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庸与图书馆的缘分


金庸
本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出身于浙江海宁县的名门望族。20世纪40年代移居香港,50年代开始以笔名“金庸”创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包括《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享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的赞誉。
金庸与古龙、梁羽生合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剑客”。其小说屡被翻拍为影视作品,享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的赞誉。他的部分作品还被翻译成英文、法文、韩文、日文、越南文及印尼文等在海外流传。
除了武侠小说的成就外,查良镛还是知名报人、社会活动家。他于1959年创办《明报》。他曾从事翻译工作,还为报刊撰写了大量随笔、散文、电影和戏剧评论。
金庸一生获颁荣衔甚多,包括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的荣誉院士、荣誉博士、名誉教授等;2000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2001年,国际天文学会将一颗由北京天文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金庸”星。

查良镛与图书馆的故事

1943年春,查良镛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后,告别故乡赴重庆求学。因成绩优秀,几乎同时被几所大学录取。他晚年对来访者说:“我当时考取了中央大学、西南联大和四川大学的外文系。但是,经济上负担不起,而中央政治学校(现台湾政治大学)不收费,我便去了。”进了大学校门,查良镛便一心扑在学业上,由于他天资聪颖,学习刻苦,像当年读小学中学一样,成绩总是名列班上第一名,但由于爱打抱不平,在中央政治学校仅呆了一年零两个月,便因故被退学。
退学后,查良镛既愤懑又沮丧,因为离家千里,孑然一身,无依无靠,前路茫茫。他突然想起了比他大26岁的表兄蒋复璁。蒋复璁是江南著名藏书家蒋光煦的曾孙,我国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的本家侄子。北京大学毕业,曾留学德国,在柏林大学研习哲学,后来专攻图书馆学;1940年出任国立中央图书馆首任馆长。走投无路的查良镛便从小泉来到两路口找表兄蒋复璁,在表兄的帮助下,进了中央图书馆,任书记职务。
国立中央图书馆坐落在重庆两路口复兴路(今长江路)56号,即两路口通往复兴关(今佛图关)方向左侧的半山坡上。是一座三层楼的大厦,解放后成为重庆图书馆馆址。国立中央图书馆当时有在册职员65人,馆长以下的职务还有:主任、编纂、人事管理员、干事、助理员、书记。书记是最低一级的职务,共有22人,查良镛排位16名。职能部门设有:特藏组、编目组、采访组、阅览组、总务组。查良镛被安排在阅览组,具体工作是登记借书和还书;工作时间为每天下午两点到晚上十点,比较轻松,当然薪俸也不算高,但足以糊口。
档案记载:馆长蒋复璁的月俸是国币560元,而刚进馆上班的查良镛的月俸仅为50元,不过另外还有生活补助费。1944年12月馆长的生活补助费是7600元,查良镛是2500元,到了1945年2月,查良镛的生活补助费就增加到了4250元。重庆档案馆,至今还保存着查良镛在国立中央图书馆的职务、薪俸、生活补助费金额等原始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央图书馆工作期间,查良镛曾邀约3位中学同学一起创办过一本综合性的期刊——《太平洋杂志》,不过由于缺乏经费,这本杂志仅出版了两期就夭折了。
1945年初冬,查良镛向中央图书馆递交了辞呈。
在国立中央图书馆当图书馆员的那段时光,虽然俸禄不高,但查良镛依然感到十分快乐。他后来对日本著名作家池田大作说:“我在图书馆里一边管理图书,一边就读了许多书,我集中读了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有一部分读的还是英文原版。”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感谢金庸先生带给我们的江湖世界,先生一路走好!

内容来源: 重庆日报 华龙网-重庆晚报(重庆)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路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庸辞世,他把南京情缘写进了江湖……
蒋复璁上海征书被日本特务盯上 秘密联系爱国人士购得国宝级善本
博尔赫斯
【每天老照片】-1万-6081- 抗战胜利后,金庸从重庆返乡:在杭州当外勤记者,又去沪漂两年
​马学良丨公心与私意之间:《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影印始末考略
金庸(查良镛)多张老照片曝光,年轻时标致又帅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