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炒麻豆腐(附豆汁儿)--蔡云飞
      未居北京之前,我一直不知道麻豆腐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在我的想象中,我把它想象成芝麻酱、豆腐以及其他一些配菜炒制的东西。初到北京那一年的冬天,在广播学院定福庄西街,我见到一位推车老汉,车上一个纸壳箱子,上书“麻豆腐”,于是请老爷子掀开上面厚厚的棉罩、长长见识。棉罩下面是青的,原来老人还带卖冬天不多见的稀罕韭菜,再掀一层这才得见“麻豆腐”的真容。看长相、闻味道,我断定此物必定是制作什么东西的“下脚料”,问了老先生,果不其然。麻豆腐出自粉坊,把豆子(绿豆)放在石磨上一碾,随碾随加水,同时这豆子就分成了三种东西。粉浆沉入缸底,是正品,用来做粉皮粉丝;上面稀的成了汁儿,发酵煮熟即是豆汁;中间一层稠稠的浆汁,装进布袋入大锅煮,滤去水分,就是麻豆腐。

麻豆腐是粉坊的下脚料,所以价格特别便宜,老北京人买回家去,用羊肉、羊尾巴油等物配些青菜炒来当菜,就是炒麻豆腐了。我老家在关外,粉坊用土豆为原料。制成的叫“马铃薯粉”,就是东北菜馆里猪肉炖粉条的粉条,所以没见过这东西。 
 
炒麻豆腐是老北京人的家常菜,麻豆腐虽廉,却要好些好东西来配它,配料须得是上好的羊尾巴油和“野鸡脖儿”嫩韭菜(头茬儿韭菜根部呈紫色,似雉鸡脖子,故名),明白卖麻豆腐为什么捎带卖韭菜了吧?当然,我前面说的那位老人卖的应该是温室出产的韭菜,这种反季菜果称老北京叫“洞子货”或“窖菜”。没有韭菜可以加些雪里蕻,这样炒出来菜品更有筋骨。我见过一本菜谱,不用羊油用猪油,炒500克麻豆腐(约一大碗),约需用猪油200克。再加猪肉200克,一半剁肉末,一半切小肉丁。可见炒麻豆腐称得“穷菜富做”了。

炒麻豆腐出锅以后,盛到盘子里似一座小山,这时候在顶端开个小窝,淋入刚刚炸好的辣椒油就可以吃了。炒麻豆腐色泽灰亮、口感细腻,味道么?香辣微酸,配米饭吃我以为是相当不错了,而且据说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呢。

豆汁儿,前面已经说过,同样是粉坊的副产品。郭德刚师傅相声里说过一个鉴别北京人外地人的方法,走到大街上,见个人“咣”一脚踢倒,按住了灌碗豆汁儿,要是爬起来问“有焦圈吗?”,这位肯定是老北京,爬起来骂大街,那就是外地人啦。因为发酵过,豆汁儿口味微酸,实际上现在北京人里爱这口儿的也并不多了。

喝豆汁儿要配细咸菜丝儿、炸焦圈。小说《那五》里头的那位五爷,混到寄居到云奶奶家的地步,因为咸菜丝切粗了还觉得难以下咽。至于炸焦圈,因为形似手镯,好事者追溯到大文豪苏东坡的一首诗,道是——“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其实苏东坡这里说的是一种和焦圈有点象的馓子,事先炸好专供寒食时候吃的,因为寒食不能动火,而馓子炸好可以多存几天,所以这首诗叫《寒具》。我教书的时候,把这首诗当我们中国的第一首广告诗来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北京的那些念想儿 之四 麻豆腐
“庐山杯”入选作品 | 滋味无穷老北京
麻豆腐
有人知道北京人为什么喜欢豆汁,麻豆腐吗?
朋友在饭馆点了一个麻婆豆腐,端上来一看懵圈了,咋这颜色呀?
北京6道怪味美食,当地人当成宝,外地人受不了,看你能接受几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