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下旧闻考 : 卷十八(22)

《卷十八》[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1
○国朝宫室
2
景运门之东相对为肃诚门,入门南向为奉先殿。《国朝宫史》
3
【臣等谨按】 顺治十四年世祖章皇帝以太庙时享,孝思未申,命稽往制,建立奉先殿。前殿七楹,后殿如之。凡朔望荐新,岁时展礼,及册封诸大典礼,先期告祭,俱内务府掌仪司领其事。
4
乾隆四十三年御制《七月朔日躬祭奉先殿礼成述事》诗:年节虽恒叩后殿每于元旦及皇祖、皇考圣诞、忌辰,必躬诣后殿,拈香瞻礼,未曾前殿祭斯陈。况经升祔四时阅,应似秋尝昨典循昨岁孟秋,以圣母升祔后初值时享太庙,是以亲诣行礼,而奉先殿则自圣母升祔以来,未经特祭。因于孟秋之朔敬修祀事,至太庙时享,仍如例遣亲藩恭代。恭代亲藩诣太室,必躬家庙举精禋奉先殿盖如天子之家庙也。礼因义起施殊处,只觉悲伤胜敬寅。
5
【臣等谨按】 奉先殿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馀不备录。
6
奉先殿东为夹道,即苍震门前直街也。街东为宁寿宫。《国朝宫史》
7
【臣等谨按】 宁寿宫建自康熙年间,乾隆三十六年皇上命重加增葺。宫垣南北一百二十七丈有奇,东西三十六丈有奇。门六,正中南向者,恭悬御书额曰皇极门。东出者曰敛禧门,西出者曰锡庆门,又西向者曰履顺门、曰蹈和门,东向者曰保泰门。皇极门之内曰宁寿门,门内为皇极殿,殿庑东出者为凝祺门,西出者为昌泽门。皇极殿后为宁寿宫。宫内东暖阁御书联曰:「周雅庆攸宁,长宜茀禄;箕畴征曰寿,递演京垓。」
8
圣祖仁皇帝御制《宁寿宫颂》:天开寿域,地会瑶池。南极添算,北辰降慈。螽斯衍庆,白鹤来仪。躬劳著训,福祉永绥。恭献长寿,敬托腐词。
9
皇上御制《宁寿宫铭》:宁咸万国,寿先五福。宫用题额,文叶义淑。于赫皇祖,奉养慈闱。孝惠爰居,爱日延晖。小子践阼,兹历世年。设复廿载,八旬五臻。敬思仁皇,卜号康熙。六十一载,今古诚稀。同以为艰,敢期过益?况值耄耋,归政理得。遹新是宫,以待天庥。企予望之,愿可如不!授终奉懿,其礼自殊。斟酌损益,匪曰侈图。殿称皇极,重檐建前。宫仍其旧,为后室焉我朝规制,宁寿宫、慈宁宫为奉养东朝之所,是以前殿即以宫名,并皆不施重檐,有深意也。恭遇圣母八旬万寿,朕始于慈宁宫增加前殿重檐,以崇尊养。兹新葺宁寿宫,待予归政后居处则为太上皇临御之所,宜有前殿受贺。因题额曰皇极殿,制用重檐。而宁寿宫之榜则移于后殿云。执承敬神,我朝旧制。异日迁居,礼弗敢废。清宁、坤宁,祖宗所奉盛京大政殿后曰清宁宫,祖宗时祀神之所。祭毕,召王公大臣进内食祭肉,国初定鼎燕京,则于乾清宫后殿坤宁宫行祀神礼,一如清宁宫之制。至今遵循旧章。馀将来归政时,自当移坤宁宫所奉之神位神竿于宁寿宫,仍依现在祀神之礼。朔吉修祀,宁寿斯踵。虽谢万几,宁期九畿。始予一人,寿同黔黎。告我子孙,毋逾敬胜。是继是承,永膺福庆。
10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新葺宁寿宫落成于新正二日恭侍皇太后宴敬纪八韵》:元旦率群辟,东朝典礼循。翼辰呈曲宴,首祚笑言亲。宁寿庆成落,祯祥邀锡申。妃嫔陪肃肃,孙子集振振。鸠杖全无藉皇太后步履康健,虽制玉鸠杖恭进,仍不藉扶持也,兕觥奉有伦。高年健太极,行乐信天真。此日旰宵志,他时宴息身。期仍斯侍膝,永祝万千春。
11
