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与防范处理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与防范处理导则

 

岩土明挖

地下洞室开挖

支护与锚固

地基加固

基础防渗与排水

灌浆

混凝土

土石方填筑

砌筑及护坡

10 堤防工程

11 疏浚工程

12 金属结构制作及安装

13 机电设备安装

14 原型观测仪器埋设

l 岩土明挖工程

1.1 边坡开挖

1.1.1 违反边坡开挖程序的质量通病。边坡开挖前,施工单位未按照施工文件的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就开始施工;或施工中不遵守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1.1.2 预裂爆破效果差。①预裂缝未贯通,岩石表面裂缝不明显;预裂缝隙过大,造成永久边坡岩体震动破坏;②边坡岩石壁画不平整度大,壁面有明显爆破裂隙;③边坡半边孔分布不均匀,半孔率低。

1.1.3 爆破造成边坡岩体破坏。预裂爆破清除石碴后,在岩壁上留下明显的爆破裂隙或没能形成预裂面。

1.1.4 爆破岩石块度大。岩体被实施爆破后,岩石块度大,影响到装载设备生产效率;爆破石料作为回填使用时,影响到回填料级配曲线。

1.1.5 边坡崩塌或滑坡。开挖形成的边坡发生局部崩塌或边坡产生滑移,对工程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往往形成质量事故。

1.2 岩基明挖

1.2.1 爆破造成基础岩体破坏。爆破后在岩体表面可以明显看出爆破裂隙或裂纹,致使基岩承载能力降低。

1.2.2 保护层开挖不符合要求。预留保护层厚度不足:岩石建基面存在爆破裂隙或爆破痕迹,基础面起伏差较大。

1.2.3 坑槽开挖断面不规整。坑槽断面不规整,几何尺寸相差较大。

1.3 土基明挖

1.3.1 基坑泡水。土基开挖时伴随开挖高程的下降,基坑作业面积聚了地表水。

1.3.2 边坡塌方。土方基坑开挖时或开挖完成后,边坡的局部或整体发生失稳现 象,产生了塌方或滑动。

1.3.3 基坑降排水降深不够或降不下去。基坑排水系统投入运行到一定时期之后,地下水面曲线高程不再随运行时间的增加而下降。

2 地下洞室开挖工程

2.1 钻爆法开挖

2.1.1 洞室开挖超、欠挖严重。洞周岩面不平整度过大,实际开挖线与设计开挖线比较,某些部分的实际开挖线大于设计开挖线,其超挖值远大于相关规范规定的允许超挖值;某些部分的岩面多处或大面积处于设计开挖线之内,使洞室断面减小,形成严重欠挖。

2.1.2 残留孔痕保存率低。洞周岩面残留孔痕远少于有关规程规范要求,甚至看不到残留孔痕,岩面起伏差大。

2.1.3 爆破孔壁存在爆震裂缝。爆破残留孔中存在明显的爆震裂缝。

2.2 掘进机开挖

2.2.1 隧洞沉陷或上抬。隧洞局部洞段下沉,局部洞段上抬,其下沉或上抬量远大于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影响隧洞的过水能力。

2.2.2 管片平整度较差。采用掘进机开挖、管片衬砌的隧洞,管片与管片连接处出现错台,特别是管片端部接头更易出现超过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错台,对管片结构受力及水力条件产生不利影响。

2.3 软岩隧洞、土洞开挖

2.3.1 软岩隧洞施工中出现掉块、塌方。软岩隧洞施工中常出现掉块、塌方,甚至出现大塌方,有的软岩洞段有时会出现有规律的连续塌方。

2.3.2 土洞施工中出现塌方、冒顶。土洞施工中常出现断续的小塌方,如果开挖、支护方法不妥易产生大塌方,甚至塌方冒顶事故。

3 锚喷支护工程

3.1 锚杆支护

3.1.1 锚杆孔位偏差超过规范规定,孔位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

3.1.2 孔深、锚杆孔方向偏差大,不按设计或规范要求布设。

3.1.3 砂浆锚杆注浆质量差,注浆不饱满。

3.2 喷射混凝土

3.2.1 级配选择不经过试验,混合料拌制仍采用体积法,无讲师设备。

3.2.2 一次喷射厚度超过规范规定,因规范规定喷射厚度超过150时应分二次喷射,大部分工程都一次喷射到位。

3.2.3 对喷射混凝土厚度与强度检测不及时,无法进行质量评定。

3.2.4 钢筋网密集或格栅拱架部位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结合不紧密,有脱空或被钢筋网架住离鼓现象。

