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下重楼种植技术初探
摘要:经过对滇重楼近5年林下套种技术的初步探索,在种植地选择、种植方法、种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介绍了滇重楼在林下套种的技术,为滇重楼种植技术提供新方法,也为林下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措施。关键词:重楼;林下种植技术
  大理市已于2008年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农有了产业发展的自主权,但作为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林木大面积采伐受到限制,如何探索一条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路子在林产业发展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基地基本情况
  滇重楼种植基地位于大理市凤仪镇吉祥村委会黑龙潭东南部山谷地带坡地地段,海拔2200~2500m,年平均气温8~16℃,年降雨量800~11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2250 h,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周围有野生滇重楼资源自然分布,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滇重楼生长繁育。2008年开始林下种植滇重楼,经过5年的建设,已种植滇重楼13.33hm2,长势良好,计划未来3年内再发展20hm2。
  2 滇重楼生物学特性及药用价值
  滇重楼(Pads Polyphylla Smith vat.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又名重楼一枝箭、独角莲、大重楼、草河车、金枝花头、轮叶王孙等,百合科重楼属植物。滇重楼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100cm,最高可达200cm,无毛。主要生长在海拔700~3600m的山谷、溪涧边、阔叶林下阴湿地,地下根茎横生,肥厚,黄褐色,有斜形环节,并生须根。茎多带紫色,叶4~9片,通常为7片,轮生茎顶;叶片长卵形。春夏间在轮生叶的中心抽出花梗,顶端生1朵花。秋季果熟;葫果球形,内有多数鲜红色种子。原野生于山坡林下及灌木丛阴湿处。喜凉爽、阴湿环境。适宜肥沃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含量丰富的壤土栽种。滇重楼具清热解毒、散淤消肿、祛痰平喘之功效。主治肺痨久咳、肺炎、喉炎;外用治疗跌打、虫蛇咬伤、淋巴结核、疮毒肿。
  3 滇重楼的种植技术
  3.1 地块选择
  滇重楼种植地块应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针叶树或者阔叶树林地,且地块要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腐殖土或酸性红壤土,如果是坡地,坡度尽量在30°以下、15°以上的双层郁闭林地;阴坡郁闭度70%左右,阳坡郁闭度90%左右;土壤含水量中等(50%左右);质地疏松,保水性、进水性都比较强的夜潮地、灰泡土、腐殖土地种植最为理想,最佳种植海拔1200~3100m。
  3.2 整地
  清除林下杂草、富藤本、灌木等杂物及石块,若是遮阳需要则可保留,杂草等根系要挖除,移出种植区集中处理。整地结束后,将腐熟的农家肥或有机肥均匀撒在地面上,667m2施基肥2000~3000kg、过磷酸钙35kg、硫酸钾20kg,种植前1个月用50%退菌特(也可以用生石灰水处理)进行土壤消毒,防止杂菌感染。土地翻耙开挖后,整平作畦,墒面宽1.2~1.5m,长度不限,高25cm,四周开排水沟;施足基肥。
  3.3 苗木培育