又御制《经筵罢因至宁寿宫》诗:讲学勤兹日,引年待异时。文臣胥宴见经筵毕,命讲官及听讲之部院诸大臣随至文渊阁赐茶,俾观阁中规制,荩旅扈追随御前大臣侍卫等,凡所临幸,无不扈从。步辇乘暇耳,耆宫遂幸之。旧名袭宁寿,致政冀期颐。居此应无事,而今尚有为。筹民及律己,衍义示忱辞是日进讲《论语》「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句,《书经》「君子所其无逸」句,并制御论以阐其义,宣示讲筵。
12
又御制《蒙圣母赐膳于宁寿宫喜而成什一韵二首》:西筰蒇勋绩,东朝豫懿怀。膳颁八珍列,乐奏六英谐。调鼎盐梅共,采薇将士偕皇太后幸宁寿宫,既赐馀膳,并于阶下赐将军阿桂、丰升额暨成功将领之功绩最著者抡二十三人及军机大臣六人,饭食赉物有差。古来多凯宴,几见赐思斋。母子情牵处,忧劳略释怀。砌花都色喜,檐鸟亦音谐。旸雨幸时若,孙曾绕膝偕。还期就闲此,仍复侍萱斋。
13
乾隆四十三年《御制宁寿宫遣怀》诗:葺治宁寿宫,戒奢固非俭。以俟归政时,老景消荏苒。屈指十七年,万几仍勤揽馀素志俟八十五岁即拟归政,兹距其期尚十七年,仍励精勤政,不敢预存懈忽之心也。即今望雨切,深愧诚无感。宁遁咏周雅,真遁吾何敢。常笑宋孝宗,图逸非佳范宋孝宗在位廿八年,未满高宗大祥之期,即托固疾不能行孝,禅位于光宗。是盖图自逸而不以国事为念耳。无论人君之孝与常人异,即人君所行,胥当垂法子孙,以为万世恒守。若如孝宗之孝,则凡继世之君皆当甫即位即禅位以尽其子职,有是理乎?孝宗之事,馀每非薄之,馀则必待临御六十年始为倦勤之退,实异于彼所为也。
14
乾隆四十四年御制《宁寿宫》诗:斋居有暇夏方长,步辇看工亦趁凉。率已成之先十五葺治宁寿宫拟为归政时所居,所司以明年为七旬万寿,率即告成,已先十五年矣,如斯茂矣据中央前为皇极殿,后即养性殿。图临他日颐而养,敢懈今时敬不遑。一节跂然于意者,嫌他铺设为去声端阳宫中每遇佳节,宫殿例有陈设,兹以端午陈设节物,阅之转觉不惬。
15
【臣等谨按】 宁寿宫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馀不备录。
16
宁寿宫后亘以横街,其东即保泰门,西即蹈和门,正中为养性门,门内为养性殿。殿之东暖阁御书联曰:「太和道共养,纯嘏性弥敦。」其南牖额曰「明窗」。联曰:「蜃窗日暖兰喷雾,鸡树风轻玉霭春。」西暖阁之北为仙楼,联曰:「泰符占岁美,颐志叶春和。」又联曰:「图书采秘蕴,锺鼎玩清嘉。」其西南室额曰「长春书屋」。联曰:「花鸟引机绪,诗书蕴道荄。」养性殿西宇额曰「香雪堂」,堂两庑壁嵌置敬胜斋石刻。
17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养性殿》诗:养心期有为,养性保无欲。有为法动直,无欲守静淑。放弥与退藏,一起应一伏。伊予居养心,勤政恒自勖。久而弗肯懈,可以盟幽独。设诚六十年,八旬有五足。允宜归大政,馀日享清福。是用构养性,一仿养心屋。引义为长言,如愿未敢卜。
18
又御制《明窗》诗:养性明窗异养心养性殿东暖阁临窗坐处颜曰「明窗」,固取窗纸通明,亦寓明目达聪之义。养性殿虽仿其制为之,然系他日归政后所居,仅取明窗本义,否亦借喻淡泊明志而已,惟应六一是知音。他年若得遂初愿,净几还欣帖背临欧阳修引苏舜钦之言云: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然能得此乐者甚稀,云云。馀倦勤后果能坐此临帖,岂非人生大乐乎。
19
【臣等谨按】 养性殿明窗御制诗,皆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20
