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都文物略—宫殿略

古者三阶受要,四闼观时,土事不文,木事不镂,故明堂休善,衢室无华。后世体制尚文,规模益备,始取高严以便政,继加壮丽而重威。望阙则思补遗,辟门而崇吁俊。乃增华踵事,建极含章。黄图仰樘桓之尊,紫禁为警跸之地。窥遥天咫,越限雷池,寄观偶藉传闻,钜构无从亲历。今则刍荛同乐、藻綷洞开。云日就瞻,识扆陛庄严之制;阶梯升陟,溯金元因革之型。作《宫殿略》,第二。

  禁城宫殿旧称大内,警御森严,宫墙富美,靡得窥焉。民国成立,始开放前三殿,取清室宝物,设古物陈列所。废帝仍居后宫,出入悉由神武门。至十三年冬,废帝出宫。由政府组委员会接收之。十七年复组故宫博物院管理,故全部宫殿分而为二,前三殿及其附属归古物陈列所,乾清门内各宫殿归故宫博物院,分别管理。兹仍分二部叙述。

    (一)前三殿

    午门为禁城之正门(具详城垣略)。午门内东西庑各二十间,皆崇基轩敞。东庑之中为协和门,西庑之中为熙和门(旧为雍和门,清乾隆元年改今名)。两庑之北,正中南向者为太和门。九楹三门,前后陛各三出,左右陛各一出。重檐翚飞,石栏缭折,列铜狮二,宝鼎四,环以金水河跨石梁五,即内金水桥也(图一)。

图一  太  和  门

《国朝官史>:

    护城河环绕于紫禁城外,河水由地安门外,西步梁桥下,流入皇城。从地道经景山西门引入,环紫禁城至东西阙门止。门下地道相通,复东经太庙左垣,西由织女桥前绕社稷坛、端门、太庙,会东来之水,过牛郎桥天妃闸,从巽方出

皇城为御河。其流入紫禁城者,由神武门西地道引护城河水流入,经武英殿、太和门绕文华殿,由銮驾库出紫禁城。

    太和门外左右各一门,皆南向,左日昭德,右日贞度,两庑为领侍卫档房,东庑北为稽察上谕事件处,南为内阁诰敕房,西庑北为繙书房,南为起居注馆,东南隅为内阁公署。

沈德潜《夜宿中书省》诗:

    独宿丝纶阁,虚堂镫火清。窥檐星汉影,记夜柝铃声。报称惭须鬓,疏慵负圣明。家园通梦寐,游钓忆平生。

    西南隅为膳房外库,太和门内,东西庑各三十二楹,东庑中为体仁阁,西庑中为弘义阁。阁各重楼九楹,东西向,廊庑四周相接,为内府银库、衣库、皮库、缎库等及茶瓷分庋之所。武备院甲库、毡库、鞍库附焉。东庑之北为左异门,西庑之北为右异门,东西向正中为太和殿,基崇二丈,殿高十一丈,广十一楹,纵五楹,康熙八年重建,老工梁九董将作(详《技艺略》)。上为重檐,脊四垂,前后金扉四十,金锁窗十有六,前为露台,名丹陛,陛间列宝鼎十八,铜龟、铜鹤各二,日圭、嘉量各一。丹陛下有广场,为文武官行礼处,范铜为山形镌,正一品至九品东西各二行,行十有八,每岁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及大庆

典于此受贺(图二)。

朱彝尊<元日赐宴太和门》诗:

    垂衣逢盛际,辑玉尽来庭。白酝三光酒,青归一叶莫。新年恩较渥,昨日醉初醒。九奏钧天曲,风飘次第听。

施闰章<元且早朝>诗:

  丹阙展开敞御筵,朝元会好傍炉烟。春回晓日螭廷暖,风细卿云

凤阁悬。宵旰勤思荒服外,衣冠拜舞圣人前。称觞进璧浑间事,共拟南征奏凯篇。

图二太和殿

陈廷敬《长至朝贺>诗:

    昨夜阳回晓仗过,天门钟鼓竞鸣珂。朝衣旧惹炉烟重,旭日新移扇影多。云物编年书凤简,岁华簪笔在銮坡。亦知词赋工无益,若为升平许载歌。

图三  中和殿顶

  太和殿后为中和殿,规制较小,方檐圆顶,建造殊异。内顶雕刻彩绘极精美(图三)。

  中和殿后为保和殿,横九间,宽广高大,略与太和等。以上为三殿。殿后十余丈即为乾清门。东为景运门,西为隆宗门,旧军机卢直在焉。由此直入乾清官,今堵塞矣。又太和殿之左为文华殿,为往时皇帝御经筵进讲处。

陈廷敬《讲筵纪事》诗:

    崇政经帷秘,延英玉陛高。声容肃中禁,宠渥厚词曹。天语开黄卷,乾文上彩毫。万言亲讲诵,或恐圣躬劳。

沈荃《经筵恭纪》诗:

    蓬莱紫气绕氤氲,此日虞廷奏缦云。侍从儒臣咸旧学,太平天子况能文。西清窈窕闻钟鼓,东壁辉煌列典坟。精一心传亲绍述,五经无事析纷纭。

    配殿二,东日本仁,西日集义。旁为传心殿,为往时尊礼先圣先师处。其布置式样与他殿景致不同,房有井,覆以亭。明黄建《京师泉品》谓:玉泉第一,大庖第二。

    西为武英殿,规制与文华殿同。李白成御极于此。东西庑配殿,东曰凝道,西日焕章,凡内廷校刊书籍俱于此。殿西为浴德堂,清乾隆时为香妃沐浴之所,仿土耳其式建筑,室旁有水井,蒸汽水管一切设备宛

然尚在。堂西为宝蕴楼,旧咸安宫遗址,民国三年改建为庋藏宝物主所。武英殿之东,御河环绕,石桥一座,雕刻极精,为诸桥冠,俗呼断虹桥,石栏杆雕斫极精,一石猴左手持瓢,右手持裙,尤精绝。桥北地广数亩,有古槐十八排列成阴,颇绕幽致(图四图五)。

图四  断虹桥

    (二)故宫

    故宫殿宇众多,万户千门,目迷五色,执事者区为五路(图六)。自神武门人,南抵乾清门为中路(图七),入乾清门,门广五楹,中三

陛三出各九级,周以石栏,列金狮二,凡御门听政,于门中间设宝座。

图五  断虹桥石栏

施闰章《召见乾清门》诗:

    入直长趋丹风楼,忽惊咫尺觐宸旒。未遮宫扇瞻天近,不散卿云绕日浮。帝德难名深气象,主恩蓄意待咨诹。心怀董贾才何有,奏对谁当第一流。

图六故宫全景

图七乾清门

朱彝尊<十三日乾清官赐宴>诗:

    诏许宫门入,人随陛戟移。江梅低压帽,大树密交枝。既醉盈觞酒.无疆万寿诗。梦游真不到,今夕奉恩私。

    部院以次奏事,内阁钦奉谕旨于此(门之东为内左门,西为内右门,左门不常启。凡内廷行走各官均由右门出入)。内即奏事处。

《天咫偶闻>:

    前清康雍以前,皆以乾清官为寝殿。乾隆以后改御养心殿,在月华门外。凡召对办事皆于此。每日军机大臣先入,然后引见内廷。奏事之制,每日子正,部院各以一笔帖式,持摺至东毕门外,少候,门启随奏事官以入,至景运门内九卿房,以折匣及本衙门印片一纸,同交奏事官,奏事官登之于簿。少顷,乾清门启,奉之以入,至内奏事处,交奏事太监,以达御览,时不过丑正也。乾清门石栏上,置白纱灯一,递事者以此灯为表缀,若灯移至阶上,则事下不久矣。少顷,奏事官徐捧折而出。高呼日:“接事。”则群集以俟。奏事官呼某衙门,则某衙门人前,奏事官手付口传,日:“依议”,日:“知道了”,曰:  “另有旨”。虽百十函无一舛误,不须开视也。然此亦有诀,以爪画痕,俗谓之横知竖议。后移西苑,则接事在西苑门外,侍卫处檐下。

  门内左为上书房,右为南书房。

朱彝尊<蒙召入南书房供奉>诗:

    本作渔樵侣,翻联侍从臣。迂疏人事减,出入主恩频。短袂红尘少,晴窗绿字匀。愿为温室树,相映上林春。

蔡升元《蒙恩入直南书房》诗:

    蓬壶方丈迥难攀,特诏趋陪供奉班。岂有寸长窥圣藻,常教尺五近天颜。尚方给札云窗静,秘阁繙书画漏闲。从此朝昏依日月,更无尘梦到家山。

    左右陛中路,甬道相属,正中南向者,为乾清官。宫广九楹,深五楹,中设宝座,明永乐年建,正德九年毁于火。十六年复建,万历二十四年复灾。二十五年重建(图八)。

图八乾清宫

《武宗实录》:

    上自即位以来,每岁张灯为乐,库贮黄白蜡不足,复令所司买补之,及是宁王宸濠,别为奇巧以献,遂令所遣入入宫悬挂,皆附著壁上。复于宫庭中,依旧设毡氁,而贮火药于中,偶勿慎遂延烧,宫殿俱尽。

上犹往豹房省视,回顾光焰烛天,戏为左右日:“是好一棚大烟火”。

《故宫图说》:   

    正德十六年十一月,乾清宫成,世宗自文华殿入居之。万历二十四年丙申三月,乾清宫复灾。二十五年二月重建。阶墀取西山白玉石为之,每一块长丈,阔一丈二尺,厚二丈五。又凿为五级,以万人拽之,日凿一井,以饮拽夫,名曰万人愁。光宗崩,李选侍踞乾清宫,群阉教选侍闭皇长子,不听,出度外廷,无可如何。杨公涟首定大计,率群臣在乾清宫哭,临毕,即拥皇太子升文殿,暂御慈庆宫后。选侍移居一号殿,而太子复还乾清官。

至清顺治十二年及康熙八年,两次重修。嘉庆二年灾,复重建。凡临轩听政,于内廷受贺赐宴,召见臣工外藩,御焉。殿上有“正大光明”匾额。殿前列铜龟、鹤各二,日圭、嘉量各一。殿内左右,列图史玑衡彝器(图九)。

    乾清之东,为昭仁殿,原名弘德殿。万历十四年,改昭仁。明思宗殉国前,手刃其女昭仁公主于此。

图九乾清宫内景(正大光明殿)

《北略》:

  闯攻破城。周皇后返坤宁宫,自经死。上视日:“好、好。”至昭仁殿视长公主。公主年十五矣,号泣不已。上叹日:  “汝奈何生我家!”左袖掩面,右手持刀,主以手格,断左臂,闷绝于地,.未死,上手慄而止。

清乾隆帝于此庋藏旧板书籍。御书额曰:“天禄琳瑯”(图十)。西为宏德殿,同治帝读书处。南之左为端凝殿,旧为贮冕弁之所。右为懋勤殿,康熙帝读书于此。光绪帝变法,诏开懋勤殿,亦即此处。

张英《懋勤殿古梅>诗:

  秘阁寒香旧赋诗,春风又见上林枝。年华愈觉君恩重,常藉梅花记岁时。

图十天禄琳琊

法海《侍直懋勤殿>诗:

    每有微风到玉墀,九重广达四聪时。闾阎莫谓君门隔,民隐深宫尽得知。

林旭《懋勤殿直夜》诗:

    凤城六月微凉夜,省宿无眠思欲殚。月转觚棱成曙色,风摇烛影作清寒。依违难述平生好,寂寞差欣眚咎宽。身锁千门心万里,清辉为照倚阑干。

又,乾清官丹陛下,有老虎洞,洞中甃石成壁,可通往来。明天启帝,尝于月夕,率内侍赌迷藏,潜匿其内。

 

 陈悰《天启宫词》:

    石梁深处夜迷藏,雾露溟濛护月光。捉得御衣旋放手,名花飞出袖中香。

图十一  交泰殿顶

    乾清北为交泰殿,又北为坤宁殿。交泰在乾清、坤宁之间,内圆顶渗金,雕刻花纹,极精致(图十一)。坤宁宫广九楹,左为东暖阁,右为西暖阁。后为坤宁门,门外即御花园(图十二)。

