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以“教学为中心”向以“个人学习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转变

一、前言

1.新技术变革带来的迫切需求

几千年以来,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虽然其教学内容在不断地发生转变,但教学的方式却没有发生过本质性的改变,我们的教育系统支持的学习主要是教室内的课堂学习,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课程来展开,教师是这个活动的主导者。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近几十年来社会的急剧变化给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挑战,尤其是终身教育体系这一理论的提出,其泛在性、非正式性、社会性、情境性、适应性的特点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新要求。然而传统的课程教学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等诸种因素,在满足终身教育体系的需求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国内外许多教育界人士都在不断地探索更能迎合时代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而近十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新技术的变革改变着整个社会,技术在许多学生和老师的课内外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这些技术可以让他们随时接收到不同的信息资源,同时他们也能够创造各种多媒体学习内容与所有人分享。社会化网络平台的出现,更是极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距离。尤其是近年来云计算、3G商用网络以及终端产品的成熟,使得这一趋势更加明显。随时随地的利用便携式设备通过各种网络来进行教学和学习,创造知识或者分享知识,来选择性的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已经完全成为可能,并且已经有了许多案例。

网络技术在带来新思路的同时也给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冲击。人机交互手段的多样化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印象深刻的体验,从而导致了学生在课堂内外体验的差异性越来越大,传统课堂依靠板书或者简单借助一些多媒体资料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正在下降。毫无疑问,那些更为时尚的科技产品所带给他们的交互使用感,远比坐在课堂上听课更具备吸引力。

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深入,人们发现,由于教师和学生在地理位置上的分离,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迁移到网络上产生的教学效果并不好,而应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有的教学资源与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学习来进行优化配置,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最大的知识源泉是网络,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地位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学生应该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意义建构的主体。学生的头脑不再被看作是一个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

历史上的数次重大变革都是由新技术推动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在本世纪,新技术的出现也将会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在科技的蓬勃发展、社会化网络的推动之下,传统教学模式的地位将会逐步被新的教学模式所替代,而传统教师和学生的身份在网络教学中将逐步模糊化。事实上在终身学习新范式之下,更不存在严格的教与学的区别,每个人都是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不再是单一的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一个彼此分享,互相学习的过程。学习者需要的不再是单一的课程授课,而是可以按需获取、以个人学习为中心、能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新型学习模式。

2.美国教育规划带来的启示

2010年11月,在国际教育技术界(乃至整个国际教育界)发生一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事件:美国制定并颁布了最新一轮的《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该计划的标题为“变革美国教育:技术支持的学习”,其英文的原文是“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 : 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 2010”;我们可称之为《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简称NETP)。其认为在技术驱动之下,教育的变革迫在眉睫,并提出创建21世纪的学习模式,建立专业的学习网络,并借助技术来提供有吸引力的学习内容、资源、体验,转变传统学校、教师、学生的角色。如下图1为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ETP学习模型图。

图 1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ETP学习模型图

(1)学生学习的转变

该规划认为,教育系统所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借助学习科学和现代技术为所有的学习者创设有趣味性、相关且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同时这种学习体验要能够反映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未来需要面对的现实。与传统的教室教学相比,上述学习体验要求我们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灵活度来赋予学习者控制自己学习的权利。一系列标准化的核心概念和能力是“学习者应该学习什么”的基础,根据学习者个人的目标、需求、兴趣和以往学习经历选择学习方式。个性化学习通过支持学习者真正关心或感兴趣的内容的学习,增强了学习与学习者个人的相关性,能够激发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和成就感。

(2)教师教学的转变

在围绕个人学习为中心的新型学习模式中,依靠专业的网络,教育工作者完全互连起来,他们获得了学生学习的数据和处理这些数据的工具;他们充分接触各种内容、资源和系统,让他们可以创造、管理和评价有趣味性且与学习者个人相关的学习体验;他们直接和学生建立起联系,为他们在校内外学习提供帮助。另外,互连让教育工作者能够接触到各种资源和专业知识,改善他们的教学实践、直到他们成为学生转变为自主学习者这一过程中的辅助者、合作者。

