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北京的竹板书(专辑)
目录
(1)老北京的竹板书
(2)北京竹板书
(3)北京竹板书的“身世”
(4)旧时老北京的鼓曲酬神堂会张卫东
(5)老北京莲花落
(6)正月闹市何处寻
(7)老"玩意儿"很潮很强大
(8)京城老曲种"竹板书"再现曲坛 大饱观众耳福
(1)老北京的竹板书
历史来源
表演艺人
竹板书  前身叫“落子”,清朝末年萌芽于冀中地区。当时,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冀中一带多乞丐。有的乞丐在讨饭时用牛胯骨钻孔栓上铃铛,摇晃着唱自编的顺口溜,人称“耍胯骨”的。后来,有人改用竹板伴奏这种曲调,应用于农村举行婚礼时“念喜歌”。借鉴道教“梅、清、胡、赵”四大门派的传延方式,以师徒授艺传播为主体,子承父业的家庭沿袭方式为附,但有门里学艺也必须门外拜师的定则。竹板书“万、福、来、临、贺”五代艺人中都出现过享誉一时的杰出人物。  约在1849年前后,兰万祥用这种形式演唱小故事和演义书目。“五四”运动前后,“落子”在任丘一带较为盛行,艺人们收徒传艺,各立门户,流传越来越广,逐步蔓延到冀中、冀东及辽宁一带,随之出现了一些颇有造诣的艺人。王来恩、刘春堂、刘驾亮等经过自身的实践和钻研,发展了这一艺术
清代嘉庆年间
嘉庆年间
竹板书形成于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度日。河北来京行艺的鼓书艺人刘丹池为谋生计,与其师张连奎放弃弦索,改用竹板伴奏演唱。刘丹池下传弟子分成两个支脉,一脉以金永贵为代表,下排万、福、来、临、贺、国、顺、玉、海、潮各字辈传人;又以一脉以王永祥为代表,下排春、德、庆、田、祥、常、如、胜、茂、宣各字辈传人。清末民初是竹板书在北京的兴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代表艺人,佘来荣、贾宝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在东安市场、朝阳门外、门头沟天桥等地演出,极受听众欢迎。
光绪年间
表演
竹板书在“万”、“福”两辈艺人的创造下达到成熟,不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唱腔,而且积累了一批经典书目。民国初年,竹板书艺人中出现了一大批代表人物,影响遍及广大地区,其中王来恩还远到扬州、西安、香港等地演出。王来恩,任丘市北芦张村人,艺各“舍命王”、竹板书中的头板、二板、大安板、流星赶月都是他的独创,从而把“落子”发展到竹板书阶段,成为竹板书艺人中的佼佼者。
早年艺人
刘临宣,幼名刘春棠,拜王来恩为师。刘临宣之子刘焕章随父学艺八年,带艺投师在北京门头沟老艺人绳林祥门下,取名“刘贺亮”。现年七十三岁,历经五十余年演唱生涯,积累长、中、短篇曲目约三十余部段。刘贺亮授徒三人,因市场经济冲击,现无一人从事竹板书演唱,任丘竹板书,这一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曲种面临失传危险。
佘来荣英年早逝,未有传人。贾宝山收徒三人:张顺明及关顺贵(兼唱西河大鼓)、关顺鹏兄弟。关氏兄弟拜师不久,贾宝山遂去世,便由大师兄张顺明代师传艺。但关氏兄弟只学了竹板书的中、短篇,不能适应演出长篇的需要。民国十七年(1928)关顺贵、关顺鹏又拜鼓书艺人田玉福为师,学习了《战国春秋》 、 《跨海征东》 、《薛家将》等长篇大书,开始在天桥等地打板演唱。
发展历程
竹板书又名毛竹板书、竹板快书,俗称“大落子”、“京口落子”,是河北省流行较广的曲种之一。由于它具有灵活、简便、易于掌握的特点,所以,在全国也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清嘉庆年间流行于容城、定兴、徐水、新城、雄县、永清、固安、霸县、安次、文安、任丘等县。至二十世纪初盛行于河北大部地区,并传入山东、山西、东北各省以及北京、天津等地。
悠久历史文化
艺术发展
