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辣椒病害识别要点及防控技术

 

  
发布日期:2013-01-14  浏览次数:237
 植保技术

辣椒属茄科,果实为浆果。按有无辣味分为辣椒和甜椒。辣椒有辣味一般用来制作干椒,主要品种有朝天椒、羊角椒、线椒;甜椒无辣味主要用来烹食,主要品种有辽椒3号、吉椒2号、九椒1号、通椒3号等。中国辣椒栽培面积2300万亩,产量2800万吨,占世界栽培面积的二分之一,同时也是最大的出口国。其中贵州栽培面积达340万亩,占全国15%。目前主要栽培方式有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辣椒还可以用于工业、医业、化妆品等行业,需求量和栽培面积在不断扩大。

辣椒的一生饱受病虫害的困扰,每季每亩用药6-10次,2-3桶水/桶,平均6-8/(按零售价计算),农药消费额约60-80个亿元(按出价计算),是蔬菜作物用药里面的一块大蛋糕。

    辣椒生物及化学防治

辣椒的侵染性病害主要分为细菌性病害、低等真菌病害、高等真菌病害、病毒病。下面作详细的分类介绍

一、辣椒细菌性病害。病原为细菌,植株在有水湿条件下,在受到蚜虫、蓟马、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严重为害后极易发生。

1.辣椒疮痂病、可为害叶、茎、果叶上表现褐色水渍状斑,边缘稍隆起,外围有黄晕。茎上病斑长条型或不规则形,开裂状。果部病斑稍突起,后期开裂木栓化。

2.辣椒溃疡病、主要为害果实,开始病斑呈乳自色,稍隆起。后期病斑中央木栓化突起,似鸟眼状。

3.辣椒细菌性叶斑病、为害叶片。从叶尖叶缘侵入,初呈水渍状褪绿小点,后扩大变黄褐色,病斑呈薄纸状。

4.辣椒软腐病、主要为害成熟果实。果肉腐烂只剩下皮层,有恶臭。

以上四种细菌性病害首先注意防虫,减少侵染途径。发病初期可用2.3%辛菌胺水剂500-600倍十3%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全株均匀喷雾防治。

5.辣椒青枯病、系统性病害,局部感染全株发病。全株萎蔫后,叶片不落仍为绿色。开始发病早晚可恢复,3-4天全株死亡。剖开维管束根部茎部均变褐色。后期茎髓部腐烂中空。青枯病在始花时开始发生,盛花期大发生。青枯病造成整株死亡,绝收,是辣椒最危险的病害之一。
       青枯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浸种杀灭附着在种皮上的细菌。用2.3%的辛菌胺水剂100倍液对50 0C热水浸种,搅拌约5分钟后取出,用清水洗净晾干后催芽。

移栽苗集中蘸根。用2.3%辛菌胺水剂300倍蘸根带药移栽。

辣椒始花期和盛花期用2.3%辛菌胺水剂500倍十3%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灌根。

水旱轮作,避免连作,深沟高畦,及时挖除病株并撒石灰消毒。

二、辣椒低等真菌病害。多为卵菌纲病害。在雨后高湿条件下极易发生。

1.辣椒疫病。病原为鞭毛菌业门疫霉属。为害叶片、茎节部、茎基部、果实,造成烂叶、烂茎、烂果。茎基受害全株状如青枯易与青枯病混淆。病症为白色霉状物。疫病蔓延迅速,造成绝收或大量减产,也是重点防治对象。

2.辣椒猝倒病。病原为鞭毛菌亚门腐霉属,子叶期病害,为害幼苗根基处,根须缢缩变细,幼苗倒伏。病症为白色毛状物。

发生以上两种病害的地块注意排水,雨前雨后及时喷雾防治。防治的主要药剂有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3000倍、50%烯酸吗琳1500倍。

三、辣椒高等真菌病害。主要是半知菌,子囊菌引起的病害类型。

1.辣椒叶斑病。病原半知菌亚门链格抱属。病斑近圆形,中央色淡,边缘色深呈褐色。病斑有细纹。可用4%四氟醚唑1500倍或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6000倍十46%多抗·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喷雾防治。

       2.辣椒白斑病。病原半知菌亚门叶点霉属。病斑近圆形,中部白色,边缘深褐色,病部散生小黑点。可用4%四氟醚唑1500倍或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6000倍十46%多抗·锰锌防治。

3.辣椒白粉病。病原子囊菌亚门自粉菌属。叶背白色粉状物。叶变黄脱落辣椒生长前期可用4%四氟醚唑1500倍、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4000倍喷雾防治。后期可用40%的氟硅唑悬浮剂3000倍喷雾防治。

4.辣椒灰霉病。病原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属。为害叶呈V型斑或圆形轮纹斑,可造成烂茎、烂叶柄、烂花、烂果。病症为灰色霉层。可用60%甲硫·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倍、50%异菌脲悬浮剂800倍喷雾防治。

5.辣椒菌核病。病原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可为害叶茎花果呈水渍状腐烂病症为自色棉毛状物和黑色鼠屎状菌核。可用60%甲硫·异菌服可湿性粉剂800倍、50%异菌脲悬浮剂800倍喷雾防治。

