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服装者 必看之最 最基础!!!

 

   体型测量与加放松量一、体型测量测量方法:

(1)胸围,通过胸高点(BP点)水平围量一周。

(2)腰围,腰部最细处水平围量一周。

(3)臀围,平臀围量一周。

(4)中腰围,亦称中臀围;腰围,腰围至臀围的1/2处,水平围量一周。

(5)颈根围,在颈根部通过颈窝点(前颈中点、肩颈点及第七颈椎点围量一周,这是基本领口尺寸,该尺寸比颈中围(颈围)大1cm。

(6)腋围,通过肩端点沿腋窝一周纵向测量。该尺寸是设计无袖或紧袖衣服袖窿的依据。

(7)臂根围,软尺紧贴腋下在臂根部水平测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紧袖袖根肥的依据。

(8)肘围,将前臂抬起呈水平状,沿前、后肘点围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紧袖袖肘围的依据。

(9)腕围,通过手根点沿腕部水平围量一周。

(10)掌围,拇指稍向手心并拢,在手掌最宽处围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袖口、袋口规格依据。

(l1)头围,通过头部前额丘和脑后枕骨测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连帽服装的帽子规格的依据。

(12)腿围,在大腿根处围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裤子横裆大规格的依据。

(13)膝围,在膝盖处围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紧体或合体裤子中裆规格的依据。

(14)背长,由第七颈椎点(后颈中点)量至中腰最细处。该尺寸是衣身原型长度的依据。测量所得的背长尺寸,在使用中可以酌情增减lcm左右。规格表中的背长尺寸比实际背长少1cm左右。

(15)总体高,由头部顶点量至脚跟底面。该尺寸代表服装“号”,是设计服装长度的参数。

(16)身高,亦称身长。总长。颈椎点高。由第七颈椎点量至足底,是设计服装长度的参数。

(17)腰长(臀长),腰围线至臀围线之间的距离。该尺寸是辅助参数。

(18)衣长,由第七颈椎点垂直量至各种款式衣服下摆的长度为后衣长。由肩颈点起通过胸高处垂直量至衣服下摆的长度为前衣长。

(19)前、后腰节长,由肩颈点起通过胸高点量至腰围线的长度为前腰节长。由肩颈点起通过肩胛处量至腰围线的长度为后腰节长。

(20)全臂长,上肢自然下垂,自肩点经肘点到尺骨下测量的距离。

(基本袖长),手臂微弯,由肩端点经后肘点到腕骨点为基本袖长。此长比竖直测量约长出1.5cm左右。从肩端点至肘点为肘长。全臂长是各种款式袖子长度的基本参数。

(21)乳高,由前颈中点至胸高点(BP点)的距离。

(22)腰围高(基本裤长),在侧体由腰围线至外踝点的距离为腰围高。该尺寸可根据款式需要进行调整。

(23)股上长(立裆),被测量者上身和腿呈90°挺直坐好,由腰围量到坐面。该尺寸是裤子或裙裤立裆设计的依据。合体裤立裆尺寸应小于股上长尺寸2cm左右。裙裤或松体裤立裆尺寸可直接采用股上长尺寸,也可以通过查表获得。

(24)股下长,臀股沟处至足底面处,或用腰围高减去股上长尺寸。

(25)裤长,从腰围线侧身处向下垂量至足腕,裤长可视鞋的不同、裤子款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长度。

(26)裙长,从腰围线侧身处向下垂量,裙长有超短裙、短裙、中长裙、长裙等之分。

(27)总肩宽,自肩的一端经后颈点(第七颈椎)至肩的另一端为全肩宽。

(28)小肩宽,由肩颈点量至肩端点。

(29)背宽,两后腋点之间的距离。

(30)胸宽,两前腋点之间的距离。

(31)乳间,两胸高点间的距离。

二、服装的加放松量服装总放松量的计算:

1.空隙量的设计空隙量可分为基本空隙量和装饰性空隙量两种。基本空隙量属于功能性空隙量,用以保证人体呼吸自由。活动方便、透气保温等基本的生理要求。根据人体工程学的研究结果可知基本空隙量的数值一般为:上体胸围需要1.5cm左右,下体臀围需要lcm左右。它们是塑造合体服装的基本空隙量。若想塑造半松体、松体服装还要另加装饰性空隙量。装饰性空隙量没有限值,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此外,在确定空隙量时还要考虑到内套衣服的厚度(简称内装厚度)。综上所述,服装空隙量的公式为:

服装空隙量=基本空隙量十内装厚度十装饰性空隙量+面料厚度增量

在使用基本空隙量设计紧体、半紧体服装时,可以适当减少O.5cm左右。如:女礼服、旗袍等款式可选择1~1.3cm为胸围基本空隙量;弹力衫可选择0.5cm左右为胸围基本空隙量。

2.总放松量的计算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将人体胸、腰、臀部不规则扁圆形的横截面视为标准“圆形”,现以胸围为例分析如下:

设人体净胸围为Bo,算出半径r,以圆心为O画圆。设衣服成品胸围为B,算出半径R,(R=r十周为空隙量),画同心圆,如图:          

可以得出以下公式和结论:

(1)总放松量:

由B-Bo=2л(R-r)=2лr即:总放松量=2лr结论:总放松量与空隙量成正比,即空隙量越大,衣服越宽松,所加放松量应越大,反之亦然。

(2)核验空隙量:

由B-Bo=2лr推导出:r=(B-Bo)/2л,得:空隙量=放松量/2л。结论:净胸围不同的两个人体,总放松量相同时,空隙量也相同。

(3)设计成品胸围:

由B= Bo +2лr,得:成品胸围:净体胸围十总放松量。结论:“围度成品规格”设计的成败取决于总放松量,而总放松量是根据空隙量计算所得,所以只要将设计好的空隙值代入公式即可。

(4)总放松量的计算:

例:当毛衣的厚度为0.4cm时,设计合体、半松体、松体外衣时,可增加量0.5,1,2.5cm的装饰性空隙量,分别求出服装总放松量。

解:总放松量=2л(基本空隙量十内装厚度十装饰性空隙量+面料厚度增量)

合体总放松量=2л(1.5+0.4+0.5+0)=15cm

半松体总放松量=2л(1.5+0.4+1+0)=18cm

松体总放松量=2л(1.5+0.4+2.5+0)=28cm

相关数据

女装测量与加放

男装测量与加放

  

附:男服实用规西

三、成品规格的确定成品规格是指服装关键部位的规格,包括长度、宽度和围度。上衣主要有衣长、肩宽。袖长、胸围、腰围、臀围。裤子主要有裤长、腰围、臀围、脚口、立裆。

(一)根据服装号型标准确定

国家标准号型或地区、企业的标准号型中所示人体各部位尺寸均为净体尺寸,加入款式所需要的放松量就成为服装成品规格。

实际应用举例:

1.服装长度规格的确定

服装长度尺寸的确定有两种方法:

①按与号相应的控制部位数值加不同的定数,或者以总体高的百分数加减不同定数来确定,并按总体高分档数求得系列。

衣长的确定:号×40%+6=170×40%+6=74cm

袖长的确定:号×30%+7.5=170×30%+7.5=58.5cm

“号”乘以一个百分数的目的,是为了与规格的分档数值相吻合,因为号的分档数是5cm,而衣长的分档数就是5×40%=2cm。同理,袖长的分档数为5×30%=1.5cm,如果衣长的分档数需要3cm,则可用号×60%来计算,短袖的分档数为1cm,可用号×20%来计算。

②按标准中与长度有关的控制部位来确定服装规格。

在新标准中,增加了一些人体的控制部位。如:颈椎点高,它是决定衣长的数值;全臂长,它是决定袖长的依据;腰围高,它是决定裤长的依据。所以我们根据这些人体尺寸来决定下列服装规格:

衣长(后衣长):由颈椎点高/2-cm来确定。查表得出颈椎点高为145cm,所以:衣长=145/2-0.5=72cm。

袖长:根据西服袖的特点,要考虑垫肩、袖山头吃势等,共约3cm厚,所以,西装的袖长由全臂长+3cm来确定,查表得出170/88A全臂长为55.5cm,所以:袖长=55.5+3=58.8cm