它由明清时期的“数来宝” 、“莲花闹”(我觉得是不是莲花落)艺术发展而来。源于乞丐讨饭时编唱的顺口溜,因用两块带铃裆的牛胯骨击节,当地又叫“耍胯骨的”。后来又有人改用竹板和节子板击节,给婚娶人家念喜歌。清道光咸丰年间,艺人兰万祥用这种形式说唱小故事和长篇演义,在集市、庙会和书场演唱,称为“落子”。五四运动前后,竹板书即在河北中部平原兴起。当时正遇“国丧”,“遏密八音”,鼓书艺人为了生计,被迫用竹板伴奏数唱乞食。其曲调以盛行冀中的鼓书为基调,吸收十不闲、莲花落及叫卖调、小调等腔调,或“撂地”站唱,或走唱,时称“竹板落子”,后衍为独立曲种。今廊坊市高芦村竹板书老艺人王来堃收藏的《梅门二股五枝今古代》记载:“梅门二股肖隆廷下传五枝姜守义,至清嘉庆十三年,五十八世祖张九司,学名连魁(容城县三台子人)初用竹板不用弦子,大鼓改唱快书。”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北京唱竹板书较有影响的演员数关顺鹏和女演员宋相臣等。关顺鹏善于运用“京音”演唱,世称“北京竹板书”;宋相臣袭用河北乡音演唱,世称“河北竹板书”。经过几代艺人的不断努力,使竹板书的艺术水平大大提高,他们继承了河北竹板书唱腔朴实无华、乡土气息浓厚的艺术特色,并吸收了各种大鼓、小曲、梆子、评戏等姊妹艺术,丰富了竹板书唱腔的音乐,形成独特风格。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竹板书在北京已罕见演出。
著名演员
戏票
张连魁收徒刘丹池(刘春义),刘又收徒金永贵(回族、固安大韩寨人)和王永祥(固安彭村人),世称“二永”。自“一春二永”之后按“万、福、来、临、鹤、国、顺、雨、海、潮”十字排辈,收徒传艺。自“来”字辈起,始有女演员。至1958年,已传至“”字辈。
竹板书艺人积极编演新书,王春田、刘鹤亮、靳福生、李临福等说唱了《平原枪声》、《烈火金钢》《白毛女》 、《夺印》等,潘学勤曾在唐山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演新书《新儿女英雄传》和《节振国》,并在《唐山文艺》连续发表脚本的部分章节,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仍有演出
演唱形式
《薛家将》
演唱形式较简单,演员自击乍板和节子站立说唱。起初唱腔扳式、腔调较少,只有[头板]、[二板]、[快板]等,起句时多先用“哎”字领起。至“福”、“来”两辈时,有了[大安板]、匕安板]、[哭相思]、[流星赶月]、[流水板]、[垛板]、[垛句]等多种板头的巧俏唱法。演出书目多是中篇,如《武松传》、 《左连城告状》 、《响马传》 、《五龙传》、《黄爱玉上坟》、《王定保借当》等,短篇小段多用来垫场,长篇书目较少。
竹板书传至第四代“万”字辈时即有了“双档”表演,为一人专打板(贴板),另一人只以节子击节演唱。打板人有时也加些衬话、搭腔,以烘托气氛。传至第五代“”字辈、第六代“来”字辈时.已开始进入城市和工矿区“靠地”演出。由于中、短篇书目不足以满足听众长时期听书的需要,故而发展有长篇大书,如《春秋》 、 《东汉》 、《薛家将》、《呼家将》、《扬家将》等。这些长篇大书有的是从西河大鼓等曲种移植过来,用竹板书形式演唱,有的是将本曲种的中篇书目增加情节敷衍成长篇。
书目范围
竹板书
竹板书在发展过程中,流布范围也越来越广。清光绪二十年(1894)前后,南皮艺人张福堂(白万英弟子)将竹板书传到山东。以后,任丘县王来恩也相继去山东演出。另有固安县潘福恒、董福来,安次县王福义、余来荣、英来鹏等先后外出,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年间远赴北京、天津、沈阳等地献艺;安次县的狄来珍曾到过山西太原;王来墼去过天津、沈阳、大连。其中以王来恩的行艺范围最广,还去过西安、扬州和香港等地。
在竹板书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不少贡献大的名家。如佘来荣首创[大安板]、[二安板]等唱腔,其[慢板]大口唱,以嗓音圆润、声音洪亮而自成一派,他的《王定保借当》、《月明楼》、 《五龙传》等中篇书和《战长沙》《武松打店》等短篇书独具风格;王来恩吸收老调梆子唱腔,丰富了竹板书曲调,他的[大安板]、[二安板]、[哭相思]唱得深沉、委婉、巧俏-流水板、快板唱得斩钉截铁.台风泼中有帅,神韵十足,得“舍命王”的绰号。王来恩早年以中篇书成名,至中年又以《西唐传》 、 《反唐》 、《春秋》等长篇书著称,是说唱长篇书较早的艺人;马兰月以稳中有俏的唱法和“细、巧、俏”的风格自成一家,中、长篇书均说得好;潘学勤(潘福恒之子)口齿清楚,喷口有力,所演书扣惊奇,他与赵庚岚合作,将原来只说十七场的《刘公案》扩展成能说两个月的长篇,后又增添《小罗锅》即以刘焕芝为“书胆”的《江宁府》、《断九头案》等情节,可连说一节,即每天三小时连说四个月。
传唱历程
街边表演
