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云乡集》编辑琐语
邓云乡教授,学名邓云骧(1924.8.28—1999.2.9)山西省灵丘东河南镇人。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中央燃料工业部工作。1953年10月起,先后在苏州电校与南京电校教书。1956年1月在上海电力学院教书,至1993年退休。
  
   邓云乡教授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具有深厚文史功底。退休后,以其亲身经历的事件或与他有涉的人或事缘为诱因,或描绘与时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文化、民风民俗之变化,或明清以来文人文事钩沉,探究众说纷纭的历史文化现象,潜心著书。著有:《燕山乡土记》、《北京的风土》、《红楼风俗谭》、《北京四合院》、《清代八股文》。还有散文集:《书情旧梦》、《秋水湖山》、《花鸟虫鱼》、《吾家祖屋》。
  
  一位老教授一套新文集
  
  ——《邓云乡集》编辑琐语
  
  ◎孟保青
  
  邓先生的学问大,气度也大
  
  为邓先生编全集的事动议于1998年。当时我的同行朋友张国岚女士因编辑《俞平伯全集》得识王湜华先生。王先生曾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是老一辈的文史专家王伯祥先生的哲嗣,喜书法,精篆刻,与邓先生交往颇深。由此张、王二位便有编辑出版《邓云乡全集》之议,并立刻得到了时任出版社社长的王亚民同志的首肯。于是,出版社请王先生作筏,邓先生慨然应诺了出版全集之事。
  
  1998年9月,我们一行三人在王湜华先生陪同下专程赴上海拜见邓云乡先生。到了延吉四村,邓先生已经在楼下等我们了。见到我们邓先生显得十分高兴,忙不迭地带我们上楼。他像我们常见的中国老知识分子一样平常无奇,他的家也像我们常见的中国老知识分子的家一样狭小简陋。在他那小小的书房里我们就全集编辑出版的具体运作征求他的意见。邓先生学问大,气度也大,竟将全集的编辑出版全权交给了王湜华先生和出版社。说实在话,这真令我感到惊异。出版全集对任何一位作家,哪怕是成名的作家,都不是一件小事。有些作者对此的谨慎甚至让出版社无所适从。看着邓先生谈及此事时的从容、平和,我分明感觉到他一定是经历了人生沧桑,识尽了人间滋味,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当然,邓先生此举也表达了他对我们的信任。这种信任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加重了我们的责任感。于是,我们当下商定,我们共同制定一个编辑方案,具体的文稿整理、编订由王湜华先生和张国岚女士负责,编辑、出版由出版社负责。
  
  邓先生的记忆力一时让我有些困惑
  
  说话间时近正午,邓先生坚持要在他家附近的一家餐厅请我们吃饭。席间邓先生谈笑风生,除了讲他经历的故事,话题很自然地围绕在吃上。邓先生真是一位美食家,谈起吃来,一道道菜,一家家餐馆,名人掌故,佚闻趣事,娓娓而谈,如唠家常(请读文集的《云乡话食》),让从小就落下馋病的我大长了一回见识。谈到兴奋处,邓先生讲他就爱吃炸油条,为了吃顿炸油条,他曾经早起步行十数里一饱口福,引得我也讲我在美国时两年没吃过炸油条,馋得不能提“油条”二字,否则便要大咽口水。后经朋友指点,驱车百余里才得以大快朵颐。大家抚掌而笑,如同故交。
  
  就是在这一天的接触中,我发现邓先生不仅学问广博得惊人,他的记忆力更是好得惊人!他在讲述任何事情时都是神态从容,语调平稳,人物、时间、地点、数字等等无不准确无疑。我几次惊叹地问邓先生何以能记得这么多事,而且记得这么清楚,邓先生只是淡淡地说,他的记忆力还可以,可能跟小时候背书多有关系。不久后,邓先生因全集版权的事到北京,我即与国岚女士到北京与他会面。出去办事走在北京的街上,我再一次领教了邓先生的博闻强识。邓先生不时指着路经的建筑如数家珍:这是民国某年某年,袁世凯某公子花了多少多少大洋盖的,后来归了某某,解放后是哪家单位占用过……这是某某家的老宅,他是谁谁的亲戚,祖籍某省某地,做过哪些哪些事。诸如此类的故事,不绝于途。听得我瞠目结舌,惟有感叹而已。
  
  邓先生的记忆力一时让我有些困惑——究竟是因为他的学问大才显得记忆力好呢,还是因为他的记忆力好才显得学问大?细细想来,其实这是一个十分愚蠢的问题。正如“博闻”和“强识”组成一个词一样,二者能分得开吗?
  
  邓先生最后一次到北京是住在王府井的东厂胡同。邓先生对此下榻之处情有独钟,因为这地方有太多的故事——古的不说,就黎元洪的大总统府和胡适、傅斯年、郭沫若、范文澜、梁思成等名人的生活就足够写本书的了。我去看他时,老先生精神健旺、了无病态。不意邓先生回沪后偶感风寒,引发心疾,竟突然撒手人寰。噩耗传来,我惊呆了,半晌还不过神来。和邓先生相见的情景恍如昨日,一瞬间竟成追忆。沮丧的情绪如同巨石压在我心头多日不去。
  
  编校邓先生的书真是一种享受
  
  全集编辑的工作开始以后,先是忙坏了王湜华先生,他与邓先生鸿书频传,咨询不断。随后,我也按照我们最初的编辑构想,开始了进一步的编辑工作。编校邓先生的书真是一种享受,读着读着就随着邓先生的文思走了,忘了本来该干的事(如果书中有编校质量的问题,其原因概在于此)。就连我们的校对人员也从没有过的特别关心这部书稿的运转,因为他们就像看电视连续剧似地等着看邓先生的书,要先睹为快。编辑书稿的过程成了一个极有趣味的学习过程,是邓先生的书使原本枯燥单调的编校工作充满了愉悦。
  
  说到具体的编辑工作,我要告诉各位读者的是,现在我们见到的《邓云乡集》与最初的构想有了不小的变化:
  
  当初我们设定的名称是《邓云乡全集》,后按王湜华先生的意见,考虑到或有文稿收集不全,有名不符实之嫌,为慎重起见,改为《邓云乡集》更为稳妥。
  
  当初设定的开本是大32开,按整套全集的形式出版。后来考虑到读者的兴趣和购买的方便,便将全集分为六个单元。用邓先生书斋的名分别冠以“水流云在话风土”、“水流云在话红楼”、“水流云在话旧”、“水流云在话书”、“水流云在话食”、“水流云在话丛”等题目,分类编排。后来我编《周作人自编文集》,是按一本书一个书号、一本书一个定价的方式出的,本小,且可单册购买,很受读者欢迎,于是我最终决定,《邓云乡集》亦按单册印行,且开本略微缩小。
  
  当初我曾想为文集每本书都插上图,也收集了一些资料,花费了不少时间。后来我发现,能给邓先生的书插上的图,大都是可有可无的。比如在《红楼梦忆》、《红楼梦导读》中插些电视剧《红楼梦》的剧照(邓先生曾任电视剧《红楼梦》的民俗顾问)和《红楼梦》仕女画等,可这些和阅读无关。而想在《红楼识小录》、《红楼风俗谭》中插图就太难了,因为二书中谈的都是具体的实物,没有准确的依据就很难画出来。一旦画错了,就会误导读者,这是很不负责任的。于是最后的设计就是任何插图,甚至题图、尾花等等装饰性的东西一点儿都不要,让版面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另外,关于文集的编排也应略作说明。对于文集的编排,我们征求了邓先生的意见,采取了一种折衷、兼顾的形式。因为邓先生的文稿大多发表过,在已出版的二十余种著作中,有一些是他较重要的著作,已经是定了型的,也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所以,这类著作基本上维持了原貌。还有一些是当时按照那些出版社的要求编的,这一类中篇目多有重复,须重新编排。于是就出现了原来曾出版过的书在本文集中已不复存在(或名实不符)的情况,实际上这一部分内容已以新的(或曾有的)书名重新编排了。
  
  《邓云乡集》终于大功告成了,我和几位参与其事的同仁都大大地出了一口气。可遗憾的是,邓先生没能见到。我知道,我们给邓先生干的这点活儿肯定有纰漏之处,难逃邓先生的法眼。但我也知道,以邓先生的平和、宽容,他是不会责备我们的。我深信。
  
  《邓云乡集》(共15种16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书名 定价
  《红楼风俗谭》 27.00元
  《红楼梦导读》 17.00元
  《红楼梦忆》 18.00元
  《红楼识小录》 19.00元
  《鲁迅与北京风土》 14.00元
  《清代八股文》 11.00元
  《文化古城旧事》 26.00元
  《北京四合院(草木虫鱼)》 16.20元
  《宣南秉烛谭》 25.80元
  《燕京乡土记》(上、下) 36.50元
  《云乡丛稿》 20.40元
  《云乡话食》 19.40元
  《云乡话书》 25.20元
  《云乡漫录》 21.20元
  《云乡琐记》 25.20元
  