3.2.5 喷混凝土壁面起伏差超标,渗水、漏喷。

3.3 格栅拱架或钢拱架

3.3.1 垂直度误差超标。

3.3.2 分部开挖时每格栅拱架连接不牢固。

3.3.3 与围岩不密贴,空隙较大。

3.3.4 与系统锚杆不连接,形不成支护系统。

3.3.5 底座没有置放在完整的岩体中,或底部垫墩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

3.4 预应力锚杆(索)

3.4.1 锚索孔、孔深、孔斜偏差超标。

3.4.2 胶结式内锚头注浆效果差,不饱满。

3.4.3 锚索体与孔壁接触,锚索与孔壁摩擦力加大,因而增大了预应力损失。

3.4.4 施加张拉力速率过快,锚索锁定后达不到设计要求吨位。

3.4.5 张拉过程中无检测资料,例如锚杆(索)体自由伸长量等。

4 地基加固工程

4.1 岩基地质构造处理

4.2 桩基

4.2.1 坍孔

4.2.2 缩孔

4.2.3 钢筋笼放置与设计要求不符

4.2.4 断桩

4.3 振冲

4.3.1 缩径

4.3.2 密实度不够

4.3.3 深部下料不均匀

4.4 沉井

4.4.1 沉井偏斜

45强夯

4.5.1 夯击不密实

46换土加固

4.6.1 施工挖掘土方时,基坑(槽)突然发生坍塌。

4.6.2 换土后的地基,经夯击、碾压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5 基础防渗与排水工程

5.1 混凝土防渗墙

5.1.1 导墙变形

5.1.2 槽壁坍塌

5.1.3 槽孔偏斜

5.1.4 钢筋笼位置不符合设计要求

5.1.5 墙体接头处漏水

5.1.6 接头管铸管

5.1.7 墙体蜂窝、狗洞

5.1.8 墙体不连续

5.2 高喷防渗墙

5.2.1 管路或喷嘴堵塞

5.2.2 孔口不冒浆或冒浆过大

5.2.3 固结体顶部凹陷

5.2.4 固结体强度不够

5.2.5 墙体集中渗漏

5.3 振冲板桩

5.3.1 处理深度未达到要求

5.4 合成防渗土工膜材料及铺设

5.4.1 土工膜损伤

5.4.2 土工膜松脱或滑动

5.4.3 土工膜拼接与修补不好

5.5 深层搅拌防渗墙

5.5.1 桩体不均匀

5.5.2 墙体不连续

5.5.3 处理深度未达到要求

5.5.4 桩顶强度较低

5.5.5 桩径不足

5.6 基础与边坡排水管、孔

5.6.1 淤积严重和堵塞

5.6.2 钻孔方向偏差

5.6.3 孔口装置松脱

5.7 软基反滤材料及敷设(含天然合成材料)

5.7.1 反滤材料级配不匀

5.7.2 敷设不均匀

6 灌浆工程

6.1 浆液与制备

6.1.1 浆液密度不符合要求。测定浆液的密度与所灌注浆液配比无直接相关关系,如水灰比为21的纯水泥浆液,其密度为1292gcm3

6.1.2 浆液原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浆液原材料的品种、等级不清;浆液原材料没有进行质量检验;有质量检验合格证与无质量检验合格证的非同批原材料混杂堆放在一起。