2.服装围度规格的确定

服装围度规格是采用控制部位数值加放一定放松量的方法确定的。胸围可用型加放松量,总肩宽用净体数值加放松量,如下:

西服的胸围=型+18=88+18=106cm

总肩宽=总肩宽(净体)+1=43.6+1=44.6cm

放松量的取值,可根据不同的款式及穿着要求而设置大小不同的数值。例如,大衣胸围放松量可在26~32cm之间,肩宽的放松量可设计为3cm等。放松量的数值一经确定,在这一个规格系列中就是一个不变的常量。这样才能使服装设计制板系列化,成品规格系列化。

服裝 最!最! 基本的

第一节   体型测量与加放松量一、体型测量测量方法:

(1)胸围,通过胸高点(BP点)水平围量一周。

(2)腰围,腰部最细处水平围量一周。

(3)臀围,平臀围量一周。

(4)中腰围,亦称中臀围;腰围,腰围至臀围的1/2处,水平围量一周。

(5)颈根围,在颈根部通过颈窝点(前颈中点、肩颈点及第七颈椎点围量一周,这是基本领口尺寸,该尺寸比颈中围(颈围)大1cm。

(6)腋围,通过肩端点沿腋窝一周纵向测量。该尺寸是设计无袖或紧袖衣服袖窿的依据。

(7)臂根围,软尺紧贴腋下在臂根部水平测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紧袖袖根肥的依据。

(8)肘围,将前臂抬起呈水平状,沿前、后肘点围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紧袖袖肘围的依据。

(9)腕围,通过手根点沿腕部水平围量一周。

(10)掌围,拇指稍向手心并拢,在手掌最宽处围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袖口、袋口规格依据。

(l1)头围,通过头部前额丘和脑后枕骨测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连帽服装的帽子规格的依据。

(12)腿围,在大腿根处围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裤子横裆大规格的依据。

(13)膝围,在膝盖处围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紧体或合体裤子中裆规格的依据。

(14)背长,由第七颈椎点(后颈中点)量至中腰最细处。该尺寸是衣身原型长度的依据。测量所得的背长尺寸,在使用中可以酌情增减lcm左右。规格表中的背长尺寸比实际背长少1cm左右。

(15)总体高,由头部顶点量至脚跟底面。该尺寸代表服装“号”,是设计服装长度的参数。

(16)身高,亦称身长。总长。颈椎点高。由第七颈椎点量至足底,是设计服装长度的参数。

(17)腰长(臀长),腰围线至臀围线之间的距离。该尺寸是辅助参数。

(18)衣长,由第七颈椎点垂直量至各种款式衣服下摆的长度为后衣长。由肩颈点起通过胸高处垂直量至衣服下摆的长度为前衣长。

(19)前、后腰节长,由肩颈点起通过胸高点量至腰围线的长度为前腰节长。由肩颈点起通过肩胛处量至腰围线的长度为后腰节长。

(20)全臂长,上肢自然下垂,自肩点经肘点到尺骨下测量的距离。

(基本袖长),手臂微弯,由肩端点经后肘点到腕骨点为基本袖长。此长比竖直测量约长出1.5cm左右。从肩端点至肘点为肘长。全臂长是各种款式袖子长度的基本参数。

(21)乳高,由前颈中点至胸高点(BP点)的距离。

(22)腰围高(基本裤长),在侧体由腰围线至外踝点的距离为腰围高。该尺寸可根据款式需要进行调整。

(23)股上长(立裆),被测量者上身和腿呈90°挺直坐好,由腰围量到坐面。该尺寸是裤子或裙裤立裆设计的依据。合体裤立裆尺寸应小于股上长尺寸2cm左右。裙裤或松体裤立裆尺寸可直接采用股上长尺寸,也可以通过查表获得。

(24)股下长,臀股沟处至足底面处,或用腰围高减去股上长尺寸。

(25)裤长,从腰围线侧身处向下垂量至足腕,裤长可视鞋的不同、裤子款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长度。

(26)裙长,从腰围线侧身处向下垂量,裙长有超短裙、短裙、中长裙、长裙等之分。

(27)总肩宽,自肩的一端经后颈点(第七颈椎)至肩的另一端为全肩宽。

(28)小肩宽,由肩颈点量至肩端点。

(29)背宽,两后腋点之间的距离。

(30)胸宽,两前腋点之间的距离。

(31)乳间,两胸高点间的距离。

二、服装的加放松量服装总放松量的计算:

1.空隙量的设计空隙量可分为基本空隙量和装饰性空隙量两种。基本空隙量属于功能性空隙量,用以保证人体呼吸自由。活动方便、透气保温等基本的生理要求。根据人体工程学的研究结果可知基本空隙量的数值一般为:上体胸围需要1.5cm左右,下体臀围需要lcm左右。它们是塑造合体服装的基本空隙量。若想塑造半松体、松体服装还要另加装饰性空隙量。装饰性空隙量没有限值,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此外,在确定空隙量时还要考虑到内套衣服的厚度(简称内装厚度)。综上所述,服装空隙量的公式为:

服装空隙量=基本空隙量十内装厚度十装饰性空隙量+面料厚度增量

在使用基本空隙量设计紧体、半紧体服装时,可以适当减少O.5cm左右。如:女礼服、旗袍等款式可选择1~1.3cm为胸围基本空隙量;弹力衫可选择0.5cm左右为胸围基本空隙量。

2.总放松量的计算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将人体胸、腰、臀部不规则扁圆形的横截面视为标准“圆形”,现以胸围为例分析如下:

设人体净胸围为Bo,算出半径r,以圆心为O画圆。设衣服成品胸围为B,算出半径R,(R=r十周为空隙量),画同心圆,如图:          

可以得出以下公式和结论:

(1)总放松量:

由B-Bo=2л(R-r)=2лr即:总放松量=2лr结论:总放松量与空隙量成正比,即空隙量越大,衣服越宽松,所加放松量应越大,反之亦然。

(2)核验空隙量:

由B-Bo=2лr推导出:r=(B-Bo)/2л,得:空隙量=放松量/2л。结论:净胸围不同的两个人体,总放松量相同时,空隙量也相同。

(3)设计成品胸围:

由B= Bo +2лr,得:成品胸围:净体胸围十总放松量。结论:“围度成品规格”设计的成败取决于总放松量,而总放松量是根据空隙量计算所得,所以只要将设计好的空隙值代入公式即可。

(4)总放松量的计算:

例:当毛衣的厚度为0.4cm时,设计合体、半松体、松体外衣时,可增加量0.5,1,2.5cm的装饰性空隙量,分别求出服装总放松量。

解:总放松量=2л(基本空隙量十内装厚度十装饰性空隙量+面料厚度增量)

合体总放松量=2л(1.5+0.4+0.5+0)=15cm

半松体总放松量=2л(1.5+0.4+1+0)=18cm

松体总放松量=2л(1.5+0.4+2.5+0)=28cm

相关数据

女装测量与加放

男装测量与加放

  

附:男服实用规西

三、成品规格的确定成品规格是指服装关键部位的规格,包括长度、宽度和围度。上衣主要有衣长、肩宽。袖长、胸围、腰围、臀围。裤子主要有裤长、腰围、臀围、脚口、立裆。

(一)根据服装号型标准确定

国家标准号型或地区、企业的标准号型中所示人体各部位尺寸均为净体尺寸,加入款式所需要的放松量就成为服装成品规格。

实际应用举例:

1.服装长度规格的确定

服装长度尺寸的确定有两种方法:

①按与号相应的控制部位数值加不同的定数,或者以总体高的百分数加减不同定数来确定,并按总体高分档数求得系列。

衣长的确定:号×40%+6=170×40%+6=74cm

袖长的确定:号×30%+7.5=170×30%+7.5=58.5cm

“号”乘以一个百分数的目的,是为了与规格的分档数值相吻合,因为号的分档数是5cm,而衣长的分档数就是5×40%=2cm。同理,袖长的分档数为5×30%=1.5cm,如果衣长的分档数需要3cm,则可用号×60%来计算,短袖的分档数为1cm,可用号×20%来计算。

②按标准中与长度有关的控制部位来确定服装规格。

在新标准中,增加了一些人体的控制部位。如:颈椎点高,它是决定衣长的数值;全臂长,它是决定袖长的依据;腰围高,它是决定裤长的依据。所以我们根据这些人体尺寸来决定下列服装规格:

衣长(后衣长):由颈椎点高/2-cm来确定。查表得出颈椎点高为145cm,所以:衣长=145/2-0.5=72cm。

袖长:根据西服袖的特点,要考虑垫肩、袖山头吃势等,共约3cm厚,所以,西装的袖长由全臂长+3cm来确定,查表得出170/88A全臂长为55.5cm,所以:袖长=55.5+3=58.8cm

2.服装围度规格的确定

服装围度规格是采用控制部位数值加放一定放松量的方法确定的。胸围可用型加放松量,总肩宽用净体数值加放松量,如下:

西服的胸围=型+18=88+18=106cm

总肩宽=总肩宽(净体)+1=43.6+1=44.6cm

放松量的取值,可根据不同的款式及穿着要求而设置大小不同的数值。例如,大衣胸围放松量可在26~32cm之间,肩宽的放松量可设计为3cm等。放松量的数值一经确定,在这一个规格系列中就是一个不变的常量。这样才能使服装设计制板系列化,成品规格系列化。

由上得出西服的服装规格尺寸为:

衣长=74cm袖长=58.5cm胸围=106cm总肩宽=44.6cm

3.裤装确定控制部位数数值

服装规格中裤装控制部位有:裤长,腰围,臀围。转化为服装尺寸为:

裤长=号×60%+2=170×60%+2=104cm

腰围=型+2=72cm

臀围=臀围(净体+10=90+10=100cm

(二)根据部位计算公式确定

服装部位计算公式是由比例数和调整数两部分构成的。这里所介绍的各种部位的计算公式,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选择。

①前衣长=(4/10号+6~8cm(西服或春秋外衣,长度在大拇指中节或指尖),+12~20cm(短大衣长度在中指尖或膝盖以上20cm左右)

②前衣长=(6/10号+8~16m(普通大衣,长度约在膝下5~13cm处)

③前或后衣长=(颈椎点高/2±调节数(普通西服、上衣可加1cm左右,衣长在大拇指尖)

④前衣长=颈椎点高×(x/7)(x为2~6,根据款式选择,x为3.5时适合普通上衣,衣长在大拇指中节或指尖,x为5.4时衣长在膝下10cm等等)

⑤前衣长=前腰节长(号/4)±调节数(短上衣的下摆在腰围线附近)

⑤前衣长=前腰节长+腰长(17~21cm)±调节数(普通上衣的下摆在臀围线附近)

⑦前衣长=前腰节长+60cm左右(腰围线距膝围线的距离)±调节数

⑧前衣长=前腰节长+腰围高(98cm左右)-调节数(长大衣或连衣裙、旗袍的下摆在脚踝骨以上)

⑨袖长=(3/10)号+调节数(普通上衣袖长的调节数为5~10cm,大衣袖长的调节数为11~14cm

⑩袖长=全臂长+袖山增量(垫肩厚份十塑形量)+腕骨下端的袖口升降量

①①女背长=(号/4-调节数(05~1.5~2.5cm,小、中、大号分别选择低、中、高值)

①②女前腰节长=背长+3cm左右

①③女后腰节长=背长+2.3cm左右(一个后领口深量)

服裝 最!最! 基本的

第一节   体型测量与加放松量一、体型测量测量方法:

(1)胸围,通过胸高点(BP点)水平围量一周。

(2)腰围,腰部最细处水平围量一周。

(3)臀围,平臀围量一周。

(4)中腰围,亦称中臀围;腰围,腰围至臀围的1/2处,水平围量一周。

(5)颈根围,在颈根部通过颈窝点(前颈中点、肩颈点及第七颈椎点围量一周,这是基本领口尺寸,该尺寸比颈中围(颈围)大1cm。

(6)腋围,通过肩端点沿腋窝一周纵向测量。该尺寸是设计无袖或紧袖衣服袖窿的依据。

(7)臂根围,软尺紧贴腋下在臂根部水平测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紧袖袖根肥的依据。

(8)肘围,将前臂抬起呈水平状,沿前、后肘点围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紧袖袖肘围的依据。

(9)腕围,通过手根点沿腕部水平围量一周。

(10)掌围,拇指稍向手心并拢,在手掌最宽处围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袖口、袋口规格依据。

(l1)头围,通过头部前额丘和脑后枕骨测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连帽服装的帽子规格的依据。

(12)腿围,在大腿根处围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裤子横裆大规格的依据。

(13)膝围,在膝盖处围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紧体或合体裤子中裆规格的依据。

(14)背长,由第七颈椎点(后颈中点)量至中腰最细处。该尺寸是衣身原型长度的依据。测量所得的背长尺寸,在使用中可以酌情增减lcm左右。规格表中的背长尺寸比实际背长少1cm左右。

(15)总体高,由头部顶点量至脚跟底面。该尺寸代表服装“号”,是设计服装长度的参数。

(16)身高,亦称身长。总长。颈椎点高。由第七颈椎点量至足底,是设计服装长度的参数。

(17)腰长(臀长),腰围线至臀围线之间的距离。该尺寸是辅助参数。

(18)衣长,由第七颈椎点垂直量至各种款式衣服下摆的长度为后衣长。由肩颈点起通过胸高处垂直量至衣服下摆的长度为前衣长。

(19)前、后腰节长,由肩颈点起通过胸高点量至腰围线的长度为前腰节长。由肩颈点起通过肩胛处量至腰围线的长度为后腰节长。

(20)全臂长,上肢自然下垂,自肩点经肘点到尺骨下测量的距离。

(基本袖长),手臂微弯,由肩端点经后肘点到腕骨点为基本袖长。此长比竖直测量约长出1.5cm左右。从肩端点至肘点为肘长。全臂长是各种款式袖子长度的基本参数。

(21)乳高,由前颈中点至胸高点(BP点)的距离。

(22)腰围高(基本裤长),在侧体由腰围线至外踝点的距离为腰围高。该尺寸可根据款式需要进行调整。

(23)股上长(立裆),被测量者上身和腿呈90°挺直坐好,由腰围量到坐面。该尺寸是裤子或裙裤立裆设计的依据。合体裤立裆尺寸应小于股上长尺寸2cm左右。裙裤或松体裤立裆尺寸可直接采用股上长尺寸,也可以通过查表获得。

(24)股下长,臀股沟处至足底面处,或用腰围高减去股上长尺寸。

(25)裤长,从腰围线侧身处向下垂量至足腕,裤长可视鞋的不同、裤子款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长度。

(26)裙长,从腰围线侧身处向下垂量,裙长有超短裙、短裙、中长裙、长裙等之分。

(27)总肩宽,自肩的一端经后颈点(第七颈椎)至肩的另一端为全肩宽。

(28)小肩宽,由肩颈点量至肩端点。

(29)背宽,两后腋点之间的距离。

(30)胸宽,两前腋点之间的距离。

(31)乳间,两胸高点间的距离。

二、服装的加放松量服装总放松量的计算:

1.空隙量的设计空隙量可分为基本空隙量和装饰性空隙量两种。基本空隙量属于功能性空隙量,用以保证人体呼吸自由。活动方便、透气保温等基本的生理要求。根据人体工程学的研究结果可知基本空隙量的数值一般为:上体胸围需要1.5cm左右,下体臀围需要lcm左右。它们是塑造合体服装的基本空隙量。若想塑造半松体、松体服装还要另加装饰性空隙量。装饰性空隙量没有限值,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此外,在确定空隙量时还要考虑到内套衣服的厚度(简称内装厚度)。综上所述,服装空隙量的公式为:

服装空隙量=基本空隙量十内装厚度十装饰性空隙量+面料厚度增量

在使用基本空隙量设计紧体、半紧体服装时,可以适当减少O.5cm左右。如:女礼服、旗袍等款式可选择1~1.3cm为胸围基本空隙量;弹力衫可选择0.5cm左右为胸围基本空隙量。

2.总放松量的计算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将人体胸、腰、臀部不规则扁圆形的横截面视为标准“圆形”,现以胸围为例分析如下:

设人体净胸围为Bo,算出半径r,以圆心为O画圆。设衣服成品胸围为B,算出半径R,(R=r十周为空隙量),画同心圆,如图:          