 今年的冬天,《邓云乡集》终于出来了。见到书后,查查日历,邓老去世竟然也快六年了。我们为什么想起了邓云乡先生?见新书,想老人,此理由一。
  
  有这样的文化老人为《文化广场》鸣锣助阵,多么幸运。而这样的幸运,眼见得是越来越少了。我们因此就更加想起邓云乡先生,此理由二。
  
  想起邓云乡
  
  他在深圳媒体发了那么多文章,与深圳人有那么多交往,我总觉得,我们不应该忘记他。我们今天想起邓先生,此理由三。
  
  我们为什么想起了邓云乡先生
  
  【眉批一二三】
  
  ◎胡洪侠
  
  一
  
  前年冬天,我去北京组稿,曾和河北教育出版社的孟保青一道,去北京东郊一晤止庵,路上不知怎么就说起了编辑《邓云乡全集》的事。保青说邓老的文稿收集不易,欲成“全集”大有困难;又说他们还在努力,争取做出一套精品书,让后人一窥邓老的为人与学问。我听了真是感慨万端。邓老1999年初突然去世,是谁都想不到的事。他一生命运坎坷,退休后得以施展平生才学,以大手笔写小文章,以旧情怀观新人事,以渊博扎实的学问,做细致精微的钩沉,以过人的精力与记忆力,奔南走北,忙东忙西,呼朋唤友,忆往怀人,挥毫泼墨,采风问俗——那是一个多么健谈健步又健笔的学者。以随笔写作而论,他和北京的张中行先生堪称一南一北两位老来逢春的“后起之秀”,实为八九十年代中国学界文坛上的清幽胜景。他有许多的题目还没写完,有不少投寄出的稿子还未及刊登,就突然撒手走了。我格外感慨的是,毕竟还有出版社肯为他出一套集子,让那些已绝版的旧作重获新生,让散见各处的篇什有个团聚之地,邓老忧时伤世的情怀,也因此有个安顿之所。
  
  今年的冬天,这套《邓云乡集》终于出来了。见到书后,查查日历,邓老去世竟然也快六年了。我们为什么想起了邓云乡先生?见新书,想老人,此理由一。
  
  二
  
  “文化广场”周刊1995年秋季创刊,从那时起,邓老就是我们的主力作者,一写就是两三年。那时网络时代未至,书写风气犹存,邓老的每篇稿子都是用蓝墨水仔仔细细地写来,不马虎,不含糊。有时来稿中附一封措辞甚谦的短札,有时是在稿子上贴一张“易可贴”纸片,问候一声,交代几句。他的长短不一的稿子和三言两语的音问,每次都让我觉得安稳,觉得欢喜,全当是研读前辈学者风范和文人风骨的课本。他的来稿我都舍不得直接发排,总是复印一份,交给编校工序,蓝墨水的原稿就私下珍藏起来。谁料想,没几年时间,原稿就成了遗墨。如今电子邮件通行天下,什么样的文思都在键盘上流出,在液晶屏上泉涌,再想一睹笔意流淌、墨趣盎然的手写文稿,难矣哉。
  
  “老广场”时代,邓老总共为我们写了多少篇文章,一时也难以统计,只是记得从第二期开始,我们就为他开了“名家专座”专栏。他给我们写的第一篇文章是《胡适日记与坐飞机的上海人》,之后又写过“杭州茶事竹枝诗话”系列,还写过一个北京风物系列。他不同意他的专栏叫“名家专座”,但既然让我们推上去了,也就安坐其位,大写其文,和一帮年轻人文来信往,高兴得很。我第一次给他写信,台头写“邓公”,他说什么也不肯,回信非让我称他为“云乡兄”。我哪里敢,吓得我只好不给他写信。他每次有新书出来,总送我一本,扉页上每每写“洪侠吾弟正之”,我刹那间不知天高地厚,只觉得无地自容。
  
  有这样的文化老人为我们鸣锣助阵,多么幸运。而这样的幸运,眼见得是越来越少了。我们因此就更加想起邓云乡先生,此理由二。
  
  三
  
  在《胡适日记与坐飞机的上海人》一文中,邓老说他经深圳去了一趟香港,“沪深来回都是坐飞机,回程那天,经深圳几位青年好友照顾,十分顺利……”。是的,邓老那几年经常来深圳,有时是专程来看看,有时是路经做短暂停留。每次我们都乐意和他聊天,看他写字,听他发牢骚,谈掌故。他劝我多读点古书,劝姜威不要总喝那么多酒,催束因立赶快把老婆孩子调来,夸黄中俊文章写得好,说邓康延和他“三百年前是一家”,又和王绍培谈武汉风物,和尹昌龙聊北大红楼,和贺承军论清华名师……。来深圳的次数多了,他也说说深圳的文化,提点建议,间或批评几句。深圳这样一个年轻的城市,经常有一些文化老人来看看,说说,不是坏事。
  
  深圳地理位置特殊,“过路”的文化人多,他们不经意间留下很多见识,很多智慧;深圳文化有今天的面貌,不能说和他们没有一点关系。这有关系的人当中,邓老是给人深刻印象的一位。他在深圳媒体发了那么多文章,与深圳人有那么多交往,我总觉得,我们不应该忘记他。我们今天想起邓先生,此理由三。
  
  “前有古人后无来者”
  
  ——我读邓云乡的书
  
  ◎止庵
  
  “识小”自是邓云乡的本事,同辈后辈未必能及。一来阅历丰厚,多所留心;二来博览群书,融会贯通。这与其归结为一种治学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活法;有其人,然后才有其书。
  
  “识大”与“识小”
  
  二十多年前始读邓云乡所著《鲁迅与北京风土》一书,至今记忆犹新。王西野为此书作跋,谓“乃以《鲁迅日记》为经,以风土景物为纬,抚今追昔,因人寓景,所谓识小可以见大,比一般的研究著作,读起来要有味得多”。末了所说尤得我心。作者自己则云:“先生在北京生活时的情况,从时间上说,虽然去古未远,但从各种环境事物风土上说,许多都已经完全不同了,现在年纪轻一些的人,对于鲁迅先生在北京生活时的一些具体事物,都已感到非常隔膜,有的已是茫然了。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再过若干年,客观的变化更大,未来的人对往昔所知也就更少了。多少能从生活的角度、风土的角度,记录下一些鲁迅先生在北京生活时期的真实情况,风土史料,虽然有些是细微琐碎,但我想对于现在和未来的读者,也不能说是毫无意义的吧。”
  
  这里姑举一例。鲁迅一九二四年四月十三日日记有云:“上午至中山公园四宜轩。遇玄同,遂茗谈至晚归。”寻常看去,不过尔尔;但经邓氏解说,敢情颇有讲究:“(茶馆)营业时间不限制,你上午沏一壶茶可以吃到晚上落灯;喝到一半,又到别处去散步,或去吃饭,茶座仍给你保留。所以鲁迅先生上午到公园喝茶,遇见朋友,能够一谈就谈到晚上,比在家里招待客人方便。老朋友谈累了,在椅子上睡一觉也可以。南柯一觉,午梦初回,斜阳在树,鸣蝉噪耳,请茶房换包茶叶重沏一壶新茶,吃上一碗,遍体生津。串茶座的报贩,默默无声地把一叠报纸放在你桌上,随你翻阅,看过后,在报上放一两个铜元,他等一会儿过来又不声不响地拿走。”说来不光介绍掌故;借用一句讲得烂熟了的话,“此情此景,跃然纸上”。
  
  《鲁迅与北京风土》多次提及“周遐寿老人”;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写法正是走的《鲁迅的故家》与《鲁迅小说里的人物》的路子。记得《故家》开篇有云:“那么一个园,一个家族,那么些小事情,都是鸡零狗碎的,但在这空气中那时鲁迅就生活着,……”虽系谦词,移过来形容邓氏所著,却也相去不远。——话说至此,不禁想起顾随尝批评《鲁迅的故家》云:“文笔松松懈懈,仍是启老本来面目,惟所写太琐屑,读后除去记得许多闲事而外,很难说令人得到什么好处。”按此本秉承《论语·子张》里子贡“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一说;惜乎高明如顾羡季,亦发此论也。虽然,前引王西野跋已云“识小可以见大”;是以“记得许多闲事”,正系“好处”所在。多知道点儿东西,总归没有亏吃。“贤”与“不贤”,姑且置之勿论;“识大”“识小”,不同作者之间,的确有此不同。治学向来有两套路数,着眼点分别在形而上与形而下;其一有如各种“经解”,其一好比笔记之流。
  
  “识小”是邓云乡的本事
  
  却说《论语》中那两句话,邓云乡自己亦曾多次援引,是乃甘以“识小”自居。后来他写《红楼风俗谭》等,仍循此道,有本书则径以《红楼识小录》命名。《红楼梦》虽系小说,相比之下关涉风俗故事更广,作者可“识”之“小”也就更多。陈从周为《红楼风俗谭》所作序云:“他是老北京,而且又如宗懔之爱岁时,元老之梦华胥,一意留心京华故事,风俗旧闻,详征博引,溯本求源。……叙岁时,记年事,说礼仪,谈服饰,讲骨董,言官制,道园林,论工艺,兼及顽童课读,学究讲章,'太上感应’、'八股’陈腔,道士弄鬼、红袖熏香,茄鲞鹿肉、荷包槟榔,至琐至细,无不包藏。”总之在“识小”的范围内,无所不知,无所不谈。
  
