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飞酿笔记(六十四)跟随大师的脚步(三)


在米歇尔·罗兰刚从业的时候,酿酒师和葡萄园并没有很好的结合;他后来到美国做酿酒顾问,发现酿酒师也不去葡萄园,送来什么葡萄就酿什么酒。我是工科出身,学的是发酵工程,毕业以后进入葡萄酒行业,一开始从事的就是大工厂化的葡萄酒生产,对葡萄园也不怎么关注。从事酿酒顾问的这些年,不断行走在葡萄园里,深感自己葡萄种植技术的匮乏。米歇尔·罗兰从葡萄园的基本理念与技术创新出发,深刻地影响了这个行业。总结下来,我认为主要有成熟度的判断、去叶、绿色采收(疏果,控产),还有种植密度与砧木的使用等问题。我们不妨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对于种植葡萄的酒农来说,生活从不是一条静静的长河。

在此期间我们学会了在采收之前品尝葡萄。改变人们的习惯是需要耐心的,尤其是很多人把习惯与信念混淆。如果说地球上的所有酒农们都向自己的保护神说他们会采摘成熟的葡萄,他们倒是根本不知道怎么来确认葡萄的成熟。他们怎么能会知道呢?因为当年的技术分析条件无法满足,当时最可靠的方法还是咬开葡萄。我反复跟我的合作者或客户们讲述着这个真理:品尝的葡萄越多越会评价葡萄,尽管说品尝判断还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过程。当我在关注葡萄的时候,别人还戴着眼罩。

农业社会的前进步伐比较缓慢也稳定,但有时会让人觉得悲剧的是,还有些人在翻来覆去地琢磨!拿去叶这个事情说吧,最初被认为是很荒谬的,大概是过了20多年才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在今天,如果9月份在波尔多的葡萄园里漫步,可以看到经过去叶的葡萄田面积是非常惊人的。经过1992年的谨慎启动,去叶这种方法在1998年至1999年间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酒庄庄主们认识到经过这种处理后的葡萄园在采收季可以让他们节约时间和成本。

1998,到了8月16日至23日之间,与前些年一样我走访了一些酒庄,然后准备去美国。正常情况下,我是要咬几个白葡萄品种看看成熟度,红葡萄品种一般没有到适合的成熟度。但那几天我被梅洛的颜色所吸引,于是摘了一些品尝一下。很令人惊讶:葡萄果实虽然还没成熟,但是味道已经非常好!事实上我从未在这么早的季节品尝到这个味道。

10月份的时候我还在田间品尝依旧在树上的赤霞珠。这是一次新的经历,但是后来表明如果是需要最理想的成熟度的话,这种经历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这次经验,我知道葡萄总是在变化的,尽管有时是慢慢转变。当时我们武断地认为半花季后10天或半转色季后40天就可以认为葡萄成熟了,这真是愚蠢:植物周期年年不同。

看到需要20年人们才认识到去叶的重要性,这不知道让我感叹了多少次!

在气候的各种变化面前,我们确实是很无能,但我们可以改进葡萄田间作业,特别是那些比较热的年份。从那时起,整个葡萄种植领域开始变化。

我考虑了一下那些百年来杰出的年份:1928,1929,1945,1947,1961。概括地说这些年的特点是:产量中等或者低,甚至很低的产量,早熟及很热的年份。结论是:我们采收得的都是很成熟的葡萄。

1979年,葡萄的高产将葡萄的成熟度拖后了。

在这一年,我开始了一项新的田间操作,长久地撼动了葡萄藤的世界:绿色采收。

通过减少平衡每株葡萄藤的产量从而获得更健康的生长状况,这个事实为什么会被人们忽略呢?这种情况是以前靠天吃饭时偶然会出现的,或许每10年才会出现一两次而已!时至今日,人们承认这是在20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葡萄种植方面的创新。

绿色采收正式是从1989年开始的,当时这种技术还不普及,因为只有2%到3%的酒庄庄主开始采用。它的指令很简单:剪除过于紧凑的葡萄枝,避免葡萄果实相互接触,留下足够的空间来避免后期葡萄腐烂传播的风险。后来我们才掌握要保留靠近葡萄藤主干或者老藤的葡萄串,然后在每一枝丫仅仅保留一串葡萄。尽管如此,当时我们还是减少了葡萄串的大小,消减了周边不容易成熟的果实。

1990年还是个历史性的年份。经历过1989年的高产,越来越多的酒庄庄主认为有必要减少产量。绿色采收技术逐渐普及。

我一直在反复强调要控制产量,手段则是对葡萄藤的剪枝和消减葡萄串数。根据达尔文的逻辑,剩余的葡萄果实会更浓缩。当然,如果有了更为浓缩的果实,我们会酿造出更为浓厚的葡萄酒。“浓厚”,这个词请允许我解释一下,不意味着“酒体强壮”或者“果酱化”,而是带着高精(醇)度的意思

酒质量的革命也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对于氮肥的合理有效使用在过去是没有的,一直是无限量地使用氮肥,尽管后果是加速腐烂,我们也开始讨论密度问题和种植嫁接。忽略这些5BB、保尔森(Paulsen)和其他SO4吧!这是波尔多地区领导人犯的历史错误,是他们当时推荐的,而这又对葡萄质量和葡萄酒的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知道今天,波尔多的葡萄园还在受其影响。而不可思议的是那些苗圃们继续在卖这些母本和嫁接苗。

嫁接砧木SO4带来更多危害:因植株本身的敏感性带来很多相应的病虫害,因其生长活力带来了超大产量,但随之而来的是低劣的葡萄质量。


时至今日,这些理念和创新还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葡萄种植。我们做了很多,但也存在着很多误区,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参照大师的宝贵经验,我们加快前进的步伐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年法国采收季,终于迎来了好消息!
了解21世纪的纳帕谷,从这些优秀年份入手
你知道酿一瓶葡萄酒需要多少葡萄吗?
南澳州各大产区葡萄采收时间汇总
2018 年会是勃艮第好年份吗?
用老藤结出的葡萄酿酒,能代表酒的品质优良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