20世纪20年代末期,北芦艺人---王来恩(舍命王)吸收老调梆子唱腔,丰富了落子的曲调,以说唱长篇大书驰名,至此形成了任丘竹板书,并逐渐由冀中、冀东传唱到辽宁等地。
由此可见,王来恩对竹板书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以后竹板书的发扬光大功不可没!直到如今,提到竹板书提到北芦,提到北芦的王来恩! 后来,王来恩的弟子刘春堂之子刘贺亮继续对任丘竹板书进行改革,借鉴了戏曲的表演艺术,吸收了西河大鼓和民间小调的唱腔,形成说唱、表演三者兼备的说唱艺术。70年代以后,刘贺亮在音乐工作者的协助下,增添了扬琴、四胡伴奏,使任丘竹板书的唱腔更为丰富,具有旋律变化自由,曲调朴实优美,表演传神,善于表现多种人物性格的特点。传统书目有《武松传》、《薛刚反唐》等,还有《平原枪声》、《儿女风尘记>>等
(2)北京竹板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度日。河北来京行艺的鼓书艺人刘丹池为谋生计,与其师张连奎放弃弦索,改用竹板伴奏演唱。刘丹池下传弟子分成两个支脉,一脉以金永贵为代表,下排万、福、来、临、贺、国、顺、玉、海、潮各字辈传人;又以一脉以王永祥为代表,下排春、德、庆、田、祥、常、如、胜、茂、宣各字辈传人。清末民初是竹板书在北京的兴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代表艺人,佘来荣、贾宝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在东安市场、朝阳门外、门头沟、天桥等地演出,极受听众欢迎。
佘来荣英年早逝,未有传人。贾宝山收徒三人:张顺明及关顺贵(兼唱西河大鼓)、关顺鹏兄弟。关氏兄弟拜师不久,贾宝山遂去世,便由大师兄张顺明代师传艺。但关氏兄弟只学了竹板书的中、短篇,不能适应演出长篇的需要。民国十七年(1928)关顺贵、关顺鹏又拜鼓书艺人田玉福为师,学习了《战国春秋》、《跨海征东》、《薛家将》等长篇大书,开始在天桥等地打板演唱。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北京唱竹板书较有影响的演员数关顺鹏和女演员宋相臣等。关顺鹏善于运用“京音”演唱,世称“北京竹板书”;宋相臣袭用河北乡音演唱,世称“河北竹板书”。经过几代艺人的不断努力,使竹板书的艺术水平大大提高,他们继承了河北竹板书唱腔朴实无华、乡土气息浓厚的艺术特色,并吸收了各种大鼓、小曲、梆子、评戏等姊妹艺术,丰富了竹板书唱腔的音乐,形成独特风格。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竹板书在北京已罕见演出。
(3)北京竹板书的“身世”
竹板书是一种河北省的汉族说唱艺术。
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
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
它由明清时期的数来宝”、莲花落艺术发展而来。
竹板书又名毛竹板书、竹板快书,俗称“大落子”、“京口落子”,是河北省流行较广的汉族曲艺曲种之一。
由于它具有灵活、简便、易于掌握的特点,所以,在全国也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清嘉庆年间流行于:容城、定兴、徐水、新城、雄县、永清、固安、霸县、安次、文安、任丘等县。
至二十世纪初盛行于河北大部地区,并传入山东、山西、东北各省以及北京、天津等地。
演唱形式较简单,演员自击乍板和节子站立说唱。
起初唱腔扳式、腔调较少,只有[头板]、[二板]、[快板]等,起句时多先用“哎”字领起。至“福”、“来”两辈时,有了[大安板]、匕安板]、[哭相思]、[流星赶月]、[流水板]、[垛板]、[垛句]等多种板头的巧俏唱法。
演出书目多是中篇,如《武松传》、 《左连城告状》 、《响马传》、《五龙传》、《黄爱玉上坟》、《王定保借当》等,短篇小段多用来垫场,长篇书目较少。
竹板书传至第四代“万”字辈时即有了“双档”表演,为一人专打板。
20世纪20年代末期,北芦艺人---王来恩(舍命王)吸收老调梆子唱腔,丰富了落子的曲调,以说唱长篇大书驰名,至此形成了任丘竹板书,并逐渐由冀中、冀东传唱到辽宁等地。
由此可见,王来恩老先生对竹板书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以后竹板书的发扬光大功不可没!
直到如今,提到竹板书提到北芦,提到北芦的王来恩!