  “识小”自是邓云乡的本事,同辈后辈未必能及。一来阅历丰厚,多所留心;二来博览群书,融会贯通。这与其归结为一种治学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活法;有其人,然后才有其书。要给冠个名目,只好叫做“杂家”。若邓氏者,可谓“杂”而至于“专”,至于“精”矣。周汝昌为《红楼识小录》作序,即云:“再过一些年,连云乡同志这样富有历史杂学的人也无有了,我们的青年读者们,将不会批判它因'小’失小,而会深深感谢这种'小’书的作者为他们所做的工作。”如今邓氏已矣,读书至此,倍生感慨。——如前所述,我无意针对“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唱反调,不过与王西野所说相仿,我读邓云乡的作品,的确较之那些正经八百的“鲁学”、“红学”论著获益多多。盖彼辈一味求“大”,往往大而无当,结果“大”“小”两失之。
  
  当然前引周汝昌序一番感慨,也可以针对邓氏所师从的那位老人而言。尽管知堂平生著述,并不为此所囿。过去人讲“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正分别对应着“识大”与“识小”。周作人说:“由我看来,宇宙好讲,苍蝇却实在不容易谈,因为如老百姓所说寥天八只脚的讲起来,宇宙大矣远矣,我们凡人那里知道得许多,当然是莫赞一辞,任他去讲好了。若是苍蝇呢,谁都看见过,你有意见要说,他也会有意见,各说各的,所以谈宇宙般的大事没有什么问题,说到苍蝇之微,往往要打起架来,这也实在是无可如何的事。而且苍蝇虽微,岂是容易知道之物,我们固然每年看见他,所知道可不是还只他的尊姓大名而已么。”(《苍蝇之微》)“宇宙之大”与“苍蝇之微”,似乎有个虚实之别。然而,前者若能落到某种实处,譬如“国家治乱之原,生民根本之计”,自是真“识大”矣。此翁另有“正经文章”如《人的文学》、《中国的思想问题》等,即为上好例子。
  
  回过头来说邓云乡。他系直接承继知堂之一路写法,即所谓“草木虫鱼”者,——所著专有《草木虫鱼》一册,斯可谓“发扬光大”也。邓氏有关鲁迅日记和《红楼梦》之作,尚且依榜原著,近乎笺疏之类;后来写《燕京乡土记》、《文化古城旧事》,则纯然自立门户,可与古来此方面之名著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粱录》、周密《武林旧事》、顾禄《清嘉录》和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等相提并论。在他笔下,再现了无数已经逝去的普通生活。依我之见,这两本书与《鲁迅与北京风土》、《红楼识小录》和《红楼风俗谭》,同为邓氏毕生杰作,前有古人,后无来者。即便其自家他种著述,亦难比肩。
  
  邓氏已矣
  
  关于“宇宙之大,苍蝇之微”,邓云乡也有番话说:“在我想来,苍蝇毕竟比宇宙好谈些,我是天生凡人,缺乏谈神奇的功能,什么宇宙天体,太远太缥缈了,比较爱谈的,还是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在积极方面,爱谈一点生活中有情趣的事;在消极方面,想谈一点减少人生痛苦的事,'黄蘖树下面弹弦子,苦中作乐’嘛。”(《草木虫鱼·苍蝇之一》)。周氏自谓:“虽然对于名物很有兴趣,也总是赏鉴里混有批判,几篇'草木虫鱼’有的便是这种毛病,……”(《过去的工作·两个鬼的文章》)另一处则说是“大致由草木虫鱼,窥知人类之事”(《立春以前·〈秉烛后谈〉序》),似乎更其明确。相形之下,邓氏于此未免有所不及。若论博学多识,差可相提并论;以深厚求之,好像稍逊一筹。然而另一方面,反倒更显凡人本色,读来或许更感亲切,亦未可知。
  
  此次将邓云乡历年著述汇总出版,诚为一桩善举。所想讲的,归根到底就是前引周汝昌那一席话。邓氏已矣,或许竟可以视为中国某种文化传统的断绝。《鲁迅与北京风土》、《红楼识小录》、《燕京乡土记》一类著作,嗣后怕是不可再得。
  
  《燕京乡土记·邓云乡全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
  
  《文化古城旧事》
  
  中华书局
  
  《春雨青灯漫录》
  
  新华出版社
  
  《草木虫鱼世界》
  
  商务印书馆
  
  《红楼风俗潭》
  
  中华书局 
   
  
  作者:◎止庵 
  光阴似箭,一晃六年,但人们没有忘记邓老,他的著作还时时出现在排行榜上;小青年们还在打听这位邓爷爷现在在哪里;境内外好几家出版社来联系要重版他的书;苏州园林的导游在讲解那些亭台楼阁柱子上的对联时,时不会提起邓老的大名……
  
  水流云逝人安在
  
  ◎楼乘震
  
  一个声音常常萦绕在我耳边
  
  这几年,一个身影时时浮现在我眼前,一个声音常常萦绕在我耳边,尤其是每当春节临近时,我都会想起一个人,这就是邓云乡老先生。
  
  1999年年初,我出差去京,赶在除夕之前回上海。回到家中,见一份《文汇读书周报》放在桌上,眼睛一瞄,怎么?“邓云乡先生逝世”!立即拨电话到邓家,接电话的是邓老的养子蔡观兴,说今天上午已火化。为何如此匆忙?说是临近过年,一般在新年里连不吉利的话都不说,让人家来参加追悼会总归不太好。
  
  呜呼!
  
  我为文史界失去这样一位学识渊博、历经坎坷、终于在晚年枯木逢春的专家感到惋惜;我为自已再也听不到“我是邓云乡”“小楼,我来了”那宏亮的京腔而悲痛。
  
  说是邓老在1月17日到19日连续陪中央电视台的摄制组在沪拍春节的专题片后,就感到很疲劳,还以为是感染上了病毒性感冒。
  
  24日,停止了数十年的日记
  
  28日,住进某医院的干部病房,入院检查时说是肺部感染,但本人的精神状况较好。
  
  29日,还亲自送探望者到楼梯口,但已是一身虚汗。
  
  31日,在病床上拍片,说肺部有乒乓球大小阴影,肝功能也不好。
  
  2月1日,凌晨三四点钟,心跳达185跳。6时20分血压量不出,医院发病危通知,要求转心脏监护室,但手续较烦,家属也不能陪,邓老不愿意转。
  
  2日,开始脚肿,邓老说俗话说男怕穿靴,女怕戴帽,此病看来难治了。
  
  4日,打利尿针后,每隔两小时就要小便,但都自己起来。
  
  5日,消肿,邓老恢复了和医生护士说说笑笑,说出院后要请他们吃饭,要给他们写字。
  
  6日晚,胸痛开始哼,脚又肿了。
  
  7日,醒来第一件事,就要儿子向前来探望他的同事打招呼,请他们原谅自己没有精力接待他们,待出院后再补谢。
  
  8日,下午三时半,肺科医生说从CT检查的情况看来,肺部右上叶有肿块,临床判断是肺癌并已扩散到肝脏,还有心包积液。但未作进一步检查。邓老说我听得见氧气的声音,说明我的思维还是很好的。
  
  9日早餐吃了一点牛奶,还要自己擦嘴。中午12时20分心脏停止了跳动。
  
  医院的结论是晚期肺癌引起呼吸衰竭。
  
  一把再普通不过的藤椅,给每位凭吊者留下无限的遐想
  
  第二天我即去邓家。
  
  在501室的那个小厅里的饭桌上供着邓老的骨灰盒,背后是一张12寸的彩照,听说这是邓老自已早就准备好的。他还曾说,我如能死得快,没痛苦,那是最好的方式。两边摆着邓老的一对养子养女献的花篮。
  
  我代表深圳商报、代表“文化广场”向这位老作者献花、点香、默哀。
  
  书房“水流云在室”依旧,书架上插着许多色彩斑斓的新年贺卡,小书桌上叠着一迭未拆封的信件和一个《花城》的牛皮纸信封,拆开一看,是退回的原稿。桌上还有一本已题好字但未寄出的《增补燕京乡土记》。
  
  这些年来,邓老的大量文章就诞生在这张旧时的梳妆桌上。
  
  我从各个角度把书房拍了下来,又把每个书架拍了下来。一则,以后的研究者可以从书的排列中看到邓老晚年的研究方向。二则也是心存担忧,因为已不止一次看到文化名人去世后,如子女无人继承的,那些倾注了一生心血的书往往被收购者论斤收去,或被那些“学生”淘空。
  
  到邓老家去的人,凡细心的都会在书架上发现一个骨灰盒,那是他的夫人的。他俩结婚四十年来,相濡以沫,相敬如宾,把妹妹的两个孩子扶养成人。邓老多次说有她时时陪着我,我不感到寂寞。此次邓老去了,两位老人的落葬之事也就提到小辈们的议事日程。
  