    御花园正中南向者为天一门,左日琼苑东门,右日琼苑西门。天一门列金麟二。门内南向者为钦安殿(图十三),殿顶镶渗金宝瓶,恭祀玄天大帝于殿中。殿前方殿二,后迭石为山,山有石洞,山巅有御景亭。山之东为摛藻堂,旧藏《四库荟要》于此。堂之东为凝香亭,其南为万春亭.。又南而西向者,为绛雪轩,轩前有太平花(图十四)。

     

图十二  御  花  园                  图十三钦安殿

 

 

  殿西稍北为亭,为斗坛,延晖阁。阁相对为四神祠。阁西为位育斋,斋前有池。斋西有澄瑞亭,其南为千秋亭。又南为养性斋,东向,七楹。东北向,各三楹,皆有楼。斋南即琼苑西门。殿北为承光门,北向,门外列金象二,左为延和门,右为集福门,正中为顺贞门。

 

《宸垣识略》:

    明宫室坤宁宫,北有围廊,曰游艺斋,与御花园相接。其钦安殿后顺贞门,即坤宁门。今改围廊为坤宁门,而界御花园于外,则钦安之奉玄武,更严肃矣。

其北即神武门(图十五)。

  (2)内东路:由搞藻堂侧有门,往南转东,日大成左门。入门有钟粹宫。

图十四  太平花

《故宫图说》:

    钟粹宫原名咸阳宫,为皇太子居处。前殿曰兴龙宫,后殿日圣哲殿。明隆庆间,始更名,清仍其旧。钟粹宫为东六宫之一,自德宗后居此,遂袭称为正宫。住所中有御书匾额:“潋心正性”。东配厢额书:“膺天庆”。西配厢额书:“绥万邦”。与西路长春宫略似。至宣统后,始移住储秀宫。今改作陈列宫中珍藏历朝名人书画之处。

图十五  神  武  门

东为景阳富,两宫中有夹道,向北有门,日千婴门。北面群屋一排,日如意馆、寿药房、敬事房、四执库、古董房。景阳宫后有御书房。东为玄穹宝殿,殿祀玉帝。景地清幽,为宫内道观之一。千婴门极南为麟趾门。西为景仁宫、承乾宫。   

《故宫图说》:

    景仁宫初名长宁宫,明末改名,清袭用之。为东六宫之一,在承乾宫之南,内有御书赞德宫帏匾额。迎门有汉白玉石屏一座,颇X-细,相传为元代遗物。东西配殿,无额,为珍妃寝宫。逐渐颓废,经修理后,将正殿定为专陈列商周秦汉鼎彝古器之所。

    承乾宫初称永宁宫,明末更名承乾,清未改名。为东六宫之一,渐沦为豢养鱼鸟之所。西配厢无额。迄宣统时,已满院榛芜,檐瓦圮侧,不堪入目,宫内亦无所存。今加修理,辟作陈列清代瓷器之用。

东为延禧宫。

《故宫图说》:

    延禧官在东二长街之东,为东六宫之一。康熙二十五年重建。前殿恭悬仁宗御书,额日:"赞徽音”。道光三十年及咸丰五年,两遭回禄。厥后更名水晶宫。而殿庑未修,祗建花洞数楹,作培植御用菜蔬之处。迨宣统时,拟改建一游患之地,适武昌革命军起,遂致停工。今院中未成之铁亭,犹当时物也。花洞现已破碎,闻系民国六年复辟时,为炸弹所毁云。本院添设防火险库房,即建于此。

    永和宫原名永安,崇祯时改永和,清因之。为东六宫之一。德宗时,瑾妃居此。又东为缎库(东有祭神库)、茶库、果房。由麟趾门西,出咸和门南行,转东有门,为斋宫。北为诚肃殿,东为毓庆宫。

《故宫图说》:

    毓庆宫系康熙年间建造,为皇太子所居之宫。雍正年间,清高宗及和亲王亦曾居此。嘉庆帝于五岁时即赐居此宫,至十五岁,始移住东二所。后殿为继德堂,堂内西间悬“宛委别藏”匾额。东间为味余书室,曲径重重。味余书室之内屋,为知不足斋。此宫内部状况或系乾嘉时之旧状。

悖本殿东,为奉先殿。

《宸垣识略》:

    明宫室,自奉先殿以东,则外东裕库、仁寿殿、哕鸾宫、喈凤宫等处。今宁寿宫,当即其址。又,文华殿后,有慈宁宫、奉宸宫、勖勤宫、承华宫、昭俭宫,皆无考,或即今文渊阁后之旷地欤?

