视关城,未有如沿河口之壮者也。从此”再无赤羽之警“,军民”平居不复忧盗,既一旦有缓急,急入收堡,凭坚城而守,据河上流为天堑,而壮士挽弓赴敌,人人自坚无忌,西扼虏,东辅助君国,燕台易水之间可高枕无忧矣“。同时修建的还有上下衙门、大小校场、演武厅、督察院、大板仓、哨楼、炮台、烽墩、营房、过营岗、望警台等一系列附属设施。沿河城这一军事重镇成为京西防御枢纽。

  虎踞龙盘的沿河城气势非凡,他东西长一里十二步,南北宽约半里。城墙以条石和巨型鹅卵石砌就,高达十几米,宽3米余,总长1182米。城基上有一米多宽的马道,供骑马巡城之用,上有雉堞女墙,供了望射击。东、西、北墙为直线,紧依永定河的北城墙长462米,南城墙为弧形,顺山势而建,整座城池扶山带水,呈南高北低的D字形。东门面向京师故名”万安门“,西门面对外夷来犯之向,故名”永胜门“。南、北门小巧隐蔽为券形水门,东、西门砖石结构,制作精良威武气派,中型汽车可通行。现西门保存完好,门额上汉白玉石刻的”永胜门“额匾清晰如初。1984年沿河城与敌台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堡建成后,附近山民陆续迁入城中居住,屯扎之兵亦”选土著田舍子弟充之“,”讲武之暇,不废农时“,颇似满人”兵民合一“的形式。朝廷还实行养马于民:”访殷实,以养马“。故人有饷,马有粮,吃皇粮,拿官饷,享受朝廷的俸禄。时至今日沿河城人提起祖先辉煌历史,仍不无自豪地说:”我们的祖上可是‘吃粮拿饷’的皇差!“

  清代守官为督司,边关相对平和百姓安居乐业,小城大兴土木,建造精美民居。当年花费上千大洋、人称”花大门儿“ 的古门楼,雕梁画栋,集建筑、雕刻、美学、绘画等多种艺术于一身。军事要冲千年古道变成商旅大道,”隆兴裕“、”正明堂“、”隆玉成“等几大商号分别演绎了财富聚集的神话。山间古堡渐成五业兴旺人烟辐辏的边塞城镇。

  蒙古铁骑腾起的狼烟随着烽火台的硝烟,一起飘散在时光的记忆里。峥嵘岁月不单让沿河城经历了激昂和悲壮,更多的还有忧伤与凄凉,幽怨与思乡。边关明月寄相思,幽谷清风诉衷肠。 厌倦了金戈铁马的山间古堡,终于迎来盼望已久的宁静安详。亦兵亦民的沿河城人放下短刀长矛,拿起羊鞭锄头,开始开垦他们世代渴望的家园。

  然而,列强的大炮又击碎了恬淡的田园酣梦,戍边将士的后裔,面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侵略压迫,他们同仇敌忾奋起反抗,特别是日寇入侵,中华民族危亡关头,更是义无返顾,血战沙场,表现出威武不屈的尚武传统和民族精神。沿河城东门外,永定河畔,有一座苍松翠柏环绕的烈士陵园,当年宛平县长焦若愚题名的”沿河城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在蓝天白云下,六十三位英烈长眠在这里,他们是沿河城不朽的精魂。

  风烟散尽,斑驳的老城墙被日月光华浸染成赤褐色,老屋民居依然为他不离不弃的儿女抵挡风雨;笙萧锣鼓飘洒在明清的风里,古戏台却依旧在城中伫立;陪伴戏台的古槐,隔街相望,历经风霜雪雨仍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站成老街一道永恒的风景。

  柳荫溢满城外的沿河谷,轻柔的风夹裹着野花的芬芳,日夜为英雄的城堡低吟浅唱;母亲河无怨无悔深情守护着他,碧波清流抚去昨日烟尘,装点今朝风光,让这座山间古堡持久焕发迷人魅力,让山外的城总想探询山里小城的秘密。

  城是时尚的载体,他与流行、潮流、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远离喧嚣,超凡脱俗的沿河城却不同,他的山林、清泉,蓝天、草场都永远洋溢着纯净天然,他的自然和人文永远都是原生态!

  山里有座城,城里有个村,村里有棵老槐树……

 

【声明】:此文为本站所属原作者提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自北京国学网!—沿河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沿河城古城
沿河城敌台 紫荆关
北京门头沟:斋堂“沿河城与敌台”
北京门头沟沿河城旅游景点介绍(附图)
古村预览(九):曾经烽火连天的京西军事重镇-沿河城
金戈铁马石头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