  邓老是山西灵丘人,大量的文章写的是北方,所以先要征求邓家的意见,是否要葬到北方去。但邓老的弟弟认为邓老长期生活在南方,夫人也是浙江人,所以还是葬在南方为好。
  
  葬在哪里?杭州,苏州,虽都与邓老有关,但都被一一否决。最后还是决定在上海。
  
  上海近年来有几家公墓着力于殡葬文化,经过反复比较,选定了已形成氛围的福寿园。福寿园领导也竭力促成此事,提供方便。
  
  福寿园又称人文墓园,数百位各界名人都安息在此,一生喜乐的邓老在此一定不会冷清。但墓碑的设计成了大难题,先有雕塑家建议做铜塑像,或者做花岗岩石雕,但蔡观兴认为:一,邓老是个普通百姓,二,俗气,三,费用太高,予以否决。第二个方案是根据邓老写了大量北方民俗和研究《红楼梦》的文章,搞个四合院的门楼,雕塑家用胶泥捏出了小样,可惜占地太大。三是两块大理石一大一小,一高一低,却又显得过于简单。于是又回到蔡观兴最早的设想,把邓老坐的那把旧藤椅实物为模,用青铜浇铸出一把一比一的铜藤椅,在椅子上放一叠文稿纸和一支笔。《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邓老是红学专家,于是就配上一块黑色的大理石,一面磨光,刻上邓老和夫人的亲笔签名和简历,另一块长方型的黑色磨光大理石上刻上叶圣陶先生题赠邓老的杜甫诗句:“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背后植一株红枫,这就非常熨贴地反映了邓老宁静淡泊的胸怀和生活态度。
  
  此事前后历时一年许,2001年4月7日落葬,蔡观兴在那块作墓碑的大理石背面下方刻上“恩重如山,永世不忘”。一年以后,福寿园的领导发现大理石嫌小了一些,主动地换了一块大的,使与藤椅的搭配更加匀称。
  
  我非常佩服学工科出身的蔡观兴的这个设计方案,数年之后,邓老周围又新增了不少“邻居”的雕像,要么昂首挺胸,要么低头沉思,依邓老的个性,怎么愿意和他们比高低?
  
  一把再也普通不过的藤椅,是那么的不显眼,又是那么的难忘,给每位前来凭吊瞻仰的人留下无限的遐想。邓老身后事中最让人牵挂的是
  
  《邓云乡集》的出版
  
  邓老生前的单位是上海电力学院,多亏学院没有忘记邓老。今年三月,学院以党委书记牵头成立了一个“邓云乡教授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准备在院内设一个邓云乡纪念室。我见这份策划书的封面上印着“保护著名红学专家精神遗产,展示邓云乡先生珍贵成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目的是让莘莘学子们知道这所在上海并不出名的学校里曾出过如此有名的一位学者,从而激发自豪感。尽管这个方案还在实施之中,但已使家人们十分感激,因为毕竟邓老“人一走”,电力学院没有“茶就凉”。
  
  最让人牵挂的是河北教育出版社的那套《邓云乡集》,邓老在身前就已审定了全部大样,原定最迟是在2000年就要出版的。蔡观兴为此专程到石家庄去了两次,目的是希望这部浸透了邓老一生心血的书能精益求精。
  
  近日,我与蔡观兴约定在邓家见面,朝南的那间大房已改作外孙的新房,外孙、孙媳妇抱着孩子的大幅彩照就挂在厅里,邓老肯定是在乐呵呵地看着他们,保佑着他们。
  
  “水流云在室”已挪到以前留宿客人的那间。现在邓老的写字桌、书柜、衣橱都放在这里,笔筒里仍旧插着邓老用过的笔,墙上依然挂着叶圣陶的题诗和周谷城的李白诗条幅。只是书整理得很整齐,看不出原来的排列了。老蔡指着写字桌玻璃板下那张邓老用红蓝两种墨水写的通讯录说,我已向出版社订了200套书,这些好友都应送一套,以释父亲的心愿。但我看了一眼名单,其中不少人这几年里都先后到另一个世界里与邓老在一起喝茶饮酒作诗了。
  
  邓老身后,人们用各种方式怀念着他
  
  光阴似箭,一晃六年,但人们没有忘记邓老,他的著作还时时出现在排行榜上;小青年们还在打听这位邓爷爷现在在哪里;境内外好几家出版社来联系要重版他的书;苏州园林的导游在讲解那些亭台楼阁柱子上的对联时,时不会提起邓老的大名;一位叫韩府的学者专程从山西到上海来搜集资料,要写《邓云乡传》;有心人在网上设立了“水流云在之室——邓云乡教授纪念馆”,网友们为邓老献花、上香、祭酒、留言:
  
  ——邓先生:虽未见过面,但您一直是我的老师!您给我的书和给我的信,我都好好地保留着,作为对您的缅怀!结识您是我最大的荣幸,和您没见过面是我最大的不幸!永远想您!
  
  ——第一次知道你,你却已作古多年了,很是遗憾。幸而你留下了文字,幸而有此网站为你纪念,幸而还是知道了……
  
  ——今天买到了您写的书,非常高兴,愿您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到今日方才知道先生已去世,不知何处还能购买先生全集,阅读文字,以做怀念。
  
  ——红楼依旧在,几度云乡别。
  
  ——读邓先生的书是一种享受。
  
  ——1990年听过先生的讲座,印象很深,记得先生精神很好,讲得很生动,很风趣。多年过去了,我还深深地记得!2002年才知道先生已离我们而去了,真是天不怜才人!想买本先生的著作,一直找不到,但我一定要找到的。
  
  ——您给后人留下了北京的历史
  
  ——虽然和您素昧平生,可是因为对红楼的一片痴心十余年不改,电视剧《红楼梦》虽然不算完美,但真的达到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您的民俗指导功不可没!您的《红楼风俗谭》我求之已久,却始终无法如愿。天堂鸟是我最喜欢的花,愿您在天堂中安宁。
  
  邓老仙逝两年后,中华书局出版了邓老的《水流云在丛稿》,冯其庸先生特为此书作序并有《怀云乡》一首,现录下,以寄托对邓老的思念:
  
  水流云逝人安在,一尺遗书系我心。
  
  多少京华梦里事,天涯何处觅知音。
  
  ●邓云乡教授,学名邓云骧(1924.8.28—1999.2.9)山西省灵丘东河南镇人。
  
  ●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中央燃料工业部工作。
  
  ●1953年10月起,先后在苏州电校与南京电校教书。
  
  ●1956年1月在上海电力学院教书,至1993年退休。 
   
  
  作者:◎楼乘震 
  下面弹弦子,苦中作乐’嘛。”(《草木虫鱼·苍蝇之一》)。周氏自谓:“虽然对于名物很有兴趣,也总是赏鉴里混有批判,几篇'草木虫鱼’有的便是这种毛病,……”(《过去的工作·两个鬼的文章》)另一处则说是“大致由草木虫鱼,窥知人类之事”(《立春以前·〈秉烛后谈〉序》),似乎更其明确。相形之下,邓氏于此未免有所不及。若论博学多识,差可相提并论;以深厚求之,好像稍逊一筹。然而另一方面,反倒更显凡人本色,读来或许更感亲切,亦未可知。
  
  此次将邓云乡历年著述汇总出版,诚为一桩善举。所想讲的,归根到底就是前引周汝昌那一席话。邓氏已矣,或许竟可以视为中国某种文化传统的断绝。《鲁迅与北京风土》、《红楼识小录》、《燕京乡土记》一类著作,嗣后怕是不可再得。
  
  《燕京乡土记·邓云乡全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
  
  《文化古城旧事》
  
  中华书局
  
  《春雨青灯漫录》
  
  新华出版社
  
  《草木虫鱼世界》
  
  商务印书馆
  
  《红楼风俗潭》
  
  中华书局 
   
  
  作者:◎止庵 
  
楼主venne 时间:2004-12-24 13:21:09
  水流云逝人安在 
  
  
   2004年12月18日 06:06 深圳商报 
  
  
  光阴似箭,一晃六年,但人们没有忘记邓老,他的著作还时时出现在排行榜上;小青年们还在打听这位邓爷爷现在在哪里;境内外好几家出版社来联系要重版他的书;苏州园林的导游在讲解那些亭台楼阁柱子上的对联时,时不会提起邓老的大名……
  
  水流云逝人安在
  
  ◎楼乘震
  
  一个声音常常萦绕在我耳边
  
  这几年,一个身影时时浮现在我眼前,一个声音常常萦绕在我耳边,尤其是每当春节临近时,我都会想起一个人,这就是邓云乡老先生。
  
  1999年年初,我出差去京,赶在除夕之前回上海。回到家中,见一份《文汇读书周报》放在桌上,眼睛一瞄,怎么?“邓云乡先生逝世”!立即拨电话到邓家,接电话的是邓老的养子蔡观兴,说今天上午已火化。为何如此匆忙?说是临近过年,一般在新年里连不吉利的话都不说,让人家来参加追悼会总归不太好。
  
  呜呼!
  
