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鲜鱼口--李俊玲

前门对咱北京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地界儿了,前门楼子、前门大街、街面儿上的老字号……都已深深植入了北京人的记忆。咱今天重点侃侃鲜鱼口。

鲜鱼口街形成于明朝,在《京城五城坊巷胡同集》中的名字叫鲜鱼巷,是因附近的渔民在前门东南的泄水河(三里河)打鱼,到这里来卖,形成了专卖活鱼的市场而得名。清朝和民国时把这里叫做鲜鱼口。值得一提的还有两个小胡同,一个叫小桥胡同,它的前身是一座泄水河上的过河桥,是渔民从河的北面到鲜鱼口来的必经之路,清乾隆以后就不存在了,只留下了小桥胡同的名字。另一个小胡同叫梯子胡同,在小桥的东面,因这段路原来是河堤,由东向西逐渐增高,走在这里就像上梯子一样,故得此名。在1965年北京市整顿街巷路名时,这两小胡同加上梯子胡同东头的新者柏胡同都并入鲜鱼口,统称为鲜鱼口街。

关于这条街,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大家都知道,以前串胡同叫卖的很多。清代的时候,有一个提着竹蓝卖麻酱烧饼和咸鱼的老头在鲜鱼口里边走边叫卖,“咸(鲜)鱼大火烧”,结果,第二天鲜鱼口就着了一把大火,烧了半条街。人们便说,这场火是那个卖咸鱼火烧的老头喊出来的。当然这只是调侃。

其实早年鲜鱼口的名声比对面的大栅栏要响。因为漕运的关系,这里曾是货物往来的集散地。人们都说有水的地方就是兴旺之地,所以鲜鱼口街从明代开始到清中晚期,就已经发展成店铺连着店铺的繁华商业街了,而且形成了以鞋帽业为主的商业特色。据1949年前的统计,这条街上有九家鞋店,7家帽店,最著名的要数杨小泉创建的黑猴儿帽店。这“黑猴儿”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山西人杨小泉带着一个黑猴儿来到京城,在鲜鱼口内开了一家帽店。杨小泉将黑猴整理的干干净净,让它在店内出入,迎接客人。忙的时候,杨小泉只要对黑猴喊一声“去,把门打开。”黑猴便乖乖地走到店门口,拉开店门,然后等客人进门后,它才离开。这使京城的人感到惊奇,干脆就把杨小泉的帽店称为黑猴儿帽店了。

除了鞋帽,鲜鱼口里的吃也是出了名儿的,您要吃地道的北京风味炒肝,就一定得到这里的天兴居来,那口感是别地儿没法比的。您要吃大餐可以品尝便宜坊的焖炉烤鸭。这种做法是由南方传入的,《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的“南炉鸭,烧小猪,挂炉肉”,其中的“南炉鸭”指的就是便宜坊的焖炉烤鸭。

鲜鱼口里的药店也是出了名儿的。1933年,一种中国人研制的闻药取代了日货宝丹而独占鳌头,它就是位于鲜鱼口长巷头条北口,坐西朝东的小药铺长春堂研制的避瘟散。当时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三伏热,您别慌,快买闻药长春堂,抹进鼻子里通肺腑,消暑祛火保安康”。

    鲜鱼口是崇文区的一条重要街巷,诸多的老字号里蕴含着浓厚的商贾文化。因此,1999年这条街被北京市政府列入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栏【劝业场】丨​“前门大栅栏”,其实和栅栏没有关系
老北京黑猴儿帽店
黑猴百货的记忆
北京历史上的一座水乡石桥——附设耳桥的三里河桥
永定门曾拆毁,天桥前门昔日繁华不再,探寻北京中轴线的秘密
逛完大前门,才算没白来北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