这也是相声演员的基本功,跟太平歌词,陕西快书一样,现在喜欢老东西的人越来越少,导致很多以前的一些传统艺术的消失,希望大家在吸取外来文化的同时多了解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艺术。
竹板书形成于清嘉庆年间,是在莲花落基础上衍化出来的一个曲种,流行于河北和京津地区。清末民初是竹板书在北京发展的兴盛时期。当时北京出现了许多竹板书艺人,他们在东安市场、天桥等地演出,上座率很高,极受听众喜爱。
2004年夏季,正值北京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启动之时,宣武区作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试点区后,以天桥文化为依托整理十项民间百艺类项目,竹板书就是其中一项。当时德云社不仅在相声界声名鹊起,而且还成为了竹板书的传承人及传承单位表演起竹板书技艺。人们称他们为 “草根艺术家” “草根”是人们的戏称,说得是他们和咱大伙一样,都是个平头老百姓;“艺术家”是大家的议论,不管是不是真能这么叫,反正演员的功力的确不浅。
郭德纲表演的竹板书具有浓郁的“宋派”竹板书特点,表演的同时在身段上又有所发展创新,在人物刻画上注重形象和情感的结合,唱腔仍沿用河北腔调,表演诙谐幽默。他是目前能演唱其曲调的年轻曲艺演员。初听“竹板书”并未留下印象,只是对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一群年轻人酷爱传统的曲艺艺术,并且身体力行的传承、演艺这种几乎失传的曲艺艺术深感疑惑。
看过德云社和郭德刚表演的,都会对他们产生一种敬意,正因为他有一种对传统民间文化的热爱,几十年如一日的苦苦追求。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富裕起来的百姓不再满足于物质生活本身,而是要寻求精神生活的充实与满足。对民族文化和京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越来越被社会和人们所关注,郭德纲和德云社正是在此种背景下红火起来的,他们只要有一颗对传统民间文化热爱的心,以精湛的技艺赋予传统曲艺新的生命力,演艺道路会越走越长。
(4)旧时老北京的鼓曲酬神堂会张卫东
在京郊有些酬神堂会多请鼓曲界的艺人演出。这种堂会一般都是为露天小庙儿的神仙还愿、开光、祭祀、而举办。
这些小庙儿都无戏台,演员只能撂地演出,主办者大都是当地乡绅或修庙的负责人以及还愿施主等。这类小庙儿多是在水井旁山墙上的龙王庙或是大道边的土地庙以及山神庙、娘娘庙、马神庙、天齐庙、魁星阁、药王庙等。
清末北京铁片大鼓艺人在家宅练习弹唱
参加演出的团体比杂耍儿班子的演员少,最多不过五六位演员。他们大都是唱西河大鼓、铁片大鼓、木板大鼓、竹板书以及简单的莲花落带小戏儿的普通艺人。
演出前先由主办者点然供桌上放好的蜡烛,焚香叩首宣读表文或是叨念几句功德的官话祷告。这时弹弦的弹奏一段过门儿,演员配击鼓套子。其他众人一同下跪叩拜,主办者站起举一疏大香向天高呼,主告最终愿望后再上香。这时众人起身,主办者向众人讲还愿的情由,特请某某班为某神敬献玩意儿,请众位乡邻一起在神前分享同庆。
节目演出时先由几位演员一起唱一段莲花落开场“发四喜”,再由大鼓演员演唱敬神曲目,如《层层见喜》、《韩湘子上寿》、《姜太公卖面》、《丁香割肉》等,下面就什么段子都可以了,如《王二姐思夫》、《王定宝借当》、《洞宾三戏白牡丹》、《诸葛亮招亲》、《红月娥做梦》以及莲花落小戏儿《小化缘》、《十里亭饯别》等。
这类演出大都是在上午十点钟开始,一般要在下午四点钟以后才能结束。演员一早儿来时要管一顿不上酒的早饭,晚上结束时再管一顿上烧酒晚饭,此种演出都是管接、管送、管住,虽然条件艰苦,但待遇非常优厚。农民也很质朴,演员临走时除了带些土特产还付给比一般家庭堂会还高些的包银。
《层层见喜》作为酬神堂会必须曲目有些文辞特点,首先是大吉大利的词汇再加上顶针续麻的创作风格,意味着连绵不断、福寿双全。
山长青云云罩山,山长青松松靠庵。庵关紧对藏仙洞,洞旁松柏甚可观。观音堂盖在山中间,涧下水响雷一般。般般果品树上长,长在树上甚新鲜。仙人摘果树下走,走进深山古洞里边。好景致,雉鸡鸟飞腾绕满天。天边俊鸟来回穿,穿花蕊的粉碟坠玉兰。蓝桥以下龙戏水,水底鳌鱼难把身翻。翻江搅海鱼虾蟹,獬豹纵横来往蹿,蹿山跳涧白额虎,虎要是发威人怎担惊?单人不敢行次此路,鹿叼灵芝口内含。寒风吹动天降雪,雪内玉兔似银丸。弯弓别箭人射猎,烈烈轰轰进深山。山上豺狼跑得快,快狗急追在后边。鞭鞭打马急似箭,箭射宾鸿坠云端。端枪打来火狐狸,立时拉到马后拴。拴猎之人进山口,口中念密密层层山套山。山上有万寿无疆四个大字,字写得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5)老北京莲花落