6.辣椒黑斑病、病原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主要为害果实果肩部位,呈凹陷斑,严重形成空洞。辣椒籽变黑,病症为黑色霉。4%四氟醚唑1500倍或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6000倍十46%多抗·锰锌喷雾防治。

7.辣椒黑霉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为害果实,病斑从边缘向中部收缩,干燥时破裂。病症为黑色霉。4%四氟醚唑1500倍或40%苯醚甲环做悬浮剂6000倍十46%多抗·锰锌喷雾防治。

8.辣椒根腐病。病原半知菌亚门镰孢菌。为害根部造成根腐或根基皮层腐烂维管束变色。整株慢慢枯萎死亡。病症为白色或粉红色霉层。

9.辣椒枯萎病。病原半知菌亚门镰孢菌。维管束变色,整株凋萎。病症为白色或红色霉层。

辣椒根腐病和枯萎病防治方法同青枯病,但与青枯不同的是全生育期都可发生。淋根药方可选择2.3%辛菌胺水剂1000+32%三唑酮·乙蒜素乳油1000倍。

      10.辣椒芽枝霉果腐病。病原半知菌亚门真菌。为害果实。初为水渍状黑色小点,后病斑迅速扩大变软腐烂凹陷,病斑密布白色略带粉色霉层。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十45%咪鲜胺水乳剂1000倍喷雾。

       11.辣椒镰刀菌果腐病、病原半知菌亚门镰刀菌。为害果实。果面病斑呈星状或条状开裂。生白霉。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十45%咪鲜胺水乳剂1000倍喷雾。

       12.辣椒炭疽病。病原半知菌亚门真菌。为害叶片和成熟果实。叶病斑中央色淡白色,上生小黑点,果实病斑凹陷褐色上生小黑点。4%四氟醚唑1500倍或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6000倍十46%多抗·锰锌喷雾防治。

13.辣椒早疫病。病原半知菌亚门链格孢。为害叶片,病斑近圆形,具同心轮纹,外围有黄晕4%四氟醚唑1500倍或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6000倍十46%多抗·锰锌喷雾防治。
  四、辣椒病毒病。为害叶、茎、果。使叶皱缩黄化向上卷曲,果实畸形。病毒病主要靠蚜虫,粉虱传播,寄主主要是田边杂草,所以特别要注意防除杂草和刺激式口器害虫。缺锌也容易发生病毒病。可用2.3%辛菌胺水剂1000+20%盐酸吗琳呱800++1.8%复硝氛钠水剂1000倍喷雾防治。

          农业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植株高大、生长势强、叶片肥大、叶色深绿的品种,如杯椒1号对病毒病抗性较强;植株低矮、生长势弱、叶片瘦小、叶色较浅的品种,如日本三樱椒对病毒病抗性较弱。对于其他病害,同一个品种辣度越高(品种种性纯度高)抗病性越强,辣度越低(品种种性退化)抗病性越弱。因此,要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如杯椒1号、簇生子弹头、新一代等。

       2.培育无病壮苗。用种衣剂处理辣椒种子或用2.3%的辛菌胺水剂 100倍液可杀灭病原真菌和细菌,钝化病毒。播种时用多菌灵拌干细土,撒适量药土覆种。待辣椒出苗后,每隔10天左右,撒施少量药土,控制苗期立枯病、旱疫病和灰霉病。

3.合理轮作。选择3年以上未种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种植,远离茄科、瓜类作物。

4.清洁田园。清洁田园,清除的病残体深理或烧毁。栽培过程中及时拔除病株或摘除病叶,减少再侵染的菌源。及时清除田间田边杂草。

5.高垄双行栽培。垄距70-80cm,垄高25-30cm,垄面宽50-60cm,行距30-40cm,穴距20cm,每穴双株栽培,是防治疫病的关键措施。

6.间作套种栽培。辣椒与大蒜(1:2、小麦(2:3)、玉米(6:1)间作套种,能有效减轻炭疽病、病毒病、日灼病等病害的发生。

7.种植诱虫作物。在朝天椒田里间作玉米、高粱诱集带,可以引来蚜茧蜂、蜘蛛、瓢虫、食蚜蝇和花蝽等多种食蚜天敌捕食蚜虫和低龄棉铃虫。诱虫作物(玉米、高粱)占主栽作物(辣椒)种植面积的5%-10%,条状间作,也可把诱虫作物种植在辣椒田四周。以玉米作为诱虫作物时,可加重棉铃虫、玉米螟对与玉米邻近的朝天椒植株的为害,要在玉米苗期、大喇叭口期、结穗期施用3%甲维盐等杀虫剂进行防治。

8.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适时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合理促控,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辣椒根系脆弱,不耐水渍,也不耐干旱,要求土壤疏松透气。地上部要求通风透光,湿度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药才是防治落叶病的最好药剂,只需喷2遍,彻底解决落叶问题
大棚辣椒叶片和果柄上有轮纹斑,请问辣椒得了什么病?
防治、炭疽病、蔓枯病、轮纹病等专用配方,用一次顶3次
7大辣椒病害最新防治攻略
辣椒白粉病为啥防治效果总不尽如人意?【蔬菜卫士报 557】
正确辨识与防治辣椒白粉病与霜霉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