图十六  皇极殿

南为奉先门.出诚寿门,达景运门,是为内东路。

    (3)外东路:外东路旧统名宁寿宫。清乾隆三十七年始建,备归政尊养之用。宫垣南北一百二十丈,东西三十六丈有奇。所占之地,约当内廷宫殿四分之一。规模俱仿内廷,各正宫正殿前,为皇极殿,制如乾清宫(图十六)。

前为皇极门,门前有九龙壁,后为宁寿宫,制如坤宁宫。宫虽统名宁寿,仍特有一宫名此。北为养性殿,制如养心殿(图十七)。(自乾隆三十七年兴工,至四十一年始落成。奉太后称庆,并贺金Jll奏凯。每逢佳节,均于是殿开宴。迨乾隆六十年归政后,永定此地为太上皇宴居之所。后越百余年,慈禧太后曾居此)。又北为乐寿堂(图十八)。后为颐和轩、景祺阁。东有景物宫,西有符望阁。

图十七养性殿

图十八乐寿堂

后又贞顺门旁,有珍妃井(图十九)。庚子之变,光绪帝宠妃珍妃,被西太后推堕此井。今井封禁,于慈禧、光绪殁后,其胞姊瑾妃悯其惨遇,于穿堂东供牌位,朔望拈香,并书“贞筠劲草”额,以彰之。

图十九珍妃井

曾广钧《落叶词》:

    甄官一夕沦秦玺,疏勒千年出汉泉。凤尾耘槽陪玉辇,龙香宝络殉金钿。文鸾去日红为泪,轻燕仙时紫化烟。十月帝城飞木叶,更于何处听哀蝉。

    赤栏迥合翠明漪,帝子精诚化鸟归。重璧招魂伤穆满,渐台持节召真妃。清明寒食年年忆,城郭人民事事非。宝瑟流哀弹别凤,寒鱼哀雁尽惊飞。

    银床玉露冷金铺,碧化长虹转鹿卢。姑恶声声啼苦竹,子归夜夜叫苍梧。破家叵耐云昭训,殉国争怜李宝符。料得佩环归月下,满身星斗泣红蕖。  

    横汾天子家何在,姑射仙人雪未消。恨海千龄应化石,柔乡三尺不通潮。青羊项下怜朱屟,白马涛头吊翠翘。八节四时佳丽夕,倩魂休上绣漪桥。

    朱雀鸟衣莽战场,白龙鱼服出边墙。鸥波亭下春光惨,鱼藻宫中秋夜长。水殿可怜珠宛转,冰绡赢得玉凄凉。君王莫问三生事,满驿梨花绕佛堂。

    王母传筹拥挂旗,阁门宣敕肯教迟。汉家法度天难问,敌国文明佛不知。十宅少人簪白奈,六官同人策青骊。昆明池上黏天草,只托微波诉卷葹。

    小海停波山罢舞,吴宫猎猎鲤鱼风,璇台战鼓惊朱鹭,瑶席新香割绿熊。魂魄黯依秦凤辇,圣明终属晋鲛宫。景阳楼下胭脂水,神岳秋毫事不同。   

    帘外晓风吹碧桃,未央前殿咽秦箫。石华广袖谁曾揽,沈水奇香定未烧。荷露有情同粉泪,菱波无赖学纤腰。云袍枉绣留仙褶,碧海青天任寂寥。

    天文东策王良马,地络西摧蜀后蛇。苔凳自来涵圣泽,桂纶今日网名家。蕙兰悼影伤琼树,河汉回心湿绛纱。狄女也怜人薄命,绕栏争挂像生花。   

    姊弟双飞入望仙,凤帏元自赐恩偏。尝花昔昔陪铜辇,斗革朝朝费玉钱。秦苑绿芜悲夕照,梁园春雪忆华年。身名只合埋青史,何水何山认墓田?

