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新曹氏宗谱历届编修情况

阳新曹氏现修宗谱,共分四个版本。一部分庄门由“曹氏大成宗谱续修理事会”于2005年乙酉岁与五省同宗设局于大冶五里堤东合修;另一部分庄门由“曹氏宗谱续修理事会”同年设局于大冶五里堤西合修;还有一部分庄门依据惯例,于2015年乙未岁经江西瑞昌横立山同宗老庄领首,由“曹氏宗谱第三届续修委员会”设局于瑞昌市码头镇下曹新屋庄礼堂合修;此外个别庄门依惯例与瑞昌洪一同宗老庄,设局于洪一乡大块地宗祠合修。

纵观阳新曹氏续修宗谱史,大宗有合,小宗有分。旧时,大宗统江西、湖北两省之瑞昌、武宁、兴国州、通山、咸宁、大冶、鄂州七州县各邑同宗曹氏,大致以富河为界,地分南北两乡。大宗而分小宗,小宗复而又分次小。故而,曹氏豫章梅林派续修之宗谱,历史以来有分有合。分分合合,或因战乱、自然灾害、信息互通有无、族众丁繁等客观因素掣肘。不过,所谓“大宗合修”也仅限于范围之广,并未真正形成“大一统”,仍有小宗未能“合”

首次合修之宗谱於清乾隆庚申年(1740)告罄,统一字辈派行“善衍懋庭树、祥钟裕国桢、慎修宏绍述、载育聿观成”。再次合修之宗谱则因“南北地隔,兼之族众丁繁,总汇成篇非五、七年莫蒇其事”,故分设南、北两局分修,“新派仍从划一,其势便而功易成。事竣日,各将数册会同合订,分存南北公祠,以无失先庙大成之意”。终於清嘉庆辛未年(1811)告罄,统一接续字辈派行“发源本道学、祖德庆光荣、继续期咸正、先声定克绳”。今时看来,不失为一种因势利导的创新之举。

今曹氏豫章梅林派后裔遍播神州大地及海外,统之甚难,虽未再次迎来第三次“合修”,但族中贤达通过努力,实现了第三次字辈派行的接续统一。2005年乙酉岁,大冶同宗以联宗睦族之情怀,或踊跃捐资,或身承袖领,寻访宗亲,收之旧牒,历经艰辛,终汇聚五省同宗,共商议订,一次性接续六十世字辈派行,以防后来者散而弗聚、昭穆失序。第三次统一字辈派行:“蔚然英才起、民康乐益长、谋策春秋著、勋名汉宋扬、纲常崇忠信、骏业久繁昌、尊教启彦秀、甲第欣连芳、仁和增寿禄、安泰胜虞唐、弘拓前传统、孙枝再辉煌”。

1.曹氏宗谱创修

《谱牒》是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商代已有一些简单的世系表,是家谱的雏型,为谱牒的萌芽阶段。较为完备、成熟的谱牒形成于西周,这是谱牒的形成阶段。先秦时,就有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史籍。魏、晋、南北朝时,重门第。受门阀制度下,谱牒是选官和通婚的依据,谱学遂大盛。直到唐代,太宗、武则天都曾修《氏族志》或《姓氏录》。此后,谱学渐衰。北宋以后人们均已不知自己的统系来处。明清时,民间编修族谱之风又渐日盛。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期间受“左”的思潮影响,谱牒又存世较少。“改革开放”以来,谱牒再度兴起,“盛世修谱”成为人们共识。

据明嘉靖三十五年丙辰岁(1556)曹曰武公撰《双溪宗谱原序》记载:“吾家旧谱,先人永庆公,别号仑冈者,尝修之。上推祖之所出,则本乎文王第六子振铎是也。由兹而下,如汉之平阳侯参,唐之翰林学士修,洪州刺史璧者。故累累而杰出特。其间世远人离,若世次之残缺,昭穆之失序,未必无焉。姑阙之所不知。惟自仁卿公子,如越、如道、如远、如通、如达诸公者,各省之分迁。而越独自七闽建安而江南。江南累传而松公,豫章之梅林肇。梅林累传而瑚公武宁之箭源启。箭源累传而云一,公瑞昌双溪开此物之移,而后大者气,均宜有以新之。而子众多,或畜之上九,或渐之六二。前事虽难以枚举,而近代之可徵。”

