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年都有啥“老礼儿”?--王润
  热气腾腾的饺子,阖家团聚的年夜饭,人头攒动的庙会……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历经千载,传承延续,虽岁月更迭却依然保持独特韵味和无穷魅力。不过很多人关注的重点似乎更多放在了“吃”上,对民俗的文化、礼仪的规矩、各种禁忌和讲究的意义都不太了解。甚至还有很多以讹传讹或者荒诞不经的说法。此次“说道”,我们特意请来几位对中国民俗研究多年、颇有了解和见地的著名民俗学家,听他们讲讲过年的民俗文化。

  仔细听来,这些民俗学家的知识和观点有的大同小异、互相补充,有的也有些自相矛盾。不过,正如民俗学家王作楫所言:“中国过年的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且有完整的传承过程。但在传承过程中会发生一些变异,我们允许这种变异存在,而且这种变异还会与时俱进。”

  本报记者王润J069

  王作楫:“福字倒贴”是以讹传讹

  传统的中国年很长,从腊月二十八一直到二月二龙抬头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年概念。中国年的主题是团圆。俗语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叫花子也有三天年。”

  过年的时候,年夜饭最重要,要准备“四平八稳”十二道菜。一般来讲,是四个凉菜,八个热菜。八个热菜应该是四荤四素。四道荤菜分别是鸡、鸭、鱼、肉。鸡寓意着金鸡报晓、大吉大利;春江水暖鸭先知,所以鸭寓意着报春;鱼,指的是年年有余;肉象征着生活富裕。四道素菜分别是:白菜、芹菜、韭菜和豆腐。“菜”和“财”谐音,白菜,寓意着“发明明白白的财”;芹菜,象征着“勤劳发财”;韭菜当然是指“永久发财”;豆腐,一方面“腐”和“富”谐音,寓意着生活富裕,另一方面,因为老百姓都特别痛恨腐败,所以“豆腐”也有“斗腐败”的意思。“斗腐”不够,还得要“动斗腐”(冻豆腐)、“臭斗腐”(臭豆腐),甚至“油炸臭豆腐”。这十二道菜在数量上也有讲究。每年有十二个月,寓意着十二个月月月有吃有喝,丰衣足食。而且中国13亿人口56个民族也逃不过“十二个生肖”。

  除夕要吃饺子,也非常有意义。因为“交子”这个时刻要跨越两天、两月、两年,非常特殊。这个时候包饺子,是要把新一年的吉祥如意和喜悦快乐都包住。“破五”吃饺子和除夕吃饺子意义不一样,“破五”的饺子有“捏住小人嘴”的意思,是要把一年的不愉快都捏住,不让它出来。

  放鞭炮也有讲究。吃完年夜饭的时候放红色的小鞭,寓意着“红红火火”。大年初一则放黄色的钢鞭,象征着“满地黄金”。

  过年的时候还要贴门神、门签、春联、福字,都有讲究。比如门签又叫“拒穷”,有拒绝贫穷的意思。“福”字每年都要贴,在古代表示人丁兴旺,有饭吃、有田种。关于“福字倒贴”其实是以讹传讹,起源于一个故事:传说清代慈禧年间,慈禧太后与宫女、太监一起写福字贴在宫内,一次慈禧在“福”字边上多写了一点,刚要扔了,善于讨好的李莲英立刻跪着说:“老佛爷多给了我们一点福。”在贴“福”字时,当时一个太监不识字,将福字贴倒了,李莲英顺势又说:“这是老佛爷给我们的福到(倒)了。”实际上,只有垃圾箱和水缸上的“福”字是倒贴的。

  过年要守岁。嗑瓜子的时候不扫地上的瓜子皮,表示“踩祟”,踩碎一切不吉祥。过年要给孩子压岁钱,过去是给铜币,象征“压祟,压住邪恶”。还应该给老人压岁钱,和给孩子的不一样,期望的是压住老人的岁数,希望他们的年龄不要再长了。过年的时候,还不能随便扫地和倒垃圾。扫地的时候要由门口往里扫,表示聚财;倒垃圾则叫做扔灾。

  民间有“正月不娶,腊月不嫁”的说法,但腊月二十三到年三十,灶王爷上天,人间没有神的管制,可以百无禁忌,所以“不娶”、“不嫁”不包括这段时间。

  这些都反映出中国的民俗是一种追求吉祥的文化,表达的是人们追求美好理想的心愿。

  本报记者王润J069

  赵书:春节讲究“天人合一”

  春节是一个自然的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使天文变化和人们情感紧密相连,让天上人间相互呼应,充满浪漫气息。