北京的莲花落,据说从中原传来。开始是乞食莲花落。打大竹板和节子沿门说唱吉祥话,有说有唱,以竹板击节说词为主。后来这种莲花落称作大口莲花落。大口莲花落在领唱之后有帮腔者每段句尾接唱“唉哟莲花落,一支一支落莲花”。吉祥话、祝词可以视不同对象,即兴编新词。
由职业艺人进行演唱的莲花落,称为小口莲花落。这种小口莲花落音乐上已有发展,曲调上比较优美动听,唱词上也比较文雅,可以列入“出堂会”的节目中演出。有名的莲花落艺人抓髻赵(本名赵星恒)、还曾被慈禧太后召入宫中献艺,得到慈禧的欣赏,并赐名小口莲花落为太平歌词。所以后来小口莲花落、又被艺人以太平歌词的曲种名称进行演出。
数来宝,具有草原文化色彩。双手击打“合扇”(牛肩胛骨,饰以红绿布条和铜铃)。有说有唱,以说为主。(数即是数说)。沿商铺店家挨门演唱,词也是恭喜发财、诸事如意、太平年等。后来、在北京打竹板的莲花落,和打合扇的数来宝出现合流,演员可兼用两样乐器进行活动。在清朝时,北京的唱数来宝的、打莲花落的,统由“杆儿上的”地方治安衙门管辖。
十不闲莲花落
十不闲,是从中原传来的曲艺形式。它是将锣、鼓等打击乐器组装在一个木架“栊子”上,自打自唱。打击乐器的色彩比莲花落打竹板、数来宝打合扇更丰富。背起架子就走,立下架子就说唱,一架十不闲又成了一个流动演出的组织。架子上挂着拂尘、霸王鞭等道具,演员可以在“拢子”前打场子演歌舞小戏风阳花鼓等。演出小戏,十不闲“拢子”就成了后台的伴奏乐队。在南方打霸王鞭的歌舞,本来就叫金钱莲花落,它与北京的莲花落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在北京的演出中,北京的莲花落逐渐与十不闲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新的组合曲种名叫十不闲莲花落。十不闲莲花落可以进入杂耍园子演出了。梨园竹枝词中形容:“某日某园演某班,红黄条子贴通寰,太子锣鼓滩簧调,还有三堂十不闲。”(见中国戏剧出版社《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第1172页)。
另外,北京也还保留着原来形态的十不闲。在民间有“十不闲会”。这种十不闲仍然在广场演出,成为花会中的“一档子”,是花会走会中的歌舞形式之一。
竹板书
竹板书从所用乐器和演出形式来看,显然是从莲花落演变来的。擅长说《战国春秋》、《薛家将》等大书。因为演唱时以北京语音为主,被称为京腔竹板书。竹板书在清朝末年很盛行,唱腔是上下句反复。曾演化出不同板式,而且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大鼓、评书兴盛之后,竹板书逐渐衰落。
(6)正月闹市何处寻
老北京的传统——正月的闹市,遍布四九城、东西南北中,总能显示出红火、热闹的气氛。
庙市
明清时关帝庙有100多座,还有840多座大小寺庙,1960年统计,京城庙宇依然有250多座。那些庙宇,大多有庙会,庙市、庙会的热闹,也由此而来。
老北京曾有四大庙会,宣武的土地庙、东城的隆福寺、西城的护国寺和白塔寺,就是著名的“四大庙会”。那时隆福寺称“东庙”,护国寺称“西庙”,那些庙会吸引东西南北的市民逛庙会。
隆福寺庙会,在老北京庙市名列第一。《日下旧闻考》记载:“每月之九十有庙市,百货骈阗,为庙市之冠。”《燕京岁时记》则记载:“九十开庙,开庙之日,百货云集,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虫鱼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乃都城内一大市会也。”据说当年皇帝也到隆福寺逛庙会。1930年以后,隆福寺庙会又增加两天,但是庙会依旧人山人海,还有外国人加入到热闹的庙会中,隆福寺街等地名也因此名声远播。后来,隆福寺庙会势微,地坛、白云观、龙潭湖等处,仍有庙会,仍然热闹,一片繁华的景象。这些地方的庙会,也是各有特色,《旧都文物略》记载:“白塔寺之木碗、花草;土地庙之木器、藤器……白云观之小漆佛;财神庙之纸元宝;太阳宫之太阳糕;北顶之草帽、花篮”,都很出名。当年,大钟寺、东岳庙、雍和宫、财神庙、白云观、蟠桃宫、隆福寺、护国寺、城隍庙等处,香火旺,人如潮,成为老北京一景儿。
花市
崇文门外花市大街、斜街、头条到四条,花市上头条至四条、花市中头条至四条,花市下头条至四条等,都以“花市”命名胡同,成为“花市天地”。花市,“凡系住户多以造花为业”,卖鲜花、纸花、绢花等。当年,鲜花主要集中在火神庙西南的黄家店胡同:腊月卖碧桃、干枝梅、海棠、迎春早花,同时有水仙花;正月里春石榴、通草花、绒花、绫绢花、缎花、挑补花、铁花、玻璃花(假花)、珠宝花、玉器花、翡翠花等,摆满大街、胡同、小巷、花店,一片花海,花花世界,香气袭人。在宣武区和崇文区两大集市,有“逢三儿土地庙,逢四儿花市集”,与隆福寺、护国寺的花市、庙会呼应,成为京城繁华热闹的地方。