  3.3.1 种子繁育苗木:滇重楼种子的萌发率很低,因为其种子有“二次休眠”的生理特性,种子繁育需要进行催芽处理,种子采摘后除去外壳,将所采摘的种子置于纱布中,于流水中搓去果皮,洗净种子,稍晾干水分,将种子装入网袋,覆盖一层土壤(或砂子)储藏于室内进行催芽处理。同时用种子重量1%的多菌灵可湿.陛粉剂拌匀,装入催苗框中,置于室内,催芽温度保持在18~22℃,每天检查1次,保持土壤(或砂子)湿度在30%~40%之间(用手抓一把砂子紧握能成团,松开后即散开为宜)。待重楼种子长出新根时播种于苗床,按2500粒/m2撒播于温室或者大棚内苗床上,苗床宽1.2m,高20cm,沟宽30cm,并进行管理,到第2年6~7月进行间苗,陆续将生长健壮的大苗按10cm×10 cm的株行距假植于露地苗床上,浇足定根水,成活后,来年(第3年)按10cm×15cm×15cm进行移栽,一般在10中旬和11月上旬较为理想,因此时移栽的滇重楼根系生长较快,花叶等器官在芽鞘内发育完全,出苗后生长旺盛。
  3.3.2 根茎繁殖:带顶芽的切块,秋季采收时,挖起地下根茎,选择有芽的根茎3~6cm作种,按15cm×20cm株行距移栽进行定植。移栽后覆盖松毛或腐殖土保湿,保持荫蔽环境。移栽时间宜在冬、春季,地上茎倒伏后,根茎休眠时进行,移栽过程中注意保护顶芽和须根不受损伤。667m2栽18000~22000株。
  3.4 种后管理
  3.4.1 中耕除草:滇重楼要求土壤疏松,地上部分长势较弱时,要特别注意松土除草。每年5月下旬~8月上旬是雨季集中期,此时下雨量大,土壤容易板结,此期间要及时排水,防涝,并进行中耕、浅松土,随时注意清除杂草等工作。
  3.4.2 追肥:种子出苗后第1年和第2年幼苗需肥量不大,对速效肥不敏感,可不追肥或少量追肥,从第3年开始逐渐加量,每年出苗前,667m2追施农家肥1000kg、过磷酸钙15kg、硫酸钾10kg。7月下旬667m2追施含氮量为0.3%~0.6%的有机氮液3000kg稀释后追于根部,有机氮液最好选用人、畜粪尿水或沼气液。平时墒面盖草或烂叶,以利于保湿、防旱。
  3.4.3 遮荫:重楼忌强光,怕高温,全生长发育期均以进光度40%~50%为好,因此出苗、移栽后及时搭棚遮荫,或利用藤本作物的茎蔓棚架遮荫。
  3.4.4 病虫害防治: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基本原则,基地建设从未使用农药,5年来无病虫害发生。
  黑斑病:病害从叶尖或叶基开始,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班,有时病害蔓延至花轴,严重时叶片枯黄,形成叶枯和茎枯。注意排水排湿,降低空气湿度,减轻发病;发病初期喷洒1%菌毒清水剂300~500倍液,50%甲基多菌灵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10天1次。
  茎腐病:此病苗床期多发生,高温多雨时更为严重。首先在茎基部产生黄褐色病斑,病斑扩大后,叶尖失水下垂,严重时茎基湿腐倒苗。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剔除病苗;移栽前苗床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作为“送嫁药”;大田发病初期用9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穴,每隔10天1次,连灌2~3次。
  蛴螬:以成虫危害叶片,以幼虫(白土蚕)咬食棍茎,影响重楼生长。晚间黑光灯诱杀成虫,用鲜菜叶喷敌百虫放于墒面诱杀幼虫;整地作墒时,667m2撒施5%辛硫磷颗粒剂1.5~2kg,或3%呋喃丹颗粒剂2~3kg。
  4 采收
  栽后3~6年可采收。种子发育种苗的滇重楼在移栽后第6年采收最佳;带顶芽根茎的种苗在移栽后第3年采收最佳,10~11月滇重楼地上茎枯萎后采挖。滇重楼大多生长在表土层,容易采挖,但还是要注意保持块茎完整;选择晴天采挖,先割除茎叶,然后用锄头从侧面开挖,挖出块茎,抖落泥土,清水刷洗干净后,及时运到室内摊开,不宜堆积过高,以免发热,趁新鲜开片,片厚2~3mm,晒干或放阴凉处风干。阴天可用30℃左右微火烘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析滇重楼林下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
重楼种植要点
滇重楼栽培管理技术
野生滇重楼驯化栽培技术
【收藏】重楼的基本知识都在这篇文章里!
滇重楼种植的种植技术 风险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