养性殿后为乐寿堂。额曰「与和气游」。联曰:「座右图书娱画景,庭前松柏蔼春风。」宝座屏联曰:「乐同乐而寿同寿,智见智而仁见仁。」楹间联曰: 「土香阶草才苏纽,风细盆梅欲放花。」又联曰:「动静得其宜,取义异他德寿;性情随所适,循名同我清漪。」东暖阁联曰:「乐惟四时适,寿与万方同。」又联曰:「波含素影澄心镜,鱼跃清渊识道机。」北室联曰:「景清神谧天常泰,水趣山情静可论。」东宇联曰:「亭台总是长生境,鹤鹿皆成不老仙。」西暖阁南室联曰:「智者乐兼仁者寿,月真庆共雪真祥。」西室联曰:「趣为永哉畅非俗,乐惟仁者寄于山。」又联二,一曰:「夏鼎商彝共左右,墨华笔露永鲜新。」一曰: 「闲披芸简窗前朗,静听松风户外敲。」后厦联曰:「笼庭水树宜凉影,匝砌烟花带露姿。」阁之上联四,一曰:「鸟吟花笑有馀乐,月白风清无尽藏。」一曰: 「智水仁山从体道,奇花瑞草总含芬。」一曰:「成阴乔木天然爽,过雨闲花自在香。」一曰:「智仁适会动还静,枕葄无非史与书。」西北阁上联二,一曰:「商鼎周彝自典重,槛花苑树相芬芳。」一曰:「庭饶芳毯铺生意,座有芸编结古欢。」后厦阁上联曰:「心触清机亲翰墨,目游润景足精神。」
21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乐寿堂》诗:寄兴由来在山水向以万寿山背山临水,因名其堂曰「乐寿」,屡有诗。后得董其昌论古帖,知宋高宗内禅后有乐寿老人之称,喜其不约而同。因以名宁寿宫书堂,以待倦勤后居之,绍兴先我篆题铭。因名宝额待他日,冀叶贞符娱曼龄。忧则付人乐则寿,存吾顺事没吾宁用张子西铭语。廿年屈指居斯俟,恩许之乎赖昊灵。
22
【臣等谨按】 乐寿堂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23
乐寿堂之西为三友轩。楣间额曰「胸中常养十分春。」乐寿堂后为颐和轩。轩两庑壁亦嵌置敬胜斋帖石刻。正中额曰「太和充满」。联曰:「景欣孚甲含胎际,春在人心物性间。」又联曰:「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东暖阁之南室额曰「随安室」。联曰:「庆烟纠缦笼青琐,淑景和籞丽紫宸。」西暖阁之西室联曰:「随时自适天倪协,即事多欣道味涵。」北室联曰:「境是天然赢绘画,趣含理要入精微。」西暖阁外亭额曰「如亭」。后厦额曰「导和养素」。联曰:「静延佳日春常盎,茂对祥风景总宜。」
24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颐和轩》诗:即渐菟裘构,居图豫立那?此时仍尽瘁,他日拟颐和。奢愿谁能息?高年彼任磨。虽然期廿岁,驹隙度羲娥。
25
又御制《随安室》诗:廿五前随安,读书乐群诚多欢。廿五后随安,敕几切己为君难。期八旬有五归政,仍是室也心应宽。一日未息肩,万几敢惮烦!随安随地励斯志,欲冀他年无事坐此恣盘桓。
26
【臣等谨按】 颐和轩、随安室御制诗,皆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27
颐和轩后门额二,一曰「引清风」,一曰「挹明月」。门内为景祺阁。阁东厅宇三楹,阶前湖石上刊「文峰」二字,石洞口刊「云窦」二字,山亭额曰「翠鬟」。皆御书。