    鹤市山花蔓镜台,骊泉银海落妆梅。雕阑一失同车贵,玉艳凄同异路哀。福海生平愁似墨,昭陵回望绣成堆。如何齐女门前冢,唯有寒鸦啄冷灰。

  嫋嫋灵风起绿萃,幽磷断续掩春星。白杨径断闻山鸟,红藕行疏度冷萤。关寒梦魂悲岁月,水天愁思接丹青。鸾舆纵返填桥鹊,咫尺黄姑隔画屏。

乐寿堂之东,为庆寿堂、阅是楼、畅音阁,阁甚宏丽(图二十)。西为萃赏亭、遂初堂、古华斋。此外,皇极门南,为戏衣库三所。更西南隅,为文渊阁(图二十一)。极西南隅,为清史馆。是为外东路。

    (4)内西路,由咸和右门入,转北为螽斯门,南为养心殿。

高士奇《元日养心殿侍宴》诗:

  青阳淑景满乾坤,楼阁祥云捧至尊。鸳鹭两行依绣幄,笙箫一派引金

樽。臣心愿比春冰洁,天语真同化日温。称祝华封歌既醉,还将斑管纪殊恩。

殿西旧有三希堂藏法帖处,后废。

图二十  畅  音  阁

沈德潜《奉敕恭赋三希堂歌》:

    江左风流数王氏,司徒以后多闻人。羲献父子树清节,法护文学超常伦。勋名一代著史册,翰墨千载流精神。快雪时晴(羲之帖)询书圣,中秋(献之帖)姿媚中藏筋。伯达(殉帖)一帖推后劲,遒逸自足轶前尘。东晋至今十六代,离合聚散同烟云。太清楼空几泯灭,秋壑堂废疑沈沦。至宝阅世永不坏,鬼神呵护留乾坤。从来法物聚所好。归诸

秘府罗纷陈。圣皇勤政得清暇,披玩卷轴时讨论。一字品题物逾重,图球并作天家珍。三希名堂世希有,何啻朱凤兼白麟。吾皇寄托别有在,字同义异穷圣真。寓意于物匪留意,颐情养性常如春。游心理窟无止步。濂溪易通曾

有云。唯士希贤贤希圣,圣人希天直欲探天根。万里虽远终可到,立志恢廓无涯垠。士人黾勉臻上达,而况上圣德性通高曼,法书珍重只简翰,游泳六艺缘依仁。小臣拜舞敬瞻玩,摩挲那敢指掌扪。昔人笔墨贵凤髓,睿藻箴勖扬龙丈。承命作歌识卷末,疑有荣光腾起.烂烂辉星辰。

图二十一文渊阁

 

养心门膳房大库北,为西二永巷。巷东永寿宫、翊坤宫、体和殿、储秀宫、丽景轩。巷西为太极殿。

故宫图说》:

    太极殿(即启祥宫),殿五楹,在启祥门内,即启祥宫。原名未央宫,嘉靖十四年五月,更名启祥宫,为明兴献帝涎生之所。兴献帝者,成化之子,嘉靖之父也。有石坊二,北日“圣本肇初”,南日“元德永衍”。今已不存,且遗址亦无从考矣。清乾隆时,西壁悬姜后脱簪图及张照书赞,亦改旧观。宣统未出宫时,为同治瑜太妃所居,中为宝座,前后廊有慈禧书联匾。殿内陈设悉仍原式。

图二十二  重  华  宫

体元殿、长春宫、咸福宫、同道堂。正北为崇敬堂、重华宫(图二十二)。

沈德潜《恭和御制正月十日小宴重华宫示大学士内廷诸臣元韵》诗:

    重来瑶席从群仙,瑞雪初消景物鲜。歌诵唐虞真幸矣。班联风雅亦欣然。鱼旟牧梦占丰岁,松鹤天书赐老年。林壑己安仍恋主,潞河归棹敢云遄。

日丽风和是令辰,赐来珍馔命雷由  宸章记盛高唐律,乐府联吟见汉人。(时演柏梁联句故事。)十叶奠还开旧荚,一枝梅已绽新春。银花火树逢元夕,又听千门笑语频。

东西配殿,左日葆中,右日浴德。东日漱芳斋,前有戏台。又东为位育斋、澄瑞亭、千秋亭。东与御花园邻。是为内西路。

    (5)外西路:螽斯门之西,为启祥门。门以西为春华门,门内为雨华阁。阁凡三层,供欢喜佛五尊,中层供康熙大成功德佛神位,下层供西天番佛,有脑骨灯、人骨笛等,均喇嘛教法物。后为宝华殿。再后为中正殿,于民国十二年失慎后,修墙间之。殿内供欢喜佛多尊。后为西花园,火后改球场。东为惠风亭,亭内有石化铜一方,为希见之物。有建福宫。

故宫图说》:

    建福宫,宫凡三楹。乾隆五年改建,屋瓦用蓝色,异他宫,原为守制时所居,后未果,见乾隆御制《建福宫赋》及诗中。为宝座,有乾隆匾曰:“不为物先”。嘉庆联曰:“受益本于谦功崇业广,立诚贵以予言物行恒。”东闾孝贞显皇后神位。孝贞者,成丰后,同治初阶,孝钦垂帘听政,世称东太后者也。西间杂置佛龛甚多。

图二十三  英华殿前菩提树

抚辰殿又南,为延庆殿。由春华门往西,为寿安门,入门为春禧殿、寿安宫。宫后,左为福宜宫,右为宜寿堂。北为英华殿,原名隆禧殿,隆庆元年,更名英华,以供西番佛像。殿前菩提树两株(图二十三),六月开黄花,秋深子落,子不从花结,与花并发,而附叶之背,莹润圆整,可作佛珠,为前明李太后所植。后没,上尊号为九莲菩萨。树北别殿有慈容,四时祭奠。一如佛事。至清

乾隆时,于两树之间,起筑碑亭,赞述黄教。此殿自明迄今,殆久为奉佛地也。由启祥门南行,为慈祥门,入门北有中宫殿、东宫殿、西宫殿。前为大佛堂,南为慈宁宫,清末,西太后居此,有花园。宫左有头所、二所、三所。右有寿康宫。转东往南,为长信门,左为造办处、冰库等。右为慈荫楼、咸若馆、临溪亭。转南出南天门,南为前内务府及银库、修书处、油木作、枪炮作等处。是为外西路。

    以上五路全部宫殿具于此。

    附录历史博物馆,古物陈列所及故宫博物院组织概略如后:

    (一)历史博物馆概略:

    馆址在故宫前部之端门,以迄午门。屋宇宏大,地段适中。民国七年,教育部就前国子监官舍,设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同年,迁入本址,以午门城楼及两观四亭,为陈列室。午门外两廊房屋,为储藏、办公等室。端门楼上存储粗重物品。历年采集上古、中古、近古物品,共二十七万一千六百八十一件。分二十六类:一金类,二石类,三玉类,四甲骨,五刻石,六砖瓦画壁,七陶器,八瓷器,九明器俑类,十木器,十一衣冠,十二图表,十三画像,十四碑帖,十五写经,十六宋元精椠,十七版片,十八明清诏令册命题奏,十九印记关防,二十前代御用品,二十一试卷,二十二武试用品,二十三兵器,二十四模型,二十五影片,二十六国外赠品。俱为考古学上仅见之品。自民国十五年起,每年发行“历史博物馆丛刊”六册。

    (二)古物陈列所概况:

    古物陈列所系就紫禁城南部外廷各殿设立。紫禁城内周六里,围墙一千六十八丈三尺二寸,外廷约居其半。所属城门凡三,南日午门,东曰东华门,西臼西华门。城之东南、西南二角,各有重楼,高矗云表。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位居中央,文华殿位于东,武英殿位于西。各殿宇创于元,修于明,清朝因之,间有增饰。迄今数百年,固自饶有历史上之价值,而琳宫琼宇,极尽壮严,崇殿杰阁,备穷巍丽,尤足表现我国古代文化艺术之兴盛。自民国三年,内务部呈大总统令,移运辽热两处行宫宝物,庋藏于此,并于各殿内添制柜格,分类陈设。于是我民族数千年文化生活之结晶,数千年精神所系之史料,始得荟萃保存,以公诸国人。而古物陈列所于焉成立,其各殿阁掌故及所陈古物,该所另有专篇说明。