可以得出以下公式和结论:

(1)总放松量:

由B-Bo=2л(R-r)=2лr即:总放松量=2лr结论:总放松量与空隙量成正比,即空隙量越大,衣服越宽松,所加放松量应越大,反之亦然。

(2)核验空隙量:

由B-Bo=2лr推导出:r=(B-Bo)/2л,得:空隙量=放松量/2л。结论:净胸围不同的两个人体,总放松量相同时,空隙量也相同。

(3)设计成品胸围:

由B= Bo +2лr,得:成品胸围:净体胸围十总放松量。结论:“围度成品规格”设计的成败取决于总放松量,而总放松量是根据空隙量计算所得,所以只要将设计好的空隙值代入公式即可。

(4)总放松量的计算:

例:当毛衣的厚度为0.4cm时,设计合体、半松体、松体外衣时,可增加量0.5,1,2.5cm的装饰性空隙量,分别求出服装总放松量。

解:总放松量=2л(基本空隙量十内装厚度十装饰性空隙量+面料厚度增量)

合体总放松量=2л(1.5+0.4+0.5+0)=15cm

半松体总放松量=2л(1.5+0.4+1+0)=18cm

松体总放松量=2л(1.5+0.4+2.5+0)=28cm

相关数据

女装测量与加放

男装测量与加放

  

附:男服实用规西

三、成品规格的确定成品规格是指服装关键部位的规格,包括长度、宽度和围度。上衣主要有衣长、肩宽。袖长、胸围、腰围、臀围。裤子主要有裤长、腰围、臀围、脚口、立裆。

(一)根据服装号型标准确定

国家标准号型或地区、企业的标准号型中所示人体各部位尺寸均为净体尺寸,加入款式所需要的放松量就成为服装成品规格。

实际应用举例:

1.服装长度规格的确定

服装长度尺寸的确定有两种方法:

①按与号相应的控制部位数值加不同的定数,或者以总体高的百分数加减不同定数来确定,并按总体高分档数求得系列。

衣长的确定:号×40%+6=170×40%+6=74cm

袖长的确定:号×30%+7.5=170×30%+7.5=58.5cm

“号”乘以一个百分数的目的,是为了与规格的分档数值相吻合,因为号的分档数是5cm,而衣长的分档数就是5×40%=2cm。同理,袖长的分档数为5×30%=1.5cm,如果衣长的分档数需要3cm,则可用号×60%来计算,短袖的分档数为1cm,可用号×20%来计算。

②按标准中与长度有关的控制部位来确定服装规格。

在新标准中,增加了一些人体的控制部位。如:颈椎点高,它是决定衣长的数值;全臂长,它是决定袖长的依据;腰围高,它是决定裤长的依据。所以我们根据这些人体尺寸来决定下列服装规格:

衣长(后衣长):由颈椎点高/2-cm来确定。查表得出颈椎点高为145cm,所以:衣长=145/2-0.5=72cm。

袖长:根据西服袖的特点,要考虑垫肩、袖山头吃势等,共约3cm厚,所以,西装的袖长由全臂长+3cm来确定,查表得出170/88A全臂长为55.5cm,所以:袖长=55.5+3=58.8cm

2.服装围度规格的确定

服装围度规格是采用控制部位数值加放一定放松量的方法确定的。胸围可用型加放松量,总肩宽用净体数值加放松量,如下:

西服的胸围=型+18=88+18=106cm

总肩宽=总肩宽(净体)+1=43.6+1=44.6cm

放松量的取值,可根据不同的款式及穿着要求而设置大小不同的数值。例如,大衣胸围放松量可在26~32cm之间,肩宽的放松量可设计为3cm等。放松量的数值一经确定,在这一个规格系列中就是一个不变的常量。这样才能使服装设计制板系列化,成品规格系列化。

由上得出西服的服装规格尺寸为:

衣长=74cm袖长=58.5cm胸围=106cm总肩宽=44.6cm

3.裤装确定控制部位数数值

服装规格中裤装控制部位有:裤长,腰围,臀围。转化为服装尺寸为:

裤长=号×60%+2=170×60%+2=104cm

腰围=型+2=72cm

臀围=臀围(净体+10=90+10=100cm

(二)根据部位计算公式确定

服装部位计算公式是由比例数和调整数两部分构成的。这里所介绍的各种部位的计算公式,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选择。

①前衣长=(4/10号+6~8cm(西服或春秋外衣,长度在大拇指中节或指尖),+12~20cm(短大衣长度在中指尖或膝盖以上20cm左右)

②前衣长=(6/10号+8~16m(普通大衣,长度约在膝下5~13cm处)

③前或后衣长=(颈椎点高/2±调节数(普通西服、上衣可加1cm左右,衣长在大拇指尖)

④前衣长=颈椎点高×(x/7)(x为2~6,根据款式选择,x为3.5时适合普通上衣,衣长在大拇指中节或指尖,x为5.4时衣长在膝下10cm等等)

⑤前衣长=前腰节长(号/4)±调节数(短上衣的下摆在腰围线附近)

⑤前衣长=前腰节长+腰长(17~21cm)±调节数(普通上衣的下摆在臀围线附近)

⑦前衣长=前腰节长+60cm左右(腰围线距膝围线的距离)±调节数

⑧前衣长=前腰节长+腰围高(98cm左右)-调节数(长大衣或连衣裙、旗袍的下摆在脚踝骨以上)

⑨袖长=(3/10)号+调节数(普通上衣袖长的调节数为5~10cm,大衣袖长的调节数为11~14cm

⑩袖长=全臂长+袖山增量(垫肩厚份十塑形量)+腕骨下端的袖口升降量

①①女背长=(号/4-调节数(05~1.5~2.5cm,小、中、大号分别选择低、中、高值)

①②女前腰节长=背长+3cm左右

①③女后腰节长=背长+2.3cm左右(一个后领口深量)

①④男背长=(号/4)-调节数(0~1cm)

①⑤男后腰节长=背长+2.5cm左右(一个后领口深量)

①⑤男前腰节长=背长土调节数(0~1.5cm)

①⑥裙长=60Cm左右(腰围至膝围的长度)±调节数

①⑦裙长=腰围高-调节数

①⑧裤长=腰围高±调节数

①⑨上裆长=股上长土调节数(不包括腰头宽)

②⑩上裆长=(净臀围/4)+2~2.5cm(不包括腰头宽)

②①女净总肩宽=(3/10)B(净胸围)+调节数(13.4~15.4cm,女净胸围在72~92cm时,加调节数从高值至低值,当B=72cm时加15.4cm;胸围每递增4cm时,调节数递减0.2cm)。

②②女净总肩宽=背长(查规格表)+1cm

②③女毛总肩宽=前腰节长(毛:指成品尺寸),适合外衣总肩宽,比净总肩宽大2cm左右。

②④女净总肩宽=[(号/4)+(6~9cm)〕x0.45,身高相同的人也有肩宽。肩窄之别,根据体型选择调节数。

②⑤女净小肩宽=可实际测量或查表获得。净胸围是84cm的正常体,小肩宽为13cm。

②⑥1/2净胸宽=(B/6)+3或(1.5/10)B+3cm(B°:净胸围;B:B°+10cm)

②⑦1/2背宽=(B°/6)+4.5或(1.5/10)B+4.5cm(背宽线在人体背宽线以外0.6cm左右)

②⑧颈根围=净胸围/2.4+2cm左右

②⑨女颈根围=(3.5/10)净胸围+(5~6.5cm)

③⑩男颈根围=(3.5/10)净胸围+(9~10.5cm)

③①女腰围=0.77净臀围±调节数

③②男腰围=0.81净臀围±调节数

③③净胸围=上体长(头顶至大腿分叉处的距离)-4cm左右

③④净腰围=上体长/1.4cm

③⑤净臀围一上体长+2cm左右

③⑥上体长=(号/2)+6~9cm,总体高-上体长=下体长

③⑥上体长=(号/2)+6~9cm,总体高-上体长=下体长

③⑦成衣领围=0.4B-3cm(衬衣)-2cm(西装,春秋衣)-1cm(大衣)

③⑧净臀围=0.3净胸围

③⑨腋围最小松量=腋围+3~4cm

④⑩腋围最小松量=胸围×0.385

④①肩围=0.4B+2cm(男)+1cm(女)

