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学生家庭教育

  Ⅰ《中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的编制思路
  
  一、《中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的实际需要。我国自“文革”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已经有30年的历史,已经积累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已经到了必须并可能规范化的时候。编制供基层家庭教育指导单位使用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已经成为广大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者的迫切愿望。中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很多,中学家庭教育具有与学前儿童和小学生家庭教育不同的特点,对中学生家庭教育开展指导工作的落实还有许多问题,因此编制《中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就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中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的编制思路。在编制过程中遵循时代性、针对性与普遍性的原则,力求《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的内容具有时代特色,针对家长与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对一般正常家庭具有普遍意义。尊重实践经验、理论成果和文件精神,在编制过程中充分利用我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20多年来已经积累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吸取多年来家庭教育研究的已有成果,贯彻中央发布的涉及家庭教育的有关文件的精神。贯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专家的理论优势和实际工作者的实践优势,吸收实际工作者参与大纲的讨论、编写和论证工作。
  
  三、《中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的撰写要求。按每一年组织4次指导活动为原则,12-18岁中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内容选择24个专题,其中12-15岁初中阶段和15-18岁高中阶段各占12个专题。专题内容强调针对性,选择时分别根据该年龄段儿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和儿童存在的实际问题确定。每一专题的内容要点由“现状与问题”、“规律与观点”和“对策的建议”三部分组成,通过揭示家长和儿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向家长说清必须了解的有关道理,对家长提出具体的建议,达到提高家长认识的目的。每一专题内容要点的字数控制在500字左右。
  
  四、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初步成果,我们已经完成的是《中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专题与要点》。该成果经调整可直接转化为《中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该成果比较适用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使用。
  
  五、现有研究的后续工作。本文为“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家长教育的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之一,该课题为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家长教育体系的研究”的子课题。《中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专题与要点》直接为编制《中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作好了准备。根据《中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可编制配套的供家长使用的《中学生家庭教育读本》,供指导者使用的《中学生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案例》和《中学生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多媒体课件》等。
  
  Ⅱ 中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专题与要点(2008年9月5日)
  
  一、专题名称
  (一)12-15岁初中学生家庭教养指导部分
  专题1.成熟与幼稚:适应初中阶段特点
  专题2.觉醒与困惑:面对青春期性教育
  专题3.学业与健康:提高孩子身体素质
  专题4.知情与侵权:尊重、保护孩子隐私
  专题5.限制与自由:不对孩子过度保护
  专题6.规范与素养:重视家庭礼仪教育
  专题7.逃避与面对:携手走进网络时代
  专题8.传授与自主: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专题9.家庭与学校:支持家校合作教育
  专题10.家庭与社会:积极开展法制教育
  专题11.目的与手段:正确面对考试、分数
  专题12.回顾与总结:引导孩子规划生涯
  (二)15-18岁高中学生家庭教育指导部分
  专题1.变化与适应:尽快融入高中学习生活
  专题2.支持与引导:让孩子学会与异性交往
  专题3.学习与休闲:指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
  专题4.家庭与学校:同步互补的合作教育
  专题5.阻止与引导:在网络前不迷失自我
  专题6.传统与现代: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专题7.索取与奉献:加强孩子责任心培养
  专题8.沟通与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专题9.珍惜与关爱: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专题10.需要与可能:努力指导孩子学会消费
  专题11.信念与抱负:帮助孩子树立崇高理想
  专题12.压力与动力:应以平常心对待高考
  
  二、内容要点
  (一)初中学生家庭教育指导专题内容要点
  专题1.成熟与幼稚:适应初中阶段特点
  不少初中学生家长只关心孩子读书、考试,不关心孩子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有的仍采用对待小学生的办法,对孩子学习的监督、陪读过多,有的限制孩子跟同伴交往,影响了孩子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不少家长不了解孩子心理,不尊重孩子人格,促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许多孩子入初中后,较长时间不适应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生活,出现成绩滑坡、情绪焦虑,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习惯较弱。
  初中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迅速的时期,也是矛盾冲突多发的“危机”时期。随着身体、生理的急剧变化,自我意识的发展,初中生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自我矛盾的状态;心理上的成熟感与幼稚性的矛盾,构成了初中生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家庭应该成为初中生心理迷茫时“停靠”的最安全的“港湾”。
  建议家长:学习初中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的理论知识,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变化;对孩子的理解要先于教育,初中生进入“心理断乳期”,格外需要父母的宽容和理解;保护孩子的自尊,尊重孩子的隐私,平等地对待孩子,不训斥、打骂孩子;发现、扶植、发扬孩子的优势,削弱消极因素的影响;教育子女要有针对性,不泛泛而谈,不面面俱到;少说教、不唠叨,身体力行树榜样,多提供机会、创设环境、形成氛围。
  专题2.觉醒与困惑:面对青春期性教育
  许多初中学生家长对自身教育责任认识不足;“不懂为美”、“自然知道”、“诱发歧义”和“羞于启齿”等错误观念仍有市场;不少家长态度消极、行为被动,对孩子的困惑不关心、不指导;有的粗暴干涉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许多学生的性知识来自非正常渠道,获得的性知识比较片面,甚至被扭曲;有的学生性观念过于开放,对性的态度不谨慎。
  青春期是儿童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是身体发育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性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以适应社会和家庭生活的重要途径;青春期性教育包括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等多项教育内容;家长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最直接、最自然、最安全,家庭性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议家长: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担负起青春期性教育的责任;学习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和性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为家庭性教育积累现代科学知识;注意观察孩子的生理变化和孩子的情绪、行为和心理有无异常表现;学习沟通技巧,与孩子坦诚交流,及时了解并解决孩子的困惑;跨越“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1-15岁中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家长
中小学衔接教育家庭指导策略研究
30年老校长怒斥家长:不为孩子做这些,就让他们一辈子在底层!
从“知道”到“做到”的距离有多远
初中学习方法和家庭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