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京地名童谣”和留言条--sophie

   

“旧京地名童谣” 和留言条(2009.8.11)

 

在整理我先生mingheng的抽屉时,看到这张我熟悉的童谣,旧京地名童谣。我突然搞不懂了,mingheng为什么要保留这张写着歌谣的纸呢?那是我抄录的。另外还有一个留言条,那是女儿zhuzhu写的。

伴着我的不解,这首童谣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二十五六年前,回到我们在乌市的一个小屋里。有一天,我在一本杂志里看到关于北京胡同的歌谣,哦,这是我熟悉的歌谣!我像是找到了一位丢失很久很久的朋友,有许多话要跟他或她说,带着无限感慨和几分兴奋,我把它抄录下来,然后兴奋地教我的女儿zhuzhu念。就这样,连着几天我都教zhuzhu背,偶尔,mingheng也会操着上海普通话跟着我俩念一两句。我还跟mingheng说,小时候我们总是一边跳皮筋,一边念着它,或者一边“跳房”,一边念着它。我还告诉他,有意思的是我儿时的同伴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带着橡皮筋和粉笔,然后我们几个小孩儿无论在山坡、还是在马路边、无论在公园还是在胡同里都会跳皮筋或跳房,而这首旧京地名歌谣就是我们的伴奏曲。他知道我喜欢,就郑重其事地把歌谣贴在zhuzhu卧室的门上,我说字写得那么赖,还是贴在门背后吧。后来,大概是有一年刷房子就取了下来。没想到,今天在整理mingheng抽屉时看见了这张久未见面的纸片,上面的字迹已经很旧了。我真不知道mingheng为什么会保留这张纸片?或许他知道我对北京胡同的思念?我的疑问再次浮上心头。。。。。。

 

不想它了,无论如何它保留着我们一家三口的珍贵记忆。于是我再次抄录下来。

 

抄着抄着,我觉得这首歌谣忽然飞起来了,它带着我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思念飞起来了,飞过了千山万水,飞到了我的第一故乡北京。

那首我儿时的歌谣啊,不停地飞呀飞呀,飞过了景山公园的山坡上,飞过了陶然亭公园的芳草地,飞过了西大桥农科研究所的实验田里,飞过了农业部大院奶奶的土地上,飞过了白家庄小学的篱笆墙,飞过了南顺城街小学校园里,飞过了胡同对面大宅院院墙的枣树和柿子树,飞过了屯绢胡同的四合院里。。。。。。这首“旧京地名童谣”可能真的想家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回归故里,去了它该去的地方。

忽然,远远地,远远地,传来胡同口清晨卖“火烧油条”的悠扬的带有一年四季变化的叫卖声、晌午卖“糯米果酱”和“小豆冰棍”的甜脆的带着夏天的过于温暖的叫卖声、傍晚卖“玉米面饽饽”的戛(jia)长的带点冬天寒冷的叫卖声。还有平日里的卖“洋火”、“洋火”的温暖的叫卖声,每逢这时候,我的奶奶却总是说卖“起灯”的来了,快去买来。我总是要说,您还老是“起灯”、“起灯”的,我再告诉您一声,可没人再说“起灯”啦!想到这里,我知道,50年过去,现在也没多少人再说“洋火”了。

就这样,我做了一个很长的若隐若现忽远忽近的梦。那是一个有颜色的梦,有红色、古铜色、草绿色、粉红色、紫罗兰、天蓝色。。。。。。最后我还看见了那些更熟悉的颜色:咖啡色的帽子、蓝色的围脖、银灰色的外套、黑色的皮鞋和着银灰色袜子。那是一个有味道的梦,红烧排骨的味道、香酥鸡的味道、茄汁鱼的味道、“上海青”配香菇的味道,最后我还闻到了壁橱里那种带有烟草香醇的衣物的味道。那是一个有声音的梦,我听到了mingheng操着上海普通话的声音问女儿和我——今晚想吃啥?别忘加件衣服。。。。。。那是一个有音乐的梦,那些好听的歌啊,我们都唱不好,但是我们都爱听,最后我听见了mingheng喜欢的交响乐。。。。。。

我的亲人。谢谢你,你珍藏的一首歌谣让我做了一个幸福的梦。

 

旧京地名童谣

平则门*,拉大弓,过去就是朝天宫。/朝天宫,写大字,过去就是白塔寺。/

白塔寺,挂红袍,过去就是马市桥。/马市桥,跳三跳,过去就是帝王庙。/

帝王庙,摇葫芦,过去就是四牌楼。/四牌楼东,四牌楼西,四排楼底下卖估衣。/

打个火,抽袋烟,过去就是毛家湾。/毛家湾,扎根刺,过去就是护国寺。/

护国寺,卖大斗,过去就是新街口。/新街口,卖大糖,过去就是蒋养房。/

蒋养房,安袋烟,过去就是王奶奶。/王奶奶,啃西瓜皮,过去就是火药局。/

火药局,卖细针,过去就是老墙根儿。/老墙根儿,两头多,过去就是穷人窝。/

 

 

*注:从“平则门”(阜成门)说起。

 

mingheng保留着我抄录的童谣:


 

留言条

mingheng的抽屉里,随同歌谣,还有一张zhuzhu小时候的留言条,写在打印纸偏右边的背面,而正面是程序语句,上面用铅笔写着“妈妈我到王月家去”。mingheng:你为什么会留下这张留言条呢?我问自己。一定因为留言是女儿写的,你喜欢,愿意留着。我自己回答。写留言条是我们一家三个人的习惯,它将永远联系着我们一个三口之家。

对了,我想起一件事,那是zhuzhu很小的时候,她还没上小学呢。mingheng在一个周三休息,那一天下午单位在小礼堂开大会,我正在那里听。Mingheng忽然来找我,说,“你知道zhuzhu去哪儿了?我睡午觉醒来,她怎么不在屋里?”于是,我们俩赶紧去找,有好几处她可能去的地方,都没找到。他跟着我一边找,一边不断地跟我重复,醒来发现自己身上还盖了一条毛毯,可是zhuzhu却不在屋里,门还是半开着的,我想糟了,她跑出去了,也没跟我说。。。。。。都怪我,睡得太沉了。我知道他特别责备自己,我也很着急,但是顾不上相互埋怨。最后我们在一个邻家找到她,我好一顿训她,“你该告诉爸爸呀,你不知道,你丢了,会让爸妈着急死的。下次可不能再这样,门也没关好就跑出去。”这时候mingheng不仅没责怪孩子,反而叫我别再说她了,她知道错了。“我女儿还知道给我盖条毛毯呢!我就知道她丢不了。”我说那你慌什么!mingheng这会儿笑了。Zhuzhu知道自己错了,小声答应着我们,然后小心抬起头,看着我们,嘿嘿一笑说,“我忘写留言条了”。是啊,那时她还不会写多少字,但是已经学着我们开始写留言条了,可偏偏那次她没有写就出去了。

不想它了,无论如何它保留着我们一家三口的珍贵记忆。留言条上写着:“妈妈,我去王月家。”王月,一个邻家的小女孩。

 

附:mingheng保留着洋洋的留言条:

 

2009.8.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歌谣选编
听听孩子说的这个可怕童谣!
那些年我们哼过的中秋歌谣
毛妈2周年,儿歌童谣资源大赠送啦!
儿歌
福语写歌谣|福州童谣戏串古诗词·做核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