灯市
老北京东四牌楼十字路口往南,一条丁字路口,便是灯市口大街,从明朝开始,一条街以灯市闻名。旧京时,这里白天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入夜一片灯火辉煌,从东到西,大街两旁,地摊与店铺,都是灯火通明,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时,灯市红红火火,十分壮观。同时,市场货物齐全,日用杂品、服装百货、文物古董、奇花异草、鲜花假花、盆景等等,都能找到。当然,还有各种灯,花灯、灯笼,地上、楼上、街巷、胡同、四合院的各种灯,纱灯、球灯、方灯、圆状,花花绿绿,犹如天上星光灿烂。另外,奇特的冰灯,“细剪百彩,浇水成之”,灯体透明,灯火闪亮,成为奇观壮景,吸引人游逛。那时,灯市口大街上,放烟火、舞龙灯、扭秧歌、击太平鼓、打花棍、跑竹马等等,十分精彩。但是,现在的灯市早已无影无踪,只是留下“灯市口”的地名,已经被街旁、四周的楼房包围。
乐市
宣武区天桥一带,也曾经是市场,并留下不少有说头的街名、巷名、胡同名、四合院等。铺陈市胡同、公平胡同,其中东、西胡同,它是天桥市场的遗址。元明时,那里曾颇有些江南水乡的地区特色,于是酒楼、茶馆、饭店,饮食摊点、百货地摊,说书、卖艺、打拳、唱曲娱乐的场地,集中于此。康熙年间,灯市口的灯市,也迁到前门外、天坛,与灯市、元宵节融合。宣统年间,厂甸庙会也移到天桥香厂一带,使它更兴旺起来。灯市、庙会融入天桥,天坛1917年前后建成了“新世界”、“城南游艺园”、“大世界”,戏剧、曲艺、杂耍、游艺、酒楼、茶馆、小吃俱全,而且百货摊、旧货摊、估衣摊纷纷加入。那时京戏、河北梆子、评戏、木偶戏、皮影戏,评书、相声、鼓书、竹板书、单弦、数来宝,杂耍的中幡、杂技、硬气功、火圈、吞宝剑、铁球,武术、马戏、魔术等,这种玩意儿都聚集于此,天桥“八大怪”也在这地方出了名。旧时的天桥,各种小吃就有110多种,各种百货丰富多彩,成为老北京的缩影。(袁士良)
(7)老"玩意儿"很潮很强大
年轻人开始习惯泡书馆
元旦期间,位于宣武文化馆的宣南书馆推出了特别节目《大话三国——关云长》,著名评书艺术家连丽如、知名相声演员李菁、王玥波等人的说书表演在曲艺爱好者中产生强烈反响,观众中不少都是年轻的面孔,他们对台上的传统曲艺表示出极大的兴趣。记者了解,宣南书馆将趁热打铁在春节期间再次推出一系列特别节目,2月8日、9日(初二、初三)是《大话三国——赤壁之战》、2月10日(初四)继续《康熙私访》、《隋唐》和《东汉演义》。最特别的是2月11日(初五)将推出一台传统长书曲种展示,重现北京竹板书、西河大鼓书、单弦牌子曲书等濒临失传的曲种。
“都说《三国》是最难高攀的,因为通过小说、电视剧等各种艺术形式《三国》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印象,但我们娘儿几个还是想给观众说说《赤壁之战》”,连丽如说。届时连丽如、王玥波、李菁、吴荻、祝兆良、梁彦将接连登台,把赤壁之战中苦肉计、打黄盖、借东风等名段串起来。连丽如表示,为了说好这两场书,几人早已开始听书、背书,“说三国要准备的东西非常多,首先就是绝对不能说错字,还有很多书信、诗词等都要准确得背出来”。在连续几天的特别节目中,最让连丽如兴奋的是大年初五的传统长书曲种专场,因为即将展示的一些曲种已经濒临失传。“过去我学评书那会儿,北京评书不光是说书,在说书之前都要先唱几句。比如西河大鼓书的杨家将、胡家将、前后三国等通俗易懂,特别适合老百姓听。后来这些曲种因为“文革”的断档、内容跟不上时代等原因渐渐离开了人们的视线”,连丽如感叹:“过去好多老艺人都特别棒,我总是怀念他们,那么好的艺术没有了太可惜了,虽然不是所有的艺术都能留下来,但我想试试观众喜不喜欢,有没有恢复的可能”。这次恢复的曲种包括北京竹板书、西河大鼓书、单弦牌子曲书等,著名演员李菁表演北京竹板书杨家将中的《夜审潘洪》,王玥波表演单弦牌子曲书水浒中的《桃花桩》,连丽如和祝兆良表演北京评书。连丽如格外看好了一位新演员唐柯,他将演唱西河大鼓杨家将中的《调寇》。连丽如表示唐柯很有天赋,排练了很长时间,由连丽如的老伴贾建国亲自教他。(记者 罗颖)
宣南浓缩老北京文化精华
茶馆、书馆火了,高兴的不仅是曲艺迷,还有宣武区总工会主席、原宣武区文化委员会主任许立仁。在自己的地界儿上,他见证了郭德纲和德云社的崛起,支持连丽如办起了宣南书馆,他还曾经把湖广会馆经营得有声有色。如今自己大力倡导的“宣南文化”日渐复兴,对老北京民俗文化颇有研究的许立仁感受良多——记者:您认为什么是“宣南文化”?