(3)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建立在大量应用教学技术的基础之上,该规划认为所有的学生和教育者在他们有需要的时能随时随地获取综合的基本设施对于支持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来说是必须的。它不仅将传统意义上学校以及学校内所拥有的各类设施作为教学的基础设施,而且将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作为在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学习基础设施。其提出了要利用网络和终端,让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人无论在何时、身处何处、使用何种接入设备,所有的学习资源都应该是永远在线可用的。这一设想中的网络平台不仅仅支持各种信息的获得,还支持与各种人的接触以及网络学习社区的参与。网络平台要具备将文本、视频、图片等各种资源以及可以在各种设备上运行的程序整合到一起,实现校内外学习的无缝整合,要将学习从一成不变的信息转移模式(信息从教师到学生,或者从教材到学生)解放出来,改变学习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改变学生的被动心态,从而实现从以“教学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向以“个人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

二、两种教育模式支持平台的区别

以教学为中心和以个人学习为中心涉及到教育体制的各个方面,为了实现这些模式的转变,学校不应该仅仅扮演信息工厂的角色,它们必须成为探索和创新的孵化器。教师也不应该仅仅担任信息专家,他们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学生一起探索新知识,同时不断获取新技能。无论是在心智上、情感上或社会性上,学生应完全投入到学习中。这一变革将是深远而漫长的,整个社会和教育体制都需要一个吸收消化的过程,故本文将不会发散到整个模式转变过程中社会大环境下的各种必要因素,而将重点探讨这两种教育模式所需要的基础网络平台在建设上的重要区别。

1.传统以教学为中心的平台

事实上,通过计算机设施和网络来进行教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利用电教设施来进行远程教育也算是一种相对传统而言较为新颖的网络教学手段。在过去的几十年尤其是最近十年里,我们已经目睹了计算和通信领域内前所未有的发展,它们已经催生了促进学习的强大技术资源和工具。低成本的网络接入设备、易于操作的数字化编辑工具和网络使我们能够接触海量的信息和多媒体学习资源。这些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网络教学平台,这些平台小至一个学校,大到一个中央部委层面;从企业运营性质,到公共服务性质,涵盖了方方面面,其中也不乏有佼佼者。

众多的网络教育平台,观其本质,往往只是将传统教学的课堂化实体,搬到了网络化平台中,不存在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突破,仍然属于传统的以教学为中心的平台,或以课程为严格的组织核心,或提供资源检索的发散性服务。这些平台往往在某特定领域、面向特定人群的教学时,能够起到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但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面向整个教育领域,能够满足终身学习,打造学习型社会的国家性教学服务平台。

我们认为,没有转变到“以个人学习为中心”的这一教学理念上来,是导致这些平台发展局限的根本原因。在传统教学理论的指导之下,当前的教育类平台基本都具备如下显著特点:

(1)Web1.0的教学方式

以教学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学的过程,以教师讲授、学生聆听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在网络平台中,这一模式类似于互联网传统的Web1.0方式——由网站的管理者提供内容,组织内容。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看,WEB1.0的任务是将以前没有放在网上的人类知识,通过商业的力量,放到网上去。针对现行网络教育平台的特点,即便是这些平台引入了论坛、博客、评论等交互功能,但其教学方式的核心本质并没有改变。

(2)小众、小并发

围绕教学展开的核心是针对不同的课程来开展教学活动,其本身是一个线性的、条理性较强的实施过程,这一特性决定了这种平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正规教育的学习需求,但更为广泛的非正规社会化学习却无从满足。从这一点上来讲,传统平台将自己的受众收敛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这决定了其平台从功能设计到架构体系上的小众化,往往只支持较小并发,前期设计没有考虑,后期运营也无法支持,如奥运售票系统、公务员报名考试系统遇到高并发访问时便频繁崩溃。