  春节民俗中最重视的是除夕,因为除夕的子时是两年、两月、两日的交接之日。这时的月亮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以黑暗的半面对着地球,满天星斗,看不到月光。人们在这种天幕的笼罩下,深感大自然的神秘莫测,充满对逝去先人的怀念和对来年的企盼。天上没有月亮,就会有野鬼和妖魔作祟,于是就用“爆竹”的火光和声响去驱鬼。过了子正(夜零时)时分,新的一年开始了,诸神下凡遍布吉祥,人们又放炮仗表示迎神。同是鞭炮,驱鬼时称爆竹、迎神时叫炮仗,如果大家都入睡了或者是在应保持安静的地方点燃,就叫炮瘴了。

  春节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节日。年禧不是一天,而是由腊八、祭灶、守岁、元旦、破五、人日、元宵等组成,照顾到了男女老幼各方面人的要求,长达一个多月。这些民俗事象反映了春节悠久的历史,更反映了伟大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表达了对于和谐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

  春节在历史上是中国人的大年,腊八节是新年的前奏,以后每天怎样准备过年,均说得清清楚楚。北京地区有一首这样的童谣:“小小子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刷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您新禧,您多礼"/一手白面不搀你,到家给你义母道个喜。”

  过了大年初一,初一到十五,每天均有相应的节日内容。汉人东方朔的《占书》上说:“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六畜日排完了,初七是人日,是展现“人”的风采的日子,男女青年们可以自由游玩了。正月十五闹花灯,全民欢庆达到高潮,然后就该准备春耕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年禧才告段落。

  吃饺子是过春节的一大习俗。老北京人有句俗话:“送信儿的腊八粥,要命的关东糖,救命的煮饽饽。”煮饽饽就是饺子,旧历除夕晚上一吃上饺子,讨债的就不能再登门要钱了。除此之外,饺子还有很多好处。首先,饺子与“交子”谐音,名字好听,寓意吉祥。一是取三十晚上守夜,包括“除夕”和“岁旦”两个节日,有“更岁交子之义”;二是因为交子是宋代发行的纸币,所以吃饺子有财源广进的意思。

  其次,饺子不但名字与宋代钱票谐音,而且状似元宝,造型吉祥,所以说“饺子入锅,喜事开花;饺子煮破,仓满粮流;饺子进盘,元宝入库;同时吃饭,福气分享。”另外,饺子好吃,而且造价不贵,无论家庭贫富,一般都吃得起饺子,有钱人家可以吃海鲜和肉做馅的饺子,钱少人家可以吃素馅饺子,所以说:“有钱没钱,吃上饺子都算过年。”做饺子的时候还要全家动手,即使是家中老太爷也要动手包一两个,因为包饺子意味着以往的杂事全包上了。第四,旧日讲究三十晚上剁馅,因为平房隔音效果差,各家就比着剁,谁家剁馅声音大,谁家的日子就红火,所以“碎碎(岁岁)平安”是除夕的一场特殊交响曲。第五,饺子还有“不蒸(争)不炒(吵),一煮就好”的意思,不管多少人吃饭,吃饺子可以全家入座,同时就餐,既是节日盛宴,又是家常便饭。有时为了增加气氛,把一枚硬币包在一个饺子里,谁夹到这个饺子,就预示着谁今年吉利。

  本报记者王润J069

  宋兆麟:鼠年初三也灭鼠?

  过年期间,天天有讲究。初一要拜年,初二回娘家。初三“老鼠嫁女”,家家户户要早点关门关灯,不能影响老鼠的好事。这个民俗现在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以前的时候,鼠害比较严重,除了捕鼠以外,还有就是希望把老鼠的祸害转嫁别人。像“老鼠嫁女”的年画里,都会画着一只大猫,老鼠把女儿嫁给了猫,不是自找死路吗?还是为了灭鼠。

  在中国古代,初五必须开市。开市时要供财神、供市利仙官,求开市大吉;还要贴对联、剪纸、放鞭炮。过年期间,还不能倒垃圾、扫地,要到初五才可以。

  各地的过年习俗也有所不同。比如延庆有个“烧煤球”的习惯,而山西、陕西则有“放铁花”的风俗。无论是哪个地方、哪种风俗,都反映了中国老百姓自古以来追求和谐、平安、吉利、富裕的心愿。

  本报记者王润J069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节民俗】除夕:辞旧岁,迎新春
追根溯源【7】春节风俗考
“新年对照”| 中日的新年文化真是太有趣了!
枕下放三物,进财不寻路
最全年俗指南!“三十儿”的春联,你可能贴错了?
立冬吃饺子的寓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