6.2 钻孔与冲洗

6.2.1 钻孔斜率超标。测定钻孔孔斜率不符合规范SL62-94或设计要求。

6.2.2 孔深小够。实际测定钻孔深度没有达到设计孔深。

6.2.3 洗孔不净。洗孔的回水不清净,或回水中有大量岩粉;实测孔底沉淀物厚度超过20cm

6.2.4 裂隙冲洗不符合要求。裂隙冲洗压力不符合要求;裂隙冲洗的回水不清净。

6.3 固结灌浆

6.3.1 地面抬动过大。地面出现凸起或裂缝。

6.3.2 特殊情况处理措施不当。在灌浆过程中,发生了灌浆设备故障、停电、停水、输浆管爆裂、仪表失灵等问题,以及诸如冒浆、串浆、绕塞渗漏、岩体抬动、吸浆量大而难以结束灌浆等特殊情况,造成灌浆暂时停灌。

6.3.3 封孔不密实。回填料与钻孔孔壁胶结不紧密,有水渗漏出来;钻孔内留有大的洞穴或小孔。

6.4 帷幕灌浆

6.4.1 孔口段灌浆不符合要求。孔口段经压水试验检查不合格。

6.4.2 灌浆过程中铸射浆管。灌浆过程中活动射浆管时,射浆管不动。

6.4.3 射浆管下设深度不符合要求。钻孔深度与射浆管底口的深度之差大于50cm

6.4.4 水灰比变换不当。没有按照要求的浆液变换原则进行水灰比变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变换了水灰比;②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变换了水灰比;③当某级浆液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没有改浓一级水灰比或越级变浓了浆液;④当某级浆液灌浆时间已达l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没有改浓一级水灰比或越级变浓了浆液;⑤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没有越级变浓。

6.5 回填和接触灌浆

6.5.1 预埋管堵塞。灌浆前进行通水试验时,从一根预埋管中通水,而另一根预埋管不排水或排气。

6.5.2 灌浆不密实

6.6 接缝灌浆

6.6.1 灌浆管路系统不畅通

6.6.2 缝面张开度不够

6.6.3 缝面漏浆严重

6.6.4 灌浆中断

6.7 压水试验

6.7.1 流量计量不准

7 混凝土工程

7.1 模板工程

7.1.1 现装模板不符合规范要求。①模板表面不光洁,模板表面有泥浆、水泥浆、油污等物未清除,或清除不干净,未按要求涂刷脱模剂,导致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麻面;②模板表面不平整,模板表面挠曲、周边不平整。模板拼装,或安装时表面不平整,且相邻块间表面高差错台过大;③模板接缝不严密,模板拼装、安装及混凝土浇筑时接缝过大或变大,木模板受气温、湿度变化的影响,超过规范规定的允许值,导致混凝土浇筑时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孔洞、露筋;④模板刚度或支撑程度不够,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变型,形成渐变或突变形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7.1.2 滑动模板不符合规范要求。①混凝土水平裂缝或被模板带起;②混凝土的局部坍塌;③混凝土表面鱼鳞状外凸、模板整体外凸;④混凝土缺棱掉角。

7.1.3 预制混凝土模板不符合规范要求。①预制模板在安装时,块与块之间的接缝较大,宽度超过规定的允许范围;②与现浇混凝土结合的预制混凝土板面凿毛结果不满足要求;③预制混凝土模板的表面缺陷,模板的表面不平整光洁、棱角磨损坏、有蜂窝麻面,或裂缝;④作为结构一部分的预制模板与原浇筑的混凝土结构尺寸、埋件等有偏差。

7.1.4 混凝土浇筑中模板错位变形。①模板错位,上层模板与下层混凝土面在垂直方向不在同一平面内,整装模板块与块之间不在同一平面内。拆模后混凝土呈现渐变或突变型缺陷;②模板变形、变位,模板变形、变位主要表现在,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模板的形状和位置发生改变,与设计形状、位置相差较大。

7.2 钢筋工程

7.2.1 钢筋加工。①钢筋表面不洁净,钢筋表面有泥浆、污物。钢筋表面有油渍、浮锈皮等;②钢筋形状尺寸准确性差。形状钢筋的角度、弧线、弯起点等,以及尺寸与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相差过大。

7.2.2 钢筋的连接(焊接、机械连接)。①钢筋焊接连接。焊接接头差,焊接长度不够,如搭焊接、帮焊接有时搭接长度或帮条长度不够,或焊缝长度本身不够。焊缝表面不平,焊缝宽度、高度不够,且有加渣、气孔、裂缝或钢筋咬边现象;②绑扎接头差。采用铆扎接头时,绑扎搭接长度有时偏小,有时偏大。光面钢筋端头未加工弯钩;③钢筋机械连接。