许立仁:“宣南”指的今天宣武门外至广安门内外一带,浓缩了北京文化的精华。有大栅栏地区老字号店铺为代表的商业文化,以天桥为代表的老北京民俗文化,以琉璃厂为代表的士子文化,以京剧为主要代表的戏曲文化,以各地会馆、名人故居为代表的会馆文化,以牛街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等,是一部北京文化的百科全书。
记者:这种独特的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许立仁:宣武区是北京3047年来建城和849年来建都的肇始之地,清朝时实行“旗民分治,满汉分居”的政策,汉族人大多居住在外城宣武和崇文两地,而所有的娱乐场所又聚集在天桥,形成了老北京的民俗文化。
当时全国各地的士人进京赶考,也大多聚集在宣南一带,为他们提供住宿方便的会馆发展起来,在清代鼎盛时期,全北京400多座会馆里宣南就占了300多座,而且汉族的官员住在宣南的也比较多,由此形成了士人文化,宣南日益成为士大夫文化与平民文化的展示地。
记者:去年成立的宣南书馆就是复兴宣南文化的一个成果吧?
许立仁:北京评书基本上是在天桥形成的,当年连丽如还是宣武说唱团的小学员,跟着她父亲连阔如先生学书。我也曾经做过宣武说唱团的团长,所以我特别希望把北京评书扶持起来。宣武区文化馆为宣南书馆无偿提供场地,而
且我们还为北京评书申报了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者:现在宣南书馆和德云社的几个茶馆发展势头都不错,而且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您觉得是什么原因?
许立仁:都说年轻人时尚就不接受传统文化了,其实不是,郭德纲的相声有很多是传统
段子,不过他很聪明还敢说,老百姓听着既亲切还解气,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而连丽如的功力深厚,北京评书大气、有品位,加上宣南书馆这样互动感非常强的形式,很容易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记者:您认为传统曲艺的发展方向应该怎样把握?
许立仁:对于传统和经典的东西一定要忠实原来的格调,在这个基础上再吸收新东西才可以,比如评书虽然不是历史,但总不能偏得太离谱,总之传统的魂是不能丢掉的。(记者罗颖)
年轻人喜欢是因为新鲜
文化名人马未都对于目前民间文艺开始回暖的现象另有看法——
面对现在社会上很多年轻人开始喜欢相声这类的传统曲艺,我觉得他们可能就是觉得新鲜。因为以前他们看的东西都是单向的,比如电影和电视,像相声这类形式的东西,它是有互动的,所以可能年轻人喜欢。相声在解放前就是一个很大众的文化,就是一个地摊儿,靠耍嘴皮子的。解放后我们把相声的地位抬高了,再加上进入了收音机和电视。其实相声在艺术分层上还是比较大众的,一旦它进入了电视,相声就没有了互动,等于遭受了灭顶之灾,走下坡是必然的。现在大家又喜欢也是因为大家体会到了这里面互动的乐趣。
再有一个关于他们喜欢的原因可能是价钱问题。相声门票具体应该多少钱我说不好,但是有一个问题我要提出来,就是太便宜了不是好事儿。市场的消费应该是公平的,比如看一场相声也是两个小时,和电影时长一样,但电影一般要50块钱,相声只要10块钱,这显然是消费不公平。我认为这只是大家想让市场活跃起来而委曲求全的表现。如果市场公平,电影、相声、戏剧都50块钱,那你就是占了便宜了,因为从过去来说真人的表演比科技的东西要贵很多。
如果从深层次考虑,现在年轻人也追曲艺潮流的现象只是对传统文化复苏的一个迹象而已,并不代表消费群体的形成。如果这种群体永远保持这样低价位的态势,就是显失公平的消费,那么对于相声、说书这类形式从长久角度看就不会有什么好处。当然也不是说都必须1000块钱一位,只是说要物有所值,公平消费。(刘畅)
其实幸福很简单
