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快乐余言●●●
      (一)、 欲求长寿   ,应先祛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先当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内守于静,先守于敬。寡欲清心,正心养心。
        知识向外求,智慧向内寻。人不要生死漂浮,追月逐花,尘劳奔忙,烦恼无涯,只顾赶路,.不知要到哪里,忘了为何出发,真作假来假作真,临终落个大后悔。
      积极思维永远倾听内心声音。从生命与物质的“本命”,发展到精神与文化的“本色”,提升到心灵与觉悟的“本心”,我们拾阶而上,便能进入人生觉悟的妙境。
      科学,因为有而信;信仰,因为信而有。现代人依靠卫星、宇宙飞船对太空已知之不少,但遗憾的是,我们可以登上月球,却难走进自己的内心。
      忙时静心,闲时练心,怒时制心,贪时修心,时时观心,修持的要义就是不断地向内看,检验、反省自己的心。只要你能伸出援手,利乐众生,你就是活观音。
     “ 我”字,就是就是一个“找”,找到了觉悟的一撇,便明心见性,“我”字是个圆形结构,从一撇开始,到一点结束,人寻找自我的过程,就是追求人生圆满。
        人的一生就是寻找“我”的一生,但何时才能找到“我”?真正找到“我”,恰是忘了“我”。“不是无我不是我”真我恰恰是无我”。
        我们不仅要用眼睛去看待生活,更要用心去品味人生,既要追求看得到的物质,也要享受看不见的精神;既要照顾好身体,也要关照好心灵。
         平则稳,平稳;平则安,平安;平则凡,平凡;平则和,平和;平则衡,平衡;平则常,平常;平是一种常态,平是一种心态,人心平则天下平。
       (二)、 修身重在体壮,养性重在心怡,前者为“健”,后者为“康”。祛病健身,愉悦精神,才能.感受到清新自然的生命之力的超然神韵。
        与其下游抗洪,不如上游植树;与其生病痛苦,不如日常维护;与其肝脏硬化,不如如烈酒少喝;与其气管发炎,不如早些戒烟;与其血压升高,不如调整节奏;与其担心发胖,不如少吃多动;与其肿瘤晚期,不如早查早防。
        要他健康投资,有钱也说没钱;等到生病住院,没钱也得借钱;平时健康体检,有空也说不去;等到阎王召见,没空也得要去。
        人生悲惨“三步曲”:钱在银行,透支健康;钱在银行,人进病房;钱在银行,人到天堂。只治不防,越治越忙;只治不防,花钱心慌;只治不防,人财两光。
        人的愚昧往往在于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真作假时假亦真,临终落个大后悔。尘劳奔忙,烦恼无涯,竹篮打水,追月逐花。
        对人的生活而言,既有“需要”,也有“想要”。满足需要,简单快乐;满足想要,烦恼不少;要得越多,烦恼越多;要的越少,烦恼越少。
        今天转眼就成昨天,明天到来时也成了今天。抓住了今天,也就是抓住了昨天和明天。昨天诚可贵,明天价更高,把握住今天,一生都抓牢。
       一个人若能从生活境遇远不如自己的人身上看出你的可羨慕之处;从生活境遇远比你强的人身上看出值得你同情之处,你就活出了真境界。
      ( 三)、过去,是昨天的今天;未来,是明天的今天。你无法改变过去,但可从教训中学习;你无法掌握未来,但可从此刻起努力,牢牢把握今天,串起昨天和明天,美好人生就有了承截。
         真正的贫困,没有时间享受生活;真正的美丽,没有人工制造的痕迹;真正的勇敢,害怕该害怕的东西;真正的明白,明白有许多事情并不明白。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道理,但做小事不用讲大道理,做实事不要讲空道理。发展是硬道理,但硬发展就是没道理,东说东有理,西说西有理,真道理才是真有理。
        生活中,并不是因为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失去了自信,事情才难以办到。难成能成,难行能行。若失去了自信,便失去了一切。
         俗话说,好事多磨。事不怕多磨,怕的是所磨的不是好事;该不该磨,怎么磨,事先还是有思考、有见识。不读书,无以广知识;不求智,难以成好事。
        通则顺,谓通顺;顺则畅,谓顺畅;畅则快,谓畅快;快则乐,谓快乐。境界通透脱俗,做事通权达变,做人通情达理。通为快乐之源。
        凡事应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远处着想,从近处着力;从整体论成败,不从局部看得失;不但看清正面,了解反面,还超越正反两面,落实于绝对的客观。
        事有重要,也有紧急的。不注重重要的事情,就只能始终处理紧急的事;关注重要的事,就不会始终处理紧急的事。“忙”也是“茫”,“忙人”也是“茫人”。
        (四)、人在拥有物质时,也初物质拥有。有了电脑,整天上网,电脑代替了人脑,自寻疲劳;有了手机,有了沟通的便利,也给了啊人随时使唤你的权利,手机如同手铐。
        “幸福”是外在 的条件,更是内心的宁静,在于内在心灵与外在生活的对应。一个人能不能幸福,就看他能不能活在当下,接受和感恩今天所拥有的一切。
         人要知足常乐。对于如何才算足,各人杆准不一样。要足何时足?知足便足!关键还是在于一个“知”字。“知道”,其含义是人要知“道”,而且“知”本身也是“道”。
         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富有者的幸福,位尊权贵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人人都有苦有乐,人人都有笑有泪,幸福在于心灵与生活的对应。
         攀岩,累的是身;攀比,累的是心。不少人拥有时并不珍惜,失去了才深感惋惜。老是想着未到手的,会使人痛苦;总是感恩于已拥有的,会让人喜悦。
         人要努力做到时有余暇、袋有余钱、事不佘地、常有余兴、家有余庆……常执中道,其乐无穷,无论是在人生的哪个阶段。
         “慢”字,坚心旁,一个柔曼的“曼”。说到底,“慢”是一种心情,我们应努力做到:口袋越来越重,心情越来越轻,心态越来越平。
         人生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两个,就象钟摆的两极,从这头摆到那头。一头是肚子问题,那是因为吃不饱而饿的;再一头是心情问题,那是因为吃得太饱而撑的。