7.2.3 钢筋安装。①钢筋保护层差。钢筋保护层常用卵石等不规则的材料做垫块,特别是在中、小型工程中更为突出,垫块厚薄不符要求且易脱落,故钢筋保护层有大有小。任意材料。特别是卵石作护层垫块,无法固定位置。混凝土浇筑中模板钢筋等受力振动,保护层垫块脱落,致使钢筋保护层也跟着发生变化;②钢筋安装位置偏差大。同排受力主筋,双层筋间排距,以及梁、柱中的主筋和箍筋等的位置,间距局部偏差过大。

7.2.4 混凝土浇筑中钢筋错位变形

7.3 混凝土工程的止水及埋件

7.3.1 铜止水的加工。①止水铜片表面不光洁。表面有水泥砂浆浮皮、浮锈、油漆、油渍等污物,或有砂眼、钉孔;②止水铜片外形尺寸加工差。止水铜片的外形尺寸,特别是牛鼻子的尺寸偏差过大。

7.3.2 止水安装及焊接。①铜止水、橡胶止水、塑料止水安装中用钉子穿孔固定。混凝土浇筑时止水表面不洁净;②止水安装或混凝土浇筑过程变型和移位;③止水焊接、粘接现场取样试验频度不够。

7.3.3 埋件安装。①埋件位置有偏差、或埋件定位后保护不够被其它物体碰撞移 位、固定件刚度较差。埋件与固定件连接质量较差,如焊接质量较差等;②埋件埋设前、后没有去除锈皮、油漆和油污等杂物;③埋设的管件不安规范要求,如管件埋设好后部不试压,管口不做保护等。

7.3.4 混凝土浇筑中止水、埋件错位变形。①混凝土浇筑中止水错位变形;②混凝土浇筑埋件错位变形。

7.4 普通混凝土

7.4.1 混凝土和易性不良。①混凝土拌和物达不到要求的坍落度;外观粗糙可抹平性差,保水性差易泌水,黏聚性差易离析,棍度差不易插捣;拌和物过于粘稠,黏聚力过大,流动性很小,卸料、摊铺、振捣困难,粘罐严重;②水泥浆、砂浆少,砂石多,不能充分拨开、包裹砂石料,空隙填充不足,振捣不出浆;拌和物干涩,振捣器把出后孔洞不能闭合;浆液稀少,砂少石多,混凝土强度低;③拌和机出“生料”,拌和物不均匀。

7.4.2 混凝土裂缝。①混凝土表面网格状龟裂;②混凝土浅层裂缝;③混凝土深层和贯穿性裂缝。

7.4.3 混凝土表面缺陷。①表面突变型缺陷,混凝土表面错台、挂帘、伸缩缝两侧混凝土不在同一平面;模板拉筋孔、出露于混凝土表面的钢筋头等;混凝土表面钝伤、破损的混凝土伸缩缝、施工缝、裂缝的边沿及混凝土结构的边角、非设计要求的混凝土表面附着物;表面蜂窝麻面、表层混凝土爆裂;②渐变型表面缺陷,混凝土表面成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渐变型曲面及坡度。

7.4.4 尺寸和位置偏差。①混凝土浇筑块体整体或局部不满足设计尺寸,钢筋网整体、局部或一断面偏差;②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或出现漏筋现象;③埋件、预留孔洞等的位置偏差,导致连接件等无法连接;④混凝土浇筑块体移位、倾斜、抬动、变形。

7.4.5 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①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相对于气温来讲较高,混凝土出现早期裂缝;②二期冷却水管流出的水温较高、或水温上升的较快;③混凝土中埋设的温度计显示的温度较高;④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

7.4.6 混凝土接缝。①挡水建筑物施工缝处渗、漏水,或建筑物运行一段时间有白色晶体析出;②止水失效,有渗漏水现象;③在同一混凝土浇筑块中出现明显的非设计要求的分层现象,层间形成混凝土冷缝。