(3)设备单一

美国教育技术规划NETP将各种可以接入学习网络的设备作为教育技术规划的必要基础设施,充分强调学生和教师随时随地利用各类设备进行在线学习对于构建“以个人学习为中心”的21世纪学习模式的重要性。而现行的教学平台,由于教学方式所决定,并没有实现对所有设备的支持,往往是电脑或电视等其中一种,设备单一。同时,现有平台也仅仅将设备作为信息传输的渠道,而不是交互必需的媒介,更不会考虑到个人随时随地学习而适应大量的设备,去满足用户的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需求。

4)单一资源

正如前文所说,当前的教育平台往往聚焦于某一特定领域或特定人群,内容提供者创建内容供学习者学习。收敛于较小的用户群体、局限于创建者所具备的资源本身,这一特性决定网络平台所容纳的资源类型相对单一,基本局限于传统的音频、视频、图片和文本。NETP认为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OER)是学习的基础设施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元素。OER以各种形式存在,从播客视频到数字图书馆、数字教材、游戏和课程等,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从网络上获取这些资源。而事实上传统平台显然忽略了开放教育资源的重要性。

(5)单一服务体系,结构相对简单

在传统以教学为中心的学习过程中,教学活动是可以归纳总结的。围绕某一个特定的课程,课程管理、资源管理、考试、测评这些通用的教学活动构成了现行教学网络平台的基本功能。教师和学生的身份泾渭分明,线性的学习活动不需要太多的抽象,其结构相对简单,更多是功能性的开发和后期的运营推广,服务体系难以满足大规模教学活动中的抽象化需求。

2.以个人学习为中心的平台

Web2.0取代Web1.0其实已经说明了以个人为中心的内容组织形式更符合用户的需求和网络的发展。而以个人学习为中心的平台任务是将这些知识,通过每个用户的浏览求知的力量,协作工作,把知识有机的组织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继续将知识深化,并产生新的思想火花。

以个人为中心需要的是面向大众的、大并发、虚拟化、多媒体、跨平台的大型服务平台。这些类似的应用譬如Facebook、Twitter等大型社区平台,完全围绕用户为中心来组织内容,具有能够提供面向上亿用户访问的支撑能力。广泛采用虚拟化技术将极大提升平台的硬件利用率、增加灵活性,诸如GOOGLE、APPLE、BAIDU等都广泛的采用了这一技术来满足海量的用户需求。(都是国外最流行的社交平台,一个是个人主页,一个类似微博)

(1)开放的教学架构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将各类教学活动进行抽象,改变线性的呆板的教学手段。任何内容、任何工具都是教学中的一种资源,而所有的资源应该都是可组装、可利用的——这是一种广义的资源,如数字教材、数字图书馆、导师系统、3D仿真、增强现实、交互虚拟、教育游戏、网络实验室等,都可以为平台所用,按照标准化的接口规范,一切资源都可以围绕用户的学习活动展开。贯穿整体的不再是系统区分和课程流程,而是以用户的学习选择为组织。

(2)海量公共存储能力

以个人学习为中心的平台是以人为核心线索,提供更方便用户织网的工具,鼓励学习者提供内容。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是知识的创建者、分享者,用户的积极参与会极大丰富平台的内容,但也对公共存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全局文件系统来支撑庞大的用户资源。公共存储不仅要解决分布式大容量的问题,还要考虑数据的私密性和安全性问题。

(3)高品质的多媒体环境

当学习活动以用户为中心时,学习者本身从过去的被动式学习已经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学习者在这个活动中是主导地位,具备了选择权。调查表明,人机界面是学生对网络学习资源认可的最高关注点,视频课件质量的关注度也比较高;如何提升学习环境、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和注意,并维持学习者的持续努力和学习动机至关重要。这需要平台提供高品质的多媒体环境,并充分利用人机交互技术,针对教育应用提供丰富的应用,通过技术化的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各种选择,激发想象力和好奇心,引导学习者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4)以个人为中心、面向家庭和学校