  我为文史界失去这样一位学识渊博、历经坎坷、终于在晚年枯木逢春的专家感到惋惜;我为自已再也听不到“我是邓云乡”“小楼,我来了”那宏亮的京腔而悲痛。
  
  说是邓老在1月17日到19日连续陪中央电视台的摄制组在沪拍春节的专题片后,就感到很疲劳,还以为是感染上了病毒性感冒。
  
  24日,停止了数十年的日记
  
  28日,住进某医院的干部病房,入院检查时说是肺部感染,但本人的精神状况较好。
  
  29日,还亲自送探望者到楼梯口,但已是一身虚汗。
  
  31日,在病床上拍片,说肺部有乒乓球大小阴影,肝功能也不好。
  
  2月1日,凌晨三四点钟,心跳达185跳。6时20分血压量不出,医院发病危通知,要求转心脏监护室,但手续较烦,家属也不能陪,邓老不愿意转。
  
  2日,开始脚肿,邓老说俗话说男怕穿靴,女怕戴帽,此病看来难治了。
  
  4日,打利尿针后,每隔两小时就要小便,但都自己起来。
  
  5日,消肿,邓老恢复了和医生护士说说笑笑,说出院后要请他们吃饭,要给他们写字。
  
  6日晚,胸痛开始哼,脚又肿了。
  
  7日,醒来第一件事,就要儿子向前来探望他的同事打招呼,请他们原谅自己没有精力接待他们,待出院后再补谢。
  
  8日,下午三时半,肺科医生说从CT检查的情况看来,肺部右上叶有肿块,临床判断是肺癌并已扩散到肝脏,还有心包积液。但未作进一步检查。邓老说我听得见氧气的声音,说明我的思维还是很好的。
  
  9日早餐吃了一点牛奶,还要自己擦嘴。中午12时20分心脏停止了跳动。
  
  医院的结论是晚期肺癌引起呼吸衰竭。
  
  一把再普通不过的藤椅,给每位凭吊者留下无限的遐想
  
  第二天我即去邓家。
  
  在501室的那个小厅里的饭桌上供着邓老的骨灰盒,背后是一张12寸的彩照,听说这是邓老自已早就准备好的。他还曾说,我如能死得快,没痛苦,那是最好的方式。两边摆着邓老的一对养子养女献的花篮。
  
  我代表深圳商报、代表“文化广场”向这位老作者献花、点香、默哀。
  
  书房“水流云在室”依旧,书架上插着许多色彩斑斓的新年贺卡,小书桌上叠着一迭未拆封的信件和一个《花城》的牛皮纸信封,拆开一看,是退回的原稿。桌上还有一本已题好字但未寄出的《增补燕京乡土记》。
  
  这些年来,邓老的大量文章就诞生在这张旧时的梳妆桌上。
  
  我从各个角度把书房拍了下来,又把每个书架拍了下来。一则,以后的研究者可以从书的排列中看到邓老晚年的研究方向。二则也是心存担忧,因为已不止一次看到文化名人去世后,如子女无人继承的,那些倾注了一生心血的书往往被收购者论斤收去,或被那些“学生”淘空。
  
  到邓老家去的人,凡细心的都会在书架上发现一个骨灰盒,那是他的夫人的。他俩结婚四十年来,相濡以沫,相敬如宾,把妹妹的两个孩子扶养成人。邓老多次说有她时时陪着我,我不感到寂寞。此次邓老去了,两位老人的落葬之事也就提到小辈们的议事日程。
  
  邓老是山西灵丘人,大量的文章写的是北方,所以先要征求邓家的意见,是否要葬到北方去。但邓老的弟弟认为邓老长期生活在南方,夫人也是浙江人,所以还是葬在南方为好。
  
  葬在哪里?杭州,苏州,虽都与邓老有关,但都被一一否决。最后还是决定在上海。
  
  上海近年来有几家公墓着力于殡葬文化,经过反复比较,选定了已形成氛围的福寿园。福寿园领导也竭力促成此事,提供方便。
  
  福寿园又称人文墓园,数百位各界名人都安息在此,一生喜乐的邓老在此一定不会冷清。但墓碑的设计成了大难题,先有雕塑家建议做铜塑像,或者做花岗岩石雕,但蔡观兴认为:一,邓老是个普通百姓,二,俗气,三,费用太高,予以否决。第二个方案是根据邓老写了大量北方民俗和研究《红楼梦》的文章,搞个四合院的门楼,雕塑家用胶泥捏出了小样,可惜占地太大。三是两块大理石一大一小,一高一低,却又显得过于简单。于是又回到蔡观兴最早的设想,把邓老坐的那把旧藤椅实物为模,用青铜浇铸出一把一比一的铜藤椅,在椅子上放一叠文稿纸和一支笔。《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邓老是红学专家,于是就配上一块黑色的大理石,一面磨光,刻上邓老和夫人的亲笔签名和简历,另一块长方型的黑色磨光大理石上刻上叶圣陶先生题赠邓老的杜甫诗句:“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背后植一株红枫,这就非常熨贴地反映了邓老宁静淡泊的胸怀和生活态度。
  
  此事前后历时一年许,2001年4月7日落葬,蔡观兴在那块作墓碑的大理石背面下方刻上“恩重如山,永世不忘”。一年以后,福寿园的领导发现大理石嫌小了一些,主动地换了一块大的,使与藤椅的搭配更加匀称。
  
  我非常佩服学工科出身的蔡观兴的这个设计方案,数年之后,邓老周围又新增了不少“邻居”的雕像,要么昂首挺胸,要么低头沉思,依邓老的个性,怎么愿意和他们比高低?
  
  一把再也普通不过的藤椅,是那么的不显眼,又是那么的难忘,给每位前来凭吊瞻仰的人留下无限的遐想。邓老身后事中最让人牵挂的是
  
  《邓云乡集》的出版
  
  邓老生前的单位是上海电力学院,多亏学院没有忘记邓老。今年三月,学院以党委书记牵头成立了一个“邓云乡教授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准备在院内设一个邓云乡纪念室。我见这份策划书的封面上印着“保护著名红学专家精神遗产,展示邓云乡先生珍贵成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目的是让莘莘学子们知道这所在上海并不出名的学校里曾出过如此有名的一位学者,从而激发自豪感。尽管这个方案还在实施之中,但已使家人们十分感激,因为毕竟邓老“人一走”,电力学院没有“茶就凉”。
  
  最让人牵挂的是河北教育出版社的那套《邓云乡集》,邓老在身前就已审定了全部大样,原定最迟是在2000年就要出版的。蔡观兴为此专程到石家庄去了两次,目的是希望这部浸透了邓老一生心血的书能精益求精。
  
  近日,我与蔡观兴约定在邓家见面,朝南的那间大房已改作外孙的新房,外孙、孙媳妇抱着孩子的大幅彩照就挂在厅里,邓老肯定是在乐呵呵地看着他们,保佑着他们。
  
  “水流云在室”已挪到以前留宿客人的那间。现在邓老的写字桌、书柜、衣橱都放在这里,笔筒里仍旧插着邓老用过的笔,墙上依然挂着叶圣陶的题诗和周谷城的李白诗条幅。只是书整理得很整齐,看不出原来的排列了。老蔡指着写字桌玻璃板下那张邓老用红蓝两种墨水写的通讯录说,我已向出版社订了200套书,这些好友都应送一套,以释父亲的心愿。但我看了一眼名单,其中不少人这几年里都先后到另一个世界里与邓老在一起喝茶饮酒作诗了。
  
  邓老身后,人们用各种方式怀念着他
  
  光阴似箭,一晃六年,但人们没有忘记邓老,他的著作还时时出现在排行榜上;小青年们还在打听这位邓爷爷现在在哪里;境内外好几家出版社来联系要重版他的书;苏州园林的导游在讲解那些亭台楼阁柱子上的对联时,时不会提起邓老的大名;一位叫韩府的学者专程从山西到上海来搜集资料,要写《邓云乡传》;有心人在网上设立了“水流云在之室——邓云乡教授纪念馆”,网友们为邓老献花、上香、祭酒、留言:
  
  ——邓先生:虽未见过面,但您一直是我的老师!您给我的书和给我的信,我都好好地保留着,作为对您的缅怀!结识您是我最大的荣幸,和您没见过面是我最大的不幸!永远想您!
  
  ——第一次知道你,你却已作古多年了,很是遗憾。幸而你留下了文字,幸而有此网站为你纪念,幸而还是知道了……
  
  ——今天买到了您写的书,非常高兴,愿您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到今日方才知道先生已去世,不知何处还能购买先生全集,阅读文字,以做怀念。
  
  ——红楼依旧在,几度云乡别。
  
  ——读邓先生的书是一种享受。
  
  ——1990年听过先生的讲座,印象很深,记得先生精神很好,讲得很生动,很风趣。多年过去了,我还深深地记得!2002年才知道先生已离我们而去了,真是天不怜才人!想买本先生的著作,一直找不到,但我一定要找到的。
  
  ——您给后人留下了北京的历史
  
  ——虽然和您素昧平生,可是因为对红楼的一片痴心十余年不改,电视剧《红楼梦》虽然不算完美,但真的达到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您的民俗指导功不可没!您的《红楼风俗谭》我求之已久,却始终无法如愿。天堂鸟是我最喜欢的花,愿您在天堂中安宁。
  
  邓老仙逝两年后,中华书局出版了邓老的《水流云在丛稿》,冯其庸先生特为此书作序并有《怀云乡》一首,现录下,以寄托对邓老的思念:
  