7.4.7 内部不密实、不均匀。混凝土内部不密实、不均匀,主要表现为混凝土粗骨料的窝集,架空形成的蜂窝、孔洞。①挡水、挡墙建筑物内侧混凝土表面出现渗漏水现象;②地下水位较高时,洞室混凝土表面出现渗漏水现象;③受力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或变形。

7.4.8 混凝土养护与保护。①无措施养护与保护(方案)或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个措施覆盖了整个混凝土工程的施工;②无极端天气下及强弱暴露区的具体养护与保护措施(方案);③没有根据混凝土结构、体形、施工资源配置等要求的具体养护与保护措施(方案);④措施落实的不到位,且养护与保护措施检测、监督不到位。

7.5 预应力及预制构件混凝土

7.5.1 预应力混凝土。①预应力筋位置偏差大,不管是先张法施工还是后张法施 工,预应力筋特别是曲线形状筋,在平面上和立面上的位置和设计位置比较,偏差常常超过允许值;②预应力张拉操作粗糙,锚具与垫板,千斤顶与锚具结合不紧密,且对中差误偏大。张拉过程中,未校正预应力筋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是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先张法有时预应力筋自重下落被脱模剂污染,后张法有时张拉程序和分区紊乱;③预应力混凝土拌和料不良,粗骨料常用卵石,且超径量过多,细骨料常用细砂。水灰比常偏大,加水量过多。混凝土坍落度偏大;④后张法预应力筋孔道灌浆不密实,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的水灰比偏大,浆液偏稀。灌浆压力偏低。灌浆时间不足。排气效果不佳。

7.5.2 预制构件混凝土。①外表不良,外表不平整,不光滑,有蜂窝麻面,甚至露筋。棱角损坏,扭曲、开裂;②移位强度低于设计或规定要求。构件开裂、损坏。

7.6 碾压混凝土

7.7 水下混凝土。①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小、水胶比过大。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不良,混凝土坍落度偏小、扩展度不足,强度较低。骨料不佳,细骨料砂未经水洗,粒径偏细;粗骨料超径过多,粒径偏大。混凝土在水中抗分散、抗离析、抗水洗性差。混凝土初凝速度过快。混凝土均匀性差;②水下混凝土浇筑准备工作不到位,浇筑方法选择不当。主要浇筑设备选择不合理。机具数量准备不足。清理基础不彻底。模板接缝不严密,固定位置不牢固;③水下混凝土浇筑工艺不良,导管管壁厚度不足,导管接头漏水。导管下口与基础面距离时大时小。导管插入混凝土中深度掌握不准控制不严。因故中断混凝土浇筑时间过长,或导管脱空时间过长。导管平面位置不当,作用半径或大或小。导管与模面距离偏小。混凝土面高程确定不当;④对水下混凝土的拆模和养护工程重视不够,拆模时间过早。混凝土外表损坏或被水流冲刷掏空。混凝土停盘顶面直接与水接触部分不能受到水流的破坏。

8 土石方填筑工程

8.1 土料及施工工艺试验

8.1.1 防渗土料及施工工艺的选择。

8.2 土石方填筑(含接缝处理)

8.2.1 土料的填筑:防渗心(斜)墙土料填筑,最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是:①形成弹簧土;②剪切破坏;③层间结合不良。

8.2.2 反滤料填筑大粒径颗粒的分离现象。

8.2.3 堆石料的填筑。①铺料厚度的控制,堆石料因石料最大料径较大,铺筑厚度容易超厚,影响碾压效果,且容易形成架空现象;②堆石料本身细颗粒含量的控制,这一点对于砼面板堆石坝的主堆石料区尤其重要。主堆石料应有良好的透水性,以待保证有效地降低浸润线,确保坝体稳定性。

8.2.4 接缝处理

8.3 不同料区的结合部位施工

8.4 反滤排水及坝(堤)面护坡

8.5 面板与趾板施工

8.5.1 面板施工

8.5.2 趾板的施工

8.6 面板止水施工

8.7 基础面处理和找平填筑(坝、堤基)