由此可见,曹曰武公之曾祖父曹永庆公,别号仑冈,是曹氏豫章梅林派《曹氏宗谱》的创修人。曹曰武公在此也指出“世次之残缺,昭穆之失序,未必无焉”,体现了其严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查《曹氏宗谱》旧牒,知永庆公目:“永庆,讳善,行兴十四,号仑冈,居黄莲。生於永乐己丑年十二月十七日辰时……殁於成化辛卯年十月廿九日寅时……”《曹氏宗谱》清楚地记载了曹永庆公生于1409年,殁于1471年,享年62岁。其尝修宗谱的时间则约在1460年,即明天顺四年庚辰岁。至今已历560余年。

自曹永庆公尝修始创《曹氏宗谱》之后,再历九十余年,由曹永庆公曾孙曹曰武公于明嘉靖三十五年丙辰岁(1556)续修。曹曰武公在谱序中记载:“谱牒之修,每庭训谆谆,及之武痛。承先志,念吾族散迁各处,如钟公迁湖广武昌县,秀公迁湖广咸宁县,阻隔辽远,固难统宗而会元也。 若居瑞昌者,支而分之,派而别之,远而不遗,繁而不乱,与夫文章政事之可观,立身行己之可式,兴家创业之可继者,记之颇详尽。倘成,功犹稍易乎。鸣呼!惠我后人,亦孔之将,苟迄百年而降,人益伙,族益繁,视昔或相倍从,其间迁徙分散,贫贱富贵,众寡强弱,又不可以一律齐。当时少壮者壮,壮者老,老者物故。谱牒不修,文献不足。世变之下,苏明允之尤龙门子之叹,郭崇韬之唇泃不免矣!如彝伦之道何哉?不孝之罪将焉!诿吾为此惧。於是谋之庠兄曰旺,告诸宗人重修之。乃聘族中之有才者,董其事;善书者,誊其稿。凡迁徙分散,居止靡常,记之详也;贫贱富贵,众寡强弱,书之一也。溯流穷源,牵蔓见本,整整不紊,爰录于梓。以奠世系,序昭穆于永久。俾九族之中,一本之内,尊尊卑卑皆自是。而人道明伦,彝叙蔼然,仁让之风怡然,敦睦之化向有,富轧贫贵骄贱,众暴寡强,凌弱者哉。此吾之所行苟。遂则先人之心庶几,少存于万一,若夫继志述事之大者,尚有望于后世子孙之兴,亦谨书以俟焉,而已。”

曹曰武公家族情怀、忧患之心、睦族之情、责任担当、经世逸群之才,跃然纸上。

2.曹氏宗谱续修

前文提到现今阳新曹氏宗谱有四个版本,实际上也是依据历史惯例而来。旧时,曹氏豫章梅林派常按地域划分南、北两乡统宗,今阳新富池镇、枫林镇、木港镇曹氏与江西瑞昌曹氏统称为南乡;陶港镇、兴国镇、黄颡口镇、太子镇、大王镇、浮屠镇、白沙镇、荆头山农场曹氏与大冶、黄石、鄂州同宗曹氏统称为北乡。续修宗谱也多以南、北两乡分设立局,偶有南北两乡合修,兼邀武宁、通山、咸宁同宗参修。后随人繁丁盛,南乡又分洪一老庄、横立山老庄各设局分修;北乡以大冶为主分东庄、西庄各设局分修;通山、武宁、咸宁亦各分局续修。

以曹氏豫章梅林派南乡横立山支为例,历届谱牒编修情况如下:

曹氏豫章梅林派谱牒创修于明朝,由瑞昌洪一曹永庆公编修。明嘉靖三十五年丙辰(1556)六月,由永庆公曾孙曹曰武公续修,后谱牒轶失。

明万历丙辰(1616)年大冶曹相国、曹守志获黄石道士洑萧氏家藏,考之为曹氏肖十公守礼之族,故重拾旧牒续修。后各庄历经多次分修,派行不一,传赞繁琐,虽属本宗,未免有散而弗聚,离而弗合之憾。

