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同步世界的希望 专访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专家郑胜儒

2007年,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计划的启动在全国揭开数字化教学的序幕。由此,"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岭南胜地也不例外,而且堪称是信息化教育领航者。快速发展、骄人成绩的背后蕴含着英特尔项目校及其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记者希望与信息化教育方面的专家与我们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案例以飨读者。近日,记者有幸采访到给广东省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执行机构郑胜儒老师。

 智慧的发展比单纯技能更加全面

为深入实践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广东省在2008年引入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进入中小学课堂。项目发展很快,在转化教师培训成果,技术促进教学方面已起到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专家的认可。

 学生参与"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他们的思维、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在课堂上,中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增加,学习兴趣更浓,整体精神状态比过去好很多;在课下,数字化平台提供的有效精读、泛读的资料,通过小测验等寓教于乐的项目,为学生创设师生互动、生生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
 
例如,数学教师将习题通过网络发到学生的"小电脑"里,据该教师讲,一个班40多个学生大概能有多种解题方法,老师从中选出典型性解法,借助无线共享功能放大到屏幕上给全班同学分享,这就使同学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不是过去的老师满堂灌的教法。而在语文、英文课上,老师提前准备好充分的阅读资料,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阅读,这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有余力的孩子们能够学到更多,学得更好。
 
郑胜儒认为,英特尔数字化学习的根本和核心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即利用信息手段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挖掘学生的发展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小学生自从入学以来,通过数字化学习,不仅能力得到了锻炼,智力、心智也有很好的开发及发展。荔园小学作为广东地区"一对一"数字化教育的典型代表学校,该校的孩子们使用微博进行协作式学习就是一项创新,这让他们从小在一个数字化的环境中,接触到领先的信息技术,更是接受到先进的学习理念。
 
虽然有些家长曾经担心孩子们年龄很小就用计算机会影响他们书写的能力。事实上,数字化教学并非完全替代书写,它只是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手段。郑胜儒告诉记者,根据国外研究数据,孩子们的书写能力不但未下降,反而比普通班的学生更强。孩子们双手打字这就好比弹钢琴,虽然是学习音乐,但更开发了大脑。"智力的发展比单纯技能更加重要。"郑胜儒如是说。

 一流的老师更需要数字化理念

一流的教学来源于一流的师资,信息化教学可以造就一流的师资。因此,信息化教育首先要解放教师,包括解放教师的思维和工作,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考虑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如何发展每个学生的的学习智慧。

 郑胜儒主持今年广东省PBA教师培训项目,通过该项目将数字化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资源传授给教师。记者了解到,PBA所传递的中心含义企业是"电子课堂与黑板+粉笔的传统课堂一样简单,但不一样的是其让教学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教师运用智慧教学。"

"一对一"数字化教育旨在造就高质量的课堂。郑胜儒认为,教师数字化技能的掌握是标,而信息化观念、理念的更新才是本。教师必须在骨子里认同这样的观念:赞同数字化教学是推动教育变革,使师生大受其益的非常好的机会。只要教师愿意做,就可以做好信息化。一位51岁的初中历史老师通过数字多媒体和信息平台,做出了非常漂亮专题研究的课件,这让许多成长在信息时代的"80后"教师赞叹不已。

 的确,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工作贯穿思考、策划、实施、可行性分析和评测这一流程。但是,无论在哪个环节,教师都应当围绕学生,指导其发展能力、开阔思维和培养健康态度情感,做好学生的培养人。
 
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老师们必须不断学习、思考,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不断适应数字化教学方式。教师信息化素质的提升必将带动教师团队建设水平的上升,进而推动整个学校的发展。根据调研,记者发现"一对一"教学班的老师在各项竞赛中获奖超过普通班的老师。

 课后学习是由小朋友主导、家人参与的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需要家庭成员的高度参与,可以大大的促进家庭和谐。在过去,教师让学生把作业交给家长签字,一些孩子因为成绩不理想害怕挨家长责骂迟迟不敢交卷。但现在,有了数字化教学,学生回家打开电脑就可以与家人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小朋友以主人的身份主导学习,家长只是参与,可提供建议。此外,据郑胜儒称,老师会通过记录片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课下自主选择情景、自主导演和自主拍摄。据说,这样的方式寓教于乐,将学习的压力变成了动力。

 广州市荔园小学一对一班的孩子们个个充满自信,该校老师称,自从有了"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很少再看到因成绩不好而自卑忧虑的学生。
 
郑胜儒自信的预测,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电脑不仅仅是上网交流的平台和工具,更要将智慧的思想传播世界。这方面,我国沿海发达城市走在前列,尤其是上海。"教材发行的电子化是未来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上海部分中小学已经开始使用电子书包,电子教材今后会在各个学科、各个年级得到普及。
 
在采访的最后,郑胜儒希望国家、学校、师生、社会等不断推进数字化教育的进程,从发达地区的重点中小学到内陆地区,再到贫困地区,那时候,每个学生都能够通向互联网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一对一"数字化教育的步履也将由点连线,最终走遍中华大地乃至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央馆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项目参赛通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路径研究
数字化校园建设机制与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探讨
创设校园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探索和研究
热议|生态化视角看待数字化学习应用
如何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推动未来学校建设?来看这两地学校的做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