8.7.1 心(斜)墙土料区的基础面处理

8.7.2 堆石区的基础面处理

8.7.3 基础面的找平填筑

8.8 临近刚性建筑物附近的填筑

8.9 上坝(堤)土料控制

9 砌体及护脚、护岸工程

9.1 浆砌石工程

9.1.1 石料质量差,不符合设计要求。①石料为锈石、风化石或易风化石,抗压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②石料块度不符合设计要求;③石料没有两个平整面。

9.1.2 砂浆拌和质量差,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①砂浆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②砂浆拌和不均匀,有砂团、灰团等;和易性差。

9.1.3 砌筑质量差。砌石砂浆不饱满、有空洞,存在通缝。

9.1.4 砌体表面不平整。面层石料平整度差,墙面整体有凹进凸出,上下层有错缝现象。

9.1.5 勾缝质量差。缝内有空洞,与砌石体粘接不紧,易脱落。

9.1.6 伸缩缝施工不规范。①施工中未留伸缩缝或做假缝;②伸缩缝不规则。

9.1.7 排水孔不符合设计要求。排水孔堵塞或未预留。

9.1.8 砌体不均匀沉陷。砌体滑移及倾斜、砌体断裂或坍塌。

9.2 干砌石工程

9.2.1 砌体出现不均匀沉陷。砌体局部下沉或塌陷,甚至坍塌。

9.3 混凝土预制块砌筑

9.3.1 混凝土预制块砌筑出现不均匀沉陷。混凝士预制块砌筑局部下沉。

9.3.2 砌筑平整度差。①混凝土预制块表面平整度差,棱角损坏;②填缝不密实。

9.4 护脚、护岸工程(抛石、抛枕)

9.4.1 石料、抛枕的质量不合格。石料风化、块石小;石笼、抛枕绑扎不结实。

9.4.2 抛石、抛枕的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抛石、抛枕的数量不够,位置不对。

10 堤防工程

10.1 基础面清理与基础处理

10.1.1 基础渗透或渗透破坏。①背水的堤脚或坝脚以外地面发生散浸、渗水、浸没盐碱化;②堤、坝下游因基础渗透发生管涌或流土。

10.1.2 填筑体沉降或滑动位移。①填筑体填筑过程中或筑成以后,发生超过允许沉降幅度的不均匀沉降;②填筑体填筑过程中或筑成以后,发生滑动位移。

10.2 土料填筑

10.2.1 土料压实指标不符合规范要求。①粘性土填筑压实指标未采用压实度,无粘性土填筑压实指标未采用相对密度;②单元工程压实指标合格率未达到规范要求;③粘性土填筑体浸润线偏高,上游坡在水位骤降时发生滑坡,无粘性土填筑体在炸药炸鱼等振动时滑坡;④填筑体竣工后相对沉降率大,产生裂缝。

10.2.2 土质防渗体的防渗效果不好。①防渗体出现剪切破坏;②防渗体结合不良;③防渗体防渗效果未达到设计要求。

10.3 石料填筑

10.3.1 堆石体压实质量不合格。①堆石体压实不实,存在架空现象;②分层压实干密度的合格率不合格。

10.3.2 堆石坝体没有良好的透水性。堆石坝实测浸润线偏高,验算结果表明坝体的稳定性较差。

10.4 防渗土工膜铺设

10.4.1 防渗土工膜破损。①防渗土工膜被刚性接触物刺破;②防渗土工膜撕裂;③防渗土工膜老化。

10.4.2 土工膜拼接或修补不好。①防渗土工膜拼接存在漏接、烫损或褶皱;②防渗土工膜修补不严,存在脱胶现象。

10.4.3 土工膜松脱或滑动。

10.5 反滤排水体填筑

10.5.1 反滤料级配不好,铺设不均匀。①这一粒组含钻入另一粒组孔隙中去的颗粒;②同一粒组中级配不均匀,不均匀系数大于8%;③反滤料中含片状、针状颗粒;④反滤料中小于0.1mm的颗粒超过5%;⑤结构层数、结构层铺筑位置和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10.5.2 反滤料填筑发生大粒径颗粒分离。①排渗减压工程完成后,仍有浑水流出;②排水体上游填筑体有沉陷、裂缝变形。