         幸福就象蝴蝶,你越追,它就飞得越远,而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或许它就静静地停在你的身边。幸福就是在日常最平凡的人与人相处间,在最简单的生活中实现。
        ( 五)、有了好的心态,人就能放松,就能保证行动的准确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如此,结果就会早日到来。“干活”,干了才会“活”,越干越活;“出路”,出去才有“路”,越出去越有路。
          人的一生离不开“人”、“事”两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事又取决于如何做,因此“人事”,人在前,事在后。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
         有人说:“不可能!”也有人说:“不,可能!”增加了一个逗号,但其意义大不同。它使后面惊叹号内容大大改观,不是惊叹号于无所作为,而是惊叹号于不懈努力。
         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常人,放弃机会的人是蠢者。人生最遗憾的不是过错,而是错过,在于轻易放弃不该放弃的。
         只看眼前会失去未来,发现不了问题是最大问题,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满足现状是最大的陷阱。于其困难时再找退路,不如顺利时开拓出路。
         笨鸟可以先飞,但先飞前要辨别路径;鸟应先出头,但应该选择一个枪射击不到的角度,或者在枪响之前就飞出射程。凡事“先谋后动”,两军相遇“智”者胜。
         只看大事,会忽略小事;只看小事,会看不见大事。责任心是金,有了责任心,不因事大难为,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多而忘为,不因事杂而错为。
         成功的程度取决于信念的强度。考场、官场、职场、情场、赛场……人生无数场,根本在“气地”。
         (六)、所谓问题,只是在你把它看成是一个问题时,那才是。有时,解决问题最有郊方法就是不理会问题。这需要有“放下”的心态,更需要有明“白”的悟性。
         谨慎于事,谨慎于言,谨慎于行,谨慎于心,谨慎于意。九层高台,垒于细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见微知著,防微杜渐,谋求于无形之中成就于无迹之处。
         “正”字止于“一”。“万法归一”,“一”乃至善所在。人要有正思、正念、正见,对时空便能认知,对人我关系便能明察,对事理因缘便能明白。
          以出世之心做入事世之事,超然物外,淡泊宁静,人生价值应在当下实现。对外掌握“有为”的艺术,对内享有“无为”的境界。高高山头立,深深海底行。
          所谓“成功”,就是在合适的时候,与合适的人在一起,用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人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人要与时俱进,改变自己,超越自己。
         随缘,不是随波逐浪的认命,而是一种对内在的智慧的发掘。随缘,就是在综合评估各种因素的前提下,寻找合适的途径,采用合适的方法,最终达到目标的实现。
          能耐也是能够忍耐,小到事情,大到事业,有各种坎坷和困难。为此,要意志坚定,既要有“忍”的度量,也要经得起各种考验。笑到最后,才是最终的胜者。
         任何事情,都包括因、缘、果。凡事要“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因上努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善于分析,并整合各种“因”,使之成为“缘”,并最终结“果”。
         “求”有外求和内求,外求是求钱财、求名利,内求是求修养、求心安。有人上求下索,那是贪财;有人上下而求索,那是悟道。
         随不是跟随,不是随便,是顺其自然,是把握机遇,如此便不怨尤、不慌乱、不强求。幸福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果上随缘的前提是因上努力。
         (七)、人心是杆秤,不要常称自己是多得,还是失多,要常称自己是善多,还是恶多,是爱多,还是恨多,是索取多,还是付出多。不要问外在公不公,要问内心平不平。
         心若住于情,必为情所困;心若住于财,必为财所累;心若住于权,必为权所害。无井无我,才无所往;心无无所住,才有“本我”。如此,便成了自己真正的主人。
         人要以心转境,不要以境转心。而以心转境前提是时刻看着心、守着心、护着心、爱着心。如此,才有力量转境。
         人生,我们自己;宇宙,生活的环境。生活,归根结底是一种人的自性的探索,人的心灵奥秘与潜力开发的努力,是要做一个“大明白人”,认识“我“自己。
         改造世界从改造自己开始,改造自己从呼吸开始,心平气和,培养正念,觉知呼吸。当你安住当下,你就是在与生命相约,你就生活在净土。
         所谓“当心”,就是“当下的心”;所谓“安心”,就是“安于当下的心”;所谓“关心”,就是“关照自己和他人要安于当下的心”,其中的核心是“当下的心”。
         人之不平凡,不在外形,而在内心。成功的诀窍就是不断提升自己,总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努力培养清静的志愿,去恶向善,步步向着理想的人生迈进。
        “ 痴”,病字头下一个“知”,知识出了毛病,也就只能是“妄想”了。“愿”“原”“心”,那就是原生态的“本心”。快乐其实很容易,心情保持原生态。
         养心的目标是正心。心正,就能不,挂于外、不胡思乱想、不生气、不着意、不贪求、不牵念,不被万物累身、不被利欲熏心,内心是开阔一片。
         (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人的思想亦如此。“天地有一物,无形本寂寥,能为万物主,不逐四时凋”。自主,就是自己作主。体态和心态决定人的生活状态。

