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总154】“议论文写作十日谈”之四:借力打力,援事析理是巧功夫

  上一回说到,因果解析说理是议论文写作的硬功夫。有了硬功夫,就有了战斗的基础。但要赢得胜利,还需要软功夫。像比喻说理、比较说理,都属于软功夫。有个成语叫理直气壮,其实,“理直”未必一定要“气壮”。有时候,不妨迂回前进,曲径通幽。软硬结合,赢得才更轻巧。

  援事析理就是软功夫中的上乘手段,乃巧功夫也。

  在写作实践中,很多人援引事例之后,未经阐述和分析,就直接得出结论。这种“事例+由此可见(可以看出、可以证明、因此、总之……)+结论”的模式,缺乏“析理”的过程,恰恰违背了议论文写作的规律。“援事”必须与“析理”相结合,可以先“援事”后“析理”,也可先“析理”后“援事”,也可一边“援事”一边“析理”。但无论怎样,对于议论文写作,“析理”都是必要的内容。

  如何援事?一般都会强调典型性、新颖性等。其实,如何“援事”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一个具体的论题面前,单从逻辑上就能推断出选材的要领。有个经典的议论文题目,以前也做过高考题的,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论题,要辨析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一般都会从两个方面立论,即“近朱者赤”和“近朱者未必赤”。举什么例子才能更有力地证明“近朱者赤”呢?显然,找个信仰坚定、意志顽强、据说能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如果他在环境的浸染下,也被一点一点同化了,那就能体现环境对人的作用;相反,你要证明“近朱者未必赤”,不妨找个影响力非常强大的环境,在那个环境下,竟然有人能保全自己的意志与品性,就足以说明“近朱者未必赤”的道理了。

  学会这一套分析逻辑,不仅有助于选材,也有助于构思。比如有一年上海高考题是关于“微光”的: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按照上述的分析逻辑,行文的思路应该是:先充分强调“微光”如何微不足道,如何倏忽而过,如何稍纵即逝;然后再渲染它最终爆发的光芒是如何辉煌,如何耀眼,如何伟大。对比越鲜明,揭示的道理就越清晰。

  当你明白了这个“微光不微”的逻辑关系,选材有了根据,行文也会顺畅了。

  这就是“援事”之“巧”。

  

  “援事析理”的另一个“巧”,就在于“析”。有这样一个写作案例,题目是“包容”。有个考生巧用了关于三峡工程的一个案例,来表达他对“包容”的理解。

  包容

  ①在一次关于三峡工程的庆功会上,有记者问水利工程专家、两院院士潘家铮,谁是三峡水利工程的最大贡献者?潘家铮回答道:反对者贡献最大。

  这个回答多少出乎记者意料。按照惯常思维,贡献最大的应该是三峡移民、工程设计和建设者等。没有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没有他们的力量和智慧,何来三峡工程?

  但是,细想潘家铮的回答,更有值得我们回味的深意。

  ②三峡工程不同于一般工程,它牵涉到国计民生,涉及到生态安全和国土安全,成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败则祸国殃民贻害无穷。从孙中山先生提出“三峡工程”的构想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有人从生态安全的角度反对,因为他们看到了三峡工程潜在的环境威胁。埃及政府修建的纳赛尔水库,号称20世纪的伟大奇迹。水库结束了尼罗河年年泛滥的历史,让埃及的母亲河真正造福人民。但水库的修建也毁坏了一些文化古迹,带来了一系列生态危害。据说,今天政府为治理这些问题所耗费的甚至比收益还多,以至于埃及人流传这样一句话:纳赛尔建埃及水库,他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如果有人炸掉埃及水库,他将比纳赛尔更伟大!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三峡工程也一样,设计和建设稍有不慎,也可能带来巨大的环境隐患。

  ③也有人从军事和文化的角度反对三峡工程。三峡涉及国土安全,防御工作一旦疏漏,就等于在祖国的心脏埋下了一颗炸弹。长江是祖国的母亲河,三峡地区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李白诗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想一想,要是白帝城成了一个苍白的概念,该是多么遗憾!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文化遗产就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见证。三峡工程可能带来的文化损失,让文化学者痛心疾首,他们的反对意见自然也不能不予以高度重视。

  ④主张修建三峡工程的人,更多考虑的是工程的收益;而反对的人,则更多看到了工程的弊端和隐患。正是反对者的存在,促使人们更全面的认识三峡工程,更严谨、更周密的设计与施工,使隐患得以避免,使工程趋于完美和完善。

  ⑤潘家铮的思维方式中有一个可贵的东西,就是“包容”。世界是多元的,人也是各个不同的。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基于不同的眼光,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所谓“包容”,就是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承认这种差异与差别的合法性,并善于从这种差异与差别中发现积极的价值。

