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云阁茶楼记事--阿农

                 

 

出大栅栏西口,过煤市街马路,直对着一条热闹的胡同,叫观音寺。进口往西走不远,就会看到路北有个很漂亮的宾馆,这就是北京市政府招待所。过去闻名遐迩的《青云阁茶楼》。

前不久听广播介绍老北京的茶馆,在清朝时,北京内城有一些茶楼,供达官贵人,遗老遗少在那里品茗消遣。到了民国初年,这些茶楼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茶馆,大都坐落在前门一带。

青云阁茶楼是其中佼佼者。

读高中时,要填写中学生履历表,是一个人第一份人生档案。查三代是那时的特点,当我问父亲:爷爷是做什么的?他说:你爷爷在青云阁茶楼管帐,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帐房先生了。属于职员一类人员。

时间过去这么多年,可是“青云阁”这三个字一直深深印在脑海了,挥之不去。

有一次从琉璃厂去往前门的“张一元”买茶叶,无意中发现一条胡同里有个砖门楼,“青云阁”三个大字赫然在目,白底黑字就在楼门正中间。走到胡同口一看路标,是杨梅竹斜街,我记住了这个地方。

于是就有了探询访古的后来。

爷爷于1959年去世,当时刚过完九十岁生日,用医生的话说是心力衰竭,这真是他老人家一大福份。爷爷是个很聪明的人,对珠算很有研究,数学应该很好。年轻时考取当时的公务员,进宫做了清朝内务府一名文书,上班地点就在天安门与端门之间的东西厢房,听他老人家说:进天安门要显示腰牌,站岗的清兵很腐败,刀都锈在刀鞘里了。

1910年辛亥革命,清朝被推翻,他们离开了清宫。由于爷爷会打算盘,便在当时数一数二的前门青云阁茶楼谋得了这份差事,一直干到六十岁退休,那时应该是1929年。

此后,爷爷便一直赋闲在家颐养天年,直到1959年离开我们。

 

青云阁的历史

   它是民国初期的一个商场,里面卖东西卖吃食的店铺很多,还有茶室和演出的小场子,只是营业的时间短,二十年代后期就关闭了。鲁迅先生当年逛厂甸,归来时爱到这里吃点心喝茶,然后从这里出来,到它前面不远的东升平浴池(现在是龙晓旅馆)洗个澡回家。那时青云阁里有家叫玉壶春的饭馆,很有点名气,鲁迅爱到那里吃它的春卷和虾仁面合。这在鲁迅的日记中都能够找到出处,青云阁也应该曾经是名不虚传。

   如果说青云阁是北京城四大商场之一,规模应该不小,我想起叶祖孚先生文章中曾经引用过《肃吟馆诗集》里的诗:迤逦青云阁,喧腾估客过。珠光争闪烁,古董几摩挲。栋栋书场满,家家相士多。居然好风景,堪唱太平歌。句句写实,想应该不是浮夸,青云阁不仅有鳞次栉比卖货的店铺和吃饭的饭馆,还有说书的书场之类的游乐场所,应该是集吃喝玩乐于一身了,热闹非常是能够想象得出来的。

   鲁迅与“青云阁”  

   先生壬子(一九一二年)五月二十六日记云:

   午同季市、诗荃至观音寺街青云阁啜茗,……

   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记云:

   午后同季市至观音寺街购■磨一、镜一、宁蒙糖一,共银二元。又共啜茗于青云阁,食虾仁面合。丁巳(一九一七年)十一月十八日记云:

   午同二弟往观音寺街买食饵,又至青云阁玉壶春饮茗,食春卷

   这三则日记,又提到青云阁,又提到玉壶春,又提到饮茗,又提到吃点心,这中间是一家还是两家,是吃东西还是喝茶,如不稍加解说,不了解当时情况的人,是很难理解的。周遐寿老人在《补树书屋旧事》中说得清楚:“从厂东门(原文误为厂西门)往东走过去,经过一尺大街,便是杨梅竹斜街,那里有青云阁的后门,走到楼上的茶社内坐下,吃茶点代替午饭。”简单地说:青云阁是商场名,玉壶春是茶社名,吃茶又吃点心,吃点心代替吃饭。

   北京自从清代末年,新创了不少商场、游艺场,内城的东安市场,前门外的劝业场、青云阁、首善第一楼、新世界、城南游艺园,里面都有既卖茶、又卖各种面食点心的茶社。近人陈莲痕《京华春梦录》记茶社情况云:

   如劝业场之荔香、玉楼春;第一楼之碧岩轩、畅怀春;宾宴华楼之绿香园(按:原文此处有误,绿香园茶社在青云阁,饭馆中有华宾楼,有宴宾楼。大商场则无“宾宴华楼”之名称)、第一茶社;东安市场之德昌、沁芳、玉泉;青云阁之玉壶春。小轩数楹,位置雅洁,檀楠几椅,鼎彝杂列,夕阳将坠,座客常满,促膝品茗,乐正未艾。茶叶则碧螺、龙井、武彝、香片,客有所命,弥不如欲。佐以瓜粒糖豆,干果小碟,细剥轻嚼,情味俱适。而鸡肉饺、糖油包、炸春卷、水晶糕、一品山药、汤棍饨、三鲜面等,客如见索,亦咄嗟立办。阮囊羞涩者流,利其值贱,多于此鼓腹谋一饱焉。

   这就是当时这种茶社的情况。这和北京的老式茶馆,得硕亭《都门竹枝词》注中所说的那种“内城旗员于差使完后,便易便服,约朋友,茶馆闲谈”的茶馆,是完全不同的。第一房舍、座位考究,茶品齐全。第二桌上摆果盘,即不管客人要不要,桌上总摆四盘干果,西瓜子、冬瓜条、芝麻糖、玫瑰枣之类,每盘都是一个客人水钱的价钱;如客人喝茶、水钱每份八分,这干果每盘也算八分,吃一盘算一盘,这是茶房的一笔额外生意,盈利归茶房公分,不归柜上。第三各种面点,十分精致可口,价钱也不贵,一般店家是吃不到的。如先生所记十二月三十一日吃“虾仁面合”,虾仁在北京是比较高级的,乾隆时谢墉《食味杂咏》注中就谈到过当时北京活虾每斤要大钱三四百文,不活而犹鲜者每斤也要大钱二百左右,比江南要贵将近十倍,可见虾在北京之身价了。何况又是十二月三十一日,数九寒天,北京附近水面都已冰冻三尺,哪里还能捞虾?这都是火车上从南方运来的鲜货,自然鲜美珍贵。所以先生记日记时特别记了一笔。日记中凡是记到食物的地方,大部分都是先生吃着可口,心情愉快的情况下记录的。

   在这许多市场和茶社中,先生去的次数最多的是青云阁,这倒不是因为青云阁特别好,而是去青云阁最顺路。先生经常徜徉于琉璃厂,由西面来,逛完琉璃厂,正好顺路到青云阁。前面所引周遐寿老人的文字,已经把路线介绍得很清楚,这里再把青云阁的概况略微介绍一下:青云阁是座三层的灰砖楼,前门在观音寺西头,后门在杨梅竹斜街,外表看上去象个仓库,远没有劝业场的建筑神气,但当时生意却很好。近人许愈初《肃吟馆诗集》中有首咏青云阁的诗道:“迤逦青云阁,喧腾估客过。珠光争闪烁,骨董几摩挲。栋栋书坊满,家家相士多。居然好风景,堪唱太平歌。”从这诗中,可以想见当年青云阁的情况。鲁迅先生也常在青云阁楼下的小百货店中顺便买些日用品。另外也有不少书铺,衡水人王富晋开的“富晋书庄”那时就在这里,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等书归它家专卖,先生买过它不少书。“富晋书庄”搬到琉璃厂营业,那已是先生离京之后,三十年代的事了。

   青云阁中的茶社最著名的就是玉壶春。后来市面萧条,青云阁在不景气的气氛中关闭后,玉壶春搬到西单商场,专营小饭馆,不知换了东家没有,总之是改弦更张,不再卖茶了。

   这种又卖面点又卖茶的广式茶社,进一步发展为又卖菜肴又卖酒的酒楼了。东安市场的中兴茶楼就是这样的,兼营饭馆,可以摆酒席宴请客人。先生平时难得到东城去,只有朋友偶尔请客去一趟。戊午(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记云:

   星期休息。刘半农邀饮于东安市场中兴茶楼,晚与二弟同往,同席徐悲鸿、钱秣陵、沈士远、君默、钱玄同,十时归

   算是六七点钟上席吧,归时已是十时,这一小聚,快谈三时余,也是尽欢而散了。

   这家茶楼,先生有时也省去“茶”字,记作“中兴楼”。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三十日记云:往真光观电影,与孙伏园同邀王品青、荆有麟、王捷三在中兴楼午饭。真光离东安市场,近在咫尺,这中兴楼便是中兴茶楼了。近人在一篇《喝茶》的文章中说到茶馆时曾谈道:“只可惜近来太是洋场化,失了本意,其结果成为饭馆子之流。”说的正是这种茶馆,这本是上海传来的,本世纪一二十年代,在北京曾风行过一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首善第一楼”在哪-2018-8-13
茶馆的那些店名
漫谈京味茶馆(连载2)
(转载)【引用】茶楼、茶馆、茶园对联欣赏
中国茶馆的取名逸事
杭州:打卡杭城这5家特色茶馆,在中式茶楼里泡茶赏西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