网络学习社区打破了教育者一直以来的孤立状态,使他们能够与同伴一起合作,借助世界级专家的力量来改善学生的学习。网络学习社区也使一所学校内部或学校与家庭、其他学校、教育专家、图书馆、家庭以及其它在教学活动中相关的各类个人和团体能够最大限度最优地支持学生的学习。网络学习社区以个人学习为中心,将家庭、学校等各种因素连接起来。

(5)各种移动终端设备支持能力

为构建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的教学基础设施,必须针对各类丰富的移动终端类型进行移动学习开发。这些移动设备不仅只是被动的信息获取终端,也应该成为个人信息中心,是个人学习与交流的互动终端。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通过在线或者离线的学习,来满足学习者或者教师随时随地享受教学服务的需求。

三、国家教育新媒体平台的实践
中国教育电视台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下正努力搭建“国家教育新媒体云计算服务平台”(又称果

实网),是在技术促进终身学习范式变革的背景下,在三网融合的基础上,利用云计算技术、语义网络

技术、新媒体技术构建的新一代的以个人学习为中心的网络学习系统,是为终身教育提供的增值服务平

台,是一个融合多种网络、多种终端、多种传输路径的新媒体教育服务平台。

1.  多网融合、多终端访问,适应未来的学习要求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移动和互联互通的社会,学习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NETP指出学习的基础设施的一个关键元素是有充足的宽带网络可以使用,包括校内外大量的无线覆盖。“充足”意味着有足够的带宽支持所有学生和教师在校园内外的所有地方按照一贯的方式使用网页、多媒体和合作软件。宽带是实行21世纪学习模式中一个必须的基础设施,网络在未来学习中必不可少。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三网融合还在推进的过程中,IPTV、电信联通网络、移动3G网络等,果实网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发,为实现无盲点的覆盖,还提供了卫星双向网络传输,从而构建覆盖面广,受众规模不受限制,公平低价,重点解决西部和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短缺问题,使城市、乡村、边疆、海岛能够平等地共享统一、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公共教育规模效益的全民终身教育平台,以实现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规划。

目前,国内几大互联网络运营商(电信、联通、移动、教育网等)在跨网访问的时候存在互联互通的问题。果实网在设计之初就融合了卫星双向网、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移动通信网,从而成为国内覆盖面最大的新媒体网络教育平台,通过智能的向导系统对来自不同网络的用户提供品质一致的服务,解决互联互通的问题。能够满足在多种网络环境下实时接入和在线浏览、观看的需求。

同时,根据不同的接入终端(例如:电脑、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研发了适用于计算机屏幕、电视机屏幕、手机屏幕、多点触摸屏幕等多种设备的资源使用和展示方式,解决了资源内容的适应性转换与显示的问题,从而方便人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随时随地的获取资源和使用资源。如下图2为多网融合(电视、PC、平板电脑、触摸屏、手机)学习体系示意图。

图2多网融合(电视、PC、平板电脑、触摸屏、手机)学习体系示意图
果实网为用户提供了涵盖多种终端的丰富的学习工具。利用3G网络开展移动直播教学的果实拍、利用类似Netmeeting开展同步教学的客户端软件、通过将教学环境计算机虚拟化并将很多教学实验及学习活动置身其中的2.5D Flash和3D仿真学习社区、国学维基平台等等。

当前果实网的终端已经涵盖了Windows Mobile、Android、iOS等多个移动平台,能适应PC、平板电脑、移动手机、机顶盒多种终端的学习需求。这些丰富的工具,是未来实现随时随地移动学习,打造面向未来的全民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保障。

2.统一的学习支撑平台

果实网要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教育平台,提供了一系列的统一、通用的基础系统,用于支撑在未来学习过程中所必需的基础环节。

(1)统一身份认证

果实网建立了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该体系与实名认证挂钩,可满足未来基于网络的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等。并基于这一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完善与个人学习档案、学习轨迹、评价、评测的系统整合,构建网络化的国家学籍档案体系。