  水流云逝人安在,一尺遗书系我心。
  
  多少京华梦里事,天涯何处觅知音。
  
  ●邓云乡教授,学名邓云骧(1924.8.28—1999.2.9)山西省灵丘东河南镇人。
  
  ●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中央燃料工业部工作。
  
  ●1953年10月起,先后在苏州电校与南京电校教书。
  
  ●1956年1月在上海电力学院教书,至1993年退休。 
   
  
  作者:◎楼乘震 
  
楼主venne 时间:2004-12-24 13:21:42
  邓云乡的不服老 
  
  
   2004年12月18日 06:06 深圳商报 
  
  
  孟保青在《一位老教授一套新文集》(刊今日“文化广场”周刊C5版)中提到,他们早在邓云乡先生在世时就有了编辑《邓云乡全集》的策划,而且付诸实施。他们还到上海当面征求邓先生的意见。孟保青说,邓先生把编全集的任务全权托付别人,这让他很吃惊,因为“出版全集对任何一位作家,哪怕是成名的作家,都不是一件小事;有些作者对此的谨慎甚至让出版社无所适从”。
  
  我同意孟保青文章中对邓云乡态度的解读:邓先生确实对“全集”一事看得很淡,确实有一种超然的境界,也确实对出版社很信任。可是,我倒愿意从另一角度理解此事。我猜度邓先生的心情是这样的:我还不算老,还能写很多年,还要写很多题目,还会出很多本书,怎么就到了编“全集”的时候了?人还在活,笔还在写,这“集”怎么个“全”法?你们有心出,那就出吧,反正出书总不是坏事,还能赚点买菜买书的钱。
  
  我这样理解,是因为我知道邓老是不服老的人。其实,他在世时,我们叫他“邓老”,他并不乐意,也不承认可以和其他诸“老”并称。过马路时,你要搀扶他一下,他也不乐意,手总挣脱开,说,不用不用,我没问题,你们不要总拿我当老家伙。
  
  那么,邓云乡先生为什么不服老?我想出两条原因,一条原因与个人生活有关,另一条与文化有关。
  
  先说文化的。邓先生学问底子好,于中国传统文化,入得进去,打得出来。他也因此很念旧,留恋旧时的许多东西。说来奇怪,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魔力:你迷恋越深,越深陷其中,掌握得越多,你就觉得我们的文化越博大,就觉得自己很年轻。“老当益壮”、“老骥伏枥”的说法,实际上是内涵在文化中的。而且,传统的东西是那么丰富而奇妙,穷一生精力你也难于完全悟透,即使掌握某一门类的传统学问,都几乎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一个“难以企及的境界”在头上高悬,不服气的人就会不停探究,心态因此也能保持年轻。邓老恰恰就是一个不服气的人。
  
  生活上的原因就有些让人心酸了。邓老虽然是不服气的人,但是,“生不逢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虽不能说是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长,但大体上也差不多。他的工作岗位和他的文化岗位或个人的理想岗位是分离的。也可以说,退休之后,他的学者与文人生涯才真正开始。他1993年退休,之后的岁月是“海阔凭鱼跃”,是“天高任鸟飞”。他既觉得他的真正人生刚刚开始,又怎么会服老?
  
  只可惜,天不假年。对邓云乡先生来说,他的去世,是“早逝”,是好不容易迎来的生命中第二个春天里的“夭折”。 
   
  
  作者:◎OK先生 
  
楼主venne 时间:2004-12-24 13:22:48
  我和云乡公合伙儿做“生意” 
  
  
   2004年12月18日 06:06 深圳商报 
  
  
  因为我认识邓云乡先生,一单“文化生意”立项
  
  1996年,我和邓云乡先生一度成了“合伙人”,以深圳为基地谋划了一单“文化生意”。这担“生意”,打了半年雷,落了几滴雨,地皮还没湿,“生意”就偃旗息鼓,悄然收兵了。
  
  故事是这样的:我们合作的“生意”全名叫做“深圳文化经纪人代理南北学人笔单”。当时,我和一有钱法人在深圳办了一家搞文化的公司。有钱的主人是想靠文化赚点钱或赚点文化的钱;而我的意思是把主人的钱多花点在文化和文化人身上,说白了就是想打着文化的幌子帮文化人弄点酒钱。我把这番意思跟云乡公说了,他连说好好好,可以做点有益的事。于是,我就聘请云乡公做了我所在文化公司的顾问。
  
  之所以想到“代理南北学人笔单”的点子,是基于这样一个潜在商机:附庸风雅是某一特定人群的迫切需求。比如说,这群人的客厅里摆满了金箔做的“一帆风顺”,当然还有一柜子“路易十三”等等。但是所有这一切并不能驱散主人心头的隐憾,如果要是在这金翅金鳞中间悬上一幅名家题款的字画,主人在接待客人时才能“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因为“金翅金鳞”是主客都不缺的,只有在书画品位面前才能一决高下。就这样,我愣是在这群人的客厅里慧眼看出了巨大的商机。显然,客厅主人未必都能和字画名家直接挂上钩,而我能,因为我认识邓云乡先生。
  
  马上写信给云乡公,将我的创意描述得前程辉煌钱景无限,大大激发了云乡公作为一个社会活动家的激情。或我去他上海的水流云在室,或他来我深圳的色香味居,几度密谋,数番推敲,一单“文化生意”被立了项。委托我们代理笔单的学人主要由云乡公推荐,都是他老人家的好朋友。旅居日本东京的文化怪才靳飞老弟闻讯也主动帮我联系了他的“关系户”,确定了如下名单:顾廷龙、钱仲联、王世襄、王元化、吴祖光、李锋、欧阳中石、梁树年、张幼丞、王西野、杜宣、吴小如、周汝昌、邓云乡、袁行霈、许宝、张生、许图南、王华、周退密、徐城北、杭青石、田遨、吴柏森、喻蘅、石迅生,等等。
  
  这单“生意”在“万事俱备只差银子”的节骨眼儿上“寿终正寝”了
  
  1996年五六月间,为落实此事,我拿着云乡公的八行笺,飞北京拜见了顾廷龙、吴祖光、梁树年、吴小如等;飞上海拜见了王元化等;赴苏州拜见了钱仲联、王西野等。在广泛征求了意见后,我向老先生们发出了授权申请以及合同函件,其词曰:敬启者:
  
  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服务社会服务学人,拟开展代理南北学人书画笔单业务,敦请先生委托本公司代理书画笔单,成为本公司此项业务之基本代理笔单学人。广结翰墨因缘,以飨社会各界仰望之诚,并得砚田耕耘之乐,取不伤廉,余资买醉,惠及亿众,笔墨流芳。谨具短简,用奉高明。专肃恭请
  
  台安
  
  由于云乡公的面子,名单中的学人全部给予鼎力支持。考虑到操作方便,我们代理的书画种类主要以小品为主,如诗笺册页、斗方、扇面、条幅立轴、横幅、手卷、匾额榜书、屏条、写影、画像等等,篆刻则石章、铜章、玉章之属皆可。据云乡公开具的润例,小品书件每件500元,小品画件每件600元,可见当时学人书画润格确实是“取不伤廉”,余资也仅够“买醉”而已。
  
  明眼人不难看出,我和云乡公谋划的这单“生意”,是一件意义大于利益的买卖。如果你是一个相信艺术的潜移默化功能的人,请想象一下:一个整日沐浴在“金翅金鳞”中的人,偶然附庸一下风雅,每天也在书画艺术的光辉中滋养几分钟,久而久之,他那大而无当的眼珠子,很可能被滋养出一丝哪怕是不易察觉的灵性光芒。总之,这是一项让一部分人先文化起来的事业,唯一的缺点就是几乎无利可图,而且前期规模宏大的广告策略需要一笔数目可观的银子来支撑。由于我无法向有钱的主人说清楚投资回报周期和利润前景,我们这单有意义的“生意”在“万事俱备只差银子”的节骨眼儿上“寿终正寝”了。我无法向那些年届耄耋的文化老人交差,只好跟云乡公在书信中苦笑:“有钱人的钱,实在是太难弄了,想干一件有意思的事,谈何容易呀!你老人家跟那些老先生编个理由解释一下吧。”云乡公复信在深表理解的同时也备觉遗憾。他说,其实学人的书画作品中涵纳着比单纯书画家更其深长的意蕴和更珍贵的文物价值,如周氏兄弟、胡适、陈寅恪等等,他们的往来书信都已经成为收藏家眼中的拱璧或手中的镇斋之宝。但学人致力于学问,书画乃其余事,学术的月色掩夺了艺术的星辉。假如有一位眼光独到的儒商,肯花钱做做类似笔单代理的中介,使学人的手泽广被天下,滋养荒芜的园地,氤氲大片的新绿,肯定会有始料不及的欣喜收获。
  
  心香三瓣,感慨万千
  
  人生易老,转眼就是八年,云乡公远行也已快六年,委托我们代理笔单的学人中,如顾廷龙、钱仲联、吴祖光等也驾鹤西去了。今天,《文化广场》的编者拿出一方素洁的版面,祭奠他的老作者云乡公的诗魂,命我忆写先生与深圳的因缘,心香三瓣,感慨万千,首先就想到我们爷俩儿合伙做的这单早夭的“生意”。翻出当年和云乡公往还的书信,厚厚的一叠,竟有些泛黄,不免有人琴俱亡之痛,伴着一种老成凋谢的感伤。
  