10.6 接缝和结合部填筑

10.6.1 结合部接触渗透破坏。①填筑体与岸坡结合部有渗透水流或渗透变形破坏;②填筑体与刚性建筑物结合部发生接触渗透破坏。

11 疏浚工程

11.1 河湖疏浚

11.1.1 挖槽位置偏移或宽度超欠量超限。

11.1.2 槽底欠挖高度超过规范允许值。

11.2 吹填工程

11.2.1 吹填工程平整度未达到设计要求。

11.2.2 吹填区的平均高程未达到设计要求。

12 金属结构制作及安装工程

12.1金属结构制作

12.1.1 闸门的制作材料(包括板材、型钢、铸钢、铸铁或特种材料)及外购件采购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或不符合设计要求。板材表面有裂纹、凹坑等现象,铸件表面出现砂孔、蜂窝、裂纹等现象。

12.1.2 闸门焊接工艺不合理。闸门的变形严重、焊接出现裂纹等。

12.1.3 闸门的防腐指标达不到要求:防腐厚度不足,表面出现气泡、回粘、表面脱落、粘结力不足。

12.1.4 启闭机的制作外购件(如发电机、减速器、制动器等)采购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或不符合设计要求;整机噪音大、震动大。

12.1.5 卷扬式启闭机机架制造工艺不合理:启闭机震动大;双吊点启闭机不同步,同步轴承受额外负荷。

12.1.6 压力钢管制作中纵缝、环缝焊接返工率高。焊缝出现咬边、裂纹、夹渣及气孔。

12.2 金属结构安装

12.2.1 闸门止水平面度及支承平面度不满足要求;止水不严、个别支承滑块荷载提高。

12.2.2 闸门配重不符合要求:为闸门在设计水头下无法下门,或闸门发生倾斜下门。

12.2.3 启闭机双吊点固定卷扬机的卷筒装置不同心。启闭机运行时有震动现象。

12.2.4 启闭机开度传感显示器与荷载显示器等电器保护装置不准确。现场运行时显示器的指示与实际情况不符。

12.2.5 门槽轨道、门楣、底板的安装。门槽轨道、门楣、底板接头焊接时发生变形,水平度、垂直度达不到要求,门槽二期砼回填后门槽产生变形或回填不实。

13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13.1 发电机安装

13.1.1 定子铁芯矽钢片压紧度不够。运行中矽钢片向中心方向移动或定子铁芯高度超标。

13.1.2 定子线圈整体耐压不合格。耐压达不到要求值放电或产生电量。

13.1.3 瓦温异常(导瓦、推力瓦)。瓦温上升梯度过大,瓦温超过允许值。

13.1.4 组合件间隙、错牙超标。现场组合件间隙过大并有台阶出现,固定锁钉与孔不同心。

13.1.5 转子吊装后与推力头配合不到位。

13.2 水轮机安装

13.2.1 接力器推拉联动不协调。接力器动作不灵活。

13.2.2 剪断销拉断、控制环上抬。试运行机组发出剪断信号机组停止运行。

13.2.3 导叶漏水

13.2.4 轴流转桨水轮机转动部分上窜,形成桨叶失控。

13.2.5 引水钢管伸缩节漏水

13.3 辅机安装

13.4 主变压器安装

13.4.1 主变压器受潮。绝缘电阻值比出厂值下降,绝缘吸收比小于1.3,介损值不合格。

13.4.2 主变压器渗、漏油。套管与油箱连接处渗、漏油,油箱种罩连接螺栓处渗油。

13.5 高压短路器和GIS开关站安装工程

13.5.1 GIS整体工频耐压不合格。未达到工频耐压值或时间放电。

13.5.2 分相断路器拒动,造成缺相运行。

13.6 电缆敷设安装

13.6.1 电缆敷设

13.6.2 电缆防火处理

13.7 接地装置安装工程

13.7.1 主接地网安装不符合设计要求。①接地极打入尝试不够;②接地极之间距离不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13.7.2 接地系统接地电阻达不到规范要求。按规范进行接地电阻测量时,测量出的接地电阻值大于规范要求。