(2)GSMAIL邮件系统

参考谷歌的Gmail系统,果实网推出了自己的果实邮箱,用户在开通账号时就自动拥有了果实邮箱账号。果实邮箱支持多终端的邮件接口协议,支持通讯录同步、短信备份、邮件同步、学习管理、教学管理等,具有实时通信交流的功能(IM)。

(3)GSTALK即时通讯系统

为了方便果实网用户间的交流,果实网推出了自己的即时通讯系统,可以通过网页聊天、PC客户端通讯、移动设备客户端,并与VoIP 之类的技术进行合作,学习者在需要时可以直接与教师进行电话沟通。

(4)果实运营支付系统

果实网为了给用户提供便利的知识交易服务,建立了个人知识交易店铺——果实库,像淘宝网一样,实现了知识交易。果实库能够基于知识点进行计费管理,提供了授权、计费、购买、支付、结算等功能。同时,在学习资源定价时,支持多种不同的费率规则,如按访问次数、访问时长、包月、包时方式;支持预付费或后付费等结算方式;同时支持多样化的充值、支付手段,包括网银、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如支付宝)、手机、充值卡等方式。

(5)全局文件系统云存储体系

果实网提供了分布式的公共资源接入体系。通过遍布全国的主机房和分节点机房实现的GFS(Global File System)系统能够为数以千万计的教师和学生提供资源云存储服务。在云存储体系之下,用户在任何位置、使用任何终端都可以上载或者下载所需的教学资源。GFS实现自动的文件存储、节点同步、容灾备份、权限控制,而这一过程对用户是透明的。

3.KNS知识关系网络

果实网的KNS源于SNS的思路,SNS全称Social Network Software,社会性网络软件,另一种常用解释全称Social Network Site,即“社交网站”或“社交网”。依据六度空间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之上产生了大量的SNS社区,SNS极大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即“社交网站”或“社交网”。现在国内知名的人人网、白社会、开心网都是属于这一类。

果实网的知识网络,即KNS(Knowledge Network Service),是一个以超子为核心的知识建构的学习平台,可以为学习者直观的呈现超子与超子之间、人与人之间、超子与人之间的语义连接。与传统的SNS社区更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娱乐化导向为主不同,果实网的KNS注重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学习导向为驱动。

这种KNS体系通过对碎片化超子的数据挖掘、对用户与知识之间的交互行为的反馈分析,来构建知识之间的深层关系,并发掘用户所感兴趣的和所擅长的,同时基于其学习兴趣点来推荐其它用户,通过知识来联系用户,而不是像SNS通过“熟人的熟人”来将用户连起来。当用户进入平台后,我们能够将用户所感兴趣的知识、以及通过这些知识所挖掘出来的关联知识、关联的用户都推荐给他。KNS一方面利于学习者整体了解知识的结构,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学习者的“导学者”,可以引导其学习更多相关的知识。知识网络符合“联通即学习”的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能够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如下图3 KNS挖掘知识之间的关联示意图。)

图3 KNS挖掘知识之间的关联

4.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小屋

在传统教育中,个人的成长过程以线性的方式呈现:先上学、后工作,一个人要将一生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学习训练以获得满足社会化与职业化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垄断学习资源,老师教、学生学,不可选择。

而终身学习方式使得这种情况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学习无所不在,学习伴随一生,学习、工作与生活深深融合,相互依存。二是人人都可能是学生,人人都可以成为老师,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三是更关注学习投资与学习成本收益的关系,使学习变得更为经济,更为实用,更为享受。四是由于新媒体技术降低了学习门槛,减少人与人之间获得知识的能力差异,使人们在一生时间里持续主动学习成为可能。五是个性化学习需求将成为主体,智能化的数据挖掘将使得各种应用能更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果实网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学习分享精神,并不存在严格的学生和教师的分水岭,教师和学生的身份是可以转换的,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知识的创建与分享,并通过用户的反馈评价和专家机制(果实网通过实名认证体系来认证部分资深专业用户为专家用户)来作学习资源层次水平的评定标准,供学习者选择学习。学习者学习某个知识点时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和推荐引擎来获取相关的资源,进行横向比较,并进入该资源的学习小屋进行学习。

