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北京过年那点事儿--胡少奎


 

 

       老北京旗人的“礼儿”挺多,等到过年那会儿那个事儿就更多。

下头跟您一样一样的念叨念叨: 
   (一)禁止妇女(尤其是孕妇、寡妇)参加祭神、祭祖活动

因为女性属阴,阴不能冲阳;孕妇系“四眼人”;

寡妇已然“妨死”丈夫乃为戴罪者。是守孝之人,列属不祥之数。

倘若参加祭神、祭祖活动就会冲撞神、佛、祖先,即冲了“家运”。 
   (二)从除夕家佛堂、祠堂起香之时起,就开始不接待妇女,即便是至亲也是如此,谓之“忌门”。妇女外出拜年,须等到正月初六那天开始。
 
   (三)除夕夜,是为诸神下界之时,人人必须恭谨行事。不得争斗谩骂,以免冲撞过路神灵。
 
   (四)禁说不吉利的话。

言谈中不得带有“打、杀、砍、剐、破、坏、没、输、赔、光、鬼、病、痛、穷等等字眼。 
   (五)小孩子不准哭闹、吵架。小孩不听话,大人应好言相劝,同样不准打骂。
 
   (六)不准打碎盆、碗等家具,否则即是破产之兆

如一旦打碎,当立马跟着就说“岁岁”(碎碎)平安,以便及时将其“破解”掉。 
   (七)不准扫地(否则会把财扫出去);不准倒垃圾和泔水(怕把财倒出去)。
 
   (八)不准动刀(主凶主杀);不准动针(主长“针眼”);不准动剪子(主家门口舌之争)
 
   (九)元旦之日不准看病、吃药。要么,一年到头都会病病殃殃的。
 
   (十)元旦之日不准花钱,否则,一年都是受穷。但给小孩压岁钱不在此例。
 
   (十一)忌做蒸、炒、炸、烙等炊事活动。

(“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zhà)谐音;“烙”与“落”谐音。

均属不吉不利)。故一律吃年前做好的节日饭菜。 
   (十二)有的家庭因受佛、道两教禁杀生的训戒,初一要忌荤,一天只吃两顿素馅饺子。

据说:大年初一吃一天素,即可替代全年之功德(这是民间流行的简单方便易行的积功德方法)。 
   
(十三)新年正月忌空房。故女子归省不得在娘家留宿。 

   (十四)俗云“正月不娶,腊月不订”。正月婚嫁,腊月订婚,主夫妻不能白头到老。
 
   (十五)正月里,如有亲友家送来报丧的讣闻,需撕破一角,以破其晦气。
 
   (十六)妇女在正月里不做鞋,以避免“招邪”(因“鞋”与“邪”谐音)
 
   (十七)正月里忌剃头,否则死娘舅(正月剃头曰“思旧”,以讹传讹遂误作“死舅”)。
 

    上述老北京这些禁忌,明显有性别歧视之嫌,但要笼统地归为迷信未免武断。

应该厘清其中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取其精华去其糟泊,让真正的民俗精华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过年时的“妈妈令”
北京人的“规矩”,其实都是打小儿教育的“妈妈令”
北京城里这些事儿,即使是老北京人,也不一...
这才是咱们北京人的“京范”!!
合集·北京那些人和事儿(1/227)
北京人,您可真够懒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