  可贵的人生是有“觉悟”的人生。“觉”是醒,“悟”是“吾心”。“觉悟”是一种清醒的心境,是一种深刻的慈悲,是一种感同身受,是一种纯然见不得他人受苦的心境。

  心是生命的根本。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

  养心的目的就是觉悟。心门要开、心结要解、心担要放、心妄要除、心忧要喜、心暗要明、心狭要宽、心恶要善、心贪要舍、心迷要信、心有要空。

  生命无常,认识于此,我们就会照料好自己,就会更加珍惜生命的每一刻,珍惜我们周围的一切有缘的人和事,我们就会活得更深刻,痛苦会更少,就能更好地享受生活。人不能忽略了建设心灵家园。我们的生命取向不能一味地向外征服,把有限的生命任意向外抛撒的结果,一定是失去了和谐,失去了幸福和美满。

  人要时时“觉知”自己。所谓“觉知”,就是“我”要关注“我的”起心动念、行坐起卧、一言一行。由身到心,由心到灵,由灵到性,那就是“明心见性”。

  灯能照亮东西,是眼睛藉灯看见了东西,但看同样的东西,各人感觉不同,是因为心藉眼睛显发了见性。眼睛只是看见,用心才会发现。

  自己的感受、念头和情绪,真正决定我们是否快乐或痛苦。相比动物,人更有智慧,“横看成岭侧成峰”,心念一转,豁然洞开,避免痛苦,在于调控心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充满人生哲理的句子,经典深刻,让人百读不厌
人生顿悟-顿悟人生-让人顿悟的24句话
人生哲理十言,句句精辟!
随缘随心
睿智人生:随缘、随性、随心而为
1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