学习小屋是果实网围绕某一个或者多个特定的教学资源而组织的一个学习单元,与一个或者多个具体的学习知识点挂钩。围绕学习小屋,最初创建者和后来的参与者可以选定与之关联的其它互动或静态资源,例如学习太阳系的行星这一资源时,可以关联一个3D虚拟场景、一套测评题、一个讨论区、一个外部URL链接、一张图片等等。基于超子体系之下,所有的静态或动态资源是模块化、可装卸、可排序组织的,也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推荐算法智能关联。目的便在于尽可能的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来从各种角度以各种方式说明相关知识点,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学习需求,深化学习效果。

学习小屋类似于一个开放的学习小组,有相同兴趣点的用户可以参与到其中来,其可以涵盖传统教育的所有教学活动,但更为开放,通过特定资源的分层次组织,也可以实现传统教学管理软件的课程章节顺序的严谨的、线性的学习。它的开放一方面体现在人员的开放性上,教师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是辅导者、合作者,而不是主导者,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参与者。另一方面体现在对资源接入的开放性上,围绕一个学习小屋,一切教育资源都能为我所用。

学习小屋弱化了传统的课程学习观念,学习不再由老师发起,学生接受。作为老师、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根据一个实际课程或者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个兴趣来创建学习屋。学习屋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工具的同时,也可以帮助老师来从旁辅助,改善学习、评价和教学实践。

5.开放的超子资源体系

在果实网的资源体系中,超子是支持完整学习流程的最小学习单元。各种媒体类型的学习资源按照一定的技术标准进行封装后即可转成超子资源。超子资源按照知识点进行碎片化标注,同时关联生成辅助的视频、图片、文本等。果实网的超子资源是基于创新的超子理论体系,它运用云存储架构将海量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规范、深加工、并进行碎片化的分布式存储和展现。

(1)碎片化存储和索引

超子资源在存入云存储系统的同时,云存储系统将超子资源进行碎片化处理,将一个超子资源碎片化成多个小文件随机存储到多个硬盘中,并自动生成至少一份碎片资源的备份。在该资源被访问时,有多个碎片文件提供服务,以分散访问压力,提升文件读取速度。当其中一个碎片文件由于磁盘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正常访问时,备份碎片文件将自动代替原文件继续为读写访问提供服务,并且此时云存储系统自动创建一份新的备份文件,以保障云存储系统的高可用性。通过这种教育云存储体系和超子教育体系使用户在果实网云教育平台中查找资源更为方便,学习更为精确,内容更为丰富,表现更为生动,增加用户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多样化的资源分享途径

果实网的用户可以通过超子制作工具、在线网页制作等多种方式来制作和上传超子资源。超子制作工具是资源上传、资源标引并将各类资源组合成为学习屋的客户端工具集。在超子制作工具中,用户可以对教学文档、视频、音频、教学课件等超子资源进行分类、知识点标引、定价和上传。与此同时,超子制作工具能对这些教学资源自动的进行碎片化、语音识别、索引、特征提取和KNS关联,从而帮助用户建立一整套完备的教学体系,共享其教学内容。制作好的教学超子可以用于学分银行、果实屋、果实库、2.5D社区、3D虚拟社区等系统。用户通过果实网的搜索引擎,搜索到该超子资源,通过付费等操作就能够对超子资源进行使用或二次开发制作。

(3)专业化与草根相结合的资源分类体系

当前果实网超子资源的分类组织是采用专家分类和草根分类两种分类方式。专家分类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的6(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2(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分类基础上,再添加社会教育和国际教育,构成了6+4终身教育分类体系。为了保证每类教育下学科分类的实用性,果实网开发了专门的专家学科分类管理系统,辅助专家动态更新终身教育分类体系。草根分类是借鉴Web2.0中的分类方法,每个用户都可以为超子资源打上标签,用户创建的标签将自动根据一定的聚类算法生成动态的资源分类体系,以保证资源分类的动态、即时和高效。

