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现象
   文言文中的有些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不仅改变了词的语法功能,也使词的语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凡有实词活用的句子,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用法解释,就会讲不通。因此,掌握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正确分析和理解其意义,对学习文言文来说是很重要的。以下就讲讲词类活用的几种主要情况。   
一、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行为。动词、名词、形容词都有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例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
   “生之”就是“使之生存”;“亡诸侯”就是“使诸侯灭亡”。
   2、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有两个特点:一是充当谓语并带宾语;二是它是使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如: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先破秦人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腊”本来是名词,意为“干肉”,这里用作使动,“腊之”就是“使之成为干肉”。“王之”就是“使之成为王”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当形容词在语法形式上充当谓语并带宾语,语义上是主语变得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时,该形容词便活用为使动用法。例如:
   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苦”“劳”“饿”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苦其心志”就是“使其心志痛苦”,“劳其筋骨”就是“使其筋骨劳累”,“饿其体肤”就是“使其体肤饥饿”。

   二、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只限于名词、形容词的活用。这种活用在形式上是名词或形容词用作谓语动词并带宾语,在语义上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1、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活用为意动,充当谓语,后面带宾语,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师”是老师,是名词,这里充当谓语并带宾语“之”,“师之”,就是“以之为师”或“把他当作老师”。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活用为意动,充当谓语,后面带宾语,表示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渔人甚之异之。(《桃花源记》)
   异”是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之”,“异之”就是“认为它(桃花林)奇怪”。

   三、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表现在某些名词在句子中临时具有动词的功能。如能带宾语,能和能源动词搭配使用,能受副词的修饰等等。名词活用作动词后,不再表示人或事物,而是表示与这个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例如: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蹄”带宾语“之”活用为动词,意为“用蹄蹄”;“目”前有副词“数(多次)”活用为动词,意为“用眼睛示意”;“刃”前有能源动词“欲”,活用为动词,意为“用刀杀”。BR>
   四、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在文言中用作状语是常见的。名词用作状语,在意义上与动词主要有以下几种关系。
   1、表示动作行为的情状,带有一种比喻性质的修辞色彩。例如: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云集”就是“像云一样聚集”;“响”是回声,“响应”就是“像回声一样呼应”;“景”同“影”,“景从”就是“像影子一样跟从”。
   2、表示动作行为的规格或对人的态度。例如:
   君为我呼如,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兄事之”就是“把他当作兄长来事奉”,或“像对待兄长一样事奉他”。
   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例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已入。(《黔之驴》)
   “船载”就是“用船运载”。
   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例如: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廷叱之”就是“在朝廷上呵叱他”。
   5、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例如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面刺”就是“当面指责”。
   另外,文言文中时间名词“岁”“月”“日”等作状语,一般表示“每年”“每月”“每日”的意思。例如: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   “岁更刀”就是“每年更换刀”,“月更刀”就是“每月更换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点古文:这些文言词会吗?
高中语文高考常用文言文常识总结
文言文学习必备神器
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
苏教版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复习要点
常见容易误用成语中的文言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