清乾隆五年庚申(1740),南北各庄先贤会聚兴国州谢公祠立局合修,实现了曹氏豫章梅林派第一次大宗合修,并统一了字辈派行,称为“东西合一派行”。编次:曹世嶐、曹自寿、曹世裔、曹职谦、曹立宗、曹凤翥、曹云、曹为珩、曹能静、曹为正,总理:曹文保、曹职讲、曹文迈、曹自章,其他各庄出分修首人计101人。之后,又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统修,再次由各庄分修。

清嘉庆庚午(1810)年,南北两乡再议合修,设局兴国富川城之东岳庙。然而,因北乡大冶等地灾荒岁歉,终未能合局。曹能守、曹善麟、曹善宏、曹善焵、曹善虎、曹衍昌等书条例于瑞昌洪一双溪富公祠,催支汇稿,分南北两局分修合订,新派仍从画一,称为“南北合一派行”。总理:曹善启。编次:曹能守、曹善宏、曹善纲、曹善虎、曹衍昌,校修:曹加鍠,参阅:曹善麟。北局于嘉庆辛未(1811)年续修而成,南北两局谱牒实现了分修合订。此后,南北各局分而未合,再也未能合修。

道光戊申(1848)年,南乡由总理曹能守,编修:曹能钏、曹善波、曹善蕃、曹善赋,参阅:曹善灼,在瑞昌洪一大块地设局部分庄门续修。

咸丰丙辰(1856)年,南乡由编次曹衍焜、曹懋增、曹懋醇、曹庭宪、曹庭槐、曹衍琇,参校:曹懋济、曹懋秀,在瑞昌洪一大块地设局部分庄门续修。

光绪辛巳(1881)年,南乡在瑞昌洪一大块地部分庄门续修。编修:曹懋济、曹衍矜,总理:曹懋渊,编修:曹衍谱、曹衍瑂、曹衍河、曹善质、曹庭佐、曹树玉,参阅:曹懋纯、曹庭惠,校修:曹衍星、曹懋璟、曹衍煷、曹永光、曹庭训,总理:曹衍焜、曹庭宪、曹能木、曹善豪、曹衍昱、曹衍禔、曹庭均、曹立河、曹善植。

民国元年壬子(1912),南乡在瑞昌洪一大块地部分庄门续修。监修:曹衍河、曹树玉,总理:曹树炤,编修:曹能庆、曹懋垡、曹庭?、曹懋猛、曹庭波、曹沄庭、曹懋城、曹庭椽、曹庭航、曹树功、曹树荣、曹开庭,参阅:曹庭佐,校修曹庭梁、曹树炜,各庄分理83人。

据宗谱记载,公元1912年以前历届续修均在大块地老庄立局。后来因老庄祠堂毁损,因此横立山支于民国丁丑年(1937)与老家大块地分修,立局于下曹祠堂,称之为第一届。监修:曹树兴、曹庭淮,经理:曹树朋、曹树荣,编修:曹庭锐、曹钟兴、曹树功、曹庭育、曹树刚、曹树基、曹衍祯、曹树德、曹祥勋,参阅:曹祥庆、曹钟发、曹祥金、曹宝成,校修:曹庭明、曹庭信,庶务:曹庭钗、曹庭圣、曹树银、曹士德、曹庭安、曹树凰、曹庭龙、曹懋杰、曹懋炳、曹树福、曹树旺、曹树柏,各庄分理23人。

公元1991年八月初一在曹家冲庄祖堂召开续修动员大会,中途转局老虎楞庄,最后结局龙曹庄,于当年年底发谱称之为第二届。监修:曹祥义、曹钟水、曹钟颜,总理事:曹裕汉,理事:曹庭启,主修:曹钟卿,主编:曹祥平、曹祥福,编修:曹衍东、曹裕权、曹裕平,各庄倡修87人。