  ⑥要不要修建三峡大坝,怎样修建三峡大坝,是个完全可以争论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即便反对的人是“少数派”,也并意味着“少数派”错了,他们的意见就没有价值了。相反,如同潘家铮院士所说,正是这些反对者的存在,才使工程的设计和建造能够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成为现有条件下最完善与完美的工程。

  本文的论题是“包容”,文章借用潘家铮院士“反对者贡献最大”的说法,展开论证。可谓借力打力,既轻巧,又给力。从逻辑上看,越能证明“反对者”的意见有其合理和不可替代的价值,就越能证明“包容”的价值。

  ①针对“谁的贡献最大”这个问题,文章举出了工人、移民与技术人员三个最可能的答案。强调“反对者贡献最大”,并不意味着否定工人、移民和技术人员的贡献。相反,越是承认他们的贡献,越是强调他们的作用,就越是衬托了“反对者”的贡献之非同寻常。第一段看似闲笔,实则为下文的议论做了很好的铺垫。

  ②先给“三峡工程”定性:,既强调了三峡工程的重要性,又强调了三峡工程的风险性。意义大,所以要慎重;有风险,不得不慎重。要是小事一桩,或者没有任何风险,“反对者”的存在意义就不大了。

  接着,文章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展开论述。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还引用了埃及纳赛尔水库的案例,以纳赛尔水库的困扰来旁证“反对者”存在之价值。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议论文的知识含量与文化底蕴。

  ③从文化保护的角度继续阐述。在热衷于经济硬指标的背景下,文化保护显得有点虚。文章巧妙引用了李白的诗句,将文化保护的意义以富有温情的方式凸显出来。“要是白帝城成了一个苍白的概念,该是多么遗憾”,在议论文中,出现这样一句极富感情色彩的话,很具有冲击力。这是在为“反对者”辩护,甚至是一种褒奖。

  ⑤段正面分析“反对者贡献最大”所包含的内涵及其意义,那就是“多元化”以及建立在“多元化”基础上的包容、自由、对话等积极观念。这是本文唯一的一段抽象议论,在对三峡案例做了细致的辨析之后,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⑥回应第①段,首尾呼应,曲终而理立。

  想一想,这篇文章成功在哪里?一是事例选得好,第二事例分析很透彻。

  这就是巧功夫。

  

  阅读下文,比较一番,两篇《包容》各有千秋,您更欣赏哪一篇?为什么?

  包容

  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是的,人的胸怀可以包容一切,正如林则徐所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包容如莲,出淤泥而不染;包容如兰,处幽谷而独芳;包容如泉,濯恶浊而清纯。包容像一轮暖阳,给人以希望,即使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也依然会温暖着大地人间;包容如一场春雨,给人以清爽,即使大地污秽,也依然会滋润大地;包容似一把花伞,给人以舒适,倾盆大雨将至,也依然会顶着无情的风吹雨打。《圣经》上说:“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脸,你就把右脸也伸过去让他打。”这看似愚蠢的行为,当中便蕴含着包容的美……

  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众议员的不满,议员们说:“你不应该和你的政敌交朋友,相反你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我把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林肯总统一语中的,正如西晋文学家潘岳在《西征赋》中写道:“君子以厚德载物。”是的,人生在世,应善于发现包容的美,学会包容。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这样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他认为,反对者的存在,可让自己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做事更周全;可激发自己接受挑战的勇气,迸发出生命的潜能。这并不是简单的宽容,这宽容如钢铁,磨砺着你的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锋芒。

  周瑜是个卓越的军事家,才能出众,足智多谋,把庞大的东吴水师管理得井井有条。可是,当他得知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自知不如,但却不甘落败,于是整天在心中盘算着如何打赢诸葛亮,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后,最终落得个吐血身亡的结局。枉周瑜一世英明,最后却落了个气死的下场,这不正是因为他心胸狭窄的缘故吗?鲁迅的“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正是对他迟来的劝告啊!

  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过这样一句启人心智的话:“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包容。”可见,被包容的人是幸运的,给予包容的人是幸福的。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宽容可以抚平一颗受伤的心,宽容可以挽救一个自责的人,宽容还可以避免一场战争,宽容甚至可以拯救全人类。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海纳百川的心,将会是一颗快乐的心……

  赞赏

  人赞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16期】:我们学生最缺的,常常就是“就事论事”的意识和能力
[首藏作品](40)沧桑世事淘洗 愈见真实性情
【政治论坛】“万年不会垮”之说,实在荒唐
三峡大坝泄洪壮观场面
三峡水库水位涨至175米 首次达到最高蓄水位
三峡往事:著名水利水电专家,持续为三峡工程"号脉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