④②垫肩厚度=肩斜线抬高垫肩厚度的0.7倍

④③胸劈门量=0.7cm(0.7~2.5cm)

④④肚劈门量=1.2cm(1.2cm~2.5cm)

④⑤衣长定长方法:

④⑥

第二节   号型规格及参考尺寸

实用号型规格及参考尺寸数据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标准(GB1335.1--1335.2--91|)以《服装号型》为依据。

在规格分类方面,根据国家新号型标准将女装体型按胸围与腰围差数的不同分为Y、A、B、C四类,分别设计了瘦体(Y型,胸腰差在24~19cm之间)、正常体(A型,胸腰差在18~14cm之间)、胖体(B型,胸腰差在13~9cm之间)和肥胖体(型,胸腰差在8~4cm之间)四种体型的参考尺寸。在总体高相同的条件下,将小于或大于标准胸围4cm的体型称为瘦体和胖体,将大于标准胸围8cm的体型称为肥胖体。

规格表中的“号”指人的总体高,上体的“型”指净胸围的厘米数,下体的“型”指净腰围的厘米数,以人体号型作为服装规格系列的基础。表中各种规格是纸样设计、生产及选购服装的参考依据。例如:上装160/84A的规格:160号表示适用于总体高为158

~162cm的人;84A适用于胸围在82~85cm之间以及胸腰差在18~14cm之内的人。

儿童服装号型把身高划分成二段编制,组成系列。一段是8O~13Ocm身高的儿童不分男女,身高以1Ocm分档;胸围以4cm分档;腰围以3cm分档,将上装组成10·4号型系列,下装组成IO·3号型系列。另一段是身高135~16Ocm的儿童分男女,身高以5cm分档;胸围以4cm分档;腰围以3cm分档,分别组成上装5·4系列和下装的5·3系列。参见表

儿童装尺码,中国是按身高分档数,而日本是按年龄来划分。

儿童服装号型

服裝 最!最! 基本的

第一节   体型测量与加放松量一、体型测量测量方法:

(1)胸围,通过胸高点(BP点)水平围量一周。

(2)腰围,腰部最细处水平围量一周。

(3)臀围,平臀围量一周。

(4)中腰围,亦称中臀围;腰围,腰围至臀围的1/2处,水平围量一周。

(5)颈根围,在颈根部通过颈窝点(前颈中点、肩颈点及第七颈椎点围量一周,这是基本领口尺寸,该尺寸比颈中围(颈围)大1cm。

(6)腋围,通过肩端点沿腋窝一周纵向测量。该尺寸是设计无袖或紧袖衣服袖窿的依据。

(7)臂根围,软尺紧贴腋下在臂根部水平测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紧袖袖根肥的依据。

(8)肘围,将前臂抬起呈水平状,沿前、后肘点围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紧袖袖肘围的依据。

(9)腕围,通过手根点沿腕部水平围量一周。

(10)掌围,拇指稍向手心并拢,在手掌最宽处围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袖口、袋口规格依据。

(l1)头围,通过头部前额丘和脑后枕骨测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连帽服装的帽子规格的依据。

(12)腿围,在大腿根处围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裤子横裆大规格的依据。

(13)膝围,在膝盖处围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紧体或合体裤子中裆规格的依据。

(14)背长,由第七颈椎点(后颈中点)量至中腰最细处。该尺寸是衣身原型长度的依据。测量所得的背长尺寸,在使用中可以酌情增减lcm左右。规格表中的背长尺寸比实际背长少1cm左右。

(15)总体高,由头部顶点量至脚跟底面。该尺寸代表服装“号”,是设计服装长度的参数。

(16)身高,亦称身长。总长。颈椎点高。由第七颈椎点量至足底,是设计服装长度的参数。

(17)腰长(臀长),腰围线至臀围线之间的距离。该尺寸是辅助参数。

(18)衣长,由第七颈椎点垂直量至各种款式衣服下摆的长度为后衣长。由肩颈点起通过胸高处垂直量至衣服下摆的长度为前衣长。

(19)前、后腰节长,由肩颈点起通过胸高点量至腰围线的长度为前腰节长。由肩颈点起通过肩胛处量至腰围线的长度为后腰节长。

(20)全臂长,上肢自然下垂,自肩点经肘点到尺骨下测量的距离。

(基本袖长),手臂微弯,由肩端点经后肘点到腕骨点为基本袖长。此长比竖直测量约长出1.5cm左右。从肩端点至肘点为肘长。全臂长是各种款式袖子长度的基本参数。

(21)乳高,由前颈中点至胸高点(BP点)的距离。

(22)腰围高(基本裤长),在侧体由腰围线至外踝点的距离为腰围高。该尺寸可根据款式需要进行调整。

(23)股上长(立裆),被测量者上身和腿呈90°挺直坐好,由腰围量到坐面。该尺寸是裤子或裙裤立裆设计的依据。合体裤立裆尺寸应小于股上长尺寸2cm左右。裙裤或松体裤立裆尺寸可直接采用股上长尺寸,也可以通过查表获得。

(24)股下长,臀股沟处至足底面处,或用腰围高减去股上长尺寸。

(25)裤长,从腰围线侧身处向下垂量至足腕,裤长可视鞋的不同、裤子款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长度。

(26)裙长,从腰围线侧身处向下垂量,裙长有超短裙、短裙、中长裙、长裙等之分。

(27)总肩宽,自肩的一端经后颈点(第七颈椎)至肩的另一端为全肩宽。

(28)小肩宽,由肩颈点量至肩端点。

(29)背宽,两后腋点之间的距离。

(30)胸宽,两前腋点之间的距离。

(31)乳间,两胸高点间的距离。

二、服装的加放松量服装总放松量的计算:

1.空隙量的设计空隙量可分为基本空隙量和装饰性空隙量两种。基本空隙量属于功能性空隙量,用以保证人体呼吸自由。活动方便、透气保温等基本的生理要求。根据人体工程学的研究结果可知基本空隙量的数值一般为:上体胸围需要1.5cm左右,下体臀围需要lcm左右。它们是塑造合体服装的基本空隙量。若想塑造半松体、松体服装还要另加装饰性空隙量。装饰性空隙量没有限值,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此外,在确定空隙量时还要考虑到内套衣服的厚度(简称内装厚度)。综上所述,服装空隙量的公式为:

服装空隙量=基本空隙量十内装厚度十装饰性空隙量+面料厚度增量

在使用基本空隙量设计紧体、半紧体服装时,可以适当减少O.5cm左右。如:女礼服、旗袍等款式可选择1~1.3cm为胸围基本空隙量;弹力衫可选择0.5cm左右为胸围基本空隙量。

2.总放松量的计算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将人体胸、腰、臀部不规则扁圆形的横截面视为标准“圆形”,现以胸围为例分析如下:

设人体净胸围为Bo,算出半径r,以圆心为O画圆。设衣服成品胸围为B,算出半径R,(R=r十周为空隙量),画同心圆,如图:          

可以得出以下公式和结论:

(1)总放松量:

由B-Bo=2л(R-r)=2лr即:总放松量=2лr结论:总放松量与空隙量成正比,即空隙量越大,衣服越宽松,所加放松量应越大,反之亦然。

(2)核验空隙量:

由B-Bo=2лr推导出:r=(B-Bo)/2л,得:空隙量=放松量/2л。结论:净胸围不同的两个人体,总放松量相同时,空隙量也相同。

(3)设计成品胸围:

由B= Bo +2лr,得:成品胸围:净体胸围十总放松量。结论:“围度成品规格”设计的成败取决于总放松量,而总放松量是根据空隙量计算所得,所以只要将设计好的空隙值代入公式即可。

(4)总放松量的计算:

例:当毛衣的厚度为0.4cm时,设计合体、半松体、松体外衣时,可增加量0.5,1,2.5cm的装饰性空隙量,分别求出服装总放松量。

解:总放松量=2л(基本空隙量十内装厚度十装饰性空隙量+面料厚度增量)

合体总放松量=2л(1.5+0.4+0.5+0)=15cm

半松体总放松量=2л(1.5+0.4+1+0)=18cm

松体总放松量=2л(1.5+0.4+2.5+0)=28cm

相关数据

女装测量与加放

男装测量与加放

  