(4)已有资源基础

目前,果实网整合资源包括超子学习课件11万多个,新闻类视频24万多个。果实网以内容规划、确定标准、编制评价指标、资源建设培训、资源征集、资源审核、资源入库、资源的后期运营和维护为资源整合的基础性建设步骤,利用开放平台的特性,借助中国教育电视台丰富的教育节目资源和哈佛大学、东北师大、华东师大、南京师大、北师大等高校、社会培训机构的教育资源,按照“超子理念”展开学习资源的整合与建设。

同时,果实网建立了教育资源的运营系统,为各学校、机构提供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知识价值评估、知识交易、知识推广、知识分发等服务;依托果实网庞大的教育资源库系统,为用户浏览、编辑、上载、下载、评审、入账、计费、定价、订购、互换、分享提供教育资源运营系统支撑。通过评选优质教育资源,以国家购买的方式将优质课件免费提供给偏远地区。

6.“学分银行”

“学分银行”是一种模拟或借鉴银行的功能特点。每个学习者都有一个学分账号,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学分将保存到统一的账号中,进行集中管理,用于学分互认、交换等。“学分银行”尤其适合职业教育边实践、边学习的特点。职业学校设立“学分银行”,学生可以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学完一门功课,可将拿到的学分存入“银行”,工作几年回来后可以继续学习,学完一门算一门学分,累积到规定学分总数后即可“支取”相应学历。

“学分银行”的“灵活”优势显而易见,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学校走向市场;有利于各类教育沟通衔接;有利于教师提高素质。

7.与SAKAI平台无缝集成,与国际接轨

SAKAI是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密西根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众多一流大学于2004年发起的一项开放源代码的课程与教学管理系统开发计划,其替代了各校自己独自开发的系统或相关商业软件系统,建立标准化的、统一的教学体系。

SAKAI的研究小组发现,学术研究和教学一般是相互独立的,但是逐渐的他们趋于相互融合。大学教学中有一种更加开放的趋势:小组活动更有益于学习。SAKAI的研究小组还认识到,无论用户是教师、学生、研究者还是职员,内容创建和组织都将是他们的首要活动,为组织和呈现内容提供简单的基于模板创作的自由的工具,将会是SAKAI的首要任务。

以用户为中心,“一切皆内容”促成了SAKAI这一围绕学习的社交网络平台。值得一提的是,用户自主式学习的SAKAI新平台也是从过去以传统课程教学为中心的旧版本逐步转变过来的。美国的教育机构也逐步意识到当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需要彻底转变。

当前这一教学平台在美国已被数百家教育机构所采用,服务于大量的教师和学生。国家教育新媒体平台也引入了这一教学体系,弱化传统教学软件中严格的课程概念,本着“人人教、人人学”的理念,更强调知识分享与交流的过程,在平台统一的基础支撑系统之上,通过开放的资源接入途径,每个学习者或者教学者可以组织任何一种平台所支持的资源内容,来完成一个教学活动。

新媒体平台对SAKAI的支持无疑为将来的国际化推广,为支持平台在世界范围内的教学交流和资源分享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其实不仅仅是SAKAI这一体系,果实网云架构体系的良好开放性也能够很好的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和应用:1)平台能够支持采用国际标准的SCORM网络课程,支持与国际标准的平台进行对接,实现资源共享;2)基于开源的体系架构,可进行二次开发,提供开放源码和API,方便二次开发接入第三方资源;3)兼容Sakai、Blackboard、 Moodle、Saba 等体系,可与国内进百个高校和国际500多所知名院校进行对接(如:哈佛、伯克利、斯坦福等)。