28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文峰》诗:昨于西山得玲峰,树之文源阁,既为之歌,兹以其副置于景福宫之门,名曰「文峰」而系以诗。 物有一兮必有偶,伯兮叔兮相与友。玲峰既峙文源阁,文峰讵复藏岩薮!贲然肯来树塞门,景福宫前镇枢纽。是处拟为归政居,老谢远游迩斯守。皇山较此实卑之,却笑犹堪拜米叟。巨孔小穴难计数,诡棱奇渼自萦纠。西山去京无百里,车载非关不胫走。洞庭湖石最称珍,博大似兹能致否。宋家花石昔号纲,殃民耗物鉴贻后。岂如畿内挺秀质,弗动声色待近取。抑仍洁矩于人材,政恐失之目前咎。设因文以寓词锋,姑俟他年试吟手。
29
【臣等谨按】 文峰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养性门至景祺阁,是为宁寿宫之中一路。
30
保泰门北崇楼三重,上额曰「畅音阁」,中额曰「导和怡泰」,下额曰「壶天宣豫」。其北与畅音阁相对者为阅是楼。楼下中宇联曰:「开窗鱼鸟含天趣,欹案诗书味道腴。」东室联曰:「芝篆薰晨鼎,莲檠检夜书。」西室联曰:「插架牙签照今古,开编芸气吐芬芳。」又联曰:「闲情空外寄,妙道个中参。」楼上中宇联曰:「日长莲漏三阶正,春到梅花合殿香。」楼后东宇联曰:「澄怀观物真超矣,得意忘言亦快哉。」阁后殿宇前后共四所,前殿额曰「寻沿书屋」。
31
乾隆四十二年御制《寻沿书屋》诗:寻绎黄家语,沿回学海澜。用行说云斁,有术孟言观。讵在工章句?要于审委端。待当谢机政,枕葄沃心安。
32
【臣等谨按】 寻沿书屋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33
后殿之东曰景福门,正中南向者为景福宫。殿东阁下联曰:「每闻善事先心喜,或见奇书辄手抄。」皆御书。西壁恭悬御制《五福颂》。
34
圣祖御制《景福宫颂》:慈颜懿教,祗奉铭箴。福祉灵寿,遐龄喜深。松筠玉树,绕砌清音。淑德纯嘏,萱枝茂林。挥毫敬颂,永日葵心。
35
皇上御制《景福宫五福颂有序》:宁寿宫后曰景福宫,我皇祖奉孝惠皇太后所居也。馀既豫葺宁寿宫为归政后燕憩之所,而景福宫则仿建福宫中静怡轩之制鼎新之。轩有屏,尝撰五事箴揭之以代铭座。斯宫义取颐养,实惟五福为宜。夫五福世所艳称,顾昔人无阐之者。爰颂而列诸黼扆。第考《洪范》五福,传疏或分诠,或递释,无所专主。馀以为「寿」、「富」、「康宁」及「考终命」皆受之于天,而「好德」则备之于人。玩五皇极之辞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与此互相发明。《中庸》言位禄名寿必推本于大德,足为五福主德之证。而《正蒙》所云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尤深切而著明。馀故于攸好德之颂详畅厥旨。然帝王之福乃天下之公而非一身一家之私。其征自与常人异。诚如所期,信为备福。馀益惟敬修德以迓天庥而弗敢期其必。 箕畴凡九,极建惟五。敛时五福,其目未谱。于九详焉,寿为初祜。华封所祝,麦邱所语。唐尧则辞,齐景则喜叶。圣弗圣兮,于斯可睹。景福之宫,肇我皇祖。竹苞松茂,以养圣母叶。岁久重葺,倦勤拟居叶。作此屏扆,五当其数叶。衍绎范言,颂是曼寿叶。诗引昌黎,敢怠永久叶。即用韩句。右寿。 国君大夫,问富答殊。有天下者,奚问答诸。既艰问答,其富若无。然亦有焉,乃在民乎。宣尼正对,万世帝模。省力薄赋,犹可勉图。时若雨旸,屡丰难期叶。是用危惧,敢诩尊居。又若求材,常苦不足叶。艰致者多,讵曰金珠。菟裘豫营,勒此屏辞叶。设诚符望,肩卸心娱右富。 皇清开国,承运奉天。宅中建极,敷锡八埏。兹百馀载,将万斯绵。三圣继承,谟烈丕宣。藐予小子,佛时仔肩。治国康宁,夕惕朝乾。爱民祈岁,察吏求贤。虽有梗化,弗致蔓延。九州安内,万里拓边。幸未陨越,敢为讆言。