第三届为2015年续修。本届由横立山老庄发起,于2015年5月4日在下曹新屋礼堂召开动员大会,各庄宗亲热情高涨,纷纷表示务必在年底完成续修任务。同时成立了顾问委员会和理事会,续修有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此次续修新增十个庄门,共计56个庄门,计2省、4县市,23个乡镇,街道办、场。红丁数达到4428人,各项数据均为历史之最。新字派采用北乡大冶谱局2005年乙酉岁所定六十字为大宗接续派行。编修理事会会长曹裕圣,副会长曹裕金、曹国仁,主编:曹裕汉、曹祥福,编修:曹钟建、曹钟先、曹善信、曹祥宝、曹庭钢、曹树礼,会计:曹文钟,出纳:曹祥柱,顾问:曹祥义,各庄分修92人。

曹氏豫章梅林派南北两乡历届续修宗谱情况如下:

1)南乡(瑞昌洪一老庄)历届续修宗谱

首修明嘉靖三十五年丙辰岁(1556)

重修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岁(1616)

三修清康熙庚辰岁(1700)(士昌、文正、职邦、职尊续修,凤翥公序)

四修清乾隆五年庚申岁(1740)

五修清嘉庆十五年庚午岁(1810)

六修清道光廿八年戊申岁(1848)

七修清咸丰六年丙辰岁(1856)

八修清光绪七年辛巳岁(1881)

九修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岁(1947)

十修共和一九八九年己巳岁(1989)

十一修共和二00五年乙酉岁(2005)

注:自民国始,瑞昌洪一老庄与瑞昌横立山老庄各立局分修,此前为合修。

2)南乡(瑞昌横立山老庄)历届续修宗谱

首修明嘉靖三十五年丙辰岁(1556)

重修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岁(1616)

三修清康熙庚辰岁(1700)(士昌、文正、职邦、职尊续修,凤翥公序)

四修清乾隆五年庚申岁(1740)

五修清嘉庆十五年庚午岁(1810)

六修清道光廿八年戊申岁(1848)

七修清咸丰六年丙辰岁(1856)

八修清光绪七年辛巳岁(1881)

九修横立山派第一届民国廿六年丁丑岁(1937)

十修横立山派第二届共和一九九一年辛未岁(1991)

十一修横立山派第三届共和二0一五年乙未岁(2015)

注:横立山老庄於1912年民国成立前历届与洪一老庄合修,1937年始分修。

3)北乡(西庄)历届续修宗谱

首修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岁(1616)

重修清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岁(1695)

三修清乾隆五年庚申岁(1740)

四修清嘉庆十六年辛未岁(1811)

五修清咸丰十年庚申岁(1860)

六修光绪十一年乙酉岁(1885)

七修民国二年癸丑岁(1913)

八修民国廿六年丁丑岁(1937)

九修共和一九九一年辛未岁(1991)

十修共和二00五年乙酉岁(2005)

注:三修为南北两乡合修,四修为南北两乡分修合订,余为分修。

4)北乡(东庄)历届续修宗谱

首修清顺治十一年甲午岁(1654)

重修清康熙三十年辛未岁(1691)

三修清乾隆五年庚申岁(1740)

四修清乾隆十六年辛未岁(1751)

五修清嘉庆十六年辛未岁(1811)

六修清咸丰十一年辛酉岁(1861)

七修清光绪十七年辛卯岁(1891)

八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岁(1900)

九修修民国十一年戊辰岁(1922)

十修民国三十五年丙戌岁(1946)

十一修共和一九八七年丁卯岁(1987)

十二修共和二00五年乙酉岁(2005)

注:三修为南北两乡合修,五修为南北两乡分修合订,余为分修。

    除上述情况外,还有其他分支有分修,因资料未详,恕不赘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经》:你是谁,就会遇见谁
《典籍里的中国》一言道破:为何读书?
梁湘润子平概论:大运、流年(三)
小六壬细论《大安》
唐代高僧写下一首禅诗,短短四句,抚慰世人1300多年!
欣赏-唐-李翰---【蒙求--64】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