14 安全监测仪器安装埋设与施工期观测工程

14.1 仪器检验与保管

14.1.1 仪器及电缆未检验。①已安装埋设的仪器均未进行检验;②已安装埋设的仪器部分未进行检验。③监测电缆未检验或检验数量不足。④便携式二次仪表投入观测之前未进行检验。⑤自动化采集仪器在投入使用之前未进行检验。

14.1.2 仪器检验无效或失效。仪器检测单位无资质;仪器检验报告过期。

14.2 安装埋设与维护

14.2.1 仪器安装埋设不当。①仪器安装埋设方法不满足规范要求;②仪器安装方位误差较大,影响监测效果;③仪器埋入后读数不稳定;④监测仪器为及时安装。

14.2.2 仪器损坏。①仪器安装后被损坏;②监测仪器电缆损坏。

14.2.3 仪器不适合。①被测量的变化超过仪器量程;②监测仪器技术指标偏低,不满足工程需要或规范要求。

14.2.4 安装不符合规范要求。①倒垂孔有效孔径偏小不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②安装后或运行一段时问后,发现倒垂线在孔口或孔内出现碰壁现象;③安装后或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正垂线在孔口或孔内出现碰壁现象;④垂线井或孔内串风,造成钢丝波动;⑤实测双金属标数据不合理,误差较大;⑥引张线观测精度低或不稳定;⑦变形网测点墩不稳定。

14.2.5 仪器安装记录不全。①仪器安装记录不全;②仪器安装记录不规范;③缺少部分仪器安装竣工图或没有仪器安装竣工图;④缺少仪器安装照片。

14.3 电缆敷设与保护

14.3.1 电缆铺设不合格。①电缆联接密封不满足规范要求;②电缆跨缝保护装置不合理,或无跨缝保护装置;③电缆保护措施不当,造成电缆损坏;电缆敷设线路改变,给后期电缆保护带来困难。

14.3.2 缺少电缆线路图,电缆标识牌不合格

14.4 初始值

14.4.1 未获得仪器初始值。①未获得内观仪器初始值;②工程蓄水之前未能获得垂线、引张线、激光及静力水准等变形监测系统初始值;③工程蓄水之前未能获得垂线、引张线、激光及静力水准等变形监测系统初始值误差较大;④蓄水之前未测量变形控制网初始值;⑤控制网初始值误差较大。

14.5 施工期观测

14.5.1 观测不正确。①观测方法不正确;②观测频次较少;③观测资料断断续续,中间出现缺测;④观测误差较大。

14.5.2 观测记录不规范。①观测记录不规范;②观测记录不全;③观测记录内容不全。

14.6 施工期监测资料分析

14.6.1 监测资料整编不及时。①积累大量监测资料但未能及时进行整编,资料管理混乱。②收集的工程勘测、设计、施工、水文气象等图纸资料和监测资料不全面、不及时,影响监测资料整编分析质量;③工程监测资料分析不及时,未能及时预报和防范工程出现问题,未能发挥安全监测工程的作用。

14.6.2 资料分析不合理、不全面。①现象:资料分析采用的应力等物理量的计算方法和公式不正确或存在偏差,分析成果不能真实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甚至出现误导,造成不必要的损失;②监测资料分析未进行数据误差处理或采用数据处理方法不正确;③分析成果内附图表不全面,仅有过程线,缺少相关线、分布图等,或提供的图表不合理,不能有效的说明问题;④分析成果内容不全面,缺少监测项目或仅做计算整理工作,未进行比较等全面分析;⑤资料分析成果只是简单的整编报告,分析深度不够,不能揭示工程实际工作状态;⑥监测分析成果仅对实测资料进行计算描述,与工程结合不够,没有揭示施工期工程的实际工作状态,无法发挥监测工程的作用;⑦工程未做混凝土徐变实验,无徐变资料,混凝土实测应力计算只能参考其他工程,凭分析人员经验确定徐变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某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技术交底大全
第一篇:铁路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基础〔铁路实务〕
桩基础防洪墙加固方案
某国道高速公路项目报告
第四篇 水利工程施工(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