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晋
今天的山西省境的西、南、东三面与邻省有天然的分界,西面隔奔流在晋陕大峡谷中的黄河与陕西相望,南面以黄河、中条山与河南为界,东面以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为界,北面则以人工修建的长城与内蒙古为邻。山西省东有太行山脉,西为吕梁山脉,中部从西北向东南分布着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
山西省的得名,是因其位于太行山以西。而在古代,作为地区名的“山西”,最初并不指今山西省地区。从文献记载来看,战国至西汉,人们是以崤山(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或华山(今陕西省华县东)为界来区分山东、山西地区的,当时的“山西”,是指函谷关以西地区,主要是指以秦都咸阳、汉都长安,即今陕西省西安市为中心的地区;当时的“山东”,主要指函谷关以东的黄河流域(包括今天的山西地区),有时也泛指战国时期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到了东汉,开始以太行山为界划分山东、山西。
这种变化,是与国都的位置相关联的,西周、秦、西汉的国都皆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对于这里的人来说,华山或崤山以东的平原地区便是山东;东汉的国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故以其北面的太行山脉作为地理坐标,以划分山东、山西。后来地区的界线日益准确,便以“山西河东”来指今山西地区,如隋末李渊曾任“山西河东黜陟讨捕大使”。到了元代,便设置了行政区“河东山西道”,明代初称“山西行中书省”,简称山西省,后改称“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清代称山西省,今沿不改。山西地区在历史上还曾被称为“山右”,谓其在太行山右侧(古人是从北往南看,与现在地理方位观不同);又被称作“河东”(主要指晋南地区),是因为它位于晋陕交界之黄河以东的缘故。
山西地区在历史上又被称作“晋”、“三晋”,这是由春秋时期位于这里的晋国和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国而得名。西周王朝刚建立的时候,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策,将周天子的兄弟子侄和一些异姓姻亲分封到各地,建立了许多诸侯国。分封到今山西地区的,是周武王的少子、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因其所封之地属古唐国,故叔虞的封国最初称“唐”,他的儿子继位后,改称晋国。晋国在西周时代是一个重要的诸侯国,但是疆域并不很大。春秋时期,晋国日渐强大,一再成为霸主,据有今山西省中部、南部,河北省西南部,河南省西北小部和陕西省一部。春秋末年,晋国六个卿大夫的势力强大起来,晋国国君的权势衰弱,最后由其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建立了韩国、赵国、魏国,成为战国时期三个强盛的诸侯国,即所谓“三晋”。三晋的疆域最大的时候,除了占有今山西省的全部之外,还据有今河北省的大部、河南省的大部、陕西省的东部、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的部分地区。由于唐国始封时的国都唐,改称晋国后历迁之国都翼、曲沃、绛、新田,都在山西地区。三晋(韩、赵、魏三国)是由晋国分裂而成的,它们所辖的区域,只有山西省是全部据有,因此后世也就用“晋”、“三晋”来代指山西地区。
创建于2017.1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省唯一以“州”命名的县,人口超50万!
赵魏韩三国的国都都不在山西,为什么山西自称“三晋”?
山西为什么叫“山西”,简称为什么叫“晋”?
山西为什么叫山西,山西的简称为什么是晋,有什么来历
春秋战国时代太行山两侧和河内陆区对局势的影响
山西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