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国平:数学的阅读,从惊讶到思考

  

  在人们惯性思维里,阅读是文科的事情,如语文、英语等科目,跟理科关系不大,特别是数学这一门科目,直观里认为数学是不需要阅读,只要记住知识概念、基本公式、定理等就可以了。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误区,数学知识看似“分散”,实则紧密联系,任何新知识的出现,需要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这就强调一个知识的连贯性。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仅仅关注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这相当于摒弃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建立。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解决问题做出这样的说明: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 能力与创新精神。

  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从上面我们就可以看出,对于数学学习,需要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并且能很好为实际生活服务。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社会很多方面越来越数学化,对数学的需要也更加明显,这要求我们更加关注数学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同时随着新课改不断的深入,阅读理解题成了数学考试中的新题型,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

  很多人学习数学更多时候只关注计算层面或答案正确与否,很少关注解题过程的逻辑性,这在某种角度就降低了学生解题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我们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理解与图形信息问题在中考中的常考点有:新概念学习型,新公式应用型,纠错补全型;表格信息题,函数图象信息题,图形语言信息题,统计图表信息题等。

  解决阅读理解、图表信息问题常用的数学思想是方程思想,类比思想,化归思想;常用的数学方法有:分析法,比较法等。

  我们看下面这个实际例子:

  

  再看下面这题:

  

  

  

  解题反思: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以及规律型:图形的变化,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这类题型在中考中经常出现.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数学语言具有简洁、逻辑性强的特点,而数学符号内涵丰富,具一定的抽象性,在阅读理解中数学语言和自然语言可以互相转换,这就让数学阅读提高了一定难度。

  在我们研究数学阅读理解过程,其实是一个数学语言转化的过程,如把一个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或不那么抽象的内容,把用数学符号语言或数学图形语言表述的关系转化为具体文字语言的形式,同时把文字语言表述的关系转化为数学符号或数学图形的语言。这就是数学,可以用自己语言来表达其他学科不能表达的语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东坡:想让孩子自学成为数学天才,你的效仿可能正在毁掉他
中考第二轮复习该怎么做?
题不是不会做,但审题老是会丢分,怎么提高数学审题能力
浅谈初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精华-初中数学八大题型点拨-(八)动态变换问题
「高中数学」集合语言的符号化、文字化、图形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