附:男服实用规西

三、成品规格的确定成品规格是指服装关键部位的规格,包括长度、宽度和围度。上衣主要有衣长、肩宽。袖长、胸围、腰围、臀围。裤子主要有裤长、腰围、臀围、脚口、立裆。

(一)根据服装号型标准确定

国家标准号型或地区、企业的标准号型中所示人体各部位尺寸均为净体尺寸,加入款式所需要的放松量就成为服装成品规格。

实际应用举例:

1.服装长度规格的确定

服装长度尺寸的确定有两种方法:

①按与号相应的控制部位数值加不同的定数,或者以总体高的百分数加减不同定数来确定,并按总体高分档数求得系列。

衣长的确定:号×40%+6=170×40%+6=74cm

袖长的确定:号×30%+7.5=170×30%+7.5=58.5cm

“号”乘以一个百分数的目的,是为了与规格的分档数值相吻合,因为号的分档数是5cm,而衣长的分档数就是5×40%=2cm。同理,袖长的分档数为5×30%=1.5cm,如果衣长的分档数需要3cm,则可用号×60%来计算,短袖的分档数为1cm,可用号×20%来计算。

②按标准中与长度有关的控制部位来确定服装规格。

在新标准中,增加了一些人体的控制部位。如:颈椎点高,它是决定衣长的数值;全臂长,它是决定袖长的依据;腰围高,它是决定裤长的依据。所以我们根据这些人体尺寸来决定下列服装规格:

衣长(后衣长):由颈椎点高/2-cm来确定。查表得出颈椎点高为145cm,所以:衣长=145/2-0.5=72cm。

袖长:根据西服袖的特点,要考虑垫肩、袖山头吃势等,共约3cm厚,所以,西装的袖长由全臂长+3cm来确定,查表得出170/88A全臂长为55.5cm,所以:袖长=55.5+3=58.8cm

2.服装围度规格的确定

服装围度规格是采用控制部位数值加放一定放松量的方法确定的。胸围可用型加放松量,总肩宽用净体数值加放松量,如下:

西服的胸围=型+18=88+18=106cm

总肩宽=总肩宽(净体)+1=43.6+1=44.6cm

放松量的取值,可根据不同的款式及穿着要求而设置大小不同的数值。例如,大衣胸围放松量可在26~32cm之间,肩宽的放松量可设计为3cm等。放松量的数值一经确定,在这一个规格系列中就是一个不变的常量。这样才能使服装设计制板系列化,成品规格系列化。

由上得出西服的服装规格尺寸为:

衣长=74cm袖长=58.5cm胸围=106cm总肩宽=44.6cm

3.裤装确定控制部位数数值

服装规格中裤装控制部位有:裤长,腰围,臀围。转化为服装尺寸为:

裤长=号×60%+2=170×60%+2=104cm

腰围=型+2=72cm

臀围=臀围(净体+10=90+10=100cm

(二)根据部位计算公式确定

服装部位计算公式是由比例数和调整数两部分构成的。这里所介绍的各种部位的计算公式,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选择。

①前衣长=(4/10号+6~8cm(西服或春秋外衣,长度在大拇指中节或指尖),+12~20cm(短大衣长度在中指尖或膝盖以上20cm左右)

②前衣长=(6/10号+8~16m(普通大衣,长度约在膝下5~13cm处)

③前或后衣长=(颈椎点高/2±调节数(普通西服、上衣可加1cm左右,衣长在大拇指尖)

④前衣长=颈椎点高×(x/7)(x为2~6,根据款式选择,x为3.5时适合普通上衣,衣长在大拇指中节或指尖,x为5.4时衣长在膝下10cm等等)

⑤前衣长=前腰节长(号/4)±调节数(短上衣的下摆在腰围线附近)

⑤前衣长=前腰节长+腰长(17~21cm)±调节数(普通上衣的下摆在臀围线附近)

⑦前衣长=前腰节长+60cm左右(腰围线距膝围线的距离)±调节数

⑧前衣长=前腰节长+腰围高(98cm左右)-调节数(长大衣或连衣裙、旗袍的下摆在脚踝骨以上)

⑨袖长=(3/10)号+调节数(普通上衣袖长的调节数为5~10cm,大衣袖长的调节数为11~14cm

⑩袖长=全臂长+袖山增量(垫肩厚份十塑形量)+腕骨下端的袖口升降量

①①女背长=(号/4-调节数(05~1.5~2.5cm,小、中、大号分别选择低、中、高值)

①②女前腰节长=背长+3cm左右

①③女后腰节长=背长+2.3cm左右(一个后领口深量)

①④男背长=(号/4)-调节数(0~1cm)

①⑤男后腰节长=背长+2.5cm左右(一个后领口深量)

①⑤男前腰节长=背长土调节数(0~1.5cm)

①⑥裙长=60Cm左右(腰围至膝围的长度)±调节数

①⑦裙长=腰围高-调节数

①⑧裤长=腰围高±调节数

①⑨上裆长=股上长土调节数(不包括腰头宽)

②⑩上裆长=(净臀围/4)+2~2.5cm(不包括腰头宽)

②①女净总肩宽=(3/10)B(净胸围)+调节数(13.4~15.4cm,女净胸围在72~92cm时,加调节数从高值至低值,当B=72cm时加15.4cm;胸围每递增4cm时,调节数递减0.2cm)。

②②女净总肩宽=背长(查规格表)+1cm

②③女毛总肩宽=前腰节长(毛:指成品尺寸),适合外衣总肩宽,比净总肩宽大2cm左右。

②④女净总肩宽=[(号/4)+(6~9cm)〕x0.45,身高相同的人也有肩宽。肩窄之别,根据体型选择调节数。

②⑤女净小肩宽=可实际测量或查表获得。净胸围是84cm的正常体,小肩宽为13cm。

②⑥1/2净胸宽=(B/6)+3或(1.5/10)B+3cm(B°:净胸围;B:B°+10cm)

②⑦1/2背宽=(B°/6)+4.5或(1.5/10)B+4.5cm(背宽线在人体背宽线以外0.6cm左右)

②⑧颈根围=净胸围/2.4+2cm左右

②⑨女颈根围=(3.5/10)净胸围+(5~6.5cm)

③⑩男颈根围=(3.5/10)净胸围+(9~10.5cm)

③①女腰围=0.77净臀围±调节数

③②男腰围=0.81净臀围±调节数

③③净胸围=上体长(头顶至大腿分叉处的距离)-4cm左右

③④净腰围=上体长/1.4cm

③⑤净臀围一上体长+2cm左右

③⑥上体长=(号/2)+6~9cm,总体高-上体长=下体长

③⑦成衣领围=0.4B-3cm(衬衣)-2cm(西装,春秋衣)-1cm(大衣)

③⑧净臀围=0.3净胸围

③⑨腋围最小松量=腋围+3~4cm

④⑩腋围最小松量=胸围×0.385

④①肩围=0.4B+2cm(男)+1cm(女)

④②垫肩厚度=肩斜线抬高垫肩厚度的0.7倍

④③胸劈门量=0.7cm(0.7~2.5cm)

④④肚劈门量=1.2cm(1.2cm~2.5cm)

④⑤衣长定长方法:

④⑥

第二节   号型规格及参考尺寸

实用号型规格及参考尺寸数据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标准(GB1335.1--1335.2--91|)以《服装号型》为依据。

在规格分类方面,根据国家新号型标准将女装体型按胸围与腰围差数的不同分为Y、A、B、C四类,分别设计了瘦体(Y型,胸腰差在24~19cm之间)、正常体(A型,胸腰差在18~14cm之间)、胖体(B型,胸腰差在13~9cm之间)和肥胖体(型,胸腰差在8~4cm之间)四种体型的参考尺寸。在总体高相同的条件下,将小于或大于标准胸围4cm的体型称为瘦体和胖体,将大于标准胸围8cm的体型称为肥胖体。

规格表中的“号”指人的总体高,上体的“型”指净胸围的厘米数,下体的“型”指净腰围的厘米数,以人体号型作为服装规格系列的基础。表中各种规格是纸样设计、生产及选购服装的参考依据。例如:上装160/84A的规格:160号表示适用于总体高为158~162cm的人;84A适用于胸围在82~85cm之间以及胸腰差在18~14cm之内的人。