8.超大规模的云计算服务能力

依靠网络、以个人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对支撑这一学习活动的平台提出极大挑战。云计算作为先进的信息技术架构,将对国家教育新媒体服务平台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也是教育新媒体平台所必须的。主要体现在:一是依托云计算技术的支撑,平台才能真正支撑超大规模的学习,特别是基于知识关系网络的适应性学习;二是依托云计算技术提供巨量的学习内容和无穷的计算能力,才能使得各种新媒体终端设备获得强大的学习服务能力,才能使得学习普及到每一个具有新媒体装备的人,从而使得终身学习越来越泛在化;三是依托云计算技术的支撑,平台才能真正支撑超大规模的资源汇聚。有了云计算的支持,国家教育新媒体平台才能真正成为人力资源建设和全民终身学习的基础平台,服务于亿万学习者。

果实网在设计初期就采用了云计算的模式,它有良好的扩展性,任意独立的设备可随意加入云计算平台。同时因为平台中已有冗余备份的数据(数据自动复制三份以上),故障设备可以随时脱离平台,完全不影响用户的使用。例如奥运售票系统正是因为没有使用云架构,当瞬时大用户量访问时无法通过增加服务节点提高承载能力,导致系统产生瓶颈,用户无法访问。同时,果实网云计算存储平台将分布在不同地域存储系统上的文件虚拟成为一个整体,像一个具有超大空间的网盘,可按需访问,任意点读写,节省带宽资源。它遵循国际通讯接口标准(API),非常适合教育资源的汇集。各地已有的教育资源或网络资源只需适当的配置既可接入云计算平台,使已有的教育资源可得到充分整合。

果实网当前的系统架构已达到了2000余台服务器的部署规模,各类教学服务通过虚拟化部署来实现硬件资源使用的最大化合理调配,通过双主中心以及大量的分节点,通过四网四屏能面向数以千万计的用户提供50万用户并发访问的自主学习能力。而相比之下,各类省级教育网的支撑能力则远不在一个数量级,而各类电大院校级的平台支撑能力则更为低下,平均只能支撑1万用户并发以下的规模,均远不足以支撑大范围的用户自主式学习。

四、总结与展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思想、信息、创新成为重要资本,终身学习成为全球性潮流,以学习者为中心面向全体大众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是公共终身教育体系必然趋势,也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解决资源的生产、更新与个性化共享,是面临的普遍难题。

WEB2.0带来的教育平面化,人人可以发布、创造、交换、学习知识的特性及基于各种新媒体移动装置的学习(M-learning)、泛在学习(E-learning + M-learning=U-learning)等随时随地的学习特点大大扩展了终身教育的方式与途径,为学习者构建了无处不在、按需提供的学习环境。U-learning通过普适计算技术,构建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相融合的智能学习空间,学习的发生、学习的需求以及学习资源无处不在,学习与生活、工作是融合在一起的,当学习者遇到任何实际问题需求,可以得到普适计算环境随时、随地的支持,学习融合于生活之中以至于我们无法觉察,生活就是学习。

U-learning促进了教育模式式发生转移:从“老师教什么?”转变成“学生学什么?”为主的观念;老师从知识传授者变成依学生个人特质作知识提供及辅助者的角色;学生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以主动、积极的态度来进行自主性的学习。

中国教育电视台构建的“国家教育新媒体云计算服务平台”正是在终身学习模式从以“教学为中心”向以“个人学习为中心”转换时代背景下,对适合U-learning学习理念的下一代学习技术平台的初步探索,其最终的落脚点是在帮助信息与知识社会中人的发展、知识的发展、职业的发展和能力的发展上,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想要的优质教育信息、培训产品和学习服务。

我们希望把果实网建设成为国家人力资源发展、全民终身学习建设的学习资源的存储中心、应用中心,以多形式、多渠道的、方便快捷的现代传输方式满足不同受众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提供配套的优质服务,成为学习者“个人学习为中心”、“个人发展中心”、“智力资源的交换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慕课与中小学教育
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互联网+教育” 要素与功能研究
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云”背景下教育变革的意义与价值研析
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 推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的整合
浅谈微信公众平台在教育中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