著名快板老艺人孟欣的牛骨数来宝《数唱老北京》中有这样一段词儿:“了解北京建北京,您听我唱段老北京。那位说你算了吧!不提这个老字儿还倒好,一提老字儿更伤情。现如今,城墙城门全没有,茶馆书舍算吹灯……”如今让人欣慰的是,作为“老玩意儿”之一的传统曲艺,在经历萧条之后正悄悄回暖。
2003年北京老中青三代专业相声艺术工作者自发成立了东城周末相声俱乐部,2005年郭德纲的走红带火了德云社在天桥乐茶馆的演出,2006年崇文区文化馆继相声俱乐部之后又办起了“快板沙龙”,2007年以北京评书传人连丽如领衔的宣南书馆落户宣武区文化馆……再加上湖广会馆、张一元天桥茶馆、广德楼广茗阁茶园等,现在北京想听个评书、快板和相声已经不是件难事了。
不过您可别以为到了地方就能听得上,像德云社的相声周四至周日的演出只接受电话订票,而且水单子一出来票很快就没了,要是赶上周末与天桥乐茶园斜对过的天桥剧场也有演出,连个停车的地方都没有。刚刚开业两个月多的宣南书馆如今也是一票难求了,听书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很多铁杆观众一出动就“十张套票”地招呼。
一提起保护和扶植传统艺术,很多人都觉得是个沉重的话题。其实只要传统艺术想办法延长自己的生命力,就不愁没人喜欢。记得日本歌舞伎国宝级艺术家坂田藤十郎说过:“很多日本人去看歌舞伎并不一定有什么保护意识,只是觉得好玩、好看才去的,没有娱乐的文化不是真正的文化”。如今爆满的茶馆、书馆就是很好的说明。郭德纲和德云社演员说的很多都是传统段子,但他们在其中增加了许多时尚语言,让人感觉非常亲切。年轻演员王玥波在宣南书馆的表演颇受欢迎,因为他知道什么样的表演方式是年轻人最喜欢的。就连老艺术家连丽如都说自己要跟上时代,经常去星巴克喝咖啡,去体会一下年轻人是怎么生活的。
现在流行一个新名词叫“幸福指数”,一方面是物质层面的富贵、长寿,一方面是精神层面的心灵安宁,二者和谐集合才是“福”。生活在物欲充斥的大城市里的人们愈发感受到了自己精神上的匮乏,KTV、酒吧、电影院已经腻味了,而听音乐会、看芭蕾又花费不菲,于是人们发现像老辈人一样走进茶馆和书馆,一段段相声让人捧腹大笑,评书中的故事引人入胜,人情事理更是耐人寻味,一边听一边品茶,花三五十块钱就可以消遣好几个小时,至少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完全告别生活中的烦恼,幸福就是可以如此简单……
(记者罗颖)
(8)京城老曲种"竹板书"再现曲坛 大饱观众耳福
竹板书这个京城曲种可谓历史悠久。早在清光绪年间就已形成。当时京城最有名的艺人是贾宝山,到了民国初年贾宝山的徒弟张顺明在天桥献艺。他右手持大板,左手持小板,打出节拍,唱得韵味十足,且吐字清晰,很受欢迎。关顺贵、关顺鹏均是深得师兄张顺明传授,在民国二十年前后开始唱长书。如:《跨海征东》、《前后七国》等大书,尤其是关顺鹏有一条宽亮的嗓子,行腔优美动听,说、表俱佳,在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上功夫深厚,令观众折服。在天桥或庙会的演出中皆为满座,使北京竹板书更上了一层楼。1949年,关顺鹏不仅在天桥演出,还走进广播电台,有了更为广泛的听众。之后他曾在北京宣武说唱团任团长,经常上演的大书有《薛家将》、《杨家将》等,至今一些老观众还能描述出他演唱时的风采。
北京竹板书这一京城老曲种,近30年来未见在曲坛出现,只是常听到老人们在聊天时谈到。可喜的是,春节期间,在宣武区文化馆内的《宣南书馆》,由评书表演艺术家连丽如领衔的“评书、鼓书”专场中,青年相声演员李菁演出了北京竹板书长书《杨家将》中“夜审潘洪”一折,情节生动,人物刻画生动,北京竹板书这一老曲种再现曲坛,大饱了观众的耳福,值得祝贺。(李德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魅力长治┃源远流长的长子鼓书
天桥的早期艺人
旧京掌故之侯宝林回忆卖艺生涯(三)
江湖上那点事儿·春典
春典大全——江湖行话
岳云鹏、孙越相声《竹板书》新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