  作者:◎姜威 
  
作者:莫江南 时间:2004-12-24 19:03:39
  去北京的时候就带着《鲁迅与北京风土》,每天按照先生的足迹出去游玩,很是惬意
作者:柳已青 时间:2004-12-24 19:53:45
  又读,念斯人风范
作者:水木乔纳森 时间:2004-12-24 20:02:57
  这套书印制得精美,可惜错字多。比如新出的《宣南秉烛谭》P159引伦哲如《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居然误作“《辛亥以耒藏书记事诗》”,连错两字,校对该打手心的。
作者:如扫落叶 时间:2004-12-24 20:21:51
  不但錯字特多,而且文章有重出。比如那篇讲皕宋楼的,由于题目不同,就在两本书中出现了两次,而内容完全一样。更为滑稽的是,在这两篇之中居然文字互有歧异,“面请”,另一篇作“函请”,不知孰是?讲到岛田翰被判“横領”之罪,另一文误作“横颌”(日文中“横領罪”大约相当于欺诈罪)。其他错字太多,举不胜举。
作者:隐桑庐 时间:2004-12-25 00:57:42
  《清代八股文》亦多讹误,即就《女与回也谁愈》一题而言,“编交当代之名卿”(91页),其中“编交”应是“徧(遍)交”之形误。而同页“将谓回不愈女,女不愈回乎?此可与论过犹不及之师,商而女之回也,固非其例。将谓回有时愈女,女有时愈回乎?此可与论退与兼人之由,求而女与回也,又非其伦”一比,其中“师、商,由、求”都是孔子的弟子,因此这样的标点便显然错得有些离奇。《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有这样二段对话:“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又:“子贡问: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然则师愈与?曰:过犹不及。”据此,那就应当标作:“将谓回不愈女,女不愈回乎?此可与论过犹不及之师、商,而女与(引文误'之’)回也,固非其例;将谓回有时愈女,女有时愈回乎?此可与论退与兼人之由、求,而女与回也,又非其伦。”前一错误,因系时下编校通病,或许可以原谅;至于后一错误(而且读了破句),那就不知该打谁的手心了。
作者:一二一二一二一 时间:2004-12-26 12:34:05
  提
作者:四夕羊羽 时间:2004-12-26 13:53:25
  河北教育的封面设计张志伟颇有一手,我注意很久了,现在只要看到这个社的好书,一看背面必有这个人的名字,若干次了!
  
楼主venne 时间:2004-12-27 12:45:40
  提!^_^ !
楼主venne 时间:2004-12-29 10:08:25
  不好意思,《邓云乡集》还有一本,最近才入库,为《诗词自话》定价:22.50元,2004年11月第一版,这样《邓云乡集》共16种17册,已经全部出齐,目录为:
  《邓云乡集》(共16种17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书名 定价
    《红楼风俗谭》 27.00元
    《红楼梦导读》 17.00元
    《红楼梦忆》 18.00元
    《红楼识小录》 19.00元
    《鲁迅与北京风土》 14.00元
    《清代八股文》 11.00元
    《文化古城旧事》 26.00元
    《北京四合院(草木虫鱼)》 16.20元
    《宣南秉烛谭》 25.80元
    《燕京乡土记》(上、下) 36.50元
    《云乡丛稿》 20.40元
    《云乡话食》 19.40元
    《云乡话书》 25.20元
    《云乡漫录》 21.20元
    《云乡琐记》 25.20元
    《诗词自话》 22.50元7
  
  孟保青在《一位老教授一套新文集》(刊今日“文化广场”周刊C5版)中提到,他们早在邓云乡先生在世时就有了编辑《邓云乡全集》的策划,而且付诸实施。他们还到上海当面征求邓先生的意见。孟保青说,邓先生把编全集的任务全权托付别人,这让他很吃惊,因为“出版全集对任何一位作家,哪怕是成名的作家,都不是一件小事;有些作者对此的谨慎甚至让出版社无所适从”。
  
  我同意孟保青文章中对邓云乡态度的解读:邓先生确实对“全集”一事看得很淡,确实有一种超然的境界,也确实对出版社很信任。可是,我倒愿意从另一角度理解此事。我猜度邓先生的心情是这样的:我还不算老,还能写很多年,还要写很多题目,还会出很多本书,怎么就到了编“全集”的时候了?人还在活,笔还在写,这“集”怎么个“全”法?你们有心出,那就出吧,反正出书总不是坏事,还能赚点买菜买书的钱。
  
  我这样理解,是因为我知道邓老是不服老的人。其实,他在世时,我们叫他“邓老”,他并不乐意,也不承认可以和其他诸“老”并称。过马路时,你要搀扶他一下,他也不乐意,手总挣脱开,说,不用不用,我没问题,你们不要总拿我当老家伙。
  
  那么,邓云乡先生为什么不服老?我想出两条原因,一条原因与个人生活有关,另一条与文化有关。
  
  先说文化的。邓先生学问底子好,于中国传统文化,入得进去,打得出来。他也因此很念旧,留恋旧时的许多东西。说来奇怪,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魔力:你迷恋越深,越深陷其中,掌握得越多,你就觉得我们的文化越博大,就觉得自己很年轻。“老当益壮”、“老骥伏枥”的说法,实际上是内涵在文化中的。而且,传统的东西是那么丰富而奇妙,穷一生精力你也难于完全悟透,即使掌握某一门类的传统学问,都几乎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一个“难以企及的境界”在头上高悬,不服气的人就会不停探究,心态因此也能保持年轻。邓老恰恰就是一个不服气的人。
  
  生活上的原因就有些让人心酸了。邓老虽然是不服气的人,但是,“生不逢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虽不能说是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长,但大体上也差不多。他的工作岗位和他的文化岗位或个人的理想岗位是分离的。也可以说,退休之后,他的学者与文人生涯才真正开始。他1993年退休,之后的岁月是“海阔凭鱼跃”,是“天高任鸟飞”。他既觉得他的真正人生刚刚开始,又怎么会服老?
  
  只可惜,天不假年。对邓云乡先生来说,他的去世,是“早逝”,是好不容易迎来的生命中第二个春天里的“夭折”。 
   
  
  作者:◎OK先生 
  
  
  因为我认识邓云乡先生,一单“文化生意”立项
  
  1996年,我和邓云乡先生一度成了“合伙人”,以深圳为基地谋划了一单“文化生意”。这担“生意”,打了半年雷,落了几滴雨,地皮还没湿,“生意”就偃旗息鼓,悄然收兵了。
  
  故事是这样的:我们合作的“生意”全名叫做“深圳文化经纪人代理南北学人笔单”。当时,我和一有钱法人在深圳办了一家搞文化的公司。有钱的主人是想靠文化赚点钱或赚点文化的钱;而我的意思是把主人的钱多花点在文化和文化人身上,说白了就是想打着文化的幌子帮文化人弄点酒钱。我把这番意思跟云乡公说了,他连说好好好,可以做点有益的事。于是,我就聘请云乡公做了我所在文化公司的顾问。
  
  之所以想到“代理南北学人笔单”的点子,是基于这样一个潜在商机:附庸风雅是某一特定人群的迫切需求。比如说,这群人的客厅里摆满了金箔做的“一帆风顺”,当然还有一柜子“路易十三”等等。但是所有这一切并不能驱散主人心头的隐憾,如果要是在这金翅金鳞中间悬上一幅名家题款的字画,主人在接待客人时才能“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因为“金翅金鳞”是主客都不缺的,只有在书画品位面前才能一决高下。就这样,我愣是在这群人的客厅里慧眼看出了巨大的商机。显然,客厅主人未必都能和字画名家直接挂上钩,而我能,因为我认识邓云乡先生。
  
  马上写信给云乡公,将我的创意描述得前程辉煌钱景无限,大大激发了云乡公作为一个社会活动家的激情。或我去他上海的水流云在室,或他来我深圳的色香味居,几度密谋,数番推敲,一单“文化生意”被立了项。委托我们代理笔单的学人主要由云乡公推荐,都是他老人家的好朋友。旅居日本东京的文化怪才靳飞老弟闻讯也主动帮我联系了他的“关系户”,确定了如下名单:顾廷龙、钱仲联、王世襄、王元化、吴祖光、李锋、欧阳中石、梁树年、张幼丞、王西野、杜宣、吴小如、周汝昌、邓云乡、袁行霈、许宝、张生、许图南、王华、周退密、徐城北、杭青石、田遨、吴柏森、喻蘅、石迅生,等等。
  
  这单“生意”在“万事俱备只差银子”的节骨眼儿上“寿终正寝”了
  
  1996年五六月间,为落实此事,我拿着云乡公的八行笺,飞北京拜见了顾廷龙、吴祖光、梁树年、吴小如等;飞上海拜见了王元化等;赴苏州拜见了钱仲联、王西野等。在广泛征求了意见后,我向老先生们发出了授权申请以及合同函件,其词曰:敬启者:
  
  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服务社会服务学人,拟开展代理南北学人书画笔单业务,敦请先生委托本公司代理书画笔单,成为本公司此项业务之基本代理笔单学人。广结翰墨因缘,以飨社会各界仰望之诚,并得砚田耕耘之乐,取不伤廉,余资买醉,惠及亿众,笔墨流芳。谨具短简,用奉高明。专肃恭请
  