儿童服装号型把身高划分成二段编制,组成系列。一段是8O~13Ocm身高的儿童不分男女,身高以1Ocm分档;胸围以4cm分档;腰围以3cm分档,将上装组成10·4号型系列,下装组成IO·3号型系列。另一段是身高135~16Ocm的儿童分男女,身高以5cm分档;胸围以4cm分档;腰围以3cm分档,分别组成上装5·4系列和下装的5·3系列。参见表

儿童装尺码,中国是按身高分档数,而日本是按年龄来划分。

儿童服装号型

日本儿童尺码

女装号型规格

男装号型规格

男女服装分档数据

女子5.4系列实用取值数据

妇女A型体参考尺寸

人体动态尺

服裝 最!最! 基本的

第一节   体型测量与加放松量一、体型测量测量方法:

(1)胸围,通过胸高点(BP点)水平围量一周。

(2)腰围,腰部最细处水平围量一周。

(3)臀围,平臀围量一周。

(4)中腰围,亦称中臀围;腰围,腰围至臀围的1/2处,水平围量一周。

(5)颈根围,在颈根部通过颈窝点(前颈中点、肩颈点及第七颈椎点围量一周,这是基本领口尺寸,该尺寸比颈中围(颈围)大1cm。

(6)腋围,通过肩端点沿腋窝一周纵向测量。该尺寸是设计无袖或紧袖衣服袖窿的依据。

(7)臂根围,软尺紧贴腋下在臂根部水平测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紧袖袖根肥的依据。

(8)肘围,将前臂抬起呈水平状,沿前、后肘点围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紧袖袖肘围的依据。

(9)腕围,通过手根点沿腕部水平围量一周。

(10)掌围,拇指稍向手心并拢,在手掌最宽处围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袖口、袋口规格依据。

(l1)头围,通过头部前额丘和脑后枕骨测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连帽服装的帽子规格的依据。

(12)腿围,在大腿根处围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裤子横裆大规格的依据。

(13)膝围,在膝盖处围量一周。该尺寸是设计紧体或合体裤子中裆规格的依据。

(14)背长,由第七颈椎点(后颈中点)量至中腰最细处。该尺寸是衣身原型长度的依据。测量所得的背长尺寸,在使用中可以酌情增减lcm左右。规格表中的背长尺寸比实际背长少1cm左右。

(15)总体高,由头部顶点量至脚跟底面。该尺寸代表服装“号”,是设计服装长度的参数。

(16)身高,亦称身长。总长。颈椎点高。由第七颈椎点量至足底,是设计服装长度的参数。

(17)腰长(臀长),腰围线至臀围线之间的距离。该尺寸是辅助参数。

(18)衣长,由第七颈椎点垂直量至各种款式衣服下摆的长度为后衣长。由肩颈点起通过胸高处垂直量至衣服下摆的长度为前衣长。

(19)前、后腰节长,由肩颈点起通过胸高点量至腰围线的长度为前腰节长。由肩颈点起通过肩胛处量至腰围线的长度为后腰节长。

(20)全臂长,上肢自然下垂,自肩点经肘点到尺骨下测量的距离。

(基本袖长),手臂微弯,由肩端点经后肘点到腕骨点为基本袖长。此长比竖直测量约长出1.5cm左右。从肩端点至肘点为肘长。全臂长是各种款式袖子长度的基本参数。

(21)乳高,由前颈中点至胸高点(BP点)的距离。

(22)腰围高(基本裤长),在侧体由腰围线至外踝点的距离为腰围高。该尺寸可根据款式需要进行调整。

(23)股上长(立裆),被测量者上身和腿呈90°挺直坐好,由腰围量到坐面。该尺寸是裤子或裙裤立裆设计的依据。合体裤立裆尺寸应小于股上长尺寸2cm左右。裙裤或松体裤立裆尺寸可直接采用股上长尺寸,也可以通过查表获得。

(24)股下长,臀股沟处至足底面处,或用腰围高减去股上长尺寸。

(25)裤长,从腰围线侧身处向下垂量至足腕,裤长可视鞋的不同、裤子款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长度。

(26)裙长,从腰围线侧身处向下垂量,裙长有超短裙、短裙、中长裙、长裙等之分。

(27)总肩宽,自肩的一端经后颈点(第七颈椎)至肩的另一端为全肩宽。

(28)小肩宽,由肩颈点量至肩端点。

(29)背宽,两后腋点之间的距离。

(30)胸宽,两前腋点之间的距离。

(31)乳间,两胸高点间的距离。

二、服装的加放松量服装总放松量的计算:

1.空隙量的设计空隙量可分为基本空隙量和装饰性空隙量两种。基本空隙量属于功能性空隙量,用以保证人体呼吸自由。活动方便、透气保温等基本的生理要求。根据人体工程学的研究结果可知基本空隙量的数值一般为:上体胸围需要1.5cm左右,下体臀围需要lcm左右。它们是塑造合体服装的基本空隙量。若想塑造半松体、松体服装还要另加装饰性空隙量。装饰性空隙量没有限值,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此外,在确定空隙量时还要考虑到内套衣服的厚度(简称内装厚度)。综上所述,服装空隙量的公式为:

服装空隙量=基本空隙量十内装厚度十装饰性空隙量+面料厚度增量

在使用基本空隙量设计紧体、半紧体服装时,可以适当减少O.5cm左右。如:女礼服、旗袍等款式可选择1~1.3cm为胸围基本空隙量;弹力衫可选择0.5cm左右为胸围基本空隙量。

2.总放松量的计算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将人体胸、腰、臀部不规则扁圆形的横截面视为标准“圆形”,现以胸围为例分析如下:

设人体净胸围为Bo,算出半径r,以圆心为O画圆。设衣服成品胸围为B,算出半径R,(R=r十周为空隙量),画同心圆,如图:          

可以得出以下公式和结论:

(1)总放松量:

由B-Bo=2л(R-r)=2лr即:总放松量=2лr结论:总放松量与空隙量成正比,即空隙量越大,衣服越宽松,所加放松量应越大,反之亦然。

(2)核验空隙量:

由B-Bo=2лr推导出:r=(B-Bo)/2л,得:空隙量=放松量/2л。结论:净胸围不同的两个人体,总放松量相同时,空隙量也相同。

(3)设计成品胸围:

由B= Bo +2лr,得:成品胸围:净体胸围十总放松量。结论:“围度成品规格”设计的成败取决于总放松量,而总放松量是根据空隙量计算所得,所以只要将设计好的空隙值代入公式即可。

(4)总放松量的计算:

例:当毛衣的厚度为0.4cm时,设计合体、半松体、松体外衣时,可增加量0.5,1,2.5cm的装饰性空隙量,分别求出服装总放松量。

解:总放松量=2л(基本空隙量十内装厚度十装饰性空隙量+面料厚度增量)

合体总放松量=2л(1.5+0.4+0.5+0)=15cm

半松体总放松量=2л(1.5+0.4+1+0)=18cm

松体总放松量=2л(1.5+0.4+2.5+0)=28cm

相关数据

女装测量与加放

男装测量与加放

  

附:男服实用规西

三、成品规格的确定成品规格是指服装关键部位的规格,包括长度、宽度和围度。上衣主要有衣长、肩宽。袖长、胸围、腰围、臀围。裤子主要有裤长、腰围、臀围、脚口、立裆。

(一)根据服装号型标准确定

国家标准号型或地区、企业的标准号型中所示人体各部位尺寸均为净体尺寸,加入款式所需要的放松量就成为服装成品规格。

实际应用举例:

1.服装长度规格的确定

服装长度尺寸的确定有两种方法:

①按与号相应的控制部位数值加不同的定数,或者以总体高的百分数加减不同定数来确定,并按总体高分档数求得系列。

衣长的确定:号×40%+6=170×40%+6=74cm

袖长的确定:号×30%+7.5=170×30%+7.5=58.5cm

“号”乘以一个百分数的目的,是为了与规格的分档数值相吻合,因为号的分档数是5cm,而衣长的分档数就是5×40%=2cm。同理,袖长的分档数为5×30%=1.5cm,如果衣长的分档数需要3cm,则可用号×60%来计算,短袖的分档数为1cm,可用号×20%来计算。