八旬有五,拟兹引年。敬之一字,用作心传右康宁。 福何由生?端在乎德。德复在好,人我胥棘。顾名思义,行道有得。然殊吉凶,原道言忆。吉则征善,凶必召慝。应好其善,乐乃无射。五福之四,赅彼四则。皇极敷锡,无好必斥。作汝用咎,禄贤是笃叶。五九相应,训君尤亟。励以多年,子云敬式。垂老弗谖,蕲告方来叶。右攸好德。 践阼之初,炷香告天。设蒙洪庥,历六十年。便当归政,以授后人。岂图逸豫?有愿于中叶。于穆皇祖,幼龄居尊。六十一载,化被海壖。小子廿五,继体乘乾。敢同祖历?耆耋况臻。新兹景福,爰待即闲。存吾顺事,横渠铭焉。九畴所云,五福冀全。然未敢必,敬俟天恩右考终命。
36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题景福宫》:式拟静怡室是宫仿静怡轩之制为之,名则仍景福之旧,题仍景福楣。琴书无俗韵,花木有仙姿。雨后润生础新正屡雪,昨复微雨,地气湿润,大似江南,春来日下墀。缀辞成五颂,好德敢忘之。近制《五福颂》,揭之此处屏间,颂意以攸好德为主,兼用自勉也
37
【臣等谨按】 景福宫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38
景福宫正殿后为梵华楼,楼稍西为佛日楼。楼下御书联曰:「鸟雀听经皆宿慧,风幡说偈自高标。」自保泰门至佛日楼是为宁寿宫东一路。蹈和门内曰衍祺门,门内东宇额曰「抑斋」。联曰:「心田净洗全如水,鼻观清芬讵必莲。」东南隅亭额曰「撷芳亭」,其北额曰「矩亭」。皆御书。抑斋后为古华轩,轩西亭额曰「禊赏亭」,亭中恭刊御笔临董其昌《兰亭记》。亭北为旭辉庭,联曰:「鼎篆兰烟直,窗含旭景新。」古华轩后为遂初堂,额曰「养素陶情」。堂东室门联曰:「墨斗砚山足遣逸,琪花瑶草底须妍。」室内联曰:「屏山镜水皆真縡,萝月松风合静观。」
39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遂初堂》诗:周书称初服,勤政要始终。楚骚称初服,谢政适其躬。二语胥宜味,放卷用不同。书堂额「遂初」,辽待廿年中。设果如所愿,乐哉叩苍穹。
40
【臣等谨按】 遂初堂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41
东配殿额曰「惬志舒怀」,堂后叠石屏门刊额曰「承晖」,曰「挹爽」。其西为延趣楼,东向。楼上联曰:「轩亭喜淳朴,瓯砚总清嘉。」楼外亭额曰「耸秀亭」,北为萃赏楼。楼下中宇联曰:「闲庭不改风还月,欹案依然易与诗。」西室门额曰「聚景」。联曰:「四围应接真无暇,一晌登临属有馀。」又联曰:「金界楼台思训画,碧城鸾鹤义山诗。」东室联曰:「高居因见远,贞复会旋元。」楼上中宇之左额曰「积芳」,又额曰「延绿」。西室联曰:「素壁题诗还自检,明窗披帙雅相亲。」再西佛室联曰:「便有香风吹左右,似闻了义示缘因。」萃赏楼西连楼六楹为云光楼,楼内额曰「养和精舍」。楼下南室联曰:「四璧图书鉴今古,一庭花木验农桑。」其东佛室门额曰「西方极乐世界安养道场」。联曰:「一龛古佛锺鱼寂,半榻天风衣袂寒。」室内联曰:「春鸟有言率和乐,上林无树不森沉。」
42
乾隆四十二年御制《养和精舍》诗:和于气为春,和于理为仁。夫人所宜养,最要者为君。九宇及万物,方寸怀应肫。有时或用义,由仁施乃纯。洁治宁寿宫,聊以备倦勤。精舍号养和,拟议非不伦。乾惕励此日,优游待他辰。苟诚得斯憩,馀年颐此身。仁尚可弗居,义更何足论?养和乃真养,图称无事人。
43
【臣等谨按】 养和精舍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44
