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蔚解读《曼殊诗》19

本事诗(十首之一)


      [说明]  《本事诗》(十首)和后边的《为调筝人绘像》(二首)、《调筝人将行,

    出绡属绘〈金粉江山图〉,题赠二绝》、《寄调筝人》(三首),共十七首,都是  

诗人1909年上半年在日本东京时期的作品,都是由他与日本女子百助的恋爱而引发 

的。

   曼殊对爱情长期采取禁欲态度,尤其在得知初恋情人菊子为他殉情而死之后,

    更完全关闭了心灵的闸门,自认心冷“似冰”。这种强行克制,当然只能短期

    奏效。1909年上半年在日本东京,他住猿乐町,这是一个歌舞演员集中居住

    的地区,就像妓女们住在吉原、寺庙地则是僧侣和神官的住区一样。二十六岁

    的年轻诗人,怀着对爱情的隐隐约约的、然而毕竟是无可克制的渴望,在同女

    演员们的频繁接触中,终于又一次陷入了深刻、无比痛苦的爱情生活。这场

    恋爱,他的心灵受到强烈地震动,许久之后,都未能平静下来。

   他爱的是一位弹筝人,叫百助。百助的演奏在诗人心里产生了共鸣,由此而

    引起了他的关注。两人进而密切交往,彼此心心相印,终于陷入了情网。曼殊

曾在百助弹筝的一幅工作照上,题写了这组诗中的第一首并云林《柳梢青》一

词,抒发自己听筝时惆怅而悲哀的心情,赠予百助。这张照片,他并且翻印重题多

次,分赠友人包天笑、邓秋枚、蔡哲夫、黄晦闻、诸贞壮等。其中,赠给包天笑

的,包又在其上绘春风杨柳,下垫绿水白鹅,发表于他所主编的《小说大观》上。

  曼殊同百助的恋爱,犹如一首抒情味浓重的诗篇;而他由这一恋爱的触发所

   写的《本事诗》诸作,更是艳丽如春天盛开的朵朵鲜花。当时,著名诗人柳亚子、

      高天梅、蔡哲夫、姜可生、姚宛雏、俞剑华、诸贞壮乃至陈独秀等对《本事诗》

      都有和作,成为文坛上的一段佳话。

    本事诗:根据事实而创作的诗歌。本事,即原事。当然,所谓“创作”,必

有艺术虚构,因此与本事并不会完全相同。这是欣赏时需要明确的。

    据文芷《曼殊上人诗册》:这组诗中的“慵妆高阁鸣筝坐,羞为他人工笑

颦;尽日欢场忙不了,万家歌舞一闲身”一首,系陈独秀的和诗。曼殊的原

作是:“愧向尊前说报恩,香残玦黛浅含颦。卿自无言侬已会,湘兰天女是

前身“,存疑。

                           

               无量春愁无量恨1,一时都向指间鸣。

             我亦艰难多病日,那堪重听八云筝2‚。


   1、无量:多到不可计量,极言其愁与恨之深。

    ‚2、八云筝:日本的一种乐器。


[白话释意] 这首诗写的是他们的初次相见。那是一次听众众多的器乐演奏会。百助将自己的身世之感,多年压抑的沉痛心情,和她对现实的血泪控诉,凝集在乐曲中,一齐弹奏了出来。飘泊人生、备感痛苦、体弱多病、情绪相似的曼殊被乐曲深深打动,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链接:https://www.docin.com/p-2288760756.html

https://wenku.baidu.com/view/12c8df91e7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自美人和泪去,河山终古是天涯:苏曼殊多情缱绻的《本事诗》
唐代一位不知名诗人,写下一首很有趣的诗,道出爱情最初的样子
李升华七言绝句 琴筝
古诗词日历 | ​李端《听筝》
《唐诗三百首》中最纯美的爱情诗:哪怕你看我一眼,也是一种幸福
《苏曼殊“本事诗”十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