②按标准中与长度有关的控制部位来确定服装规格。

在新标准中,增加了一些人体的控制部位。如:颈椎点高,它是决定衣长的数值;全臂长,它是决定袖长的依据;腰围高,它是决定裤长的依据。所以我们根据这些人体尺寸来决定下列服装规格:

衣长(后衣长):由颈椎点高/2-cm来确定。查表得出颈椎点高为145cm,所以:衣长=145/2-0.5=72cm。

袖长:根据西服袖的特点,要考虑垫肩、袖山头吃势等,共约3cm厚,所以,西装的袖长由全臂长+3cm来确定,查表得出170/88A全臂长为55.5cm,所以:袖长=55.5+3=58.8cm

2.服装围度规格的确定

服装围度规格是采用控制部位数值加放一定放松量的方法确定的。胸围可用型加放松量,总肩宽用净体数值加放松量,如下:

西服的胸围=型+18=88+18=106cm

总肩宽=总肩宽(净体)+1=43.6+1=44.6cm

放松量的取值,可根据不同的款式及穿着要求而设置大小不同的数值。例如,大衣胸围放松量可在26~32cm之间,肩宽的放松量可设计为3cm等。放松量的数值一经确定,在这一个规格系列中就是一个不变的常量。这样才能使服装设计制板系列化,成品规格系列化。

由上得出西服的服装规格尺寸为:

衣长=74cm袖长=58.5cm胸围=106cm总肩宽=44.6cm

3.裤装确定控制部位数数值

服装规格中裤装控制部位有:裤长,腰围,臀围。转化为服装尺寸为:

裤长=号×60%+2=170×60%+2=104cm

腰围=型+2=72cm

臀围=臀围(净体+10=90+10=100cm

(二)根据部位计算公式确定

服装部位计算公式是由比例数和调整数两部分构成的。这里所介绍的各种部位的计算公式,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选择。

①前衣长=(4/10号+6~8cm(西服或春秋外衣,长度在大拇指中节或指尖),+12~20cm(短大衣长度在中指尖或膝盖以上20cm左右)

②前衣长=(6/10号+8~16m(普通大衣,长度约在膝下5~13cm处)

③前或后衣长=(颈椎点高/2±调节数(普通西服、上衣可加1cm左右,衣长在大拇指尖)

④前衣长=颈椎点高×(x/7)(x为2~6,根据款式选择,x为3.5时适合普通上衣,衣长在大拇指中节或指尖,x为5.4时衣长在膝下10cm等等)

⑤前衣长=前腰节长(号/4)±调节数(短上衣的下摆在腰围线附近)

⑤前衣长=前腰节长+腰长(17~21cm)±调节数(普通上衣的下摆在臀围线附近)

⑦前衣长=前腰节长+60cm左右(腰围线距膝围线的距离)±调节数

⑧前衣长=前腰节长+腰围高(98cm左右)-调节数(长大衣或连衣裙、旗袍的下摆在脚踝骨以上)

⑨袖长=(3/10)号+调节数(普通上衣袖长的调节数为5~10cm,大衣袖长的调节数为11~14cm

⑩袖长=全臂长+袖山增量(垫肩厚份十塑形量)+腕骨下端的袖口升降量

①①女背长=(号/4-调节数(05~1.5~2.5cm,小、中、大号分别选择低、中、高值)

①②女前腰节长=背长+3cm左右

①③女后腰节长=背长+2.3cm左右(一个后领口深量)

①④男背长=(号/4)-调节数(0~1cm)

①⑤男后腰节长=背长+2.5cm左右(一个后领口深量)

①⑤男前腰节长=背长土调节数(0~1.5cm)

①⑥裙长=60Cm左右(腰围至膝围的长度)±调节数

①⑦裙长=腰围高-调节数

①⑧裤长=腰围高±调节数

①⑨上裆长=股上长土调节数(不包括腰头宽)

②⑩上裆长=(净臀围/4)+2~2.5cm(不包括腰头宽)

②①女净总肩宽=(3/10)B(净胸围)+调节数(13.4~15.4cm,女净胸围在72~92cm时,加调节数从高值至低值,当B=72cm时加15.4cm;胸围每递增4cm时,调节数递减0.2cm)。

②②女净总肩宽=背长(查规格表)+1cm

②③女毛总肩宽=前腰节长(毛:指成品尺寸),适合外衣总肩宽,比净总肩宽大2cm左右。

②④女净总肩宽=[(号/4)+(6~9cm)〕x0.45,身高相同的人也有肩宽。肩窄之别,根据体型选择调节数。

②⑤女净小肩宽=可实际测量或查表获得。净胸围是84cm的正常体,小肩宽为13cm。

②⑥1/2净胸宽=(B/6)+3或(1.5/10)B+3cm(B°:净胸围;B:B°+10cm)

②⑦1/2背宽=(B°/6)+4.5或(1.5/10)B+4.5cm(背宽线在人体背宽线以外0.6cm左右)

②⑧颈根围=净胸围/2.4+2cm左右

②⑨女颈根围=(3.5/10)净胸围+(5~6.5cm)

③⑩男颈根围=(3.5/10)净胸围+(9~10.5cm)

③①女腰围=0.77净臀围±调节数

③②男腰围=0.81净臀围±调节数

③③净胸围=上体长(头顶至大腿分叉处的距离)-4cm左右

③④净腰围=上体长/1.4cm

③⑤净臀围一上体长+2cm左右

③⑥上体长=(号/2)+6~9cm,总体高-上体长=下体长

③⑦成衣领围=0.4B-3cm(衬衣)-2cm(西装,春秋衣)-1cm(大衣)

③⑧净臀围=0.3净胸围

③⑨腋围最小松量=腋围+3~4cm

④⑩腋围最小松量=胸围×0.385

④①肩围=0.4B+2cm(男)+1cm(女)

④②垫肩厚度=肩斜线抬高垫肩厚度的0.7倍

④③胸劈门量=0.7cm(0.7~2.5cm)

④④肚劈门量=1.2cm(1.2cm~2.5cm)

④⑤衣长定长方法:

④⑥

第二节   号型规格及参考尺寸

实用号型规格及参考尺寸数据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标准(GB1335.1--1335.2--91|)以《服装号型》为依据。

在规格分类方面,根据国家新号型标准将女装体型按胸围与腰围差数的不同分为Y、A、B、C四类,分别设计了瘦体(Y型,胸腰差在24~19cm之间)、正常体(A型,胸腰差在18~14cm之间)、胖体(B型,胸腰差在13~9cm之间)和肥胖体(型,胸腰差在8~4cm之间)四种体型的参考尺寸。在总体高相同的条件下,将小于或大于标准胸围4cm的体型称为瘦体和胖体,将大于标准胸围8cm的体型称为肥胖体。

规格表中的“号”指人的总体高,上体的“型”指净胸围的厘米数,下体的“型”指净腰围的厘米数,以人体号型作为服装规格系列的基础。表中各种规格是纸样设计、生产及选购服装的参考依据。例如:上装160/84A的规格:160号表示适用于总体高为158~162cm的人;84A适用于胸围在82~85cm之间以及胸腰差在18~14cm之内的人。

儿童服装号型把身高划分成二段编制,组成系列。一段是8O~13Ocm身高的儿童不分男女,身高以1Ocm分档;胸围以4cm分档;腰围以3cm分档,将上装组成10·4号型系列,下装组成IO·3号型系列。另一段是身高135~16Ocm的儿童分男女,身高以5cm分档;胸围以4cm分档;腰围以3cm分档,分别组成上装5·4系列和下装的5·3系列。参见表

儿童装尺码,中国是按身高分档数,而日本是按年龄来划分。

儿童服装号型

日本儿童尺码

女装号型规格

男装号型规格

男女服装分档数据

女子5.4系列实用取值数据

妇女A型体参考尺寸

人体动态尺

三、服装制作工艺符号

    哈哈  ....

  不错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牌设计百搭披肩外套
服装原型打板的形成特点与制板方法
男人如何挑选合适的服装尺寸
专为胖MM设计----大码长款T恤假三件套
服装裁剪基本知识1—如何确定服装规格尺寸
莫代尔礼服连衣裙服装制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