  台安
  
  由于云乡公的面子,名单中的学人全部给予鼎力支持。考虑到操作方便,我们代理的书画种类主要以小品为主,如诗笺册页、斗方、扇面、条幅立轴、横幅、手卷、匾额榜书、屏条、写影、画像等等,篆刻则石章、铜章、玉章之属皆可。据云乡公开具的润例,小品书件每件500元,小品画件每件600元,可见当时学人书画润格确实是“取不伤廉”,余资也仅够“买醉”而已。
  
  明眼人不难看出,我和云乡公谋划的这单“生意”,是一件意义大于利益的买卖。如果你是一个相信艺术的潜移默化功能的人,请想象一下:一个整日沐浴在“金翅金鳞”中的人,偶然附庸一下风雅,每天也在书画艺术的光辉中滋养几分钟,久而久之,他那大而无当的眼珠子,很可能被滋养出一丝哪怕是不易察觉的灵性光芒。总之,这是一项让一部分人先文化起来的事业,唯一的缺点就是几乎无利可图,而且前期规模宏大的广告策略需要一笔数目可观的银子来支撑。由于我无法向有钱的主人说清楚投资回报周期和利润前景,我们这单有意义的“生意”在“万事俱备只差银子”的节骨眼儿上“寿终正寝”了。我无法向那些年届耄耋的文化老人交差,只好跟云乡公在书信中苦笑:“有钱人的钱,实在是太难弄了,想干一件有意思的事,谈何容易呀!你老人家跟那些老先生编个理由解释一下吧。”云乡公复信在深表理解的同时也备觉遗憾。他说,其实学人的书画作品中涵纳着比单纯书画家更其深长的意蕴和更珍贵的文物价值,如周氏兄弟、胡适、陈寅恪等等,他们的往来书信都已经成为收藏家眼中的拱璧或手中的镇斋之宝。但学人致力于学问,书画乃其余事,学术的月色掩夺了艺术的星辉。假如有一位眼光独到的儒商,肯花钱做做类似笔单代理的中介,使学人的手泽广被天下,滋养荒芜的园地,氤氲大片的新绿,肯定会有始料不及的欣喜收获。
  
  心香三瓣,感慨万千
  
  人生易老,转眼就是八年,云乡公远行也已快六年,委托我们代理笔单的学人中,如顾廷龙、钱仲联、吴祖光等也驾鹤西去了。今天,《文化广场》的编者拿出一方素洁的版面,祭奠他的老作者云乡公的诗魂,命我忆写先生与深圳的因缘,心香三瓣,感慨万千,首先就想到我们爷俩儿合伙做的这单早夭的“生意”。翻出当年和云乡公往还的书信,厚厚的一叠,竟有些泛黄,不免有人琴俱亡之痛,伴着一种老成凋谢的感伤。
  
  作者:◎姜威 
  这套书印制得精美,可惜错字多。比如新出的《宣南秉烛谭》P159引伦哲如《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居然误作“《辛亥以耒藏书记事诗》”,连错两字,校对该打手心的。
  不但錯字特多,而且文章有重出。比如那篇讲皕宋楼的,由于题目不同,就在两本书中出现了两次,而内容完全一样。更为滑稽的是,在这两篇之中居然文字互有歧异,“面请”,另一篇作“函请”,不知孰是?讲到岛田翰被判“横領”之罪,另一文误作“横颌”(日文中“横領罪”大约相当于欺诈罪)。其他错字太多,举不胜举。
  《清代八股文》亦多讹误,即就《女与回也谁愈》一题而言,“编交当代之名卿”(91页),其中“编交”应是“徧(遍)交”之形误。而同页“将谓回不愈女,女不愈回乎?此可与论过犹不及之师,商而女之回也,固非其例。将谓回有时愈女,女有时愈回乎?此可与论退与兼人之由,求而女与回也,又非其伦”一比,其中“师、商,由、求”都是孔子的弟子,因此这样的标点便显然错得有些离奇。《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有这样二段对话:“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又:“子贡问: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然则师愈与?曰:过犹不及。”据此,那就应当标作:“将谓回不愈女,女不愈回乎?此可与论过犹不及之师、商,而女与(引文误'之’)回也,固非其例;将谓回有时愈女,女有时愈回乎?此可与论退与兼人之由、求,而女与回也,又非其伦。”前一错误,因系时下编校通病,或许可以原谅;至于后一错误(而且读了破句),那就不知该打谁的手心了。
  河北教育的封面设计张志伟颇有一手,我注意很久了,现在只要看到这个社的好书,一看背面必有这个人的名字,若干次了
  不好意思,《邓云乡集》还有一本,最近才入库,为《诗词自话》定价:22.50元,2004年11月第一版,这样《邓云乡集》共16种17册,已经全部出齐,目录为:
  《邓云乡集》(共16种17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书名 定价
    《红楼风俗谭》 27.00元
    《红楼梦导读》 17.00元
    《红楼梦忆》 18.00元
    《红楼识小录》 19.00元
    《鲁迅与北京风土》 14.00元
    《清代八股文》 11.00元
    《文化古城旧事》 26.00元
    《北京四合院(草木虫鱼)》 16.20元
    《宣南秉烛谭》 25.80元
    《燕京乡土记》(上、下) 36.50元
    《云乡丛稿》 20.40元
    《云乡话食》 19.40元
    《云乡话书》 25.20元
    《云乡漫录》 21.20元
    《云乡琐记》 25.20元
    《诗词自话》 22.50元

宣南秉烛谭
  
  目录: 
  
   代序
   钦差大臣的旅程
   巡阅澳门
   外语“谜”
   诗人、词人、书家
   潘家曲子
   《潘氏科名草》
   潘氏藏书
   黄仲则与宣南
   刘墉与和珅
   宝月楼
   漫谈咸丰
   热河密札
   圆明园“五春”
   肃顺被杀
   光绪治病
   力医隐
   皇上过年
   圆明园与李鸿章
   记张荫桓
   谭浏阳诗话
   谭嗣同诗
   吴大澂、谭延闿
   谭延闿与北京
   谭延闿自写诗草
   “错认秦淮夜顶潮”
   父子翰林
   曲园四代人
   龚定盦出都
   讽刺诗
   关于瑞澂
   太炎先生五题
    汤夫人
    龙泉寺
    绝食
    长女自杀
    太炎弟子
   沈渔溪事
   袁氏父子诗
   寒云艺事
   皇子数“爸爸”
   学人刘师培
   蔡松坡之死
   谭家菜与谭家词
   萧龙友诗
   陈师曾诗与印
   风俗画小议
   姚茫父谈脸谱
   芝木匠故事
   弘一法师李叔同
   击技家“魏龙藏”
   女大学校长
   俞粟庐水磨腔
   《振飞曲谱序》书后
   吴梅词学
   南唐二主词
   吴梅《霜崖曲录》
   熊凤凰
   “旧王孙”书画
   苏州殿春簃
   明轩与殿春簃
   郁达夫与北京
   戴月轩女孙
   从“断魂枪”谈起
   袁良轶事
   我的房东和邻居
   马徐维邦铅笔画教材
   关于杨翠喜
   名人与名伶
   刘喜奎
   梅、程师缘
   鼓王弟子
   马连良与卓别林
  硬里子老生
  二牌青衣
  沈凤喜的影子
  晚年赛金花
  小凤仙轶事
  梨园侠义
  白口
  京剧的守旧
  戏校与科班
  闲话太监
  太监与寺庙
  清末太监之罪恶
  活捉康小八
  旧时北京的会馆
  惠州会馆杂谈
  南锣鼓巷杂谈
  陶然亭怪鸟
  天坛斋宫
  蛤蟆祭天
  陶然亭诗话
  《红楼》锁话
  辫子
  帽子
  当铺
  王府
  查抄
  《红楼》联语
  曹雪芹故事
  故宫金器皿
  故宫标卖黄金器皿经过
  古玩铺
  香山饭店
  武侠小说杂忆
  红灯照
  北京人的扇子
  半斤八两
  青松红杏图
  东岳庙
  胜地龙华会
  名蓝远溯赤乌年
  塔影桃花古寺春
  西山古寺
  城南情调
  城南游艺园
  瀛台思古
  喇嘛打鬼
  太液荷花
  湖上桨声
  万牲园
  古城墙
  江南城隍庙
  偃松与龙爪槐
  兰花
  翁相国宅
  燕园鸿爪
  厂甸看游人
  蚕话
  学府往事
  清华、北大、师大
  平大
  艺专、交大、燕大
  协和、辅仁
  中法、汇文
  朝阳、中大
  大学生费用
  招生广告
  入学考试的秘诀
  考学校回忆
  私立中学
  教会学校
  公立中学
  小学
  如烟散去
  孔德学校
  “假文凭”
  平凡的苦与甜
  寻根有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来是“前辈版主”
胡洪侠|今天晒晒邓云乡先生的书
邓集文先生的书画情缘
邓云乡‖ “文化古城”简说(下)
中华书局的一套民俗大家邓云乡的《邓云乡集》
访邓氏杏林第七代传人邓飞虹老中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