    (三)故宫博物院概略:

    办公处在宫内西三所。民国十四年十月正式成立。先是十三年,逊帝出宫,政府组织“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故宫物品。讫迨本院成立,于内设古物、图书两馆。图书馆分图书、文献二部。

    十五年,由国务院移送资政院、方略馆、观海堂原藏之书,及前清军机处档案,分途整理。于是图书馆又设图籍、掌故二部,图籍部影印善本书,掌故部刊行“掌故丛编”。于十六年十月十日起,公开游览。共分三馆:

    (1)古物馆:在宫内东西路,各分为专门陈列室。坤宁宫迤东间,雕刻品陈列室;基化门迤南,陈设品陈列室;坤宁宫东暖阁,文具陈列室;坤宁宫迤西,玛瑙陈列室;景和门迤北,养心殿藏珍品陈列室;景和门北间,象牙陈列室,景物门南间,刀剑陈列室;龙光门迤北,第二陈设品陈列室;端凝殿迤北,琺瑯器陈列室;日精门北间,烟壶陈列室;乾清门迤东,碑帖陈列室;月华门迤南,雕漆器陈列室;月华门南间,如意陈列室;月华门北间,古镜陈列室;月华门迤北,郎士宁画陈列室;坤宁宫西暖阁,为景泰蓝陈列室;坤宁门迤西,织绣品陈列室;坤宁门西间,第二雕刻品陈列室;咸福宫,乾隆珍赏物陈列室;钟粹宫前殿,宋元明书画专门陈列室;钟粹宫后殿,扇面专门陈列室;景阳宫前殿,宋元明瓷器专门陈列室一;御书房,宋元明瓷器专门陈列室二;承乾宫,清瓷专门陈列室;景仁宫前殿,大铜器专门陈列室:斋宫前殿,玉器专门陈列室。

    (2)图书馆:设于寿安宫。据宫史所载,原为咸安宫旧址,乾隆辛巳,祝圣母七旬大庆,重加修葺,称觞于此。外院东西庑各五间。本馆即以东庑为善本书库,西庑为阅览室。内院南殿,为春禧殿,北殿为寿安宫。左右延楼,回抱相属。今东楼上下,排列经史二部及志书。西楼上下,排列子集二部及丛书。北殿为殿本书库。南殿西屋,为满文书库,南殿东屋,庋杨氏“观海堂”藏书。东西后院之福宜斋、萱寿堂,则为重复书库。与寿安宫毗连之英华殿,则为善本书及佛经陈列室。

    (3)文献馆:设于宫中外东路,锡庆门之南三所。为乾隆时皇子所居,中日撷芳殿,即嘉庆潜邸。本馆以西所,为办事处,中东两所,为存档库房。皇极殿、宁寿宫,陈列图像;养性殿,陈列礼器图;东暖阁,陈列印玺;西暖阁,陈列玉策;畅音阁,陈列戏衣切末;阅是楼,陈列剧本盔头等;乐寿堂,陈列档案;后殿,陈列钞币符牌勋章等;东暖阁,陈列图书;西暖阁,陈列慈禧后用品;颐和轩,陈列盔甲兵器;景祺阁,陈列朝服;景福阁,陈列有系统之史料;神武门楼,陈列銮舆仪仗;寿皇殿在景山后,寿皇门内,南向,陈列清帝后像及乐器供器,仍当日岁朝奉祀形式;皇史宬在东华门内东南隅,藏清代各朝实录及圣训。

大高殿在神武门西北。十五年,移存军机处档案于内。后殿为本馆办公分处。

(文章来源:《旧都文物略》     编著:汤用彬、陈声聪、彭一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宫博物院讲解内容总说
图说故宫六百年:故宫里有多少“宫”?(图)
故宫三大殿院内为什么不种树
360度三维全景虚拟游览---北京故宫博物院(35场景)
世界十大宫殿--故宫(中国)
北京旅游攻略之故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