萃赏楼后圆亭额曰「碧螺」,其北相对南向者为符望阁。阁下南门左额曰「欣遇」,右额曰「得全」。门内联曰:「居中揽外襟怀畅,击毂摩肩职植殷。」又联曰:「俯临常似披图画,得契宛堪悦性灵。」东门内联曰:「云卧天窥无不可,风清月白致多佳。」西门内联曰:「画情八窗纳,春意百花舒。」北门内联曰:「绿树岩前疏复密,白云窗外卷还舒。」阁上北室联曰:「清风明月含无尽,近景遐观揽莫遗。」
45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符望阁》诗:层阁延春肖是阁肖建福宫中延春阁式为之,题楣意有存。耄期致勤倦,颐养谢尘喧。豫葺优游地,略惭恭俭门。其诚符我望,惟静候天恩。
46
【臣等谨按】 符望阁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47
符望阁前垣门东额曰「延虚」,曰「惬志」,西额曰「挹秀」,曰「澄怀」。阁后为倦勤斋。斋内阁上联曰:「信可超绘事,于焉悦性灵。」阁下联曰:「春秋富佳日,松竹葆长年。」阁西次室联曰:「动趣都涵澹,静机常觉宁。」又西阁上联曰:「当春莲漏永,坐久蕙烟微。」阁下联曰:「经书趣有永,翰墨乐无穷。」
48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倦勤斋》诗:敬胜依前式此斋依建福宫中敬胜斋为之,倦勤卜后居将以八旬有五归政后居之。抚时斯异矣,题额故殊诸。娱老非关政,沃心那废书。廿年期此愿,未识可能如?
49
【臣等谨按】 倦勤斋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50
倦勤斋西廊外门额曰「映寒碧」,内为竹香馆。中宇联曰:「偶披风送爽,恰傍竹延虚。」又联曰:「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又联曰:「松云清栋牖,书契洽郎嬛。」符望阁西门外为玉粹轩,东向,其南室额曰「得闲室」。联曰:「甄性神明境,陶情翰墨筵。」北为佛室,联曰:「禽音仍唱迦陵偈,花色全标幻海禅。」又北为「净尘心室」,联曰:「洗不期其筝笛耳,悦原契此净明心。」又联曰:「春物薰馨含慧业,名禽宛转入闻思。」室后门额曰「超妙」。皆御书。
51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得闲室》诗:符望阁西接静室,纸窗棐几护松关。此时敢自忘无逸?他日于斯冀得闲。真树生之待葱郁,假山峙矣互回环。豫成犹以廿年俟,亦岂遥哉弹指间。
52
又御制《净尘心室》诗:六尘总因心,心净尘斯净。室云净尘心,本末似相梗。然亦可得云,如身之有影。欲求影之无,应在身之屏。谁解能所忘,与入菩提境。
53
【臣等谨按】 得闲室、净尘心室御制诗,皆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54
景福宫之后为兆祥所,今为皇子所居。西为花园,又西即神武门也。《国朝宫史》
55
【臣等谨按】 今新葺,规制兆祥所在宁寿宫垣之后,《国朝宫史》所称乃旧制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颙琰楷书《乾隆御制五福颂册》
《乾隆御制五福颂册》颙琰楷书
八旬万寿盛典 卷二十六
乾隆与和田玉
卷六十三
嘉庆小楷书《乾隆御制五福颂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